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信息化年鉴2021
- 《中国信息化年鉴》编委会
- 47817字
- 2022-05-05 21:42:05
经济领域信息化
【工业领域信息化】
2019年,工业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用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原材料工业
1.煤炭行业
2019年,煤炭行业继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5G、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煤炭行业的融合应用。
2019年,煤炭行业加大煤矿智能化推进力度,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出台《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了“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山西、河南、山东、贵州、内蒙古、安徽、河北等省份都出台了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文件。煤炭企业积极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出台《智能矿山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建设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7个、智能掘进工作面5个、智能化选煤厂14个;中煤集团计划2020年和2021年分别建设1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陕煤集团计划建设2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新建21套快速掘进系统;山东能源集团自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智能矿山”建设资金48.6亿元,建成自动化、智能化采煤工作面70个,减少采掘一线用工6967人;兖矿集团已编制《智能矿山三年建设规划》,计划投资40亿元,高标准建成2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15个智能掘进工作面。
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在煤炭行业加快发展。自2019年以来,煤炭行业通过与运营商和技术厂商战略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成立联盟合作组织、推进项目实质性落地、开展试点示范等各种方式推进5G与煤炭行业融合。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余家大型煤炭集团、煤炭高等院校开展了5G相关合作、研究和项目推进工作。阳煤集团新元煤矿已完成井下不同应用场景的5G覆盖测试工作,山西焦煤集团霍州庞庞塔煤矿建成了全国首个煤矿井下采用4G+5G混合布置的通信专用网络。2019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将煤矿智能化装备纳入安全改造资金补助范围。国家能源集团梳理了各板块近400个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和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研发使用了主运巡检机器人、水仓清理机器人、巷道巡检机器人、变电所巡检机器人、供排水巡检机器人等机器人,目前正在研发的机器人还有14种。陕煤集团分别在榆北、黄陵、陕北、彬长等矿区推广应用皮带、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巡检机器人及选矸机器人,2020年投资2.6亿元,新建5个大类74个机器人。
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信息化项目落地。兖矿集团大数据工程成功上线。淮北矿业集团大数据中心成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运营管控、财务共享四大专业应用平台初步建成。山西焦煤集团霍州庞庞塔煤矿与山西联通签订全国首个煤矿5G专网租赁合同。阳煤集团新元煤矿首家取得5G无线传输设备隔爆认证,并建成全国首个5G煤矿井下专网。中国移动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华为等联合获得首个煤炭行业井下5G NSA组网关键设备的煤矿安全认证等。
2.石油石化行业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密切跟进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201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相继开展ERP系统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统一电商平台推广应用等项目;同时,聚焦智能制造,推进智能油气田、智能工厂、智慧加油站、智能化研究院建设,提升生产运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201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面向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石油和石化工业互联网平台(ProMACE)研发、智能工厂试点升级与推广实施,实现一体化优化、操作报警、设备健康管理等主体应用上线运行。其中,镇海炼化实现全厂在线分析仪24小时无盲区实时检查,重点装置异常报警次数下降50%以上。在智能管线建设方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已覆盖51家下属企业近4万千米油气管线,实现油气管线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可显著提升管道隐患治理、应急响应能力,保障油气管网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在智能油气田建设方面,在西北油田采油三厂、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等开展智能油气田示范区试点建设。采用“数据+平台+应用”架构,部署勘探开发数据库、ProMACE平台和业务服务组件,上线运行油气藏动态管理、单井管理、管网管理等7类应用。在智慧加油站建设方面,制定发布《智慧加油站建设工作方案》《销售企业智慧加油站建设指导意见》,细化智慧加油站的标准和方案,根据不同类别加油站的需求,确定相匹配的方案,打造消费者满意的智慧加油站。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深化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融合,推进数字油田、智能炼厂、智能管道、智慧加油站建设。结合ERP系统应用集成,上线并完善推广科技管理系统,建成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深化专业领域信息系统应用,全面推进油气生产、工程技术、炼化、装备制造等物联网系统建设,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生产经营决策支持一体化运营。通过工程技术远程作业支持中心等载体,打造专家共享中心,对生产技术难题群诊群策。拓展云技术平台,基本建成了业务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三朵云”,为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等提供了高效的云资源。
在数字油田建设方面,建成覆盖勘探开发、协同研究、经营管理等业务的梦想云平台;打造炼化生产管控能力和分析决策水平持续提升的智能炼化系统;打造数据全面统一、感知交互可视、系统融合互联、供应精确匹配、运行智能高效、预测预警可控的智能化管道。在智能销售方面,推动“服务+商品+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在工程技术方面,打造数据实时共享、多专业合作、前后方协同的服务平台。在工程建设方面,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控。在国际贸易方面,先锋贸易管理系统覆盖交易全流程。
(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坚持“业务驱动、IT引领”的工作方针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工作原则,搭建“集成、统一、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持续完善IT治理、网络安全两大保障体系,努力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国海油持续优化海路通信系统,利用散射、大宽带微波、流星余迹等技术在渤海北部、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油田和作业公司开展海上支干线通信链路升级、平台网络改造和员工上网,总体实现海陆干线总带宽提升2~3倍。中国海油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覆盖5个国内、3个海外数据中心,建成包含计量计费和增值云服务等功能在内的海油云商城运营平台和云安全体系,推动财务共享系统和资金管理系统应用上云。2019年,“中国海油云平台点线面纵深防护安全体系”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典型应用案例。
中国海油深化融合创新,推进经营管理一体化运营;落实党和国家要求,完成中央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和运行监管系统建设,初步建立监管信息可追溯和风险苗头可分析能力;推动共享服务模式创新,完成财务共享和资金系统上线,实现会计业务核算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财资一体化协同运营;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完成审计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由抽样审计向全量审计,以及由孤立审计向全业务链审计转型,提高了审计的时效性,获得“2019年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先锋奖”;推动销售商业模式创新,完成中国海油电商平台功能开发,上线“海油商城”,搭建坚实可靠的分层安全体系、完善的电商三级运营运维体系和制度体制,销售订单金额较2018年增长4倍。
加快“智能海上油田”建设,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开展海上井口平台无人化改造工作,完成“东方IT”气田A平台和“番禺10-2”油田A平台无人化改造,实现内外部、跨空间、跨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年节约操作费30%以上;持续提升油田生产智能化水平,实现曹妃甸作业公司采油井电潜泵智能维护,实现提前10~15天故障预警。2019年“智能海上油田”入选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十大智能现场模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石化行业)项目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工程项目;海油工程数字化仿真技术中心自主完成“东方13-2”和“渤中34-9”项目浮托仿真模拟,为项目安全开展、进度提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海油开展新一代技术研究应用。天然气板块LNG多式联运及终端服务系统首次实现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在LNG领域的应用,实现大规模LNG多式联运过程中罐箱数据的全程实时监控;在天津LNG实施北斗人员定位综合管理系统试点项目,对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和厂区车辆的位置、状态信息等进行实时采集、定位和监控。中国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中国海油北斗星基增强系统(CNOSBAS),为动力定位船舶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原油贸易板块联合商业银行开展区块链技术跨实体原油链上交易试验,取得初步成果,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中国海油持续完善海外区域共享支持中心,形成亚太(新加坡数据中心)、欧洲中东及非洲(迪拜数据中心)、美洲(墨西哥城数据中心)三大海外区域IT共享支持中心的建设布局,覆盖30余家海外机构,涉及上游勘探开发、技术服务、工程、贸易等多个板块,构建符合中国海油特色的海外信息技术服务支持体系。中国海油积极推动海外SAP系统项目建设,推动海外机构IT基础架构整合工作,搭建集中统一、覆盖全球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平台,支持国际业务整合和发展。
中国海油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落实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组织完成工业控制系统等保定级梳理、邮件系统安全提升、AD系统安全加固任务;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发现并整改157个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检验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网络安全队伍应急处置的能力,并圆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等多项网络安全重保任务。2019年,中国海油获得“2019年度中央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3.建材行业
2019—2020年,建材行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促进建材产业绿色低碳,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等方面持续推进;在行业智能工厂通用模型研究,促进建材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提升建材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硕果累累,取得了卓著成效。为贯彻实施好“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提升我国建材行业在世界建材行业中的战略地位,增强我国建材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有效引领中国建材行业实现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以及以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支撑的转型升级,中国建材联合会于2012年在行业中开创性地提出并组织部署、开展了以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以下简称“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工作。2019年5月,中国建材联合会隆重召开了“两个二代”技术与装备创新研发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了7年来研发攻关取得的经验,检验、交流、展示研发成果、成就。2020年5月,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建设项目所在地浙江长兴隆重召开了“‘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领导小组扩大会与现场办公会”。目前,“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攻关工作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有70%以上研发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50%以上研发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重要体现。
完成“面向建材行业的智能工厂通用模型研究与试验验证平台建设项目”。按照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建设内容,有序推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完成了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对该项目的系列标准草案进行了有效验证,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专家团队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并顺利通过。建成了建材行业唯一的智能工厂标准试验验证平台,为建材行业企业智能制造应用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具备为建材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标准公共服务的能力。
完成“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与实施路径研究”课题。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与实施路径研究”重大课题,经过调研、梳理、总结、分析,明确了建材行业及各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目标、路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形成了《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与实施路径研究报告》,并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的验收。
砖瓦行业智能工厂标准发布实施。为了更好地推进砖瓦行业智能制造,加快推动砖瓦行业的转型升级,培育行业竞争新优势。中国砖瓦工业协会联合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共同成立了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需求,开展《砖瓦行业智能工厂通用要求》《砖瓦行业智能工厂评价》等智能制造标准的研究工作,经送审、报批、三次修改,通过专家组评审,目前已经发布实施。
继续推进建材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的有关安排,继续有序推进建材企业贯标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咨询服务体系,经过建材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推进顺利,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建材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1446家,启动两化融合评定企业达614家,其中,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484家企业已通过两化融合评定,启动两化融合评定企业总数占贯标企业总数的42.46%。
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的“精细化全过程质量管控能力”列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项目;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建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列入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宁夏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工业互联网提升建材工业智能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列入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二)消费品工业
2019—2020年,纺织行业信息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与编制工作顺利开展;②“中国纺织云平台建设”“纺织行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③“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中标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④纺织行业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⑤纺织行业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工作,遴选出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项目进行重点培育;⑥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强劲,发展模式不断创新;⑦工业互联网在应对突发疫情等方面优势初显;⑧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专业解决方案日趋成熟;⑨协同发展生态仍需要不断打造与强化;⑩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平台互联网化转型加速;公益大讲堂线上课程助力抗疫复市。
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与编制工作顺利开展。为深入研究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做好“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并规划可行的发展路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信息化部启动并开展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与编制工作。该项工作分为“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发展相关问题研究”和“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两部分内容。目前,《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已完成初稿,全面、细致地分析了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现状基础及发展趋势,研究论证了“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实施性的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纺织云平台建设”“网络与安全基础环境建设”等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纺织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取得成果,由中国纺联承担的基建项目——“中国纺织云平台建设”和“网络与安全基础环境建设”项目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实施和验收准备工作,于2020年6月5日通过了国资委组织的项目竣工验收,中国纺联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中标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牵头,由东华大学、东方金信等组成的产学研用联合体联合承建的“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成功中标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成为纺织行业首个能够为纺织全产业链提供服务的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聚焦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数字化转型新模式,研制、汇聚一批能够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可在平台灵活部署,并且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和可持续推广能力的优秀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及其相应的产品和支撑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企业需求的高效、精准对接,推动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纺织行业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纺织行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的试点行业之一,纺织行业的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工作由中国纺联牵头推动。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署和要求有序推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为纺织行业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配合中国纺联共同开展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试点企业的组织动员和实施培训工作,围绕研发域、生产域、运维域、管理域和外部域数据,指导企业开展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并对纺织行业的9家试点企业开展了“一对一”的培训辅导,引导企业以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防护为切入点,切实做好工业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防护。
纺织行业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培育工作。纺织行业积极落实《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和建设领域,连续开展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工作,截至目前,遴选出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在服务模式创新、技术路线优化、制造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链各环节有效协同等方面探索、实践纺织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路径。
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强劲,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多以“撮合交易”起步的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发展势头强劲。从最初的“撮合交易”到“撮合交易与线上自营互动”,再到目前提供“期现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形成“服务汇聚数据,数据支撑服务”的良性循环;平台服务功能从信息、交易服务向物流、金融、供应链精准服务等一体化服务体系转变。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范围贯穿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等各环节,涉及企业上游、内部、下游供应链协同全部场景,有利于带动甚至吸引供应链各类主体,开展生产设备及智能产品的泛在接入、运营管理的云化迁移,形成IT-OT融合、贯通全产业链的数据资源体系,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抓手。
工业互联网在应对突发疫情等方面优势初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卫生防疫关键物资供应链整体配套、衔接能力较弱,行业知识、机理模型积累不足,以及产能数据缺失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以及熔喷布、聚丙烯纤维等的生产属于纺织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而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属于上游石化行业,跨行业、跨区域资源协同能力不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跨行业、跨区域平台开始探索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防疫物资产业链资源,并取得初步成效,在产业链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以及行业知识复用和供需对接等方面优势初显。例如,航天云网推出了开箱即用的口罩生产管理一体机(内嵌安全可控的INDICS工业操作系统、口罩生产管理MES、设备巡检系统等)成功支持企业一周内顺利转产;海尔集团将防护服、口罩机等产品建设、生产、标准等方面的行业知识在COSMOPlat平台上开放应用,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实现快速转产,并迅速整合包括纺织、塑料等跨行业资源,打通防疫物资供应链,找到供给短板,形成快速响应。随着行业机理模型、数据分析模型等行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开放共享,工业互联网在提升国家应对突发疫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能力方面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专业解决方案日趋成熟。纺织行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以数字化、智能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取得技术突破,信息化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并在生产经营领域得到快速应用。其中,北京中纺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棉纺织基于在线监控的管控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纺织印染环保设备优化控制与远程运维解决方案、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智能悬挂式服装高速分拣与存储系统解决方案等16项企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获得中国纺联信息化成果奖——解决方案奖。
协同发展生态仍需要不断打造与强化。当前,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正在逐步构建,适用于数字驱动型工业新生态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平台上汇聚的企业数据、设计图样等工业数据的权责归属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对工业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交易权等尚缺乏清晰的法律认同和界定,存在数据滥用、数据产权纠纷等方面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数字工业新生态的构成和发展,亟须在政策法规制定、应用生态构建等多领域协同发展与强化。
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平台互联网化转型加速。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突出特征,也是全行业高速、高效成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纺联多年来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向集群地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研发、质量检测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试点示范工作,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推动和引导。目前,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化转型加速,日趋完善的线上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对纺织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集群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益大讲堂线上课程助力抗疫复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和商户们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大,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传统定位、功能、作用、模式和业态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加快专业市场主体平台化、场景智慧化、模式融合化和业务数据化进程,中国纺联流通分会联合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等,推出了公益大讲堂线上课程,邀请了电商直播、渠道营销、流行趋势、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实操管理者通过免费课程,为专业市场和商户提供实用、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受到了专业市场和商户们的欢迎和好评。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政策环境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2019年出台的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部署了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推动网络扶贫等重点任务。
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争取用2年时间左右,基本完成100个试点县工程建设任务,探索形成一批符合各地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模式和标准规范。同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农业农村试点项目推动实施。自2013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在吉林、江苏等5个省份开展大田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并带动各省份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物联网项目。自2017年,农业农村部实施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截至2019年年底,围绕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数字农业试点县3类建设项目,中央累计投资11.5亿元,共建设92个项目。通过这些工程项目的示范带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在“四情”监测、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精准饲喂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10—11月,农业农村部组织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项目评审,建设数字畜牧养殖领域数字农业试点县2个,在重庆和广东开展生猪试点;建设数字大田种植领域数字农业试点县4个,选择开展黑龙江大豆试点、河南小麦试点、甘肃马铃薯试点、宁夏农垦青贮试点;建设数字水产养殖领域数字试点县2个,布局在江苏、湖南;建设数字设施园艺领域数字试点县4个,选择福建茶叶试点、甘肃苹果试点、山东和大连设施农业试点。通过建设数字农业试点县,实现大田作物、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渔业养殖等重点领域单品种全程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建立数字农业技术支撑规范、集成应用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农业生产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农业数据平台初步建成。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四平台”,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创新完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每月发布19种重点农产品市场供需报告和5种重点农产品供需平衡表。遴选并推广了生猪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等9个农业农村领域优秀大数据案例,以及国信云服脱贫攻坚等18个典型试点示范项目。
农业设施装备建设不断加强。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促进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领域发展,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4%,农村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29.2台/百户和246.1部/百户,让更多偏远地区群众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农业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应用体系初步建立,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物联网监测设施加速推广,应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10万平方千米)。这些农村设施装备的建设及配套政策,加快了现代农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完善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数字化生产力。
(三)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9年4月16—17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省漯河市召开了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尚未认定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14个省份制定工程推进实施方案,开展专家评审,作为后续给予资金支持的参考依据。2020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可结合实际,统筹资金加大益农信息社力度”,并指导相关西部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与当地财政部门及时沟通,争取资金支持。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延伸绩效考核,并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督促各省加快推进。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41.1万个,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98.8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1.1亿人次,开展便民服务近3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2.2亿元。
(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2019年,互联网进一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通过互联网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搭建起商品的快速流通渠道,一方面将城市生产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送到农村,另一方面将农村生产的绿色农产品送到城市,简化了商品流通渠道,大幅降低了商品价格,能够有效拉动消费。商务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高达3975亿元,同比增长27%,带动300多万名贫困农民增收。
直播带货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模式,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VR、AI等技术的带动,仅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成为网络主播。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柞水县小玲镇考察时,通过直播平台为柞水木耳点赞,成为“最强带货员”。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双十一”淘宝直播成交额近200亿元,其中,有40名县长、2万名农村主播通过直播方式使当地农产品走向市场。
(五)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
2019年,农业农村部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纳入“中国农民丰收节”重要活动,多次组织相关部属单位和企业,就举办培训周活动及贯穿全年的培训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函》,编写发布《农民手机应用手册》《手机助农自媒体营销招招鲜》,广泛征集手机培训资源,举办课件大赛,开展最受农民欢迎的App推介。2019年8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举办2019年“庆丰收·消费季”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启动仪式,组织各地、各相关单位围绕“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民手机培训受众达3000万人次。
【服务业信息化】
(一)银行业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金融科技蓬勃兴起,成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既要应对金融风险和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又面临着新技术发展和金融业态变革带来的新机遇。
自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指导金融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持续推进金融标准化,努力开展“数字央行”建设,全方位提升科技履职成效。金融业紧密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大任务部署,积极发挥信息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顺应新技术及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科学统筹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及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工作,不断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为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防控金融风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1.金融科技
加强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引导金融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原则,加快发展金融科技,高质量推进数字化转型;指导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储备、业务创新等方面前瞻布局、有序推进,高质量推进数字化转型;组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内外部单位开展金融科技课题研究。
初步形成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研究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为金融科技创新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充足发展空间,探索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鼓励合理创新的新型监管工具。2019年12月,在北京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我国构建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迈出关键一步。组织制定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开放API等领域20余项技术应用监管规则,初步形成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金融科技产品纳入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体系,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质量管理,切实防范因技术产品缺陷引发的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
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在10省份组织应用试点。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平台,推动金融与工商、社保、税务等领域系统总对总对接。组织条码支付、刷脸支付互联互通技术验证。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等要素的重要作用,优化业务流程、完善产品供给、改善融资服务。智能化数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满意度大幅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离柜率接近90%。
深化金融科技研究交流。开展金融科技重点课题研究,系统分析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金融市场等的影响与挑战,为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夯实理论基础。成立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产用对接、联合攻关、标准制定、研究交流、行业自律等工作。举办成方金融科技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与多国货币当局和国际组织开展金融科技交流合作。
2.金融网络安全
提升金融网络安全应用水平。推动金融领域国产密码应用,提前1年实现国产密码金融IC卡新增发卡占比60%的目标。基本完成金融业IPv6规模部署第一阶段目标。制定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规则,识别认定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组织银行业网络安全攻防演习,强化网络威胁应对实战能力。圆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网络安全保障任务。开展金融机构客户端App备案试点。初步建成金融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信息共享平台,覆盖35家全国性银行机构和人民银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启动金融业科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打造金融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控抓手。支付清算协会发布行业自律公约,助力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落实金融App备案试点工作,提升金融App安全管理水平。网联平台运行能力稳步增强,顺利通过“双十一”等支付高峰时点。
健全金融业网络安全规则体系。编制金融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密码应用标准,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安全应用工作指导。编制金融业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标准,规范数据安全管理。编制金融业数据分级指南,健全金融业数据分级分类机制。
3.金融标准化
提升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应用实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两会一局”制定LEI应用实施路线图,为我国LEI应用推广明确“任务书”。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境内LEI持码机构达1.3万余家,信用评级、债券发行人登记备案、银行间债券市场登记备案、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证券账户业务指南等多项制度涉及LEI应用规则,LEI应用实施水平显著提升。
金融标准与金融治理融合发展。开展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全国1233家金融机构和金融机具企业参与,主动公开企业标准2293项,形成“领跑者”107家。持续开展“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主题活动,发挥金融标准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支持金融业对外开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的作用,加强金融领域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建设,提高金融标准实施效能。完成重庆市、浙江省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中期评估,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探索并推广“金融标准+扶贫”工作模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定点扶贫地区铜川市宜君县和印台区实施金融标准,助力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
提升标准体系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发布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等10项金融行业标准,通过检测认证、安全评估、宣贯培训等措施加强标准实施。加快推进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银行卡受理终端安全规范等财产安全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建设。我国专家召集或参与多项国际金融标准研制,在国际组织与国际热点领域标准化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
4.深化“数字央行”建设
信息化建设成果包括: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人民银行旗舰店、“互联网+监管”系统,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政务服务及监管能力。加快金融大数据分析及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数据治理需求统筹应用开发,实现算力和数据共享。总结省级分支机构大数据应用试点经验,部署省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扩大“金融业机构信息共享系统”App试点。对分支机构外联线路开展清理整合,发挥行业技术引领作用。贯彻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各省级数据中心持续完善“云”化基础设施,保障全国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提前完成。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二代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数据收集平台上线,二代征信系统于2020年5月初全面接替一代征信系统。
加强制度优化。指导规范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开展应用系统质量评价工作。持续优化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有效推进解决预算编制与立项程序倒置问题。完成2019年银行科技发展奖评审,评审出161个获奖项目。组织优秀科技成果行业观摩,召开银行业测试成果交流会。推动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打造跨金融和科技的综合研究交流平台,形成行业合力。
(二)证券期货行业
2019—2020年,证券期货行业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的有关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牢牢守住安全运行底线,积极防范运行风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证券期货行业应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智能化科技监管赋能,有力支撑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行。
1.证券期货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推进市场核心机构技术系统优化。近年来,证券交易所等市场核心机构积极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支持沪港通、深港通、新三板、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业务的平稳推出,交易处理能力达到历史峰值交易量的3~4倍,在容量、可用性等部分技术指标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具有较强应对突发交易量的能力。2019年,市场核心机构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上交所完成科创板相关系统建设上线,以及核心交易系统等的升级优化;深交所完成新一代监察系统一期和二期建设,持续完善统一风险监测平台;上期所启动交易系统3.0研发项目,开发了二代行情发布平台;郑商所推动六期交易系统建设,上线交割电子仓单系统;大商所稳步推进期权六期建设,积极推进七期交易核心系统建设;中金所新一代交易和第二代监察系统全面投产;中国结算完成科创板相关系统改造及“沪伦通”项目,并持续优化沪港通系统;投保基金公司进一步完善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推动“12386”热线业务系统智能化建设工作;中证金融上线科创板转融券系统,持续优化转融通平台;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完成场外衍生品报告库三期系统、新一代保证金监控系统;全国股转加快建设新一代监察系统,切实做好新三板深化改革技术准备工作。
强化行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证券期货业信息研究中心开展现代科技在证券期货行业应用的技术研究、风险评估、研发测试,搭建行业云服务平台、大数据公共设施、开发测试平台,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集约化的金融科技应用基础技术平台和公共信息技术服务,推动行业未来共同向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行更深入探索。上交所进一步依托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成立了监管科技实验室、低延时技术实验室,联合行业各机构开展了40余项课题研究;深交所继续推进金融科技中心的课题研究,继续完善及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实验平台环境、成果分享等工作。大商所行业测试中心持续优化软件测试标准,建成七期系统可靠性测试平台。另外,上交所加速金桥数据中心运营投产;深交所加快推进金融云安全基础平台建设;中证信息升级基金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实现公募基金公开披露信息的集中披露和“一站式”查询,持续推进证联网骨干网升级并优化用户服务体系,面向行业提供互联网地址管理、安全扫描等信息安全服务。
完成科创板技术系统建设上线。持续推进科创板各类相关系统建设上线,共完成29个系统的新建和升级改造,解决包括核心交易系统扩容、市场端软件升级在内的112项技术难点问题和业务需求,协助308家市场机构完成市场端软件升级工作。妥善安排上市审核、发行期间和开市交易前后的特别保障。在业务需求管理、市场测试安排、技术验收和上线运行保障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充分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完成各相关信息披露系统的开发建设。推出科创板、注册制两个全新的信息披露网站,建设科创板公告披露系统,实现信息披露的自动化,提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推进智能数据提取,开展公告数据提取系统建设,助力公开、透明的市场建设,保障科创板业务顺利推出。
推进“一带一路”技术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跨境资本市场服务,进一步深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易所的合作。2019年,着重与达卡证券交易所、巴基斯坦交易所开展技术交流,多次赴巴基斯坦交易所就技术系统升级事宜进行交流,出席巴基斯坦交易所ITSC会议,与巴基斯坦交易所签署交易和监察系统升级项目合同。对达卡证券交易所技术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完成与达卡证券交易所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的拟定及签署。交易系统、监察系统、信息披露系统国际化基础版本基本就绪,为“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强化行业标准服务能力。2019年,对全行业59项在建标准进行全流程管理,组织发布行业标准2项,进入发布程序标准6项。2019年共分配国际证券识别编码(ISIN)20173个、证券投资基金编码1496个、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方编码25个,完成中国资本市场标准网升级改造。牵头开展金融工具短名(FISN)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出版发行《证券期货业数据模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优化数据模型管理平台,持续推进数据模型的行业应用。
2.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行业应用
金融科技的行业应用。进一步发挥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及监管科技实验室职能,推动行业技术研究与交流,2019年共出版《交易技术前沿》杂志4期,收录稿件近60篇,开展涉及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低延时技术等领域课题研究40余项。上交所上线存储云、测试云、行情云、智能云等云上应用,推出新筹基金、券商灾备等云化解决方案;深交所开发云扩容测试、服务保障及创业板云盘项目,打造面向外资企业的私有云、资源外包等国际化服务样板项目。加强PaaS、SaaS能力建设,与腾讯云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强化云平台建设。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推广使用测试云,试点容器云,启动私有云建设研究。
监管科技的行业应用。2019年,市场机构持续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在监管部门层面,构建了涵盖399个指标的上市公司风险预警框架,建立了私募风险监测系统,初步完成了私募、上市、拟上市画像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2019年提供分析报告128份。在市场核心机构层面,上交所开展了公司画像系统、财务舞弊风险智能识别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多个智能监管分析系统的开发工作;深交所企业画像系统取得新进展,持续完善统一风险监测平台;上期所开展关联账户识别服务和市场异常交易行为分析服务;郑商所建设并上线大数据平台,完成多维度画像、关联账户分析、内幕交易分析、“老鼠仓”识别、舆情分析5项智能化项目建设;大商所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在交易行为、舆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在登记结算业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了交易行为分析系统,采用数据聚合、机器学习、图分析、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等新技术,迭代完成了关联账户分析、疑似内幕交易分析、“老鼠仓”分析3个功能板块的建设;同时,以虚拟化容器和微服务为基础,以分布式内存数据库为计算引擎,实现了新一代保证金监控系统IT架构的全面升级换代,彻底解决了保证金核对长期面临的耗时长、数据库负载大等问题,系统核对效率提高60倍。中证数据完成场外配资账户筛查等相关数据分析模型向大数据平台迁移及验证工作,大数据平台内幕交易异常账户筛查、趋同交易模型筛查、账户终端信息关联分析等功能建设完成。全国股转公司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从信息合规检查、财务粉饰探测、企业持续经营风险评估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丰富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规则+AI”分析模型。在市场经营机构层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180个项目在客户画像、精准营销、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领域,以及内部风控、异常行为识别等监管科技领域进行了实际应用。
(三)交通行业
为满足国家铁路局深化履职需要,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国家铁路局研究制定了信息化顶层架构规划。顶层架构规划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平衡国家铁路局业务履职的迫切需求和长远目标,提出了一个平台(统一计算存储资源和数据集成共享的支撑平台)、两级使用(国家铁路局机关、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两级)、三个门户(对外政府网站门户、对内行政办公门户、电子政务内网门户),为社会公众、企业提供统一的应用服务,奠定了国家铁路局履职业务信息化的基础。
目前,基于对外政府网站门户,国家铁路局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发布、行政许可审批、依申请公开、投诉举报等政务服务,为局内各业务部门监管履职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了与各部委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同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设电子政务内网门户。
1.信息化建设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一期)国家铁路局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一是不断健全管理制度。组织制定了信息化项目建设廉政纪律规定及实施、监理、变更、验收等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项目管理基础。二是全力推进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2019年2月,项目在进入试运行阶段后,通过建立各应用系统试运行交流群、组织现场培训、召开信息化建设推进会等方式,积极推进业务系统的使用。累计组织交流研讨会170余次、现场培训126次,培训2200余人次,完成系统升级552次,新增及更新用户314个,开放授权1017个。2019年11月15日,安监一期应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三是推动实现数据共享。与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邮政局7家共建单位签订数据共享交换协议,完成数据交换接口的开发,为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提供了监管数据。
2.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
2019年4月,国家铁路局印发《国家铁路局关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批复》,明确了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目标、主要建设方案、投资总概算、建设工期及有关要求。2019年6月,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由政务服务事项系统、政务服务(工作)门户、移动端、数据资源共享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证照系统、咨询投诉系统、网上评估系统、用户体验监测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等11个系统组成。2019年7月,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在46家国务院部委中率先完成与国家平台8类43个系统的对接任务。2019年9月,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通过安全等保三级测评后上线试运行,面向社会公众和国家铁路局工作人员开放,初步实现了自建系统与国家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与其他部委(地区)政务服务平台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了事项集中发布、服务集中提供,从而为打造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一网通办”奠定了基础。
3.网络安全建设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按照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关保工作的要求,组织制定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规则,并印发至相关铁路企业,有力推进了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识别认定工作。二是依据网络安全责任制和中央网信办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国家铁路局网络安全检查,全面排查网络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建议,进一步确保国家铁路局整体网络安全。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积极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有关要求,组织对政府网站、安监一期应用系统、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资格系统、政务服务平台、公文处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财务核算系统7个信息系统开展等保定级、备案、测评、整改工作,应用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构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一是通过新部署两个网页防篡改系统、完善防火墙安全策略、关闭服务器和终端安全隐患端口等技术措施,持续开展网络安全监控和分析,不断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二是在国庆和全国“两会”期间,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执行7×24小时值班值守和每日“零报告”制度,编制《网络安全运行监控日报》,确保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
重点抓好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切实强化网络安全通报机制。一是组织开展网页防篡改、邮件防攻击等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持续收集和处置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预警,及时分析问题并进行应急处置,切实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国家铁路局网络安全通报机制作用,及时向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通报有关网络安全预警和风险提示,组织落实相关防范措施,提升国家铁路局整体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积极开展铁路行业网络安全宣传,加强对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导。一是在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采用播放视频、发放宣传海报及宣传折页、进行科普问答等多种方式,在国家铁路局和相关铁路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二是制定、发布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网络安全补强实施方案,指导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开展网络安全补强,优化完善网络运行环境。
4.政府网站建设
政府网站监测和普查。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运营的有关要求,加强政府网站的日常监测和重要时期的重点监测。2019年国庆期间,对政府网站首页巡查3360次,对重要栏目巡查1008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确保网站运行稳定。按季度开展政府网站自查,配合做好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抽查,2019年4个季度、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政府网站自查、抽查均合格。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2019年12月,第十八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公布,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列国务院其他部门网站第11位,较2018年排名提升1位,继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是参与评估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信息发布。2019年,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累计发布信息4453条,办公信息系统发布信息2228条、设计制作图片32幅。2020年上半年,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累计发布信息1873条,办公信息系统发布信息3276条。
网站调整优化。一是完成政府网站公开目录改造。将目录文件按照主题和机构分类,增加索引号、文件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改造后的信息公开目录已于2019年9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二是组织完成政府网站移动App开发。移动App设置了“首页”“机构”“监管”“服务”4个版块。三是优化栏目设置。落实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有关部署要求,在政府网站首页开设高铁沿线环境整治专题,并设置“首页”“法规文件”“工作动态”“公示督办”“宣传资料”5个栏目。四是查遗补漏。完成除技术标准外的解读文件与政策文件的关联、政府网站国徽规范使用的检查和替换,以及政府网站ICP重新备案等工作,注销33个不合规域名。
(四)物流行业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物流业稳中有进、变中求新的一年。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是2019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也是推动我国物流业走强的重要手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数字物流”将深刻改变物流行业发展格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物流业逐步应用落地,构建了产业智能化、供应链智慧化的新经济形态。
1.2019年物流信息化发展回顾
(1)国家对物流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
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智能高铁、智能道路、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国产飞机和发动机技术水平,加强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研发制造和适航审定体系建设。推广应用交通装备的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能低效交通装备。
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运营模式。培育充满活力的通用航空及市域(郊)铁路市场,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稳步扩大短途运输、公益服务、航空消费等市场规模。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推动邮政普遍服务升级换代。加快快递业扩容增效和数字化转型,壮大供应链服务、冷链快递、即时直递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等。
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加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协调运营与服务技术、城市综合交通协同管控技术、基于船岸协同的内河航运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等研发。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
在交通强国建设九大重点任务中,对智慧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指导,一是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二是强化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推动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2019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9〕16号),指出鼓励规范“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无车承运人等道路货运新业态,支持道路货运企业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制定出台《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办法》,建立货运信用信息共享交换联动机制,规范“互联网+”车货匹配平台经营活动,依法查处平台企业排除和限制竞争、损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等垄断行为。由此可见,平台经济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的互联网属性能有效推动物流业向数字化迈进。
2019年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启动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围绕以下7个方面展开,分别是优化物流营商环境、鼓励物流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物流运作网络体系、加强转运衔接发展多式联运、推动解决物流企业“用地难”“融资难”问题、提高物流标准化水平、健全物流业统计和运行监测体系。其中,鼓励物流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我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基本导向。我国物流与供应链行业正处于由“作业产生价值”向“数据产生价值”的转型阶段,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引导行业的价值转移,切实实现降本增效。
2019年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指出,依托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单位,探索市场化机制下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新模式,推动建立国家骨干物流信息网络,畅通物流信息链,加强社会物流活动全程监测预警、实时跟踪查询。依托行业协会实施全国百家骨干物流园区“互联互通”工程,促进信息匹配、交易撮合、资源协同。
同时,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鼓励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发面向加工制造企业的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产品,提高数据服务能力,协助制造企业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增强制造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能力、响应能力和敏捷调整能力。鼓励发展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为特征的虚拟生产、云制造等现代供应链模式,提升全物流链条的价值创造水平。
在作业层面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物流,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数字化。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软件智慧化水平。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各地为布局建设和推广应用智能快(邮)件箱提供场地等方面的便利。
从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利用新技术进行决策支持、物流设备智能化改造3个方面提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落地应用,强调物流“数字化”的战略意义,将数字物流作为现阶段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2019年7月25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交规划发〔2019〕89号)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推动载运工具、作业装备智能化。鼓励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终端设备应用,提升载运工具远程监测、故障诊断、风险预警、优化控制等能力。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开展专用测试场地建设。鼓励物流园区、港口、铁路和机场货运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推广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AGV)、智能输送分拣和装卸设备的规模应用。推动自动驾驶船舶、自动化码头和堆场发展,加强港航物流与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二是推动物流全程数字化。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实现物流活动全过程的数字化,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等货运单证电子化和共享互认,提供全程可监测、可追溯的“一站式”物流服务。鼓励各类企业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差异化发展,推进城市物流配送全链条信息共享,完善农村物流末端信息网络。依托各类信息平台,加强各部门物流相关管理信息互认,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物流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2019年8月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 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村物流新业态。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建设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并实现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发展网络货运、车货匹配等新型运营服务模式,实现人、车、货、站、线等要素的精准匹配,提高农村物流组织效率。
2019年9月6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规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在系统总结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这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年2月12日,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生产资料市场与企业开展供需对接,优化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资源配置,培育形成一批开放、高效、绿色的供应链平台。加快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发展“市场+平台+服务”模式,增强定制化生产、一体化服务功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上下游协作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促进生产资料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2019年11月11日,商务部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印发的《关于组织供应链领域重点合作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创新发展流通供应链。推动流通企业与中国工商银行、供应商、生产商系统对接,构建流通、金融与生产深度融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实时共享可视;推动流通企业与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交易平台,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分销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发展集信息推送、消费互动、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商业,满足社区居民升级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
(2)物流企业信息化向透明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
第一,采用SaaS部署运输管理系统,助力企业流程透明化,提高运输效率。
长春一汽富晟物流有限公司研发的富晟运输管理系统采用oTMS模式设计开发,是运输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oTMS开创性地采用了“SaaS平台+移动App”的模式连接运输,将货运环节中的货主、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公司、司机和收货方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打造了一个基于核心流程的、透明的、开放的生态系统。oTMS社区型运输协同平台解决了传统运输管理系统无法跨越运输链条的弊端,成为运输管理的发展方向。系统摒弃以往的纸质单据,改用手持设备,平台与司机使用App交接,运单信息从仓库oMS系统传递至TMS系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新增运单位置GPS定位功能,从订单开始,以运单贯彻始终,以派车单整合数据,至回单结束,形成完整的业务管理闭环,各节点操作信息可追溯,做到精准储运,使公司服务质量得到迅速提升,大幅提高品牌形象。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通过对3家PBU5试点工厂需求的深度调研和全面分析,结合当前SaaS技术在运输系统中的应用,TMS项目组设计了一套全面覆盖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从发运需求、发货订单、运输计划、运输执行,到承运商的对账结算、运费成本分摊的物流运输的端到端业务实现方案。同时,通过TMS系统与SAP、WMS、MES、IEM、WFL等现有系统的集成,实现物流信息在客户、供应商、承运商之间的高效传递与共享,同时实现公司内部采购、物料/物流、财务等多个部门的协同,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实现全流程透明监控。工作人员在收到异常信息后及时切换紧急方案,有效降低了延期交付的风险;同时,进行数据挖掘,在系统中找到每个节点的数据,及时找到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使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升。在应用TMS系统后,运单在执行过程中会自动匹配合同明细并产生应付凭证,无须单独维护,这些应付凭证作为财务运费预提和结算的依据,使预提和结算的周期大大缩短。
第二,RFID等物联网技术赋能仓储管理,逐步降低仓库内作业的人工参与程度。
近年来,汽车行业呈现新技术跨界融合、服务体验网络化、需求定制化的特点,主机厂对整车物流的协同性、专业性、柔性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客户需要,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对原有整车仓储系统VDC加以改进,研发了整车智慧仓储管理系统i-VWMS。该系统覆盖了整车仓储从商品车下线收车、发运出库、发运出场等场景,增加了资源智能调度、场站智能化管理、盘存管理、自有车辆管理、过程质量管理等功能,实现库房作业无纸自动化、调度管理智能化、操作过程管理精益集成化和仓储场地运营可视化。针对原有系统的功能缺陷,结合RFID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仓库作业智能调度、智能连接、智能化库位和交通车分配系统,总体操作效率提升15%,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成都富晟新悦物流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存储中国一汽的备件物资,由于汽车备件种类及库存量日益增加,原有系统操作繁杂且人工干预过多,已无法支撑业务需求。因此,该公司开创性地研发了管理系统M-WMS,该系统的智能补货模块通过智能计算方法,能够实现网络管理、出入存系统互通互联,并通过出入库频次、作业效率统计分析、超储管理优化、运行规则设计、作业资源配比设计、作业流量等精准算法,实现入库、存货、出库、智能补货、发货等全程智能化系统操作。配合网络信息化及射频识别技术(RFID),增加条码配置页面,减少人工操作录入错误。通过管理系统M-WMS的上线,该公司能开展一货多位、多货一位、多品种小批量等复杂仓储业务,能为客户提供数据统计分析、数据交互、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增值服务;未来还将应用RFID、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升级仓储管理系统WMS,并与TMS系统、SAP系统相结合,实现拣货路径优化、自动化分拣、运营数据分析等功能,助力企业进一步实现战略提升。
第三,物流园区、公路港逐步建立统一管理系统,园区内各功能模块实现互联互通,管理效率有效提升。
为解决物流园区日常管理、信息收集、业务转型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瓶颈,浙江数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传化苏州公路港为依托,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园区的管理创新中,实现物流园区的人、车、货、场、企等各种资源的数字化,通过感知、识别、互联实现物流园区数字资源的运算分析,使业务场景智能化。物流园区通过物联网终端传感器采集园区内仓库、货物、车辆、人流分布与运行状态,实现智能安防、无感停车、智能电表、租赁管理、资产管理、在线财税、电子发票等业务,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50万元。资源的数字化和在线化使物流园区内资源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优化配置,同时为线上信息管理系统提供高价值的实体业务数据,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未来,物流园区还将依托SaaS技术建立统一的开发接口平台,制定开放标准,对内与园区合作企业,对外与其他园区及政府部门对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盖世集团物流研发园区一体化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对原有OA、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应用系统进行一体化统一管理,统一入口和基础数据,方便进行信息梳理和大数据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另外,进一步完善所需的园区公共物流平台、物流云园区综合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人力资源(HR)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车辆管理系统、物流云仓系统、天天优菜等业务系统建设,充实盖世集团内部综合管理平台、园区物流作业管理平台及信息平台运营配套管理系统。该平台的建设既实现了与原有系统的无缝对接,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未来可在当前建设基础上重点基于大数据平台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应用分析,支撑园区业务、管理分析及可视化展现,支撑客户画像、企业画像及精准营销。同时,完善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包括在线物流SaaS服务、物流金融增值服务等功能。
(3)物流平台的快速发展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
第一,无车承运平台的发展进入整合期,未来,网络货运的发展将迎来科技发展新热潮。
近年来,随着物流平台的快速发展,无车承运平台成为发展的主力军,业务范围覆盖整车干线、同城配送、技术支撑、汽车后服务等。我国物流平台对于行业的价值已不再停留在信息交换的在线化,而是向业务流程中的合同签订、运输执行、交易结算甚至后服务环节渗透,进而起到消除多余中间层、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除此之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已成为无车承运平台的标配,在资源匹配、路径选择和智能定价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优势。路歌、满帮、中储智运、福佑卡车等大型无车承运平台纷纷研发适合自身业务的人工智能产品,在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已走在行业前列。部分领先的平台型企业也开始布局自有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维修、保养、救援、油品、ETC、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丰富企业利润来源,构建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伴随着无车承运平台的业务拓展和网络货运新政的落地,新技术的加持将为网络货运平台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二,水运、铁路、多式联运等业态也在向平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曹妃甸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互联网+港口+供应链”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港口物流业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自主研发了曹妃甸港智能网络货运平台——曹港物联平台,致力于搭建港口和工厂之间信息互联互通的桥梁,为客户提供集港口服务、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于一体的全程物流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使物流运输业务全程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的新业态、新模式。从货源获取、运力共享、运输组织、在途监控、对账结算、税务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提高物流服务的交易效率、运营效率、资金效率,为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个角色赋能,从而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推动物流产业降本增效。值得提出的是,曹港物联平台在传统无车承运平台的基础上,与港口物流相连接,为我国多式联运信息化与一体化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蓝星水滴—物流IoT平台,该平台能够提供统一的物联网规划和战略,互联和感知所有中国外运甚至社会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元素,既服务于业务操作,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挖掘运营特点、规律、风险点等信息,从而更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策与资源配置。该平台接入层是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硬件,适用于“车、船、货、集装箱、托盘”轨迹定位,传感采集(如光感报警、温度和湿度监测、振动监测、压力监测等);在服务支撑层实现千万台级硬件终端并发接入的能力,将全球集装箱、车、船、托盘、货物等物流要素互联后感知的“定位、传感、显示”数据汇集在平台上;实现集装箱箱管箱控、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以及物流全程可视化;业务运营层以实时的物流设施设备大数据服务为基础,附加智能算法、区块链溯源及区块链安全性提升,为船公司、租箱公司、港口码头公司及各类客户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
集装箱定位监控平台是北京华力方元科技有限公司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运输集装箱而提出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该平台中的定位终端相较市面上其他产品,重点要突破的包括:一是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通信制式的限制;二是适应亚欧大陆从城市到平原、从沙漠到草原、从山区到高原等多样的环境;三是在任何恶劣情况下,不管是在寒冷地区、高温地区,还是在干旱地区、潮湿地区,设备都能稳定工作;四是设备既要功耗低,还得结实耐用,在不更换电源的情况下要至少保证5年以上的正常运行时间。基于此,最终选定了“4G全网通+多频点GNSS”解决方案。
集装箱定位监控平台能够实时追踪公铁联运、水铁联运及离开国境的集装箱的位置,满足了国际联运、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对货物实时追踪的要求,解决了目前铁路集装箱位置信息滞后、不能连续追踪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跨境多式联运集装箱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三,仓储平台向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搭建一体化的综合型仓储物流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合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加强仓储的精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存储、拆零、分拣、配货、包装、贴标、流通加工、检验检疫一体化服务,缩短周转时间,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该平台是关系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能否在仓储业务领域迅速拔尖、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关键。通过智能化系统设计,平台将积累的业务经验转化为系统能力,降低对人员的依赖性,避免因人员离职等增加引入新人的培养成本;通过智能化上架、拣货等策略,缩短货物出入库的运输距离,提高拣货效率,进而降低库内运输能耗和运输成本。另外,通过智能化上架策略,优化货物存储结构,提升仓库空间利用率,降低空仓率。
厦门荆艺软件开发的古龙食品自动化立体仓库平台,通过古龙食品金蝶ERP系统将订单数据导入物流系统,进行全流程的业务数据控制管理、业务运作监控管理、业务结果分析改进等业务层面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业务过程中数据的传递,对业务进行控制,实现古龙食品业务流、信息流等多层面互动,为古龙食品自动化立体仓储需要具备的信息管理能力提供了全面支持。物流全过程的RFID托盘应用,让整个物流系统的数据传输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唯一性,保障并支持公司信息系统有效、高水平运行,为古龙食品逐步在供应链智能化过程中展现出具有现代物流特性的物流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需要具备的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管理能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基础等提供核心支持。
(4)产业物流信息化向平台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打造智慧物流供应链生态圈。
第一,制造型企业物流信息化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打造实时、协同、高效的智慧化供应链服务体系。
上海爱姆意机电设备连锁有限公司针对供应链各环节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从而产生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进而增加工业产品流通链条上的整体库存量;针对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构建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提供包括“一站式”工业品采购、全渠道分销管控、供应链金融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的互联网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实现“互联网+集中采购”和“互联网+渠道分销”,帮助制造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实现互联网的连接,提高产业协同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推动传统工业制造业的“互联网+”转型,构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竞争优势。平台为产品制造商提供了快速进入市场的渠道,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低风险、高可控的商务模式,使制造商具备对库存产品资源的集中管理、合理配备,以及对物权的绝对控制和调度的能力和手段,通过平台认证的集成服务商提供的供应商库存服务能够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JIT库存管理,提高供货速度,减小缺货发生概率,降低企业的库存,实现了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共享。
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智能化的工业制造供应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建设、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自主研发信息系统平台,为客户提供可视化、可共享、可集成、可监控的全网综合信息分析与处理,全面支持内部和外部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服务,实现端到端的全智能化系统平台协同运作。依托平台化定位、全球化布局、一体化实力和科技化驱动,围绕核心企业,链接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不同合作伙伴,打造客户制造业的供应链生态圈,借助供应链大数据进行预测、预警、预判,实时协同打造高效的智慧化供应链服务体系。
第二,商贸型企业物流信息化通过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全程实时可视、智能、高效的智慧化供应链服务体系。
锐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蚁安居打造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系统,打破原来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孤立的局面,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透明化及信息一体化。订单的自动分类归集及自动派发,可以提高操作效率,构建统一的、先进的、高效的家居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平台,不仅能够为B端客户提供从产品出厂开始的“干线、仓储、配送、安装、维修”等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也能够为C端消费者提供专业技师上门测量、送装一体、全程维护的“一站式”家装家居服务,进一步提升家居用户的消费体验,并结合客户的特性和痛点,提供量身定制的差异化服务解决方案。该系统作为蚁安居家居服务生态平台的综合调度引擎,将移动互联技术与传统物流IT技术相结合,通过App+OMS+WMS+TMS+DMS+BMS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快速实现与京东、天猫、苏宁、唯品会等主流电商平台订单无缝对接,以及线上订单的自动推送及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统一调度,实现订单的自动分类归集及自动派发,实现各环节全程可控和全节点可视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服务网点、不同要求、不同产品实现快速接收与分配、高效管控及自动计费,能有效应对“6·18”“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带来的订单爆炸性增长。
派昂医药的战略定位是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药品运营服务商,即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能够为上下游企业搭建平台,以及持续提供增值服务、差异服务、专业服务和全面服务的药品流通企业。派昂医药积极顺应政策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引领行业新模式发展。基于供应链服务延伸、供应链服务的解决方案、互联网、健康服务开展多种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并在诸多领域保持了较大的领先优势。在医药电商领域,把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服务延伸到医院药库、药房流程中的各环节,使医院药库实现药品出入库等各项操作流程化和信息化,在确保药品流转全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医院在药品采购、配送、院内流通、科室使用等方面的整体效率,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从而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并为派昂医药提供了新的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
第三,物流型企业供应链信息化通过构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良性闭环生态圈。
云南宝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多元化的物流业务,建设了宝象智慧供应链云平台。平台采用或建立物流行业数据标准和服务标准,立足为生产、贸易和流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代理采购、代理销售、全供应链融资、仓储质押、运费保理等供应链金融服务,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实现交易、仓储、运输、增值配套、结算支付、融资等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一批服务供应商,实现物流核心业务及配套增值服务一体化集成,形成一个融合全业务、全流程、全信息的大集成互联网云平台,提升整个供应链用户价值,打造完整、高效的“交易+物流+金融”供应链共享经济生态圈。平台自上线以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55.06万元。除此之外,云南宝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作为平台的资金方为用户提供宝通融资服务。目前,云南宝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资金方为用户提供融资服务108次,共融资5162.90万元。
西安货达打造的货达智慧物流供应链平台,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货主提供“一站式”承运服务,逐步实现运输全流程在线化、数据化管理,实现货源、合同、运单、定位、支付、税票等服务模块的统一与贯通,有效解决税源流失问题;另一方面,提升人、车、货的集约化、组织化,从而达到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目的,扩大输出榆林煤炭的品牌影响力,对榆林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和战略意义。基于西安货达的大数据平台,货大大为货主提供“一站式”承运服务,包括发布货源、指派车辆、在途监管、运费结算、台账统计等一系列功能,司机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筛选货源、预订货源、确认装车、确认卸车、上传单据、收取运费等操作。因此,该项目技术架构设计必须围绕“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知识形成、智慧行动”的全过程,开发使用这些数据,释放出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西安货达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对接厂矿企业及货运车辆,为上下游提供物流“一站式”承运服务,通过整合零散的个体司机,将原来碎片化和割裂的煤炭供应链打通,在煤矿、贸易商、中转站、司机、下游用户等供应链环节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的统一,提升供应链上资金和货物的周转效率。
(5)新技术应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第一,无人技术应用大幅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切实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德邦总部园区推出无人送货车“德邦小D”,通过“德邦小D”无人派送解决快递业务人手紧张、夜间无人手等问题,提升末端效率,从而助力“最后一千米”。“德邦小D”采用区域式无人驾驶功能,全方位实时监控,多功能防撞避障,可实现全天24小时园区循环。
“德邦小D”可沿固定路线运行,也可根据用户提前选定的提货点、提货时间按时送货,按照取货、发送验证短信、送货、验证信息、开箱提货的流程代替人工完成派件。若用户临时无法按时取件,可随时修改取货需求,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及时更改行驶路线和派件策略,有效地实现“最后一千米”效率提升且使收派过程自动化。此外,系统管理员可通过调度平台从数据、画面多维度远程监控/预警无人车运行情况,帮助管理人员远程对无人车进行管理,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车身传感资源把控业务的每个环节,提升收派业务的运营水平和安全水平。
通过24小时无人收派、用户取寄件零等待模式,提升收派效率和用户满意度,节省了用户/快递员大量时间和快递运输派送成本,日均派件效率提升43.39%。
北京科捷物流有限公司为了改善仓库运营状态、提高仓库存储率、降低人力成本、解决电商大促期间爆仓问题,提出了适用于B2B和B2C共用场景的定制化、智能化、自动化方案,以及高密度储货、仓储机器人方案。其中,B2B业务使用单层货架,B2C业务使用五层货架,两种业务分区存放,AGV两区复用。由机器人代替大量人工进行拣选、搬运、上架等机械化操作,准确率大大提高,同时结合AI技术及相关智能算法对上架及拣货路径进行优化,缩短作业时间。工作人员仅需要集中在工作台区完成入库、出库、盘点、补货功能,易于管理;同时,采用高密度储货方案,仓容利用率高。目前,采用机器人的仓库区面积为1200平方米,投入6台AGV机器人,能同时完成B2B终端和B2C手机业务的出入库作业流程,每年节省人力成本28万元,存储效率提高12%。
第二,区块链技术在电子签名、流程跟踪等方面逐步落地。
京东物流依托区块链和电子签名技术打造了链上签产品。该产品基于区块链和电子签名技术,解决传统纸质单据签收不及时、易丢失、易篡改、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单据流与信息流合一。
链上签所使用的区块链平台是在京东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JD Chain”的基础上构建的智链能力开放平台,强化区块链在客户实名、协约签署、管理、维护和合同保障等方面的应用。目前,链上签的应用场景主要为快运对账和电子签单返还,签单时通过“身份证+手机号+姓名”完成信用主体的认证,物流配送环节以电子运单为载体,通过信用主体的数字签名完成每个运输节点的信用签收。该产品已经被福佑等多家承运企业使用,实现了双方所有交易数据上链,大型干支线的整车业务在业务、系统、技术层面全打通,形成了整体的方案解决模式。通过链上真实的交易数据实现共管一笔账;通过链上签的电子签名能力,完成信用主体的建立和运单的电子化签收,替代纸质委托单和手写签名作为结算凭证。京东物流携手承运商企业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规范化,缩短供应商对账期,从目前的90天对账期缩短至60天对账期,从而从承运商处获得更多的优惠条件,可大幅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
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针对平行进口车行业存在的交易环节多、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消费投诉量剧增等发展瓶颈,打造了平行进口车区块链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对平行进口车在海外仓、海运、国内清关、国内仓储等平行进口车进口流通各环节进行流程把控、信息跟踪、操作留痕等,配合物联网设备、区块链技术、移动办公等多种方式增加物流企业在整个平行进口车业务链条中的风险控制能力,为客户提供实时可查询的准确物流信息,促进平行进口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平行进口车区块链服务平台主要由海外仓管理系统、海运系统、国内清关系统、国内仓储管理系统及其相关功能模块构成,通过物联网设备、区块链技术、移动应用App、各相关系统数据接口的配合,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服务。其经营情况、业务进度、轨迹追踪、上链数据均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监测,平台积累的海量可信数据为数据挖掘奠定基础,为相关决策提供帮助。
第三,主动安全系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奠定基础。
天津所托瑞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目前交通事故高发、司机疲劳驾驶情况严重等交通安全问题,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智能防碰撞系统和智能驾驶安全云控平台。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预警产品,智能防碰撞系统可以在碰撞发生前自动减速和刹车,从根源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智能驾驶安全云控平台可实时采集车辆行驶数据及行驶环境的定量数据,并将该数据实时发送至智能驾驶安全云控平台,从而实现对车辆及行驶环境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管理;同时对实时数据进行及时汇总、分析和挖掘,为运营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工具,提高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此外,系统还包含车辆预警数据追溯、预警信息统计分析功能,在记录车辆运行轨迹的同时,为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提供数据化支持,企业用户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针对高危驾驶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等,降低或消除安全运行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安全支出。该系统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和保险支出。
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搭建的主动安全平台融合驾驶过程中人、车、货的全过程数据,通过平台智能分析,形成可视化报表和安全分析报告,实现车辆精益管理。通过前向和内向摄像头实时对驾驶员行为异常(疲劳驾驶、分神等事件)及车辆运行状态异常(前碰撞、车道偏离、超速)进行实时报警。通过车后安装的智能电子锁对锁的运行异常(非法打开、低电压等)进行实时报警。DMS系统通过分析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及行为,发出安全预警。胎温胎压控制系统通过在轮胎上加装传感器对车辆轮胎压力、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每30秒上传一次监测数据到显示屏,让驾驶员时刻了解轮胎压力、温度及其突变状况。当胎温胎压达到报警值时,对应轮胎状态红色显示,并有报警蜂鸣声,以有效预防爆胎、减少轮胎安全事故隐患。ADAS系统通过车辆的状态、与前车的距离、路边的限速标识等信息判断车道偏离、超速、前碰撞,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设备发出报警声,并通过4G网络将报警图片及小视频传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幕、微信公众号、短信、邮件等形式同步推送异常信息。
同样是针对交通事故高发等问题,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市深特工业气体有限公司量身打造了一套解决方案——基于ADAS技术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线网络传输、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通过司机人脸识别和道路状况监测等手段,实时收集司机驾驶过程中超速、疲劳驾驶、压线行驶、车距过近、急转弯、急加速/减速,以及驾驶过程中打电话、抽烟、打哈欠、不系安全带等行为数据,建立起司机驾驶不良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每个不良行为的精准预判和智能提醒,以提前提醒和告知司机安全风险,并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该理念是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危险品物流行业驾驶安全的有效尝试,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第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业务流程优化、保险风控提供决策支持。
中交兴路基于全国货运平台,以及以其为基础构建的车联网大数据平台,依托业内高级分析技术建立商用车风险管理AI云平台,构建从承保端到理赔端的全流程风控闭环,为国内外的保险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包括车辆风险评测、运营安全管理、事故预判及理赔调查支持等多种服务,有效帮助保险公司提高经营效益,进一步改善全社会商用车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该平台采用的风控模型将车联网大数据整理、加工成运营数据、道路数据、驾驶数据、业务数据四大类,具体包括运营率、日均行驶里程、高速公路行驶里程占比、夜间行驶里程占比、超速行驶时长占比、日均疲劳驾驶里程、常跑路线运营次数占比等数十项驾驶行为数据因子,结合中国保信提供的商业车险承保、理赔数据,采用行业领先的GAM算法建立了保险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车辆过去的日常行驶特征,准确预测其未来的保险风险成本。一般来说,传统保险定价模型的预测结果,风险最高组与风险最低组的差异(提升度)不会超过3倍,而加入了车联网数据因子后,模型的提升度达到了4.3倍,效果远超传统保险定价模型。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保险公司对重载货车商业车险的核保能力,得到了保险行业主流大公司的一致认可。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实现“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的目标,推进“一横两纵”战略,建设整个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面向未来的、基于新零售的智慧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一张全球化的物流网络。其中,菜鸟物流云的智能视频云监控(以下简称菜鸟天眼)是该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海量视频数据进行特定机器视觉算法学习,将这部分此前并未有效利用的视频数据加以利用,对整个物流环节的人、车、货、场进行分析,对操作不规范等异常情况实时告警,协助合作伙伴进行决策分析、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进而提升全链路的全域优化管理及安全生产。菜鸟天眼不仅提供了基础的SaaS控制台,还提供了标准API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自行开发前台系统,通过API方式调用后台核心算法进行分析。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展现方案,经过数据指标梳理、加工、展现,并通过可视化展示大屏对全流程进行监控。
2.2020年物流信息化发展展望
物流的应急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从全国医疗、生活等物资的应急物流调度安排来看,物流行业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响应速度较慢,物流从业者之间缺少协同,物流企业各自为战;物流需求和供应没有权威性的发布平台、缺乏统一的全国性协同组织等。以上问题给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物流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与行业协会将牵头制定物流平台的应急服务相关标准,并开发全国统一的应急物流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实现与国家应急物流平台的无缝对接,提高全国的物流应急服务能力。
物流企业平台化转型将会迎来一个高潮。平台经济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动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企业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受轻资产、压缩物流中间环节及整合社会资源等因素驱动,物流企业平台化加速转型更有利于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尤其是《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于2020年正式实施,严格监管、规范运作及降本增效是网络货运新政的主基调,为物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许多物流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A级物流企业有转型为网络货运企业的意愿。
产业物流信息化将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一体化,确保供应链安全、高效。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状况可以看出,产业链越长的企业越容易发生供应链断裂情况。首先,物流企业要重视“包容、开放、共享”的供应链思想,加强供应链研究,推广供应链应用;其次,物流与供应链企业要创新供应链能力,把握创新与升级的方向,深入探究供应链应用;最后,要建立以物流与供应链企业为中心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整合优质资源,增强资源的黏性,并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协同性、顺畅性,从而整体提高我国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无人机、无人车、配送机器人等新的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无人机物流递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京东物流等企业也迅速反应,将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无人车等创新产品用于疫情防控。通过这些创新产品实现无人配送,使得物品在流通环节仅以机器或人机协作完成,在避免人与人直接接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阻止病毒的传播,在防疫过程中发挥了奇效。相信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AI技术及其他智能技术装备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将驱动物流行业的技术变革。
物流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越来越重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AI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如何将数字化技术与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深度融合,进而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是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应在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数字化,进而通过不可篡改的存储与深度挖掘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在企业进行融资贷款时,能够反映企业实际业务情况的数字资产将成为金融机构授信的重要依据。因此,数字化是提升企业信用能力,进而解决长期以来物流行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存储及使用方面将大有用武之地。
【社会领域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
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开通教师空间1351万个、学生空间652万个、家长空间593万个、学校空间41万个。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上线平台169个,其中省级平台29个;体系空间登录总数为1042万人次,应用访问总数为3.1亿人次。开展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面向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2019年培训6000人次。启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组织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学生空间和教师空间的数量分别达到9643万个和754万个,发布了《2018年度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案例集》(小学版、中学版、职教版、区域版)。
开展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2019年,开展面向“三区三州”的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在四川凉山、西藏拉萨和甘肃临夏举办了3期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共培训329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项目对口“三区三州”开展校长、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培训2000余人。组织企业开展捐赠活动,向新疆阿克苏、西藏拉萨、云南楚雄、甘肃甘南等地捐赠了教育信息化设备、数字资源及安全服务等,总价值达1.5亿元。2020年,教育部协调网信企业,面向52个未摘帽贫困县提供网信资源工具包。
开展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系统公布了1657家企业的3611个教育App备案。积极开展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推动14个试点省市有序开展平台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梳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汇总并报送23项监管事项,报送监管行为和监管对象数据35万条。
开展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教师超过228万人,晒课314万堂,遴选部级优课10005堂。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参加慕课学习人数达3.1亿人次。举办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开展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支持学校宽带接入和提速降费。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98.4%的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实现网络接入,92.6%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400多万间,其中73.5%的中小学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组织编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绩效评估办法》和《“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方案》。指导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和湖南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支持宁夏举办了“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企业座谈会等活动。
开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2019年,举办了9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培训1125人次。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通过“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支持各地开展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设计,开展对2万名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测评。
(二)全民健康信息化
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国家平台建设,大部分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积极推动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平台联通质量。在实现国家、省、市、县4级平台初步联通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医院接入相应平台。7000余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61个地级市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
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融合。一是加强经验总结,梳理总结《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近一年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形成有关报告。二是推进试点示范,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印发《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会同宁夏向国务院报送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积极稳妥扩大试点示范范围,与天津等10个省份签署了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市)战略合作协议,印发共建示范省(市)参照标准和实施细则,指导推进示范区建设。强化典型引领,先后在山东、宁夏召开发布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三是加强网络基础支撑,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远程医疗网络改造和提速降费政策文件。强化安全监管,研究起草《“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安全监管与服务办法》。四是各地积极细化落实,31个省份积极出台“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配套文件,涵盖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医保支付、安全监管等方面。全国已有500多家互联网医院(含政策发布前已有的和政策发布后试运行的互联网医院)。5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看、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看病就医“三长一短”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大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制定印发《数据共享服务接口管理暂行办法》,梳理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资源目录,实现委内两批共享清单21类数据的共享。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死亡医学证明信息、全员人口统筹信息、生育服务证信息与国家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共享,在国家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上的数据调用量达2800万次。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上线国家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旗舰店,落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印发《全民健康信息化为基层减负工作措施》,针对基层反映突出的“系统报表繁”“多头重复报”“数据共享难”等问题,从压缩报表、强化整合、推进共享3个方面提出10项具体措施。
(三)民政信息化
持续推进“互联网+”在民政领域创新应用。初步建成民政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资源、应用支撑全面对接,制定印发“结婚证”“离婚证”“社会组织法人证”等电子证照标准,实现社会组织、行政区划、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务服务事项在线查、网上办。全面开展“社会组织法人库”项目建设,夯实登记管理机关信息化综合服务基础,初步建成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落地,探索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在社会组织治理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助力社会救助精准认定,指导地方省份开展“互联网+社会救助”移动互联网应用,利用多种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公开社会救助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聚焦群众关切的婚姻登记难点、堵点,制定《“互联网+婚姻服务”行动方案》,大力推动婚姻登记业务一体化、智能化,持续提高婚姻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殡葬信息化建设,加快殡葬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智慧殡葬,完成全国殡葬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开发并在5个省市试点应用。加强“互联网+社区”顶层设计,在城乡社区治理、村级综合服务等工作中,对社区信息化(智慧社区)作出相关任务安排,编制《“互联网+社区”技术标准》和《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互联网+社区”的基本定义、建设内容、技术架构和实现路径。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建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实现1200万条标准地名信息等向社会公开共享。加强养老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养老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等,结合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移动端应用,提供面向社会的养老机构查询服务,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完善养老机构备案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国儿童福利相关的5个信息系统,不断适应新机构履职需要。对照《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完善“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功能和流程,为慈善组织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提供平台支撑。持续优化完善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为公众、志愿团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便捷的渠道和有力的支撑。
(四)地震监测信息化
进一步推进地震信息化标准规制体系建设。印发《地震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地震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强化信息化建设项目前期、实施、验收及效益评价等全过程管理;编制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国家和省级中心建设指南》,为规范有序推进地震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着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编制涵盖6个分体系、22个二级标准类目、12个三级标准类目共259项《地震信息化标准体系表(报批稿)》,首批23项关键急需标准攻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6个报批稿、12个初稿、1个征求意见稿,同时研究提出了2020年拟制修订的16项关键急需标准规范并编制了研制计划。
新媒体平台的覆盖度、时效性、权威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地震新媒体、公共服务对接平台和速报机器人微信企业号,为政府、公众和社会提供便捷、权威的信息服务,在2019年20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累计发布2900余条权威消息,“地震速报”微博累计阅读量超过27亿人次;“12322”地震速报短信服务平台,涵盖了地震系统、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中央媒体等,服务对象超过1.2万人,累计服务超过3000万人次,成为重要的服务渠道和服务平台。
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取得新进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获国家批复,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目前已经完成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设计,编制完成《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依托新成立的活动断层数据中心,建立了活动断层探查数据管理平台,新增3个城市活动断层数据库和33个专题数据库,相关成果服务于川藏铁路、江东新区等重大工程和规划;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着力推进模拟地震资料抢救,累计完成数字观测资料恢复入库44.9TB,模拟图纸观测资料扫描件入库145万张、典型历史地震图集资料入库110张,拓展了可用地震资料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并逐步在数据共享方面发挥服务效益。
预警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联合广播电视部门探索利用应急广播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打通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千米”;完成高铁信息发布技术对接和地震速报信息接入,国家预警工程社会共建共享局面初步形成;福建省地震局开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一张网”建设,为公众提供预警信息服务,京津冀和川滇交界地区具备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信息产出能力;四川省地震局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在四川资中5.2级地震发生后8秒对成都地区发出报警信息,4分50秒后输出仪器烈度图,首次实现了分钟级烈度图输出,有力支撑了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工作,为公众提供及时、权威的数据信息服务。
(五)测绘行业信息化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完成常态化的年度更新,完成2019版国家1:5万、1:25万、1:100万地形要素数据(DLG)生产,数据现势性分别达到2018年、2017年、2017年。完成2019年国家基础航空摄影26.14万平方千米各类影像获取任务,包括辽宁海岸线、山东海岸线、浙江海岸线、福建海岸线、广东海岸线、河北天津海岸线、江苏上海海岸线、广西海岸线、海南海岸线9个海岸带区域共36161.3平方千米的0.2米分辨率原始影像,重庆两江新区、福建福州新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雄安新区等17个国家级新区共24283.1平方千米的0.2米分辨率原始或二期更新影像,以及部分省区共200969.8平方千米的高精度影像数据(包括机载激光点云+DEM数据等)。
卫星遥感测绘影像数据资源进一步丰富。2019年,陆地资源卫星共拍摄14897轨,接收数据总量2866 TB,有效数据60.5万景。其中,亚米级有效卫星影像22.2万景,全球覆盖5261.65万平方千米,国内陆地覆盖818.24万平方千米;2米级有效卫星影像35.9万景,全球覆盖15790.20万平方千米,国内陆地覆盖951.26万平方千米;16米级有效卫星影像2.4万景,全球覆盖10701.98万平方千米,国内陆地覆盖951.29万平方千米;资源三号双星共拍摄3647轨,获取立体影像数据3553轨,数据总量达691TB;高分五号卫星共获取高光谱及全谱段影像数据77380景,数据量达24TB。
“天地图”数据资源建设不断加强。在2018年、2019年持续加强数据更新的基础上,“天地图”2020年数据主要更新了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1000万平方千米、优于1米分辨率遥感影像537万平方千米;更新了道路、水系、居民地和地名地址等地理信息,其中,铁路总里程增加21%,水系要素增加12%,居民地要素增加14%;更新了1:25万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交通、水系、居民地、地名地址等数据层的分幅下载服务;更新了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目录81.9万条,总数达517万条。
(六)其他社会领域
各级公安机关围绕“一网通办”目标,认真谋划,强力推动,促进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上下协同、条块联动的公安机关在线政务服务体系。一是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2019年8月1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平台汇聚3个部门警种和26个省级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事项900余项,累计注册用户60余万人,办理业务300余万笔,为接入平台提供网上身份认证服务1.8亿次。二是各省级公安机关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接工作明显提速。2019年,辽宁、上海、山东、广东、云南、贵州、宁夏、新疆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建成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并与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扩大了全国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广度。三是部门警种加强条线统筹和业务指导,全程网办取得新提升。督察审计局开通网上信访大厅和“12389”举报平台,进一步拓展了群众举报和信访渠道;治安管理局积极指导各地公安机关优化办理流程、减少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网络安全保卫局的计算机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备案系统实现销售许可备案全流程网上办理,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互联网服务单位人机分离、异地托管带来的备案难题;交通管理局依托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交管12123”App等“互联网+”服务窗口,积极推行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实现了130余项交管业务“零距离”服务;禁毒局加快统筹全国统一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建设,着力解决现有信息系统分散、企业许可证登记备案不方便等突出问题;国家移民管理局充分彰显新机构、新作为,先后推出了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服务等应用,社会反响热烈,受到广泛欢迎。
检察院系统持续深化智慧检务建设与应用。一是坚持“以办案为中心”,推进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版等的研发及应用。2020年1月,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版在部分省市检察机关试点应用。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以网络视频方式积极进行业务需求完善和系统功能改进,稳步推进系统试点和培训测试工作。流程办案、智能辅助、知识服务、数据应用四大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各试点单位已通过系统受理案件60151件,办结案件16483件,案卡回填、智能编目、阅卷辅助等各类辅助办案工具使用58749件次,处理文书315750份。组织开展了案件质量评价指标、追踪式关联指标、检察官业绩考评指标、业务态势分析报告、纪检监察和检务督查等数据应用新增功能研发测试,正在推进以检答网为核心的知识服务子系统研发及应用。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互联网+检察服务”。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加强检察网站统筹建设、构建更加便民高效网上服务平台”的要求,对“12309”中国检察网这个检察机关统一对外综合服务网络平台进行优化、拓展其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2020年6月,研发、上线“检访通”,增加群众信访实时查询反馈功能,信访人可随时查询检察机关对本人信访事项的回复情况、已受理信访案件的后续办理进展,并可评价办理结果,努力实现“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推进民事行政案件专家咨询网研发,充分借助律师、法律专家的力量,为检察官办案提供线上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民事行政案件办理质量。目前,系统主体功能已研发完成,并录入3100余名咨询专家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后已经上线。立足让老百姓“看见、听懂”,积极推进中国检察听证网和听证室建设,2020年3月印发《中国检察听证网建设方案》和《检察机关听证室建设技术指引》,4月底完成网站基本功能研发,6月9日组织首批4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公开听证直播,效果良好。同时,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开展了12次检察听证互联网直播,累计时长达902分钟,网站点击量达19606人次,直播观看次数达13794人次,提交评论306次,审核发布评论252次。
法院系统建成并上线了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聚焦多元解纷、登记立案、分调裁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5项内容,汇聚全国法院诉讼服务相关数据,集中展现全国法院诉讼服务态势,实行诉讼服务整体质效评估,形成了以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为统筹指导全国法院提高诉讼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抓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完善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送达平台和信访系统,加快推进在线保全、评估鉴定系统建设,督促各级法院强化“分裁审”功能,建设涵盖全业务、全流程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系统,支持形成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6月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已录入调解组织3.3万家、调解员13.5万人,调解成功率达61.5%。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已接入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邮政、公安专网等数据,化解送达过程中找人难、送达难等难题。升级“12368”诉讼服务热线平台,实现集约管理、数据共享、流程监管、实时监督,29个省份已实现数据对接,数据总量超过500万条。
【文化领域信息化】
(一)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2019年,我国网络信息生态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网信系统执法力度加大,取得明显成效,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国家及相关部门围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网络信息内容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管理规定》,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得到进一步优化,也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践行网络空间守土职责指明了更加清晰的路径,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各家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自律意识显著增强,纷纷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此外,《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关于加强“双11”期间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和举措,加快推动我国网络信息迈入规范化轨道,营造积极、正向的网络生态空间。
2019年,全国网络信息系统持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网信系统依法约谈网站2767家,警告网站2174家,暂停更新网站384家,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1767家,移送司法机关相关案件线索1572件。有关网站平台依据用户服务协议关闭各类违法违规账号群组73.7万个。各级网络信息部门结合开展“清朗”“网剑”“剑网”“网上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严格执法,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网上各类违法信息和违法行为,严厉处置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平台。依法关闭“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网”“京晨晚报网”“新闻网”“贵州新闻联播”“中社新闻”等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社会影响恶劣的网站;关闭仿冒“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告经营中心”“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王道计算机考研网”“大学生课程网”等一批侵权网站;关闭“财经热搜”“比特币挖矿”“共鑫繁荣”“大力水手”“补人气”等一批诈骗网站;关闭“梦想冰雪”“小故事”“随便分”“北斋君”“亚博体育”等一批游戏赌博网站;关闭“糖果轻娱”“心之恋”“在水一方”“未来的美好”“传客网”等一批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网站。相关网站平台依据用户服务协议关闭“唐宛酱”“暗夜乞丐”“货币当局”“路易贾”“首席剥皮”“耕雪读梅花”“甘肃升学在线”等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二)公共数字文化工程
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搭建统一平台,大力推进工程互联互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工程资源建设与供给体系;拓展社会化合作,助力工程资源服务与技术应用。
稳步搭建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基础平台,依托国家数字文化网建设智能服务管理系统,面向基层进行数字资源智能分发服务。以国家数字图书馆平台为基础,升级完成用户管理系统和唯一标识符系统,形成用户池和资源池。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文化馆建设,加大提供多终端的数字文化馆服务,扩大与各地公共文化云、数字文化馆互联互通,已实现与36家地方云对接,注册机构达989家。
加大群众文化与“两微一端”资源建设和供给,整合开发乡村春晚、广场舞、小戏小品、农村非遗、农民画等资源内容,全年采购、定制中华优秀文化、全民艺术普及、新媒体服务、文化扶贫、文旅融合等主题音视频资源5133小时,开发微讲座、改造精品讲座200场。推出多个专题服务目录,根据服务需要挑选并调取使用。整合调整基层资源配送服务,依托第三方、资源服务宝等向县级馆和乡镇站点配送资源总量5TB,发放期刊200种。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内容不断丰富。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通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累计建设数字文化资源约1274TB,其中,视频约95613小时,音频约94835小时,中文图书约472万种,中文期刊约1.541万种,报纸约630种,图片约52万张,工具书约100种,网络资源约1847万条,元数据约170万条。加强数字资源服务推广力度,以“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为主体,在“喜马拉雅”平台开通“文旅之声”专栏,陆续发布自有版权高品质音频资源专辑11张,共2838条声音;通过“学习强国”开设“数字文化”强国号,发布包含图文动态、第十八届群星奖获奖及入围作品、动漫戏曲节目、大师微讲堂、“文化中国”微视频等工程特色内容136条。
(三)文物博物馆信息化
文物博物馆行业建有全国文物地理信息平台、文物博物馆数据可视化系统和国家文物局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2019年,国家文物局基于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开展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使本部门行政审批数据汇聚至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监管数据仓、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实现本部门、本行业监管数据汇聚至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
文博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根据国家文物局2019年文博单位信息化现状调研数据,全国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设立专职信息化机构的文博单位达269家,部分文博单位已基本形成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行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文博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博单位业务管理和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2019年,文博单位业务管理信息化重点在藏品管理、协同办公、陈列展览、业务档案等方面,占比均在20%以上。文物保护管理信息化重点在消防监控、文物巡查检查、库房环境监测、展厅环境监测等方面,其中,消防监控占比为49.10%,文物巡查检查占比为39.03%,库房环境监测占比为22.12%,展厅环境监测占比为20.38%。
国家文物局在其网站上开放346万件珍贵文物信息,并依托“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约会博物馆微博矩阵”“三峡文化资源大数据平台”等一批示范项目,引导各地文博单位加大资源开放力度。“博物中国”——数字博物馆集群上线,展示近2000家博物馆的文物,拓展智慧博物馆建设新模式,助力文博单位信息化发展。陕西省开放“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向社会公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教育资源。北京、河北、吉林、浙江、山东、江西、湖北、天津等省(直辖市),以及成都、苏州等城市建立了数字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公众可以用手机直接欣赏展览和藏品。各地博物馆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新形式、新技术,不断更新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博物馆“粉丝”。山西、浙江、福建、湖北、重庆等近10个省(直辖市),依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建立地方文物数据资源库;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文博单位,积极采用数字化手段记录文物信息,提升文物研究保护水平,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手段,向公众公开重点文物基础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各地博物馆开始探索5G智慧博物馆建设。2019年3月,故宫启动“5G智慧故宫”项目;2019年5月18日,湖北省博物馆“5G智慧博物馆App”上线,并开放综合馆大厅5G体验区供观众现场体验;2019年11月17日,山东省博物馆联合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5G重构想象跨时空协奏”活动。天津博物馆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出5G智能互动体验展厅。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G创新应用项目,涵盖5G+VR全景直播、5G+AI游记助手、5G+AR文物修复助手和5G+感知安防等多项5G创新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信息化应用。
(四)广播影视服务业
2019年,全国智慧广电建设向纵深发展。各级广电部门将智慧广电战略纳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有12个省份已发布或正在编制省级智慧广电建设方案,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建设智慧广电生态、加强智慧广电监管,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推进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建设广电物联网和应急广播系统,为政务、商务、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城市管理、物联网、车联网等垂直领域提供新的支撑,打造家庭智能信息终端,引导新供给、新消费、新业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推进广电5G发展。研究广电5G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制定《广电5G目标任务清单》《广电5G网络建设规划》《广电5G试验网方案》《广电5G技术标准体系》等技术文件,细化广电5G主要业务、技术架构、建设思路、建设规模、实施计划、重点任务,提出广电5G发展框架思路。开展广电特色5G广播技术体系研究和技术试验,为广电5G组网建网奠定技术基础。推动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升级改造,促进有线网络转型升级和有线无线一体化发展。印发《广播电视媒体网站IPv6升级改造实施指南》《有线电视网IPv6升级改造实施指南》,编制《干线光缆传输网和广电宽带数据网总体方案》和《中国广电IPv6地址管理办法》,建设IPv6地址管理系统,为全行业申请、分配、查询、备案与管理IPv6地址做好准备,也为全行业规模部署IPv6奠定基础。
推进5G条件下高技术格式、新应用场景的高新视频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支持面向5G的高新视频技术与业务研究、4K/8K+VR/AR等高格式视频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互动式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云游戏等高新视频端到端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研究,为5G高新视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科创文创深度融合,积极引导、部署和推动5G高新视频在北京冬奥会、湖南马栏山及青岛西海岸等的落地和应用示范,规划建设“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动高新视频设备研制和产业链发展,助力高新视频从概念变为现实、从技术转化为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实践场,丰富5G业务应用,赋能广电5G发展。
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加快广播电视内容供给从高清向超高清方向迈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江苏、浙江、青岛等10余个省份先后发布各具特色的地方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共同主办2019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举办“超高清频道制播技术”与“内容与版权服务”2个论坛,加强对全国各广播电视机构开办4K超高清电视业务的指导。
(五)数字内容产业
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为数字内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潜力持续向好,新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数字内容供给不断优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比2018年增长11.16%。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23.08亿元,电子书收入达58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达8亿元,博客类应用收入达117.7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24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达171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收入达2314.82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713.83亿元,在线教育收入达2010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达4341亿元。
新兴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移动出版、在线教育、网络动漫的收入规模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为45.50%,高于2018年的42.23%。移动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地位稳固;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与2018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50%,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梯队层次渐趋形成,品牌产品不断涌现,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付费用户规模,虽然发展偶有起伏,但整体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仍呈下降态势。网络文学发展持续向好,作品质量显著提升,主流化、精品化态势进一步凸显。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经超过4.5亿人。据《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201.7亿元,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2500余万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1936万人。现实题材创作持续升温,主题内容日益丰富,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均有所突破。网络电影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并呈现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产能优化、补短扩面的新特点,网络电影正在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2019年网络电影上线789部,同比下降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