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一)西藏农牧民定居潜在需求大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人口密度显著低于全国和全球的特点。2013年,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人口仅为2.5人,不及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2%、世界平均水平的6%,如图1-1所示。

图1-1 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与全国及世界的比较(2013)

注:西藏自治区和全国人口密度根据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人口数据计算得出,世界人口数据来源于2013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

西藏自治区不仅人口密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人口分散于广大的农牧区,城镇化水平比较低。2013年,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水平仅为23.71%,远低于同期北上广等省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7%,甚至与同处青藏高原的青海(48.5%)也有较大差距。

图1-2 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率与全国比较(2013)

因此,西藏自治区长期以来面临快速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巨大压力和需求。与此压力相回应,2006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大力提高游牧民定居点建设和城镇化水平。到2013年年底,西藏自治区安居工程已实施完成46.03万户[1],约占整个自治区农牧民户数的90%。

(二)能源日益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治理西藏的重要会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到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可见,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生态安全,并构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2年,国务院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将“实施能源民生工程,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十二五”的七大目标之一。规划要求完善农村能源基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加强边疆偏远地区能源建设以及提高居民天然气供给普及率[2]

在国家层面不断强调“能源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背景下,西藏自治区也于2010年在《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综合能源发展规划》中,强调了能源作为一项普遍服务的重要性。规划要求要在突出能源保障重点的同时,统筹城乡和区域能源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用能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普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和消除能源供应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3]

因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西藏自治区层面,能源已成为广大农牧民日益需要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二 提出问题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游牧民定居与安居工程,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生活用能需求的改变。国内外既有研究表明,城市化会带来生活能源需求在品质上的提升,尤其是商品能源需求增加、清洁能源需求增加,对能源获取与使用的便利性提出更高需求[4]

因此,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定居活动的增加,必然会引致居民对生活能源消费产生与定居相对应的新需求。随着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如图1-3所示),他们对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购买力也会不断增长。

2001年以来,在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中央支持及对口援助增长的共同推动下,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收入不断增长。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404元,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6578元,增长了3.68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3.7%的水平。

图1-3 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2001~2013)

数据来源:《西藏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但是农牧民生活能源购买需求能否被满足,能源需求能否最终成为能源消费,还要受能源供给领域的制约。事实上,在西藏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能源供给尤其作为主要清洁能源形式的电力供给却很有限,从而导致人均电力消费数量较少。

图1-4 2012年人均电力消费量及其排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分地区电力能量与将来人口之比计算得出。

以2012年为例,西藏自治区人均电力消费量仅为0.09万千瓦小时,排名最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低于同样拥有大量牧区的青海(1.051万千瓦小时)和内蒙古(0.81万千瓦小时)。

相应的,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生活能源则严重依赖于传统生活能源尤其是牛粪、薪柴,如图1-5所示。

图1-5 西藏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构成(2006)

数据来源:《西藏自治区薪柴规划能源发展规划》。

2006年,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构成中,传统生活能源(牛羊粪、柴草和秸秆)占据了生活能源的99.88%。

在国际上,对于无法获取电力,而不得不以传统薪柴畜粪为主要生活能源的情形被称为能源贫困(energy poverty)。如果以此定义来衡量西藏自治区当前农牧民生活能源状况,那么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西藏自治区目前处于能源贫困的状态,电力消费不到居民生活用能的1%。

因此,在能源日益成为西藏农牧民基本公共服务和定居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定居对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有何影响?如何保证农牧民定居后生活能源消费的新需求?成为值得各界深入研究和关注的议题。

从学术上讲,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科学问题:定居对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证研究。从政策上讲,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现实问题:定居后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的保障政策,这是一个规范研究。

本课题正是在剖析定居对农牧民生活能源消费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符合西藏牧区现实情况的对策,以此促进西藏牧区在能源领域的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