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实质是运用认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所处理的基本矛盾、基本关系进行的本质性的概括。前文已经指出,认同问题不仅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统一,也表现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统一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实质就是实现作为认同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与作为认同客体与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有机统一,这具体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效性问题。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本质上是一份育人的工作,对育人工作的评价与考核是以其实际效果为依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提高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采取各种具体的措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二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应积极面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中,独立思索,坚定立场。

第一,要认真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环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的提高,要紧密结合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要对当今的世界和新时代的中国有准确的定位。这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地拓展国际视野,关注时事政治,对当今的时代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还需要教育大学生学习、认知、理解中国的国情。要认清中国当今发展的阶段,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的来看,世界的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世界发展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冲击,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以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摩擦已成为常态。但是,世界各国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事实不会改变,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和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方面要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品和服务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同时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才能达成的目标。讲清楚世情、时情、国情,讲清楚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讲清楚国史、党史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建立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除此之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要结合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和背景,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用青年人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以交朋友的姿态与他们相处,才能真正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时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他们更善于学习、使用和掌握新技术,他们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力军。此外,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生活条件优渥,眼界开阔,物质文化产品供应丰沛,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因而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要结合现代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认同度。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学识、更艺术的教育形式、更新的技术手段。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基于这一实际,不断地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赢得尊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度和实际效果。

第二,要认真准确地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不同。中国的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的任务和目标来进行。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因此,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一代人,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教育他们,要有世界的眼光、未来的视野、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这场伟大的社会进步潮流中去,要堪当时代大任,敢于拼搏,善于拼搏。同时,还要教育他们要有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然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要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战略定力,善于把握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要对国内的不同社会思潮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判断。这些都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总之,就是要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牢记使命,自信自立,全面发展,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支持者、践行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要认真准确地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阶段性、渐进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就是要有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更新迭代日益迅速,自媒体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一定要跟上甚至要领先于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具有前瞻性、预测性。要密切注意学生动向,关注舆论导向,关注青年学生经常使用的新技术、新媒体;了解他们的沟通交流习惯,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在问题还未浮出水面之前,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是防患于未然,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则体现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同时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永恒的事物,有的只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运动形式的事物。因此,任何事物本身都表现为从一事物向另一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求我们掌握这种辩证方法,首先,把任何一个问题的发生都理解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只是这一问题的当下阶段,同时还要预测该问题的发展演变趋势。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根据问题演进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干预。同时,这一过程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备前瞻性。其次,针对某一问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是由客观事物本身发展演变的阶段性决定的。最后,对于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复杂的问题,并不是一次就能有效解决的,必须为问题的阶段性解决提前做好准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循序渐进,把握好“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坐失良机,把握好事物从量变向质变的飞跃是关键。任何一个思想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耐心,从量变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需要“百年树人”的决心。同时,更要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时机。好的时机可以事半功倍,加速事物实现质的飞跃。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对人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思想领域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本身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更需要重视潜移默化的影响,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渐进性。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做到前瞻性、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统一,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功败垂成,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恰当、高效地介入问题之中,做到第一时间处理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这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丰富的处理突发问题的经验,同时还应具备多种形式的预案,以备不时之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发力,也要重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需要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及时高效。所谓及时,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案,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提高,应该分为以下层面。首先,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必须增强其吸引力、解释力、说服力。一方面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学方式,同时还能够对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把握与剖析,破除学生心中的困惑、误解。理论的讲解要结合实际与案例,要针对问题。不能就理论而理论,为理论而理论。另一方面学科思政、第二课堂等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要开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每一个环节都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到及时、有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提高离不开现代传媒技术的及时高效使用。新生代大学生对现代传媒技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要善于运用现代传媒与学生交流、沟通、互动。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知乎,等等。利用现代媒体,主动占领舆论阵地,建立舆情引导机制,完善舆论监管体系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思想认知,进而达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文化人,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环境。以文化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应该培育核心价值理念,凝聚思想共识,提高审美意识,增进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高校文化理念的认同,进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环境。这种耳濡目染、沉浸其中的高校日常文化生活是形塑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一招。因为,文化的塑造、共识的凝聚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只有在一系列具体实践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有效地介入,取得实际效果,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提高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开展和高效率。由此可见,二者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已经迫在眉睫,它不仅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关系到我们国家人才教育、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解决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试金石。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归根结底在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言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性原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能力和习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法治社会。要不断增强学生护法、懂法、尊法、守法的法治观念。最后,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作。“高校舆论工作者在舆论引导实践中要克服抽象化、概念化和主观化的工作模式,注重舆论引导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生活化。”[10]

提高和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就是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大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当今时代的解读、把握,深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接受时代的洗礼,接受实践的锻炼。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可以深入基层做好关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调研;也可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投身于国际合作中去;还可以出国访学交流,通过国家间的对比来理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论如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灌输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朴素的感觉经验上,而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则高度出发,深入到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身体力行,在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与互动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之间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我们要认清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进而分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总体来看,认同主体本身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处于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总体特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时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他们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因此,他们的认知和判断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很容易被一些旁门左道带偏,走上人生的邪路。这一时期,教育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这就从根本上交给了他们一套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处理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方法。这就能够降低他们犯方向性错误的风险,确保在人生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同时,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讲清楚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讲清楚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讲清楚中国崛起的密码,讲清楚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基本结构,讲清楚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方法——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能够用系统的历史逻辑、缜密的理论逻辑和强大的现实逻辑说服青年学生,教育他们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