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04:规定和小心是两回事

明确地指示,孩子才能真正吸取教训

通常,我们批评孩子们时,目的是鼓励他们做得更好,变得更优秀,也许这是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或许是因为压力太大或过度劳累,我们可能会迁怒于孩子。但是,批评并不是鼓励。对孩子来说,批评更像是负面打击,孩子更可能采取防御而不是合作的行为。年幼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批评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本人。

然而,我们仍然要告诉孩子,我们不喜欢他们的行为。如果父母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就能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措辞。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让孩子知道,即便做错了事情,他们仍然是好孩子。

威廉的爸爸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平静地从厨房走到了客厅的窗户旁,碎玻璃散落在地板上。八岁的儿子站在外面,脸上带着惊讶和恐惧。棒球棒落在脚边,球在客厅的地板上。

“现在你知道了吧,为什么我规定‘不允许在房子附近玩棒球’了吧?”爸爸问。

威廉低下头。“我知道,爸爸。可是我已经很小心了。”

“不,威廉,我们的规定与是否小心没有关系。”爸爸态度很坚决,“我们的规定是要保持距离。”

“对不起,爸爸!”威廉说,他希望可以结束这场谈话。

爸爸严肃地看着他说:“好吧,我们先看看修理窗户要花多少钱,然后再算算你要存多久的零花钱来付修理费。”

听了爸爸的话,威廉开始理解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父亲看到儿子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你知道吗,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打破了一块玻璃,爷爷也让我赔了钱。”他向儿子坦白道。

威廉全神贯注地听着。“真的吗?”

“是啊!那花了我攒了很长时间的零花钱。”爸爸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打破过一块玻璃。现在去拿扫帚和簸箕,我们把这些碎玻璃打扫干净。”

过分地责备或惩罚只会让亲子关系产生裂痕。事实上,我们都会犯错,意外也常会发生。这时,我们需要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让孩子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自己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今后如何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