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概况、治疗和预防现状

第一节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概况

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特征。我国是世界上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且经济负担高。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显示我国总体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脑血管病自2008 年起已经超过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疾病死因,目前我国仍处于脑卒中发病率的上升阶段。根据GBD 数据,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2005 年的112/10 万升至2017 年的156/10 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2005 年的96/10 万降至2017 年的62/10 万。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的趋势,脑卒中风险仍继续增加,世界范围内的脑卒中负担也会随之加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脑卒中具有五大特征:①卒中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②急性脑小血管病占比较高;③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占比较高;④心源性脑栓塞在缺血性脑卒中中占比较低;⑤脑卒中疾病负担高于心脏疾病。

一项纳入12 个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从1980—2005 年,脑卒中发病率为每年128.3/10 万,2005 年后,每年增加21.3/10 万,在2013年达到298.7/10 万。但自1980—2017 年,与脑卒中相关的死亡率却以每年6.5/10 万的速率缓慢下降。2013年一项涵盖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5 个县(区)、累计480 687 例、年龄≥20 岁的成年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 岁以上成年人的脑卒中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 114.8/10 万、246.8/10万和114.8/10 万,复发率超过30%,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为240.8 万,约112.0 万患者死于脑卒中。但在该项统计中尚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TIA)、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和微出血。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断,我国现存的TIA 患者至少有135 万人,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1 万人。GBD 数据显示:①2017 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1 981/10 万(年龄标化率1 470/10 万),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424/10 万(年龄标化率309/10 万);②2017 年我国脑卒中死亡率为149/10 万,粗死亡率较1990 年相比上升41%,而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34%;2015—2017 年PRINCE 研究纳入中国的675 例TIA/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 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为6.8%,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为0.7%。《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所以,我国脑卒中流行情况十分严峻。

相较于30 年前的同类调查结果,我国农村地区的患病率增加了155.0%,发病率增加了31.6%。另一项对天津农村地区长达22 年的脑卒中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以6.3%的增长率快速上升。此外,基层地区的脑卒中患者由于卒中危险因素较多(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健康意识薄弱、预防治疗措施不规范等原因,复发率也大大增加。2013 年农村地区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 291.1/10万、298.2/10 万和151.0/10 万,2018 年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160/10 万和129/10 万,均提示农村显著高于城市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脑卒中流行的重灾区,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2013 年有约110 万与脑卒中相关的死亡病例,且脑卒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负担呈现出北方重于南方,农村重于城市的特点。

在我国脑卒中的亚型分布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出血性脑卒中则为20%~3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多具有多重危险因素且复发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比最高。男性患者比例远高于女性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故对40 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男性,应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等脑卒中病因的预防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而在颈动脉狭窄、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等危险因素中则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高血压作为首位危险因素,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但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特点,控制高血压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对特定人群监测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脑卒中高危因素,实施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策略,改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调控血压和血糖的方式降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工作中的重要举措。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是可控性的,近年来关于空气污染、心理因素等危险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年龄和性别作为脑卒中最重要的不可控因素也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卒中发病率相应升高,并以缺血性脑卒中的增加更为显著。性别对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则体现在:85 岁以上的女性相较于男性,其脑卒中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更高,功能性预后也更差。同时,不同性别对同一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易感性也不相同。流行病学资料指出,男性(55~75 岁)和绝经后的女性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代表,由此引发了对性激素与脑卒中相关性的一系列研究,但目前多项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在临床试验中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

2012 年统计学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直接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在120 亿元以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使得每年因脑卒中的支出超过200 亿元。因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脑卒中的医疗花费明显高于8年前。2017 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出院人数为3 122 289人、出血性脑卒中为523 488 人,相比2007 年分别增长了12 倍和5 倍。2017 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 607 元和18 525 元,与2007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0%和118%。脑卒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对家庭、社会和国家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目前我国亟待处理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