- 拖延星人自救指南:如何高效工作与生活
- 黄荧编著
- 1815字
- 2022-06-17 19:25:22
橡皮人效应:激情不再、得过且过
相对于踌躇满志、热血沸腾的“职场新人”,已经在职场上拼搏多年,自诩懂得其中生存之道的“老人”,往往更容易患上拖延症。他们通常喜欢宣扬明哲保身之法,对待工作不积极也不主动,无论是奖励还是批评,都无法打乱他们漫不经心的工作节奏。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慢”非但不是拖延,而是在有意识地迎合职场规则,甚至有些人还为此沾沾自喜,成了职场中的“橡皮人”。
你若不信,不妨来看看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倩倩,是如何变成“橡皮人”的。
大学毕业后,倩倩出于对文字工作者的崇拜之情,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出版行业。当时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只要一走进办公室,便像打了鸡血般激情满满,对待工作,她非常的勤奋与刻苦,无论是谁指派给她的任务,即便不吃饭、少睡觉,她都会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即便不是她的工作,她也会主动去做。
然而,数年以后,倩倩却成了单位里的“老油条”,每天得过且过。
现在的倩倩,每天想的不再是如何努力地工作,而是如何不着痕迹的忙里偷闲。对此,她已经练就了不少的心得:上班的第一件事,先将工作所需的物品一一摆放整齐,便能在辛勤工作的掩护下偷偷吃完早餐;工作时,可以借口上厕所或喝咖啡提神,躲在厕所或茶水间里,悄悄用手机浏览新闻或时尚网站等。
原来,当倩倩成为“业内人士”后,便渐渐失去了对出版行业的好奇心,曾经因好奇而衍生的兴趣和喜欢,也演变成了一种对工作的责任,而数年如一日的重复,早已磨灭了她对工作的激情,于是,她变得不再像以前那般勤奋和努力。现在的她,对待工作常常是能拖就拖,不能拖也想办法去拖,但凡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只要不是上司急需的东西,她便会心安理得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目前,倩倩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虽然她已经成了单位“元老级”的人物,却依然还是一名普通的编辑,薪水也只比过了试用期的新人高一点点。
其实,倩倩就是典型的职场“橡皮人”,这类人通常痛感缺失,工作也没有效率,似乎对任何事都没什么反应,整个人好像是橡皮做成的。他们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丝毫不在意,既不会因为犯错而产生耻辱感,也不会因为工作出色而产生荣誉感。这些皆是职场“橡皮人”的特质。
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86.7%的白领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两至三年后,都会出现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消极状态。现如今,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很多人往往不到一年就会出现“橡皮化”。从职场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工作拖延应付等,都是缺乏工作激情的表现。当激情不在,工作不过是为了混点工资罢了,能混一天便是一天。
那么,究竟是什么令这些“职场人”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变成了每天得过且过的“橡皮人”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心理方面的改变来找出原因:
1.当“兴趣”变成了一种责任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往往都掺杂着兴趣的因素,这是我们保持工作激情的原动力。然而,当我们带着极度的好奇心投入工作中后,却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已经变了“味道”,它无法带领我们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高度,成了我们不得不去履行的一种责任。这种转变使得我们内心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致对工作产生了消极心态,没有了激情。
2.看清工作本身的枯燥无味
每个人刚投入工作时都充满了新鲜感,这源于我们内心对未知领域的猎奇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我们对工作充满了激情。然而,当我们探寻后发现,工作不过是每天周而复始的画图、列表格、编辑代码等,内心的新鲜感便会逐渐消失,同时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抗拒的心理。可见,有些工作激情的缺失,也来源于工作本身的枯燥无味,以致我们无法持久地保持热情。
3.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
刚开始工作时,我们接触的往往都是十分简单、易学的事物,因为这时的我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可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们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还会去挑战一些高难度的工作,以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我们内心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心态势必会崩塌,失去对工作的热情。
其实,无论我们面临的是怎样一种心理变化,只要能够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便总有一天会遇到改变命运的转机;反之,一旦我们丧失激情,陷入每天得过且过的泥潭,那么拖延就会“见缝插针”地危害我们,最终一点点地毁了自己。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找回失去的工作激情,重新燃烧奋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