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山区农村灾害移民研究
- 陈勇等
- 744字
- 2022-05-30 18:36:13
第四章 西部山地灾害多发区土地承载力及其迁移区划
——以陕南三市28区县为例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后备耕地资源日渐缩小,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1-3]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研究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类需求以及资源供给间的平衡关系问题。[4]从粮食的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视角研究区域人口承载力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承载力理论研究的发展,仅考虑粮食作为一种自然因素而忽略人类自身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承载力制约的不足日渐显现。[5]1986年Hardin提出了文化承载力的概念,[6]指在各种社会系统条件下,尤其是与资源消费有关的社会模式下的人口承载力,这一概念有效克服了人口承载力研究中忽略人类自身文化等社会因素的不足。[7]在此基础上,Rees与Wackernagel提出用于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方法,[8]引起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区域人口容量的评价。[9-10]总体而言,目前人口容量的研究正逐步从单要素向多要素过渡。[11]
陕南秦巴山区是我国典型的山地灾害多发区,也是我国典型的连片贫困区,耕地资源数量少,优质高产耕地资源稀缺。随着陕南经济发展,有限的耕地资源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空间挤压和多发山地灾害的双重压力,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且波动性较大,粮食已成为制约陕南人口承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从耕地粮食视角出发,引入科技、消费、贸易、政策制度等社会文化因素,构建陕南人口容量评估模型,并提出虚拟人口容量、现实人口容量等概念;使用情景分析法对陕南人口容量进行评估与预测,在此基础上将陕南28个区县划分为5种人口迁移功能区,为陕南灾害移民规划的制定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