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随访与程控
- 陈柯萍 张澍主编
- 972字
- 2022-04-21 17:08:33
第1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概述
自1980年第一台体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 i brillator,ICD)问世以来,大量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证实了其在心脏性猝死预防和治疗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ICD的研发之路非常曲折。1966年,ICD的发明者Michel Mirowski医生的好友Harry Hellera教授在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后猝死。这件事激发了Mirowski医生产生研发ICD的想法。1969年,他和Morton Mower博士开始了ICD的研发工作。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Mirowski医生才与后来的合作伙伴Stephen Heilman一起共同研发出了第一台ICD原型设备,并对25只植入ICD的犬进行了长期实验。实验证实,实验动物在清醒的状态下,ICD能够感知和检测出室速,并成功进行电复律。同时详细记录和阐述了除颤器长期工作性能的稳定性。然而,研发者的努力没有得到学界一致的支持。在经过长期、反复的调查和评审后,直到1980年ICD的人体研究方得到批准。1980年2月,Levi Watkins医生在Johns Hopkins大学医院完成了第1例ICD植入术,成功植入ICD的病例报道刊登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此后的5年间,大约800例欧美患者植入了ICD(当时称为automatic implantable def i brillator,AID)。1985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终批准ICD应用,此时距Michel Mirowski教授初次构思ICD已经19年了。尽管经历了曲折的经历,ICD最终成为现代医学中预防猝死的最重要方法。
ICD从研发至今,其植入方式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自1966年,当时起搏器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经问世并应用于临床,ICD的很多设计理念和构想深受此影响。1980年世界上第一台ICD需要开胸手术植入,其除颤电极为网状心外膜电极片(不具备起搏功能),需在直视下缝合在心外膜,同时,ICD脉冲发生器体积较大,需要埋置在患者腹部。第二阶段开始于1988年,经静脉除颤导线CPI Endotak(有近端和远端除颤线圈的导线系统)的问世,使得ICD治疗首次进入了微创时代。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脉冲发生器体积的小型化使植入术的创伤降低至最低程度,至此脉冲发生器可以埋置在胸壁,不再需要埋置于腹部。这个时期的ICD不仅仅具有除颤功能,同时具备快速起搏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功能,这些改进使ICD的植入更加安全、迅速,并易于操作。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患者,尤其是高龄经静脉途径受限患者需要,全皮下ICD(S-ICD)孕育而生。所有的装置组件均仅植入于皮下并且避开了心脏及血管系统,第一代S-ICD于2009年获得欧盟CE研究认证,并在欧洲上市,并于2012年被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收购。2016年,Emblem S-ICD MRI于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