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药名】巴戟天。

【别名】巴戟、巴吉天、戟天、巴戟肉、鸡肠风、猫肠筋、兔儿肠。

【基原】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

【产地】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植物形态】藤状灌木。根肉质肥厚,圆柱形,呈结节状,茎有纵棱,小枝幼时有褐色粗毛。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长3~13cm,宽2.5~5cm,全缘,叶缘常有稀疏的短睫毛,下面中脉被短粗毛;托叶鞘状。头状花序有花2~10朵,排列于枝端,花序梗被污黄色短粗花;花萼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或近平截,花冠白色,肉质,裂片4(3),雄蕊4,子房4室,花柱2深裂。核果近球形,种子4粒。花期4~7月,果期6~11月。

采集加工 栽培品6~7年即可采收。秋冬季采挖,挖出后,剪去茎叶须根,晒至六七成干,用槌打扁,晒至全干或蒸约半小时后晒至半干,再捶扁晒干。【炮制】①巴戟天: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泡至三四成透,置适宜蒸器内,蒸透,趁热除去木心;或用水润透后除去木心,切段,干燥。生品偏于强筋骨,祛风湿。②盐巴戟天:取净巴戟天段,加盐水拌匀,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或取净巴戟天,加盐水拌匀,蒸软,除去木心,切段,干燥。每巴戟天100kg,用食盐2kg。盐制后温而不燥,补肾助阳。③制巴戟天:取净甘草捣碎,加水煎汤两次,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煮透,取出,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每巴戟天100kg,用甘草6kg。甘草水制可增强其补益作用。④酒巴戟天:取净巴戟天段,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放凉。每巴戟天100kg,用黄酒12kg。酒炙可增强补肾壮骨、祛风除湿之效。储干燥容器内,酒巴戟天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霉。

药材鉴别 根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度不等,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或灰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具纵皱及深陷的横纹,有的呈缢缩状或皮部横向断离而露出木部,形如鸡肠。质坚韧,折断面不平,皮部厚5~7mm,淡紫色,木部直径2~4mm。气微,味苦,略涩。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或浸酒、熬膏。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有湿热者禁服。

常用抗癌验方 ①主治多发性骨髓瘤骨损腰痛:制附子、露蜂房、姜、巴戟天、当归各10g,炙全蝎2g,制南星、地鳖虫、延胡索各15g,蜈蚣3条,续断、金毛狗脊各20g,制川乌(先煎)、草乌(先煎)、九香虫各6g,川楝子12g。每日1剂,水煎服。②用于脊髓肿瘤放疗后:巴戟天、川芎、陈皮各10g,茯苓、枸杞子、女贞子、当归、补骨脂、淫羊藿各12g,生地黄、黄芪、桑寄生各15g,鸡血藤、白花蛇舌草各3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巴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