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
- 刘士林
- 3173字
- 2024-11-02 20:15:45
一 以水名州,因河设卫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德州之“德”,乃德水之“德”。德水,古黄河别名。德州因处于德水之畔而得名。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称天下之帝。他推崇五德终始说,五德即水、火、土、木、金之德。这是一种作为解释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当时人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为火德,能灭火者是水,故自称得水德之瑞,所以秦能灭周。封禅书曰:“秦文公获黑龙,以为水瑞,秦始皇帝因自谓为水德也。”因此,秦改古黄河名曰“德水”(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德州运河(自清岳濬等修《山东通志》)
颜真卿像
西汉时,在今德州东境、古黄河边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意喻“太平祥和之州”。之后,此名此意就被赋予了德州。至隋朝,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改安德郡为德州,治安德县,此为德州地名之初始。以后时废时复,至唐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德州,自此,历代皆称德州。
几千年来,德州从来没有如名字所喻的那样——太平祥和,无休止的战争让它充满了不幸与灾难。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曰:“(德)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必使德州成为战争的附属品和牺牲品。战国时,由于地处于齐赵的交界之地,齐、赵往往争衡于此。汉末亦如之。晋时,朝廷纲纪紊乱,夷族入侵,德州恒为战地。刘宋时,魏人谋并青州,唐天宝年间,渔阳肆祸,44岁的颜真卿结成抗击叛乱、维护统一的联盟,牵制了安禄山的叛军。文天祥曾盛赞云“逆贼牵制公威灵”。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是军事重镇的首要身份依旧没有摆脱。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使德州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因河设卫(明驻兵的城池)”成了德州与运河渊源甚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原为汉屯氏河。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属河北),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汉永光五年(前39年)因黄河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隋大业四年(608年)为便利河北地区的军事运输,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史称永济渠。《隋书·炀帝纪》记载说:当时“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永济渠全长二千余里,德州段就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北宋时,黄河改道,曾一度使“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金代,由于战乱,运河或通或塞,只有德州段储运。德州因此成为山东北部水路交通中心,“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历代仓囤和驻防重地。早在金天会七年(1129年),德州就置设将陵仓,以利漕粮储运。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通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御河本为卫水,春秋时又属卫国)。元时将陵仓改为陵州仓,德州成为御河漕粮的重要基地,并在德州设置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官职,驻扎大量军队统管漕粮运输和安全。
德州真正驻防,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时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七年(1374年),为控制运河仓储,朝廷将陵县升置为德州,城在御河西岸。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德州卫,是为正卫。洪武三十年(1397年),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是南北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明建文元年(1399年),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明朝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城内居民皆为军户。都督韩观在德州城北建筑了哨马营、驸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也即历史上著名十二连营,它让德州变成地地道道的军事性城市。
天下粮仓并未给德州带来幸运,它带来的是一场难以泯灭的历史灾难。
明初的“靖难之役”是德州与运河漕运关系最突出的历史事件。因德州卫城储存大量的粮食,这里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靖难之役”总共进行了四年,在德州就打了三年。德州成为燕王朱棣夺取天下的一大障碍。德州之战,是燕王朱棣夺取天下的关键,“靖难之师,先下德州,引军而南,遂成破竹之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运河军营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他的孙子年仅23岁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明朝建国时,朱元璋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一部分授以兵权,如燕王棣、晋王、宁王权等,命他们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另一部分则驻于内地各省,如周王棣、齐王榑等,使他们监督地方的官吏。在诸王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17《宁王传》)。燕晋二王更是长期在北方筑城兴屯,训练兵丁,中央派来的将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皆听其节制(《明史》卷116《晋王传》),甚至“诏二王军务大者始以闻”(《明史》卷3《太祖本纪三》)。由于诸王(太子)相互煽动,一时流言四起,面对诸王势力逐渐增大趋势,建文帝坐立不安,遂谋削藩。
1399年,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建文帝削黜了一批诸王。但由于燕王朱棣擅长用兵,又居北平形胜之地,士马精强,难以遽削。建文帝便在北平外围的开平、山海关、临清、彰德(今安阳)、顺德(今邢台)等地部署兵力,以备燕王。这年七月,燕王朱棣见削藩已起,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在北平起兵,称起兵为“靖难”。“清君侧”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诸王的权力。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这是为了避免权臣擅政而设立。同时,明太祖又怕诸王权势日大,威胁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清王鸿绪《明史稿·列传三·诸王》)。
初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南京朝廷则在各方面占压倒性优势。但朱棣善于用兵,在真定之战中大败南军统帅老将耿炳文。建文帝遂任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屯兵德州准备攻燕。李景隆贸然出击,在北平城下及白沟河两战中,军令不严,指挥不当,被朱棣打败。朱棣乘胜南追,攻陷德州,围攻济南。济南城中军民在都指挥盛庸、山东参政铁铉等督率下坚持固守,燕军围攻三月,未能破济南城。朱棣恐粮道被断,解围北去,盛庸随即收复德州。
济南保卫战后,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屯兵德州,相机出击,遏制住了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后来,朱棣接受谋士建议,被迫绕开德州、济南山东之地,直趋金陵,半年内便夺取了政权。
“靖难之役”虽以朱棣成功、建文帝失败而收场,但从战争的进程看,德州在南北之争中的地位却凸显出来。正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论:“盖川陆经途,转输津口,州在南北间,实必争之所也。”但是,德州遭遇了空前绝后的重大损失。民国《德县志》记载:“元明之际,干戈扰攘,常开平之红头军,燕王棣之靖难兵,残杀蹂躏,既无孑遗。”
明永乐迁都之后,德州不仅是运河漕运的必经之地,更是通往南方九省的陆路咽喉,“川陆则悉会于德州”。其地理位置更加突出和重要。
明永乐年间,明朝在德州建立了德州水次仓、常丰仓。永乐五年(1407年),又置德州左卫,加上洪武年间设置的正卫,德州共有11200名士兵驻防。明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率众数万围困攻打德州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后,旋即以大将郭升攻克德州。清代,德州城为清兵驻地。清雍正九年(1731年),又建德州新仓120间,同时强化德州的守卫驻防。当时,山东境内只有两处设满兵驻守,一处在青州,一处就是德州。由此可见,德州当时所处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清代京杭运河全图德州运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