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中医名医名方录(第一卷)
- 熊磊 吴永贵 李兆福主编
- 4347字
- 2022-04-22 15:45:42
二、医方
(一)自拟方
1.柴葛桂枝二陈汤
(1)组成:
柴胡15g,葛根20g,桂枝20g,杭芍18g,炙麻黄6g,细辛8g,防风6g,陈皮6g,法半夏6g,茯苓6g,桔梗6g,炙远志6g,生姜6g,大枣6g,甘草6g。
(2)功效:
祛风散寒,化痰解表。
(3)主治: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头身痛,咳嗽,身困乏力等。
(4)方解: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配伍葛根升提阳明经气,防止邪传阳明,同时又能生津养液,虽发汗解表但不伤正。加入细辛、防风辛温散寒而解表。加入二陈汤燥湿化痰而止咳。此方既解太阳之表,又防伤津化燥,转入阳明,亦杜绝了邪气内传,陷入三阴之疾,可谓治防同功,三经并治。
(5)用法用量:
冷水煎服,一日2次,一剂2日。
(6)注意事项:
服药后覆被而卧,以小发其汗。汗出热退,中病即止。
(7)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外感表证的治疗,贵在早治、急治,把握住“太阳”这一关,以免病邪传变入里。根据人体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采用麻黄汤、桂枝汤、柴葛桂枝汤等分别施治,在方药配伍及剂量增减上灵活掌握,使之能多发汗、少发汗、微似汗出,方能一“汗”而解,奏效而不伤正。
(8)病案举例: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白某,男,47岁。因寒冬季节到北方出差,感受风寒而致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自服“康泰克”“感冒清”无好转。回昆后即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经静脉滴注青霉素2天后,上症仍未缓解。今日发热加剧,体温38.8℃,遂到我院就诊。现发病已5日,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阻、流清涕,口干,无汗,咳嗽咽痒,痰清色白呈泡沫状,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诊为太阳经气阻遏、经输不利。治宜祛风散寒,舒经解表。拟柴葛桂枝二陈汤:柴胡15g,葛根20g,桂枝20g,杭芍18g,炙麻黄6g,细辛8g,防风6g,陈皮6g,法半夏6g,茯苓6g,桔梗6g,炙远志6g,生姜6g,大枣6g,甘草6g。患者当晚服药后汗出热退,次日霍然,2剂诸症痊愈。
按语 此方是吴生元本《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及组方原则拟订的经验方。《伤寒论》中原本以三阳为表,其中又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经表证。而临床常见之外感病,多从太阳起始,继而阳明而少阳,本应依据所病何经再分别施治,但由于临床常因病情的变化,难免邪未离太阳之表,又易传入他经,故拟上方。一是解太阳表证,二是解阳明肌表,三是借少阳之药柴胡枢转达邪,以防邪留三阴。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配伍葛根升提阳明经气,防止邪传阳明,同时又能生津养液,虽发汗解表但不伤正。加入细辛、防风辛温散寒而解表。加入二陈汤和远志燥湿化痰而止咳。此方既解太阳之表,又防伤津化燥,转入阳明,亦杜绝了邪气内传,陷入三阴之虞,可谓治防同功,三经并治,体现了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和发挥。
2.玉屏风桂枝汤
(1)组成:
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5g,桂枝20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5枚,甘草10g。
(2)功效:
益气固表,调营和卫,解肌止汗。
(3)主治:
表虚之人,感受风寒,恶风汗出,身楚倦怠,流涕,咳嗽,咳痰无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舌淡苔白,脉缓或沉细。
(4)方解:
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合白术补脾而助气血之源,使气充血旺,则卫外固、汗可止;防风走表而去风邪,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桂枝散风寒以解肌表;白芍敛阴和营,使桂枝辛散而不致伤阴。生姜助桂枝以散表邪,大枣助白芍合营卫,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补中有疏,散中寓补。
(5)用法用量:
冷水煎服,一日3次,一剂2日。
(6)注意事项:
桂枝汤原方中,桂枝与白芍等量,但目前市场上桂枝的质量大不如以前,故其用量稍大于白芍。
(7)临床应用:
可用于感冒、支气管炎、鼻窦炎、鼻黏膜炎、风疹、瘾疹、痹痛等。伴咳嗽咳痰者,加二陈汤;肩臂疼痛,加羌活10g、川芎10g、秦艽10g;皮肤瘙痒者,加刺蒺藜10g、地肤子10g、蝉花10g,皮损处渗出明显者再加五加皮10g、薏苡仁15g;卡他症状明显者,加细辛8g、辛夷花10g。
(8)病案举例:
瘾疹。
胡某,女,30岁,1998年4月7日首诊。患者全身皮肤起疹、瘙痒2个月余。皮疹色红,时隐时现,多见于午后晚间,常在吃鸡蛋、鱼虾、糖类时发作加重,伴腹痛,双下肢疼痛,饮食及二便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患者产后5个月,月经未至,既往无特殊。中医诊断:瘾疹(气虚营卫不调证)。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玉屏风桂枝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防风15g,白术15g,桂枝15g,白芍15g,刺蒺藜10g,广蛇床子10g,地肤子10g,蝉花10g,五加皮10g,薏苡仁15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连服2剂。
4月9日二诊:全身皮肤瘙痒减轻,皮疹减少,大便稀薄,一日2行,腹痛,饭后明显,饮食可,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沉细。效不更方。上方加荆芥10g、炒黄芩10g,继服5剂。
4月14日三诊:全身皮肤瘙痒缓解,皮疹消失。
按语 皮肤瘙痒是瘾疹的常见症状,其发病是由于患者禀赋薄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客于肌肤所致。气虚则卫外功能减弱,营卫不调,外邪易侵。本固而标自立,故投玉屏风桂枝汤益气固表,调和营卫,配伍刺蒺藜、蝉花、蛇床子、地肤子祛风止痒,除湿托毒;薏苡仁健脾利湿。补中有疏,散中寓补,一散一收,而达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祛风止痒、除湿托毒之功,故获良效。
3.麻杏蒌贝汤
(1)组成:
炙麻黄15g,杏仁10g,全瓜蒌10g,川贝母10g,百部10g,紫菀10g,百合15g,陈皮10g,苏子10g,炙桑白皮15g,黄芩10g,桔梗10g,炙远志10g,石菖蒲10g,白豆蔻10g,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
(2)功效:
宣肺除痰,润肺止咳。
(3)主治:
风寒咳嗽数日,虽已解表宣肺,但肺寒未净,又因咳久而伤及肺气肺阴之证,或风寒入里化热所引起咳嗽之证。症见咳嗽日久或反复发作,痰多或难咳,色白或色黄黏稠,伴气喘胸闷,脘痞纳少,咽痒或咽痛,时有恶寒,神疲体倦,口干不喜饮,舌淡,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或沉细。
(4)方解:
方中麻黄宣肺发表,宣散未尽之寒邪;杏仁化痰止咳,与麻黄、甘草组成三拗汤,具有宣肺平喘止咳之效;瓜蒌、贝母、紫菀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百部、百合、桔梗润肺止咳;陈皮理气化痰,健胃消食;炙桑白皮泻肺平喘止咳;炙远志安神祛痰;石菖蒲、白豆蔻健脾除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随症加减,使肺气宣畅,痰湿得化,咳喘自平。
(5)用法用量:
冷水煎汤,取汁内服,每2日1剂,分3次温服。
(6)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戒烟,清淡饮食。
(7)临床应用:
咳甚者,加炙款冬花、枇杷叶;伴气喘者,加葶苈子;咽痛,加板蓝根、射干;痰黄稠,加鱼腥草;咳嗽日久,加麦冬、五味子、罂粟壳等。
(8)病案举例: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冯某,男,56岁,1998年12月15日初诊。半年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咳嗽,咳痰半年余,曾多次静脉滴注“青霉素、先锋5号、氧氟沙星”多种抗生素,口服止咳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近日咳嗽加剧,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痰少色白难咳,咽痒,咳甚则喘息,胸闷,口不干,纳少,二便调。舌质淡青,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咳嗽(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治以杏苏二陈汤加减,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二诊:2剂后,咳嗽较前有所好转,但咳声重,反复不止,痰白黏稠,较前易咳,咽痒,口干思饮,纳少,神疲,胸闷气短,咳甚则喘息,二便调,舌质淡夹青,苔白,脉沉细。患者咳嗽日久,肺气失宣,痰湿不净,气阴不足,治宜宣肺化痰、润肺止咳。方改予麻杏蒌贝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5g,杏仁10g,全瓜蒌10g,川贝母10g,百部10g,百合15g,陈皮10g,苏子10g,炙桑白皮15g,黄芩10g,桔梗10g,炙远志10g,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
三诊:患者服上方5剂后,咳嗽明显好转,但痰黄而稠,咽痒,口干苦而思饮,胸闷气短减轻,纳眠及二便可,舌淡夹青,苔薄白,脉沉细。守方再服5剂。
12月31日四诊:患者咳嗽减轻,痰少易咳,已无胸闷气短等症,精神转佳,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守方加五味子5g,敛肺止咳。
1999年1月5日五诊:患者咳嗽明显缓解,偶有咳嗽,痰白清稀易咳,精神饮食及二便正常。
按语 《景岳全书·杂证谟·咳嗽》曰:“外感之咳,其本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脏,此肺为本他脏为标也。”明确指出,外感咳嗽之发生,必须在肺脏受累之后才能出现。风寒咳嗽的治疗,吴生元曾拟定为“解表散寒,宣肺除痰,邪去正虚、参麦收场”三步疗法。但临床上的病情变化常常是错综复杂,相互间难以截然断开。相当一部分患者就诊时并非表现为单纯的外感或内伤咳嗽,而是虚实并见,常呈现出痰湿为主、寒热兼夹的临床表现。若肺气尚未全然宣通,痰湿未能除净,而肺的气阴已偏虚,用杏苏麻辛二陈汤又不利于益气润肺,若用沙参麦冬汤又恐恋邪,故用麻杏蒌贝汤邪正两解较为适宜。麻杏蒌贝汤看似温凉混杂,实为针对咳嗽之发病机理而治。
(二)成方应用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
(1)来源:
在《张氏医通》“香砂六君子汤”基础上去乌梅,加公丁香、肉桂而成。
(2)临床应用:
治脾胃虚寒,胃脘痛,食少作呕,或脾虚不思饮食,食后胀饱,或气虚痰食气滞,倦怠,咳嗽多痰,吐泻,反酸。兼有食滞不化,再加入焦山楂、麦芽、槟榔、鸡内金之类;若气滞不行,又可加入香樟子、甘草、高良姜之类;若泛酸,可加入吴茱萸、煅瓦楞子。
(3)方解:
党参益气健脾,促其运化;茯苓、白术、砂仁健脾燥湿,杜其生湿之源;陈皮、法半夏行气健胃;木香疏调气机;公丁香、肉桂温中散寒止痛。全方合用,温中健脾,理气和胃,顺脾胃之性,升降相协,虚实兼顾。
(4)病案举例:
胃脘痛(慢性胃炎)。
朱某,男,42岁。1997年6月28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喜温喜按,畏酸冷饮食,大便常稀溏,一日1~3次,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根腻,脉缓。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多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具体用药不详)。诊为胃脘痛(脾胃虚寒)。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益气和胃,温中止痛。
处方: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法半夏15g,肉桂15g,焦山楂15g,炒麦芽15g,陈皮10g,木香8g,砂仁10g,香樟子10g,石菖蒲10g,高良姜10g,甘草10g,公丁香8g。
服药5剂,患者胃脘疼痛减轻,大便已成形,一日1~2次,自觉漱口时恶心欲呕,哕气,出汗多,饮食少,舌淡苔根白腻,脉细弦。上方去香樟子、高良姜,加鸡内金10g。继服10剂。
服10剂后,胃脘疼痛消失,哕气减轻,多矢气,胃中冷,大便正常,饮食增加,舌淡苔根腻,脉细弦。原方去焦山楂、炒麦芽,加炮姜15g、乌药10g、炒小茴香10g,再服10剂而愈。
按语 胃痛为脾胃病常见症状。虚寒胃痛,临床尤为多见。《黄帝内经》所云“太阴之上,湿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是指脾胃燥湿相济的生理功能而言。病理情况下,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先天禀赋不足,中焦阳虚,燥不化湿,中阳不足,湿从寒化,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而成胃痛。故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既温中健脾,又理气和胃,治之易见其效。
(供稿人:彭江云 赵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