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教材
- 吴玉芬 杨巧芳 夏琪主编
- 8666字
- 2022-04-21 17:26:13
第三节 皮肤组织结构及功能
皮肤是身体的最外层组织,与身体内部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人皮肤的总面积为1.5~2m2;厚度各处不同为0.5~4mm,在四肢及躯干伸侧比屈侧厚,以眼睑、外阴部、耳朵及乳房的皮肤最薄,手掌及足底的皮肤最厚。
新生儿体质量较小,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表面积与体质量的比值是成人的5倍。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护理不当易造成体温下降。新生儿体表面积与体质量的比值比成人高,涂抹于新生儿皮肤上的物质也易于吸收,所以一旦新生儿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极易产生过敏反应。
一、皮肤组织结构
皮肤(skin)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最外部为密集的表皮细胞;下方为真皮,主要为结缔组织;皮下组织含有大量的脂肪。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图2-12)。
图2-12 皮肤解剖结构模式图
(一)表皮
表皮(epidermis)由胚胎期的外胚层演变而成,是复层鳞状上皮,由外向内,可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五层。在表皮内有汗腺排出体外的通路。表皮的各层结构:
1. 角质层(cuticle)
表皮最外的一层为角质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含有角蛋白,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角质层上部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于脱落。出生第一年内的婴儿角质层比成人薄30%,在角质层下的表皮基底层也只有成人的80%。基底层中的角质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更新速率,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的伤口愈合较快的原因。
2. 透明层(transparent layer)
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层较扁平细胞构成。
3. 颗粒层(granular layer)
位于棘层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而在掌跖等部位细胞可厚达10层,细胞长轴与皮面平行。
4. 棘层(spinous layer)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轮廓渐趋扁平。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形成桥粒。
5. 基底层(basal layer)
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正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真皮-表皮交界线垂直。基底层细胞进行核分裂,产生新细胞而向上推进,逐渐演变成表皮各层,正常人表皮细胞的更新约需28d,最后所形成的角质层在有形或无形之中脱落。
婴幼儿的表皮与成人不同,新生儿表皮的角质层最薄,仅由2~3层角化的细胞组成,透明层也较成人薄;婴幼儿表皮各层发育均不完善,而且彼此联系也较成人松散,容易脱落。一般足月新生儿,24~48h后才脱屑,而未成熟儿出生后就可见脱屑,这就是新生儿生理脱屑较多的原因。与此相反,婴幼儿表皮的基底层却发育旺盛,细胞增生较快。由于基底膜是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部位,年龄越小,基底膜发育越不完善,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结越不紧密,所以婴幼儿的皮肤外层即表皮比成人更容易受外伤和脱屑,稍加用力,皮肤即因外伤而擦破。
(二)真皮
真皮(dermis)在表皮下方的紧密纤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这两种结缔组织构成,使皮肤具有强度和弹性。真皮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乳头层为凸向表皮底部的乳头状隆起,与表皮突呈犬牙交错样相接,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还有游离神经末梢和囊状神经小体;网状层较厚,位于乳头层下方,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穿行。
新生儿的真皮较薄,而且发育不完善,具有较少的皮脂腺,易受到损伤和感染。表皮和真皮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弹力纤维比成人少,表皮、真皮间连接欠紧密,在擦拭和牵拉作用下易导致表皮剥离而致皮肤损伤。而且真皮层血管丰富,故新生儿皮肤红润,吸收功能较强。
(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位于真皮下方,与肌膜等组织相连,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皮下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皮下组织的厚度随部位、性别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足月儿脂肪层发育与成人类似,但厚度比成人薄,早产儿更差。因此刚出生的婴儿缓冲和保温能力均比成人差,而且新生儿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成人少,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相对高,早产儿更高。当体温下降时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凝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热不稳定和代谢障碍,因而易导致其发生硬肿症。尤其在寒冷季节或地区出生的新生儿,保暖不当更容易发生。
(四)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cutaneous appendages)包括毛发、毛囊、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五)皮肤的神经
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可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感受各种刺激、支配靶器官活动及完成各种神经反射。皮肤的神经支配呈节段性,但相邻节段间有部分重叠。神经纤维多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
(六)皮肤的血管
皮肤的血管非常丰富,主要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真皮由微动脉和微静脉构成的乳头下血管丛(浅丛)和真皮下血管丛(深丛)组成,这些血管丛大致呈层状分布,与皮肤表面平行,浅丛与深丛之间有垂直走向的血管相连通,形成丰富的吻合支(图2-13)。
图2-13 皮肤的血管结构
(七)皮肤的淋巴管
皮肤的淋巴管与几个主要的血管丛平行,皮肤毛细淋巴管盲端起始于真皮乳头层的毛细淋巴管,逐渐汇合为管壁较厚的具有瓣膜的淋巴管,形成乳头下浅淋巴网和真皮淋巴网,再通连到皮肤深层和皮下组织的更大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及稀疏的网状纤维构成,内皮细胞之间通透性较大,且毛细淋巴管内的压力低于毛细血管及周围组织间隙的渗透压,故皮肤中的组织液、游走细胞、细菌、肿瘤细胞等均易通过淋巴管到达淋巴结,最后被吞噬处理或引起免疫反应。此外,肿瘤细胞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到皮肤。
(八)皮肤的肌肉
立毛肌是皮肤内最常见的肌肉类型,由纤细的平滑肌纤维束构成,其一端起自真皮乳头层,另一端插入毛囊中部的结缔组织鞘内,当神经紧张及寒冷时,立毛肌收缩可引起毛发直立,形成所谓的“鸡皮疙瘩”。此外,尚有阴囊肌膜、乳晕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等肌肉组织,汗腺周围的肌上皮细胞也具有某些平滑肌功能。面部表情肌和颈部的颈阔肌属于横纹肌。
二、皮肤的功能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对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十分重要,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等多种功能。新生儿出生后脱离了羊水的浸泡及母体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而其皮肤结构需要3年的时间才会发育至与成人相同,所以非常娇嫩、敏感、易受刺激和感染。
(一)屏障功能
皮肤可以保护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阻止外界有害因素的损伤,也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丢失。
1.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皮肤对机械性损伤(如擦拭、挤压、牵拉及冲撞等)有较好的防护作用。角质层致密而柔韧,是主要防护结构,在经常受擦拭和按压部位,角质层可增厚进而增强对机械性损伤的耐受力;真皮内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交织成网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皮下脂肪层对外力具有缓冲作用,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抗挤压、牵拉及对抗冲撞的能力。皮肤对电损伤的防护作用主要由角质层完成,角质层含水量增多时,皮肤电阻减小,导电性增加,易发生电击伤。皮肤对光线的防护主要通过吸收作用实现,皮肤各层对光线的吸收有选择性,如角质层主要吸收短波紫外线(波长180~280nm),而棘层和基底层主要吸收长波紫外线(波长320~400nm)。黑素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更多的黑素,使皮肤对紫外线的屏障作用显著增强。
2. 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角质层是皮肤防护化学性刺激的最主要结构。角质层细胞具有完整的脂质膜、丰富的胞质角蛋白及细胞间的酸性胺聚糖,有抗弱酸和抗弱碱作用。
3. 微生物的防护
角质层细胞排列致密,其他层细胞间也通过桥粒结构相互镶嵌排列,能机械性防御微生物侵入;角质层含水量较少以及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均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角质层生理性脱落,可清除一些寄居于体表的微生物;一些正常皮肤表面寄居菌(如痤疮杆菌和马拉色菌等)产生的脂酶,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者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防止营养物质丢失
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具有半透膜性质,可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电解质丢失,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也可大大减少水分丢失。
(二)吸收功能
皮肤吸收是皮肤外用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多种因素影响:
1. 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皮肤的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薄厚、完整性及通透性有关。不同部位角质层薄厚不同,吸收能力也存在差异。皮肤的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角质层破坏时,皮肤吸收能力增强,此时应注意避免因药物过量吸收而引起不良反应。
2. 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吸收能力就越强。局部用药后密闭封包,药物吸收可增高100倍,其原因就是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导致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临床上可用于肥厚性皮损。
3. 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完整皮肤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而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主要吸收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皮肤吸收强弱顺序: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此外,皮肤还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如汞、铅、砷、铜等)及其盐类。
4. 外界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5. 病理情况
皮肤充血、理化损伤及皮肤疾患均会影响皮肤的吸收功能。
(三)感觉功能
皮肤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感觉,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的单一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另一类是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糙、硬、软、光滑等。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识觉、定位觉和痒觉等。
(四)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主要通过汗腺和皮脂腺完成。
1. 小汗腺
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受体内外温度、精神因素和饮食的影响。外界温度高于31℃时全身皮肤均可出汗,称显性出汗;温度低于31℃时无出汗的感觉,但显微镜下可见皮肤表面出现汗珠,称不显性出汗;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大脑皮质兴奋时可引起掌跖、前额等部位出汗,称精神性出汗;进食(尤其是辛辣、热烫食物等)可使口周、鼻、面、颈、背等部位出汗,称味觉性出汗。正常情况下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无色透明,呈酸性(pH4.5~5.5),大量出汗时汗液碱性增强(pH>7.0)。汗液中水分占99%,其他成分1%,后者包括无机离子、乳酸、尿素等。小汗腺的分泌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
2. 顶泌汗腺
青春期顶泌汗腺分泌旺盛,情绪激动和环境温度增高时,其分泌也增加。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是一种无味液体,经细菌酵解后可使之产生臭味。有些人的顶泌汗腺可分泌一些有颜色物质(可呈黄、绿、红或黑色),使局部皮肤或衣服染色,称为色汗液。
3. 皮脂腺
属全浆分泌,即整个皮脂腺细胞破裂,胞内物全部排入管腔,分布于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腺。皮脂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其中主要含有角鲨烯、蜡脂、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等。皮脂腺分泌受各种激素(如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垂体激素等)的调节,其中雄激素可加快皮脂腺细胞的分泌,使其体积增大、皮脂合成增加,雌激素可抑制内源性雄激素产生或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禁食可使皮脂分泌减少及皮脂成分改变。此外,表皮受损处的皮脂腺也可停止分泌。
(五)体温调节功能
皮肤具有重要的体温调节作用。一方面,皮肤可通过遍布全身的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别感受热和冷刺激)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并向下丘脑发送相应信息;另一方面,皮肤又可接收中枢信息,通过血管舒缩反应、寒战或出汗等反应对体温进行调节。皮肤覆盖全身,面积较大,且动静脉吻合丰富。冷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动静脉吻合关闭,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散热减少;热应激时动静脉吻合开启,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增加。此外,四肢大动脉也可通过调节浅静脉和深静脉的回流量进行体温调节,体温升高时,血液主要通过浅静脉回流使散热量增加;体温降低时,主要通过深静脉回流以减少散热。体表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和汗液蒸发实现。
新生儿皮肤皮下脂肪不足,汗腺和血管还处在发育中,体温调节能力远远不及成人,环境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热痱,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发生硬肿病。
(六)代谢功能
与其他组织器官相比,皮肤的代谢功能具有其特殊性。
1. 糖代谢
皮肤中的糖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黏多糖等。皮肤糖原含量在胎儿期最高,成人期含量明显降低。有氧条件下,表皮中50%~70%的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提供能量;而缺氧时则有70%~80%通过无氧酵解提供。糖尿病时,皮肤葡萄糖含量增高,容易发生真菌和细菌感染。真皮中黏多糖含量丰富,主要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多与蛋白质形成蛋白多糖(或称黏蛋白),后者与胶原纤维结合形成网状结构,对真皮及皮下组织起支持、固定作用。
2. 蛋白质代谢
皮肤蛋白质包括纤维性和非纤维性蛋白质,前者包括角蛋白、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后者包括细胞内的核蛋白以及调节细胞代谢的各种酶类。角蛋白是中间丝家族成员,是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发上皮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主要成分,至少包括30种。胶原蛋白有Ⅰ、Ⅲ、Ⅳ、Ⅶ型,胶原纤维主要成分为Ⅰ型和Ⅲ型,网状纤维主要为Ⅲ型,基底膜带主要为Ⅳ和Ⅶ型;弹性蛋白是真皮内弹力纤维的主要成分。
3. 脂类代谢
皮肤中的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质,占皮肤总重量的3.5%~6%。脂肪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和氧化供能,类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表皮细胞在分化的各阶段其类脂质的组成有显著差异,如由基底层到角质层,胆固醇、脂肪酸、神经酰胺含量逐渐增多,而磷脂则逐渐减少。表皮中最丰富的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后者在日光作用下可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预防佝偻病。
4. 水和电解质代谢
皮肤中的水分主要分布于真皮内,当机体脱水时,皮肤可提供其水分的5%~7%,以维持循环血容量的稳定。儿童皮肤含水量高于成人,成人中女性略高于男性。皮肤中含有各种电解质,主要贮存于皮下组织中,其中Na+、Cl-在细胞间液中含量较高,K+、Ca2+、Mg2+主要分布于细胞内,它们对维持细胞间的晶体渗透压和细胞外的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K+可激活某些酶,Ca2+可维持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间黏着,Zn2+缺乏可引起肠病性肢端皮炎等。
(七)免疫功能
皮肤是重要的免疫器官。1986年Bos提出了“皮肤免疫系统”的概念,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两部分,它们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并与体内其他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皮肤微环境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1.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分布与功能见表2-2。
表2-2 皮肤主要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功能
续表
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白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表达MHC-Ⅱ类抗原、吞噬并粗加工抗原物质等方式参与外来抗原的呈递。
皮肤内的淋巴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其中表皮内淋巴细胞为主,占皮肤淋巴细胞总数的2%。T淋巴细胞具有亲表皮特性,且能够在血液循环和皮肤之间进行再循环,传递各种信息,介导免疫反应。
朗格汉斯细胞是表皮中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此外,还可调控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参与免疫调节、免疫监视、免疫耐受、皮肤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接触性超敏反应等。
2. 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成分 包括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其他分子。
(1)细胞因子:表皮内多种细胞均可在适宜刺激下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后者不仅影响细胞分化、增殖、活化等,而且还参与免疫自稳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因子既可以在局部发挥作用,也可通过激素样方式作用于全身。
(2)黏附分子: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接触或结合,后者是完成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前提条件。黏附分子大多为糖蛋白,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四类: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素家族和钙黏素家族。某些病理状态下黏附分子表达增加,可作为监测某些疾病的指标。
(3)其他分子:皮肤表面存在分泌型IgA,后者在皮肤局部免疫中通过阻碍黏附、溶解、调理吞噬、中和等方式参与抗感染和抗过敏;补体可通过溶解细胞、免疫吸附、杀菌和过敏毒素及促进介质释放等方式,参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皮肤神经末梢受外界刺激后可释放感觉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神经激酶A等,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趋化作用,导致损伤局部产生风团和红斑反应。
三、皮肤的损伤与愈合
皮肤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覆盖人体表面,保护人体不受环境侵袭。静脉输液穿刺使用位于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外周浅静脉,当静脉输液治疗装置置入时,皮肤是首先受侵犯的器官。任何静脉输液治疗均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必须对皮肤组织损伤的愈合过程进行了解。
(一)皮肤组织损伤的愈合过程
1. 炎症反应
损伤发生,最早的反应就是炎症反应。创伤局部出现红肿,小血管充血扩张,有浆液和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从血管中渗出,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就转变为固体状态的纤维蛋白,结成网状,使伤口内的血液和渗出液凝固,形成凝块,凝块覆盖伤口加以保护。
2. 伤口收缩
数日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缩小。
3.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大约从第3d开始,伤口底部长出肉芽组织,并向伤口中的血凝块内深入,机体血凝块填平伤口。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组成,毛细血管以每日延长0.1~0.6mm的速度生长,并同其他毛细血管吻合。其生长方向大都垂直伸向创面,并呈袢状弯曲,向创面突出。在毛细血管新生的同时,成纤维细胞也开始增长,与毛细血管一起侵入血凝块。从第5~6d起,成纤维细胞开始产生胶原纤维,其后1周内胶原纤维形成最为活跃,然而增长的速度逐渐慢下来。随着胶原纤维的增多与成熟,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许多毛细血管闭合、退化、消失,这样肉芽组织就逐渐转化成瘢痕组织。瘢痕可使创缘比较牢固地结合起来,至3个月左右抗拉力强度达到顶点,但这时仍然只达到正常皮肤强度的70%~80%。
4.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上皮受损后,缺损周围上皮断端的基底层细胞首先开始向创面移动,覆盖在伤口的裸露面或凝块的表面。大约在损伤后数小时,上皮细胞即开始分裂增生分化,在皮肤上出现上皮的角化。
(二)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1. 年龄
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强,愈合快;老年人则相反,组织再生能力差,愈合慢。
2. 营养
一般情况下,营养对愈合的影响不大,但严重的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锌的缺乏可使组织再生缓慢和不完全。如维生素C缺乏使合成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氨基酸的缺乏使成纤维细胞不能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形成也减少。
3.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渗出、毛细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影响伤口的愈合。
4. 患者的基础疾病
如糖尿病,也影响伤口的愈合。
5. 感染与异物
感染对再生修复的妨碍甚大。许多化脓菌产生一些毒素和酶,能引起组织坏死、基质和胶原纤维溶解,这不仅加重局部组织损伤,也妨碍愈合。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也妨碍伤口愈合,并利于感染的发展。
6. 局部血液循环
一方面,保证组织再生所需的氧和营养,另一方面,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局部血液供应良好,则再生修复好。相反,如下肢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静脉曲张等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时,则该处伤口愈合迟缓。临床用某些药物湿敷、热敷和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等,都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的作用。
7. 神经支配
完整的神经支配对组织的再生有一定作用。如麻风病引起的溃疡不易愈合,是因为神经受累的缘故。自主神经的损伤,使局部血液供应发生变化,对组织再生的影响更明显。
8. 电离辐射
能破坏细胞,损伤小血管,抑制组织再生。
(三)皮肤与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治疗是通过静脉给予液体、药物、营养制品、全血或血制品的一种治疗方法,需通过穿刺皮肤与静脉血管建立起通路才可进行治疗。故护士应根据皮肤结构特点、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使用药物等因素,合理选择静脉输液方法、部位和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静脉输液流程,做好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护理工作,方可保证静脉输液安全,同时避免或减少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皮肤的皮下组织属于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当静脉穿刺针刺入皮下组织时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发生,因为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发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该类感染称之为蜂窝织炎。
皮肤内的神经分布较密集,常与血管伴随而行。例如:臂丛神经的分支与锁骨下静脉相邻,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要避免损伤臂丛神经。前臂下段掌面的静脉较显露易于穿刺,但因神经分布较密集,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较明显。在肘窝上部进行贵要静脉穿刺时有损伤正中神经的危险。在为下肢静脉输液的婴幼儿进行固定时,固定不当造成压力易损伤腓总神经,特别在腓骨颈处,腓总神经位置浅,易受损伤。
老年患者手掌背部的皮肤逐渐变得菲薄,难以支撑在该部位穿刺行静脉输液治疗,因而应尽量避免为老年人选用手背静脉进行输液。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为吸吮和胃肠耐受能力较差、难以自主摄入营养,临床上往往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以及脂肪乳等营养物质满足其机体的能量需求。但由于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较少,血管较细,再加上高渗性营养液的分子相对较大,因此,在静脉输注营养液的同时很容易发生液体外渗情况。静脉输入高渗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发疱剂时,如护理不当造成药物外渗,可导致皮肤组织损伤、感染、坏死以及化学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等发生。
(刘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