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研究过程说明

1.5.1 内业开展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严格内业文献整理、资料收集与内容论证,一方面,研究前期基于研究主题研究制定调研大纲,并根据工作内容要求设计调查表格,做好外业调查准备;另一方面,研究过程中积极与业内专家、从业人员沟通交流,并紧扣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要求,结合片区扶贫开发工作实践,深入论证研究逻辑与重心内容,确保研究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得以彰显。

1.5.2 外业调查

课题组在调查之前与地方进行了有效沟通,经与地方干部协商,决定每个区域开展县级、村级座谈会进行面上情况了解,然后进行样本户问卷调查和典型户深度访谈。

典型社会调研:课题组在各地扶贫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合下,先后共分九个批次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8~9月,课题组围绕“产业扶贫”主题在罗霄山区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抚州市乐安县等区域开展调研;2017年11~12月,课题组针对罗霄山区江西省发展空间相对独立的典型民族地区开展“巩固提升阶段扶贫开发重心工作与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创新”调研;2018年1月,课题组奔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开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专题调研;2018年4月,课题组奔赴吉安市井冈山市开展“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时代价值”专题调研,探索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与区域扶贫开发关系问题;2018年5月,课题组奔赴乌蒙山区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乐山市等地开展“城乡统筹与扶贫开发”专题调研,且向当地统计局、扶贫办公室等部门收集城乡扶贫开发相关资料;2018年7~8月,课题组对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以及吉林省白城市等地开展片区城乡扶贫开发实地调研。2019年3月,课题组对罗霄山区江西省赣州市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在每个样本点,调研组按照实地查看、与当地干部及居民代表座谈、区域社会经济情况和样本户情况问卷调查三个步骤开展工作,调研内容涉及区域基本情况、扶贫政策推进状况、城乡融合情况、典型扶贫模式及效果、城乡贫困人口发展意愿及其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评价、项目管理程序、社会参与等与研究相关的诸多领域。2019年11月,课题组奔赴九江市、宜春市开展产业扶贫专题调研。2020年5月课题组奔赴赣州、抚州等地开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策略研究”专题调研。

数据调查:共发放各类数据表格710份,收回数据表格693份,其中乡镇社会经济信息表17份,样本村(社区)社会经济调查表37份,样本户社会经济调查表585份(农户调查问卷470份),各级干部访谈记录33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访谈记录21份;并收集省市县各级层面相关统计资料47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在统计数据的统计口径、资料留存完备性等方面存有差异,为了尽可能确保分析结论的准确性,本研究分析过程中运用数据开展论证时,均有时间、区域与分析对象的分项说明,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5.3 成果推出

研究开展期间,我们共在《现代经济探讨》《贵州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CSSCI核心版期刊论文7篇,CSSCI扩展版论文3篇),在《农业经济》《中国国情国力》等一般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完成调研报告5篇;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海)、中国农村改革40周年学术研讨会(沈阳)、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南昌)等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并进行了论坛发言,基于课题内容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讲座交流1次。同时,课题组围绕研究主题,积极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服务区域发展,共提交脱贫攻坚政策建议11份,7份政策获得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部分政策建议被政府职能部门采纳。公开发表的论文得到较多关注,政策建议切合实际,成果转化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9月,研究最终成果初稿完成,并请学界专家与业界人士评审指正,同年12月,形成了文稿;此后根据时新发展理念、研究观点与统计数据进行内容更新,于2020年7月形成了现在的最终文稿,呈送各位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1] 《国家统计局: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1-23/9068316.shtml。

[2] 单德朋、郑长德:《民族地区城镇贫困动态演化与经济增长益贫性研究》,《西北人口》2014年第1期,第79~85、91页。

[3]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荣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