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家乡的农耕文明
来到二道湖,这里过去有三道湖,湖很小,类似于蒙古草原上的水淖子,所以叫道湖,农业学大寨时,平湖造田,一道湖和三道湖已经消失,二道湖也不大了,已消失在百度地图里。
过去这里是一片茂密的芦苇滩,因为是荒地,没有人管,也不种粮食,有水有鸟粪,芦苇疯狂的生长,为鸟类和一些小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好环境。春夏秋三季,湖里有鱼,尤其是泥鳅特别多,引来了许多鸟,接着又引来了野猫,这里就上演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物链故事。
芦苇花开放的时节,这里就是白色的丝线世界,一阵微风拂过,洁白轻盈的芦苇花随风飘动,也挺好看的。傍晚的黄昏下,芦苇花白中带黄,夕阳西下,晚霞灿烂的时候,洁白轻盈的芦苇花又渡上一层金色的光芒。
芦苇滩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尤其是夏天的中午,这里面清凉惬意,我们到这里来可以游泳,可以摸鱼,也可以避暑,当然最好玩的还是躲猫猫,用芦叶编草帽武花环戴在头上,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隐蔽,躲在芦苇丛中或者潜在水下,只露两只眼睛到了深水区,用一根芦管呼吸,其他人很难找到你。但是这里也发生过悲剧,每年都有溺水死亡的孩子,还有一个20多岁的成年男子,因为在湖里羊角疯病发溺死在这里。因此大人们就禁止自己的小孩到这里玩。还编出了很恐怖的故事吓唬小孩,比如这里有水鬼抓人,这里有蛇咬人等等。听了这些鬼话,再到这里听到不同的鸟叫声,野猫的叫声,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动物的叫声,感觉恐怖瘆人。我想起我过去在这里放羊的时候,一想起这些鬼故事就特别害怕,就抱着我的四眼狗壮胆。
现在芦苇荡基本消失了,残留的芦苇变得稀少且瘦弱。
我对他们说:这个地方我小时候放羊有芦苇荡和油菜花。王老师吟诗一句。“黄萼裳裳绿叶稠,千家欣卜榨新油”。我也跟着来了一句“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我们家乡并不特意的种植油菜花,我们种植胡麻,用胡麻榨油。说起胡麻又引起了王老师的历史考证,他认为这个地方过去在西夏的时候,少数民族学习了汉人的农耕技术。汉人也向他们学习了种植胡萝卜和胡麻等食物,还有盖房子用的胡基,土炕。他用手指着村庄比划着解释,你们发现没有?村子里所有房子惊人的相似,就是中卫十八怪中的一“怪”房顶平坦能赛跑,房顶真是平的,是土盖着的,房屋不是青瓦,没有木门雕窗,更无篱笆庭院,土围墙,土院子,土坯墙,土房顶,这就是西夏的特点。
这些历史需要考证,我们现在也说不清楚,但是在这个宁夏平原的东南部核心地区,因为是丝绸古路的一段,又连接着河套地区,汉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回民文化等新进的文化不断融合,物产确实很丰富,这里地好,什么庄稼都能种,主要是小麦、水稻、玉米、油葵、胡麻、麻子,早些时候还种植谷子和糜子,荒地上还长梨树、枣树、核桃树、杏树、桃树、花椒树、柳树、白杨树。这里能浇上黄河水,旱涝保收,美的很。
我想起了“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
这里的人也很勤劳,很辛苦,前段时间你们没有来的时候。双抢,抢点豆,插苞谷,忙完这些,那边忙首插秧。拴柱说。
王老师又酸酸的念诗“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一路上麦收的场景和水田的景色也印证了这一点。“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金黄色的麦田里机械的轰鸣代替了镰刀的飞扬。
水地里,一块块方田,一片片,一排排绿禾,一行行,稻禾秧苗,生机勃勃的,整切的排列着。下一步又是一回回灌溉,一次次拔草。
初夏五月,阳光明媚,绿树浓荫,杜鹃、布谷在田野树间,婉转歌唱。
六月人倍忙。夏天,农作物欣欣向荣,农事纷纷。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此时,乡村人的心情却无比火热。农忙开始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全家出动,这时的乡间如盛夏一般热火朝天。大人们割麦子,孩子帮忙搬麦子。
田家少闲月,忙碌的,不仅是收割,还有新的播种。现在的生活丰富了,农民种的菜也比过去更多了,还要搞菜畦,弄菜苗。
我们到这里来遇上了麦收,小时候的这个季节,是农村夏天最忙的时候。
大集体时期,大人们这时开始准备农忙了,生产队组织社反忙着割麦、拉麦、碾场,点播豆子,间插苞谷。
割麦开始了,家家户户,全村老老少少全家出动,这时的乡间如盛夏一般热火朝天,老天爷好像在故意捉弄人,考验人,你要有收获,你必须有付出,好东西那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你要收金黄色的麦子,你必须得起早贪黑赶时间,你必须在骄阳似火下忍受酷暑,让你汗如雨下,你才能知道粮食的珍贵。
打麦场上拉了电线,点了电灯,脱粒机彻夜轰鸣,男人们在脱粒机前放麦子,妇女们清理麦秆,头上裹的布巾上沾满了柴屑和灰尘,孩子们有的给大人搬麦捆,有的在打麦机前推麦粒。
农村,农人,农活,农事,播种,施肥,浇水,锄草,收割……有的是辛苦,有的是繁重,有的是劳累。独独没有城里人的闲适与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