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写这本书的推荐序,是我自己争取来的。我实在对书写给心理健康带来的神奇效果有着长久的切身体会,却一直无缘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普华文化的编辑给了我这个机会,也感谢周丽瑗老师用心书写的这本《书写自愈力》。

书中的金句令我读起来如饥似渴,又常有醍醐灌顶之感。

恭喜大家即将踏上这趟自我疗愈的旅程,希望在阅读完此书后,每个人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礼物——内在的安宁与平静。

将书写和疗愈放在一起,是一种最安全的自我疗愈方法,坚持这套方法可以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贴得更近,对自己的习性更有觉察性。

进入书写过程后,你可能会感觉自己与外在世界产生了一种隔离,你与外在世界的连接,只有你的电脑和纸笔。随着本书内容的推进,你会发现自己重复出现的感受与内在冲突越来越多,在一次次深入探索的过程中,你也会重新发现自己。通过书写,你给自己做了一次次心理咨询。

是的,我就是一再经历这样的体验,我也很喜欢这样的体验。这样的共鸣令我欣喜不已。

掩卷之余,我问自己,为什么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呢?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

这是作者本人历时近两年摸索的实践经验与数百位学员的分享总结而成。这本书通篇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操作步骤清晰。多数读者可以按照书中的指导照猫画虎,开启自我疗愈之旅。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

在公众对心理健康关注度高、需求大,但干预与治疗资源匮乏的当今社会,这本书无疑另辟蹊径,为公众采取方便易行的自助方式维护心理健康提供了一条实用且方法科学有效的途径。

作为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面对太多家庭的信任和求助,而我却没有时间及时为所有求助者提供帮助,对此我常常心怀内疚和自责。但我也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作为一位医生,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求助家庭。

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写自愈力》的出版,为普及精神卫生服务实实在在地添砖加瓦。

再次,我认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更好的家庭生活。

近年来,“父母皆祸害” “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可否认,父母养育的失误、家庭代际创伤等因素会对后代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然而,太多的父母本身就没有被自己的父母科学地养育,成长的历程又可能伤痕累累,所以自己也难以有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形成许多“以爱为名”的伤害,且在孩子需要帮助时,难以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此外,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本身就纷繁复杂,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待家人生病后想要彻底解决,谈何容易。

面对心理问题,预防的意识和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本书内容提要所言: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那些大大小小的被忽视、被批评、被否定、被恶语相向的经历,甚至被霸凌、被躯体暴力的经历,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都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些伤痛。这些不被看到的伤痛又会以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相信:对大多数读者而言,以自由书写的方式与自己对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疗愈伤痛,让生活更加从容、平和、自在。

我忍不住畅想美好的未来:假如每个成年人都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并有能力照顾好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就可以形成“父母健康-孩子健康”的新的良性循环,“父母皆祸害”“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就将成为永远的过去。这将是多么美好的时代啊,想想都令人心动不已。

当然,疗愈之路不会一蹴而就,对此也请读者朋友们有合理的预期。要做到这些改变并不容易,但无论如何,它一定值得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最后,要嘱咐读者朋友的是,必要时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正如该书严肃给出的特别说明:如果你在生命中遭遇过重大创伤,或者在书写的过程中激起自己强烈的情绪反应,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那么请停止用书写的方式对自己进行疗愈,转而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与咨询师共同处理自己的这部分议题。

心理创伤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这与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导致腿部骨折没什么不同。腿部骨折了需要做手术、打石膏固定,伤筋动骨一百天,还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心理受到伤害同样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生病了,单纯靠自助是不够的,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是明智之举。

2020年,在享受双手在键盘上随着潜意识飞舞、文字顺着指尖自然流淌出的自由书写中,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居然是成为作家,对此我不时处于半信半疑甚至自我怀疑之中。感谢2022年伊始,有幸与《书写自愈力》这本书相遇,让我坚定了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我相信周丽瑗老师所言,作者和作家的区别在于文章的“灵魂”,在于有没有写出内心深处难以处理的难题。如果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冲突,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接下来,请享受你的阅读之旅吧。祝愿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实现自我疗愈,超越原生家庭影响,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林红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

注册系统督导师(D19-03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

家庭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