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思忖了良久,还是没有思路。

这时有哨探回来禀报,说是有部分清军进了广海镇。

“难道鞑子来增援了?”

陈澈心里“咯噔”跳了一下,心想如果清军真的这么未卜先知的话,他们就只能撤兵了。

“严华,安排人去探查一下,注意别惊扰了鞑子。”

陈澈对严华下令道。

“遵令!”严华随即安排窦骁领了一个尖刀班前去探查情况。

“留下巡逻人员,其他人员赶紧休整!”

陈澈又下令道,不管下一步是攻还是撤,众人都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

“遵令!”严华随即安排人员巡逻、休整。

一个时辰后,窦骁带着尖刀班的人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

陈澈脸上有些焦急,问道。

“回师长,这伙鞑子约有五百人,进入广海镇后并未参加镇内鞑子的巡逻守卫工作,倒是在粮仓内进进出出,具体在干什么不清楚。”窦骁禀报道。

“在粮仓内进进出出?难道是想运粮食出去?”

陈澈心中有个不好的推测,说道。

“师长,很有可能,清军也意识到把粮食集中在一处不安全,开始分散储存,我们不能让鞑子如愿。”

严华听了窦骁的话,也与陈澈有了同样的想法。

“嗯,既然鞑子想转移粮食,那咱们就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毁掉鞑子的这些粮食。”

陈澈终于下定了决心,随后对众人进行了部署:

“窦骁,你带一个骑兵排,往东边的都斛镇、崖门镇走,探查一条我们后撤的路,同时告知崖门镇的同袍,让他们在崖门镇接应我们。

中华,你带着弓兵连在此山谷中设下埋伏,等我们撤退到这里后如果有鞑子追过来,你们在这里伏击鞑子。

严宣教员,你带着骑兵连的其他两个排跟着我,去广海镇北边突袭鞑子,引出鞑子的守卫。

喻轩,你带着枪兵连在南边,等我们引开鞑子后,偷袭鞑子的粮仓,争取把鞑子的粮仓都毁掉。

咱们现在就开始行动。”

“遵令!”众人应道,依令而行。

陈澈和严华带着二个排六十余名骑兵,悄悄地往广海镇的北边驰去。

到了广海镇北边,陈澈仔细观察了地面,发现地上果然有无数车轮压过的痕迹。

“鞑子推了马车过来,确实是来运粮的。”

陈澈道。

“是呀,师长,那我们在哪里偷袭鞑子?”严华问道。

“再往北边走走,这里四处都是平地,且离广海镇太近,虽然方便我们袭击,但鞑子追过来也容易。”陈澈看着蜿蜒向北的清军队伍,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遵令!”严华道,带着骑兵继续跟着陈澈前进。

再往北走一段路,到了一处山坳。

此处山坳他们来时曾经探查标记过,其左边是鸡笼山,右边是马鞍山,马鞍山的脚下还有一个小村庄,名为东山村。

“咱们就在东山村袭击鞑子。”

陈澈下令道。

“遵令!”严华应道,但同时又有些不解,过了好一会,才忍不住问道:“师长,东山村看样子是个小村庄,里面可能有百姓,我们在这里袭击鞑子是否会惊动百姓?”

“不会,你看这村子,安静得不像样子,可能早就空置了。”

陈澈早用还山图进行了搜查,发现整个村子都是残垣断壁,别说是人,就连活的鸡狗都没有,村子旁边倒有很多新的坟茔。

也不知道这些百姓是如何死去的,但整个村子都被空置,想来是经历了极其惨重的灾难。

“师长,这个村子果然如你所说,一个人都没有。”严华带着人小心地进了东山村,发现村子里确实空无一人,也看到了村子旁边新的坟莹,心中没来由得涌起一股感伤。

“是呀,太平时期,老百姓苦,战乱时期,老百姓更苦。”

陈澈刚刚看到一块新的坟茔前竖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刘氏一家七口之墓”,知道这一家人全部都已罹难,忍不住想起了元朝张养浩的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长,我相信,等我们把鞑子赶走,你一定能让我们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听了陈澈的话,严华心中一动,收起悲伤的情绪,对陈澈期待地说道。

“嗯,一定能!”

陈澈迎着严华那期待的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

随后,陈澈带着严华等人隐蔽起来,并将马匹套上嚼子,静静地等待清军的到来。

一个时辰后,果然有一大队清兵,驾着马车,绵延近一里,浩浩荡荡地向东边村而来。

负责此次转运粮草的清军将领名叫卢仲,他与柯弘道一样,是总兵汪上腾旗下的千户。

不过柯弘道更受汪上腾器重,带领的是精锐的绿营兵,并且手下满兵满员。

而他因出身明朝军队,投降得晚,并不受汪上腾的待见,名为千户,手下却只有五六百人,并且都是些杂兵。

这不,现在又让他来干运粮的苦差事。

“特么的,大半夜的让我们来广海镇运粮食,真不把我们当人看。”

莫文是卢仲手下的一名亲信百户,他看出了卢仲心中的不快,小声地发着牢骚。

“……”

卢仲很想应和莫文的话,但想了想,此时部下都在运粮,心中也有怨气,自己这个主将再一说,肯定会影响军心士气,遂扫了身后的部下一眼,再瞪了莫文一眼,说道:

“莫百户,你这话就不对了,汪总兵让我们运粮,是对我们的器重。远的萧何、张良就不说了,就拿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陈贼来说,不也是王贼手下的粮兵出身?”

“卢将军说得对,是在下目光短浅了。”莫文立刻明白了卢仲的意思,连忙附和道。

正当两人这么有的没的地聊着时,他们已行进到了东山村前。

“卢将军,前面是东山村,咱们进去歇息一下?”莫文问道。

“好。”卢仲也乏了,点头应道。

莫文得到卢仲肯定的答复后,立刻下令在东山村休整。

清兵领命,开始鱼贯进入东山村,准备休息一下再赶路。

“杀!”

就在这时,只听得前面一声大喝,数不清的黑影骑着马,从东山村里冲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