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西部生态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如果一个国家或该国的某个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势必会导致其农业生产率下降、农产品成本升高,进而降低该国或该地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制约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三化”协调发展。而中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普遍较为脆弱,部分地区甚至非常脆弱,是实现中西部“三化”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本节侧重讨论中西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分别讨论。

一 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

以下侧重从水、极端天气、土地退化三个方面讨论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

(一)降水减少

降水对农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西部地域辽阔,我们仅以中西部几个代表性城市的降水变化分析中西部降水的改变。图4-1报告了以郑州、西安为代表的中西部北方旱作农业区以及以昆明、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亚热带季风农业区降水的变化,可看出这4个中西部代表性的城市的降水量自2007年以来呈减少的趋势。

图4-1 主要城市降水量自2007年以来逐渐减少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4年)。

降水量的减少也是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当下中西部农业面临的十分严重的问题,对此下节将有详细的分析讨论。

(二)极端天气增加

极端天气是指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从统计上来说,极端天气是指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天气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呈增多、增强的趋势,外化则表现为干旱、洪涝、高温热浪以及强降雨的增加。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0~2013年),1961年以来,中国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频次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并且年际变化明显。其中,1961~2012年秋季的干旱日数增加了10~20天,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部分地区增加了20~30天。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干旱事件偏多,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偏少,2003年以来又总体偏多,其中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尤为严重。图4-2报告了中西部地区2002年以来旱灾受灾面积的变化,显示中西部地区近十年的受灾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且年际波动明显。

图4-2 中西部地区干旱受灾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3年)。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1年)指出,1961~2011年中国累计暴雨站日数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24站日。《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3年)指出,1961~2013年中国区域性降水频次呈弱增多趋势,洪涝灾害的发生面积总体呈扩展趋势。图4-3报告了中国洪涝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基本反映了上述趋势,并且年际波动增大。

图4-3 中国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干旱、涝灾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均有所增加。中西部地区的西南山区、黄土高原地形破碎,生态脆弱,经济相对落后,极端天气的增加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危害。

(三)土地退化

2014年6月19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尼克·巴尔比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课题,目前全球约55%的农业用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严重干旱的发展中国家,土地退化问题更为突出。

论及土地退化,中西部农区可谓典型地区之一。从中西部地区土地退化的实际来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及西南石质山区是水土流失肆虐的地区。此外,中西部的东部平原区以及其他平原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也相当严重。

第一,西北黄土高原及西南山区的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的破坏或损失。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水土流失的程度受地形、地质、降雨、植被、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地势起伏较大,土质疏松,河流深切,加之20世纪6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增加,受干旱、强降雨的影响,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据统计,1962~2002年因水土流失累计损失耕地266.7万公顷,年均减少6.7万公顷,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3]虽然中央政府自1997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但就整体而言,中国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尚未得到有效抑制,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

第二,中西部平原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加剧。《土壤盐碱化与植物生长研究报告》(2010年)指出,中国盐碱化土地总面积为14.87亿亩,其中当下盐碱化土壤5.54亿亩,潜在盐碱化土壤2.60亿亩,西北地区盐碱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5%。不少农区过量灌溉,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又造成耕地次生盐碱化,导致农作物减产。

第三,西北地区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调查,中西部地区20世纪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每年增加了1560平方公里,20世纪70~80年代每年增加了21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平均增加2460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严重的荒漠化可使土地生产力全部丧失,导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并对中西部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二 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加强,人为因素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集中表现为拦河造坝、围湖造田、采矿、伐木等,成为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就中西部地区而言,一些水坝的修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三门峡水库建设提供了一个案例。黄河中游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建成以来已有65年,但对其功过的争论从未停息。焦点在于,尽管它给地处下游的河南、山西等地带来了灌溉供水之利,但位居上游的陕西地区独受其害:一是库区淤积严重,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渭河频发“小水大灾”,损失巨大;二是关中平原东部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盐碱化,农业减产;三是水库修建造成当地陆生生物的生存面积减少,陆生生态环境发生逆向生存演替,使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环境日趋单一、脆弱。[4]

三门峡水库案例说明,修建水坝不当,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然而图4-4显示,2007年中国又掀起了水库建设的高潮,其中不乏类似三门峡的“问题水坝”,由此引发的争议甚多。位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已规划了25级水电大坝,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大型水库群。对此,环保者和开发者的观点明显产生了分歧。

图4-4 中国水库数量呈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

围湖造田也会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集中表现为湖泊调蓄功能减弱、洪涝多发、生态失调、病虫害加剧等,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洪湖围湖造田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洪湖是长江流域五大湖泊之一,20世纪50年代水域面积达760平方公里,具有调蓄、航运、灌溉多种功能。然而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围垦造田,造成水面面积大量缩减、水质恶化,进而导致调蓄功能减弱,加剧了长江洪涝灾害,加之湖泊改造的农田相对低湿,病菌大量繁殖,病虫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5]

三 基本观察

总的来说,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中西部特别是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显现退化的趋势。对此,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尽力阻止这一过程,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应性的应对。

第一,要建立更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农业难以发展,而且将给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普遍较为脆弱,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甚至继续恶化,后果将极为严重。

第二,我们要从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视角来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如果农业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没有恶化,甚至还在改善,而中国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中国农业的成本就会上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下降,必然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在过去农产品市场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农业尚可生存,但在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生存的难度将大大增加。中西部地区因其生态环境比东部更为脆弱,更要引起这方面的关注。

第三,在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应对。如果某一生态环境在现有或可能被改良的条件下,所生产的农产品缺少国际竞争力,而这种农产品是正在耕种的农产品,就意味着对这种农产品而言,该生态环境缺少国际比较优势。对这类农产品就要适时调整,选择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产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就一个大区域来说,如果这类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市场有限,我们就要做好大面积耕地退出农业的准备,并对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提出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