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篇语——安守原本的良知和善心

上篇 归路

写《归路》,说明作者还在途中,既然不能与“燕城”擦肩而过,那么就应该留下一些自身的生命足迹,并让内心的感动流泻出来……

写《归路》,说明我们还在途中。作为旅者,虽然攀过高峰、走过坦路,也有行在幽谷的时候。但无论怎样,人都将归于一个方向。当人的生命终了以后,一路走来所伴随的对与错、好与坏,行路的宽与窄、直与曲,地位的高与低、贵与贱,都已不再重要,而更有意义的是把自己经历中的一些美好和所承受深沉之痛的感悟让后人分享。使那些步入人生一片苍凉的人不再颓靡,在内心里重新燃起希望,并以一种不同的精神状态去继续向前延伸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会在变的法则中老去,而“变”是因为有一个不变的坐标。文字可以记录下内心真正的改变过程。我相信,这些短文对那些“谷中行”的人也一定会产生感应……

这本随笔录乍一看似乎脱离了某些大的主题,没有突出悔罪和如何变更思想意识这一核心,而是幽凉地让人半懂不懂地吐露着个人的内心感受,但却非常契合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个角落。因为所写的一切都是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我试图换一个视角,以纯文学的形式来展现内心的活动,让真实的生命跃然纸上。创作的动议本身不是想超越一切政治以及罪与非罪的界限,而是站在自然人的单纯高度去领受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在切身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挖掘出人本应该获得的那份美好,使长期被扭曲的人性得以舒展,从而安守原本的良知和善心。

本人只是想通过这些文字的描述,能让大家了解一些真实的服刑人员和服刑生活。其实罪犯也是有着丰富性格和色彩的人,绝非是那些想象中的剃着光头、身着号服、冰冷面孔式的概念化囚徒。

当然,在这里也想通过写作的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自信,即使不涉及社会的共同话题,也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而这种独特之美表现得又是那样纯粹。

每个人都有获取幸福和快乐的方式,无论你境遇何处,只要能找到就好。既然人无法重新再活一遍,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辈子过得多一点精彩。

入监服刑并没有改变人的存活性质,而活着则需要激情和勇气。这些以服刑人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作品,可能高墙之外的人无法真正接受和深切体会。通过文字艺术所表现出的情感需要有读者分享,我想真正的读者也许是狱中生活的同行者。即便自己身处孤寂,也要将每一个生活瞬间与他人分享。在亦真亦幻之间,把平凡的日子变得鲜活起来,取悦自我的同时也试图为读者送去一丝的欢乐。尤其当我在向外发现自然的同时,也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层感悟,而这样的感悟又不能用言语完全、清晰地表达出来,也只能用心去体味。心一旦有了灵犀,才能达到真正的契悟。

当然我也由衷地希望更多的人读到,并由此对生活的态度有所改变,或者在生命的延展中多一点推动力的产生。如果有人能够从中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追求,那才是本人最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