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题类型

由于分类角度不同,根据课题性质、目标和研究手段可以将研究课题区分为绝对的与相对的,探索性的与积累性的,实验性的与观察性的,以及前瞻性的与回顾性的。目前,大多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三分法。

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

(1)基础研究:

目标是发现生命活动的新规律,创立新原理,而暂时不一定看得到实际应用的价值或前景,因而暂时带有纯理论研究的性质。但从长远观点看问题,基础研究成果往往对应用或开发研究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Harvey关于血液循环的发现于1628年公布之际,没有人意识到这一发现的实际意义,但它却奠定了整个现代实验医学的理论基础。

(2)应用研究:

是为了实用目的,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新的临床诊治措施。但是,通过应用研究亦可导致重大的理论发现。微生物学即来源于Pasteur对酿酒和养蚕的应用研究。如果说,基础研究首先是做出新发现,然后再考虑其应用,那么应用研究则是为了既定目标,而去寻求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措施。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清楚。那些虽有应用前景或实际目标,但仍侧重理论研究的课题,可以划为“应用基础研究”。痛觉生理和镇痛原理范畴的研究可以分属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3)开发研究:

是在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用已知的新型合金和高分子材料研制人工器官即为开发研究。从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高度看问题,开发研究对新发现转化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目前的科技政策是,在大力推进技术开发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并使基础研究工作得以稳定地发展。一般说来,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表2),但也不尽然。

表2 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比较

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民族如果不能站在最新科学思想和科学成就的高度上来观察与处理问题,那就是一个愚昧落后的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是我们能够也必须保持和造就一批基础科学研究骨干,战斗在当代科学的前沿,紧跟和吸收世界最新的科学成就及思想,有所创造,有所建树,与世界科学界并驾齐驱。

2.实验性与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容易在动物及其离体制备上进行,观察性研究则主要在人体,甚至病案等上进行。在研究进行过程中,两种研究如能相互配合,则可取长补短,有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1)实验性研究:

是在三要素均具备的课题中,通过实验手段,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顺式、逆式或间式研究。进行实验性研究时,研究者具有很大的主动性,特别是可以任意改变或控制实验因素的种类和水平,从而得到精确可比的结果。由于实验性研究可以控制外附因素,因而能提供清晰的结果,易于接受。

(2)观察性研究:

在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任选实验性或观察性因素,只有观察性研究有可能进行。观察性或调查性研究,以及与之类似的资料分析性研究,是在课题三要素有所缺项或不可控的观察因素的条件下,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类,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规律。可想而知,观察性研究中,影响因素复杂,研究条件不易控制。

3.探索性与积累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的成果往往能对传统观念具有突破性,有时是非预料的。例如,传统的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均认为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只向一个靶核投射。要突破这一观念,需通过探索性研究,证明脊髓背角中确实存在向两个靶核投射的双投射性神经元。这一发现的成立,可以进一步积累研究这种新型神经元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探索性研究显然冒着风险,而积累性研究则可点点滴滴地扩大探索性研究的成果。

(1)探索性研究:

目标是发现新现象、新领域或新机制,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研究结果可能是一鸣惊人,也可能是一事无成。

(2)积累性研究:

是在探索性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战果;或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添砖加瓦。可见,积累性研究成果不一定很大,但却相当保险。

4.绝对研究与相对研究

(1)绝对研究:

指在不施加任何实验因素的条件下,用实验方法测量机体的某一特征、指标的数值。解剖学研究中,血管和神经的常规走行及解剖变异,生理学研究中的各种生理参数正常值的测定,以及儿童发育的调查等,均属这类研究。

(2)相对研究:

主要是比较不同实验因素对同一实验单位反应变量的影响。研究时将实验单位分成不同组群,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或药物,比较各组实验单位同一反应变量变化影响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