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达摩相逢

陈庆之遁进嵩山山林,漫无目标向里逃串。尔朱荣的大军没一会儿就出现在河边,他们看到河边上被洪水扫到岸边的军旗、兵器以及四分五裂的木筏,就基本上知道白袍军遭遇山洪爆发。

尔朱荣即刻下令,一部分就在原地,一部分军队渡过河,两边同时沿着河岸往下游展开搜索,看没有没陈庆之及所属将领的尸体。

经过近一天的浸泡,被山洪淹死的白袍军将士们及战马的尸体,也陆陆续续在下游浮起来。

经过数天的打捞,也找到附近村民的帮助,尔朱荣大军把大河捞了一个遍。望着数千白袍军将士的尸体,长相已经无法分辨谁是谁了,唯独从衣着上判断,几位主将都在,而陈庆之不在里面。

尔朱荣把白袍军将士们的尸体安葬后,心中认定陈庆之没有死,就发布通缉令,大军继续搜索,每一座村庄、山林都不放过。

陈庆之在山林晃荡数日,一直无法穿越山林,却在心灰意冷间来到了一座寺庙。

陈庆之又累又饿的走到寺庙门口石阶上,“少林寺”烫金大字映入眼帘,这时的少林寺才刚建不久。

原来,三十四年前,也就是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了安顿从天竺过来传法的高僧跋陀,建了这座寺庙。

之后,还有数位天竺高僧过来在此弘法,一位叫勒拿摩提,另一位叫菩提流支,而此时在寺中传授小乘佛法的正是达摩。

达摩在来到北魏之前,先到的是南梁,梁武帝也是礼佛之人,对达摩也是高规格接待,梁朝一众官员对达摩也是彼此熟悉,陈庆之跟达摩也是相识之人。

陈庆之一身狼狈的进到少林寺,几乎是半跪半爬了。很快就有僧人把他扶起,在僧人的通报给主持后,再带陈庆之洗漱一番,并吃饱喝足。

陈庆之来到禅房,一会儿,达摩主持身着大红袈裟,在众僧的拥簇下,法相十足的进来。达摩一见面,竟是南朝旧友,却是落泊于此,心中也很快明白一二,微笑间,不断的点头示意,并让众僧退下。

陈庆之也不再藏着掖着,把梁武帝派他过来的经历原原本本的讲给达摩听。

听完陈庆之的讲叙,达摩也感觉到陈庆之在这边造成的影响太大,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即使在寺中,恐怕也会过来搜索,必须尽快应对。

于是,笑着问陈庆之:“阿弥陀佛!施主与佛有缘啊!”

“何为佛?何为缘?”

“众生皆为佛!你我旧识,此地相逢,即为缘!”

“大师不远万里,前来弘法,你我相识,不可谓有缘!但平日未曾礼佛,是否不敬?”

“佛法无边,普渡众生!敬与不敬,在自己心中,与佛何干?”

“求佛问道,心诚则灵,与佛不敬,恐负所求!”

“七情六欲,佛早已放下,心中已无干扰,引导众生一心向善,施主大可放心。”

“且闻,佛在西方,是否太远?”

“佛在西方,也在眼前!只需觉悟,众生皆可成佛,施主亦可成佛!”

“如何觉悟?”

达摩闻此言,双手合十,又是微笑点点头“明心见性,见自己!即见如来!即成佛!阿弥陀佛!”

陈庆之也双手合十,朝达摩躬身施礼后,起身道:“请大师指点!”

达摩看着陈庆之,再度对他微笑点头:“心中有佛,尔即为佛!今日借施主三千烦恼丝一用,可否?”

陈庆之明白达摩的意思,是要帮助逃脱官兵的追捕,自然不会拒绝,回道:“但凭大师作主。”

达摩得到确定回复后,点了点头,说道:“施主稍坐片刻,贫僧去去就来。”随即起身出门而去。

不一会儿,在一群僧人的忙碌下,陈庆之的头发被剃光,并换上了和大家的一样灰色僧衣僧袍。此刻的陈庆之,已没有了往日的主帅威严,取之而来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玉面僧人了。

果不其然,在陈庆之的衣服和头发被寺中僧人刻意烧掉不久,一大队官兵来到少林寺,拿着陈庆之的画像,大肆对比搜索。

陈庆之看到画像中原先的自己,恍如隔世,画像中,他乌黑头发,带着金冠,英姿飒爽;而此时的他,光头光脑,朴实无华。他的心中不断响起自己和达摩的对话。

少林寺在当时属于皇家寺院,每代主持都是天竺来的高僧,官兵也不敢太放肆,一番搜索无果后,只得悻悻离去。

陈庆之虽然归心似箭,但也不得不避避风头,就在寺中呆了下来。每日,他与众僧一样,晨起早课,再听达摩主持讲经普法,之后,砍柴挑水。

每日的晨课听经,让陈庆之的心,日趋平静,几乎是到达波澜不惊的境地。

一个月后,陈庆之向达摩请辞。见到达摩,陈庆之首先行跪拜之礼,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心。达摩受礼后,就起身把他扶起来。

“施主,此行路途遥远,还望小心!”

“大师,佛与我同行,何惧之有?”

“哦!佛在哪?”

“佛在西方,佛在眼前,佛也在我心中,佛无处不在!”

“施主本是善心,今日与佛同行,此乃天意!去吧!”

陈庆之再次跪拜行礼,之后,起身离去。达摩已经进入打坐冥想状态,置之不理。

陈庆之走出寺庙山门,走出嵩山,一手托钵,一手握着念珠,逢人单掌佛礼,低头阿弥陀佛,一路往南而去。

正所谓:大难不死有厚福,佛法无边逢达摩,避祸修炼少林寺,心静如水已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