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某种渴望冒险的个性,对于这次的远航,兰小美是异常兴奋的。
她不止一次想象过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会是一幅怎样奇妙的画卷,自己那素未谋面的外公外婆会长成什么样,人们从一个地方去一个地方是不是也骑马(她非常喜欢母亲给她讲的那本名叫《西游记》的书,尤其崇拜美猴王孙悟空)。
她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液而自豪。
当飞机上天,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空划过时,她喋喋不休地把无数的问题抛给了妈妈:中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中国人见面是怎么打招呼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传统和信仰……
兰伊莲对此均一一耐心作答。
事实上,从小到大,她都对这个女孩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着一种中式教育。
不管克里斯每天带她出去玩得有多么疯,回来后都得按照她的要求,洗手,更衣,保持女孩子特有的安静。
她教孩子识汉字,说普通话,练书法,下围棋;告诉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有礼貌,要守规矩。
她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里有着积极美好的品质,并试图把它们传递给女儿。
对此,无论是丈夫还是公公(除了婆婆)都举双手表示赞同。
与其说他们希望兰小美成为一个中西文化融汇的孩子,倒不如说他们是真的无所谓。
他们并没有像孩子的妈妈那样,企图把自己认为对的那一套强加在孩子身上,只是单纯地希望她快乐和健康。
唯一发生变化的可能是克里斯。
在兰伊莲的不断强调和熏陶下,或者说出于对自己妻子的理解和爱,他也不自觉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产生了好奇心。因此这次的中国之旅,他同样倍感期待。
遗憾的是,从下飞机那一刻起,他的期待和好心情就开始逐渐被瓦解了。
国际化的浦东机场,雄伟的高架公路,市区拥堵的交通和尾气,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蚂蚁般的人群……诸如此类吧,让他们感觉自己仿佛置身纽约而非上海。
出国十多年的兰伊莲女士不断感慨,中国竟然变化如此巨大,如此现代化,从城市建设来看,完全不逊美国,甚至在家人面前露出了那么一丝自豪的笑容。
她完全没有注意,自己的丈夫已是脸色铁青。
随后,他们租的商务车离开上海,往江苏而去。
下了高速后,窗外的景色稍稍缓解他们之间的紧张气氛。
那时是人间四月,江南最好的时节。
当兰小美远远看见那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居点缀天边,金黄的油菜花开遍田野,乌篷船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缓缓划过时,兴奋不已地发出了阵阵欢欣的大叫。
终于,汽车在一个看似荒芜的村子前停了下来。
他们下了车,踏过泥泞的小路,急匆匆地往家赶,随后抵达了一幢新建的三层房子前面。
房子贴满了灰色的瓷砖,没有院子,里面黑乎乎的,像个危险的洞穴。
兰伊莲完全认不出这就是她出国前住过的家,有点担忧不敢进去,只是在门口用家乡话喊爸爸妈妈。很快,两位老人笑着从里面出来了。
他们什么病也没有。
之所以打电话把女儿从国外叫回来,理由很简单:弟弟要结婚了,但还没有房子,让她回来想想帮忙办法。
“就这点事儿?”兰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叫就这点事儿?这是你弟弟的人生大事。”那个面目看起来很慈祥的老太太说。
“那你在电话说一下不就行了吗?”
“电话说不清。再说了,我们还没见过女婿和孙女呢。”还是自己的老妈在说话。兰伊莲注意到自己的老爸在她回来后,还没开口说过话,只是蹲在一旁不停地抽烟。
“你们没钱吗?这不还盖了新房子?”
“这房子是我们用家里最后一点钱盖的。本来听说是这片要拆迁,想着赶紧重新盖一下,增加点面积,到时候能多分点拆迁款和装修费,但没想到村里又说暂时不拆了,这样一来,我们哪儿还有钱啊,都被花光了。”
“那不正好,有套新房子,给小华和他媳妇住呗。”
“可问题是儿媳妇家是城里人,亲家发话了,让你弟弟必须在市里有套房子,否则这婚结不成,我都快愁死了。”母亲停顿了一下,“你美国老公应该很有钱吧?我记得你说过他家好像有农场。”
说着,老太太把视线转向不远处的田间。克里斯和兰小美父女俩正在田埂上,饶有兴致地看人在锄地。
等到兰伊莲从家里出来,问题已经解决了。
她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五十万来,支持刚参加工作的弟弟新房的首付款。
她毫无保留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美国丈夫。
克里斯听完后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一看到妻子那张憔悴的脸也就把质疑的话吞进了肚子里。
几天后,他们决定离开,去周边转转。
他们一家三口去了千年古镇,参观了古典园林,博物馆,接触了想象已久的中国文明(其实也仅仅是江南文明)。
虽然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令人震惊的摩擦(比如坐地铁居然要安检),但总体而言还算是一次比较愉快的旅行。但就在他们准备回美国之前,出了一个岔子。
由于不放心父母的身体,兰伊莲带着他们去了趟医院,分别做了次全身检查。
人通常是经不起体检的。
这一查便查出了问题。
父亲,那个不爱说话、喜欢抽烟的农民,肺部查出了肿瘤。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之前撒谎所带来的报应。
且不管什么报应不报应吧。
总之在知道这次体检结果之后,兰伊莲把丈夫和女儿召集起来,开了个不太民主的家庭会议。
“我想暂时留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