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理论前沿(第22辑)
- 王宁主编
- 4182字
- 2022-04-02 16:50:13
编者前言
经过数月时间的选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文学理论前沿》第二十二辑很快就要与专业文学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像以往一样在此重申,本集刊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学会委托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开始几年一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前几年改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自第20辑开始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由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尚无一份学术刊物,而且该学会秘书处又设在清华大学(王宁任该学会秘书长),因此经过与学会主席希利斯·米勒教授等领导成员商量,决定本集刊实际上担当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中文刊物之角色。自2019年起,由于本刊主编王宁被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部聘为特聘教授,因而本刊将由北京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两大名校联合主办,这应该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强强联合。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本刊自创刊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仅读者队伍日益壮大,而且影响也在逐步扩大。可以说,本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第一步已经实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起,本集刊已连续四度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列为来源集刊,前几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对各类集刊进行了整顿,一些集刊由于种种原因停刊,而本刊则得以幸存,而且自前几年起改为半年刊。这些无疑是对本刊的一个极大鼓励和鞭策,我们今后的任务不仅是要继续推出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还要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强劲声音。
正如我在第一辑编者前言中指出的,我们办刊的立足点有两个:一是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提出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从今天的视角对曾在文学理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现已被忽视的一些老话题进行新的阐释;二是着眼于国际性,即我们所发表的文章并非仅出自国内学者之手,而是我们要在整个国际学术界物色优秀的论文。鉴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界尚无一份专门发表高质量的反映当今文学理论前沿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集刊,本刊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本刊的一大特点是专门刊发20000~30000字的既体现扎实的理论功力同时又有独特理论创新的长篇学术论文,最长的论文一般不超过35000字,每次刊发论文为10篇左右。我们对于广大作者的热心投稿,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刊每一辑发表海外学者论文1~2篇。国内外学者提交的论文需经过匿名评审后决定是否刊用。
本辑与第二十一辑的栏目设置略有不同。第一个栏目依然是过去沿袭下来的主打栏目“前沿理论思潮探讨”。这一栏目有三篇文章讨论生态批评及其相关主题。第一篇文章出自青年学者马军红之手,探讨的是生态批评的第四波浪潮:偏爱自然伦理的第一波,环境定义更为包容的第二波,全球视野下“多形态行动主义”的第三波,物质转向与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并举的第四波。作者最后聚焦第四波的一些发展方向进行深入阐发。在作者看来,这一波生态批评的特色在于:物质生态批评、跨国生态批评、生态叙事学与情感生态批评、信息处理与生态批评以及与环境人文学的契合等。这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具体体现在研究方法和所关注的重点的不同,对我们了解当代生态批评的最新走向有着较大的帮助。接下来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深入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华媛媛和李家銮的文章试图从中国道家典籍《道德经》《庄子》《列子》《淮南子》中发掘出意蕴神似的表述,并将其与深层生态学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作者认为,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是人类中心主义,而人类中心主义更深层的哲学根源正是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与其相对的是,道家思想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跳脱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因此,道家思想及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完全可以帮助当代人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生态环境。姚成贺的文章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她首先指出,哲学诠释学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源自将自身置于更大的文本语境范畴之中,并以此为意义探寻的起点。而环境恰恰体现了这种文本语境,人类栖居的世界总是已经得到诠释并因此充满了意义。姚文接下来分析了一些现象学和诠释学大师的理论,认为这些理论揭示了语言与世界的相互关联,阐明了人类可以重新定义自然的方式。因此,在她看来,通过诠释,我们使“环境”成为一个可居的、有意义的“世界”。总之,环境诠释学提供了审视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中传统问题的新方式,带来了生态批评的诠释学转向,并打开环境文学与自然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这些具有洞见的看法对我们从一个生态哲学的高度来理解生态批评的意义不无帮助。王刚的文章继续了他以往提出的全球圆形流散理论的建构,将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的话题相联系,并用于对21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分析。在王刚看来,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学研究的样貌,其学科领域、话语表述、文学实践等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诞生于20世纪的当代西方文论已经无法适应上述趋势,因此,中国的世界文学学者有必要构建出符合中国视角的新理论和新概念,以适应21世纪以来经典化的作家与文本的文学实践。可以说,他这种自觉的理论建构就是朝着这个目标迈出的扎实的一步。
本辑的第二个栏目“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仍有计划地刊发一些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写出的研究论文。这个栏目刊发的三篇文章分别讨论了两位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理论家以及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中国著名作家。杨林聚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认为他所倡导的世界文学沿袭了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路径,以辩证法和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旨在为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解放的可能性。虽然卢卡奇本人并没有对世界文学概念做多少阐述,但是他从理论上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总体性、典型性以及人道主义等思想,这些都是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思想。此外,杨林还考察了卢卡奇的世界文学理论的中国之旅,认为他的理论思想实际上参与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实践。这对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研究不无启发。冯丽蕙的长篇论文作为中文语境下首篇全面讨论莫瑞提的世界文学理论的论文,聚焦他的具有革命性范式意义的“远读”理论策略。确实,作为一种以跨学科方法为基础的文学研究范式,莫瑞提于21世纪初提出的“远读”策略对世界文学研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概念创新和方法论革命,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论战。在作者看来,“远读”策略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莫瑞提在不断尝试的基础上逐渐从偶然的史学实践转变成后来逐步成型的实验方法。“远读”策略引入了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对于学者们从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中提取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方法和概念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她的文章从“远读”策略的缘起与建构、争议与挑战以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策略对现有的世界文学研究所做出的理论贡献,讨论了这一策略具有的实践指导价值。通过这种细致的梳理,读者对莫瑞提“远读”策略的历史发展轨迹,对该策略二十年来所引发的批评性讨论及其回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邹理的文章将中国现代作家巴金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来考察,认为在当前的巴金研究中,学界通常关注巴金作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外国思想、文学对他创作的影响,较少从中国的视角探讨巴金的中国本土文化书写的世界性价值。因此邹理试图以本土-世界的混合视角去阅读巴金的两部小说《寒夜》《第四病室》,以其中的身体焦虑叙事为案例来探讨巴金作品中的本土性和世界性。邹理通过对巴金的两部著名小说《寒夜》和《第四病室》的细读,剖析其中对身体物质性需求、生命力透支和身体衰变的焦虑,并讨论了这些身体焦虑展现的战争时期中国社会个体自我、社会文化边界以及意义的破坏、重构及其世界性特征。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对我们重新认识巴金的世界性意义不无启迪。
本刊第三个栏目为“文学阅读与理论阐释”,刊载了四位学者的文章。杨茜的文章将美国小说家E.L.多克托罗当作一位理论家来讨论,聚焦他的文学思想。在作者看来,多克托罗的文学思想散见于其随笔和论文中,鲜少被论者关注。鉴于文学思想是作家创作理念的展示,指导着作家的写作模式,反映其伦理道德观念,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因此杨茜通过细读多克托罗的作品和批评文章,对其文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杨茜认为,多克托罗的主要文学思想体现为:小说叙事宜“宏大化”,小说与非小说并无区别,文学应独立于权力,重视“讲故事”,推崇存在主义。这五个方面的文学思想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对存在主义内涵及作用的认同则构成了多克托罗文学思想的基石。从这一理论视角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有着自己独特文学思想的作家及其作品。刘辉的文章通过美国非裔作家特雷·艾利斯的非裔书写来探讨他所提出的“新黑人美学”,认为这一美学所代表的是像特雷·艾利斯这样一批二代中产阶级黑人青年知识分子的美学诉求,反映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非裔书写的新趋势。这些新一代作家能更自由地表达新的时代非裔群体的美学经验,着力塑造“繁荣的文化混血儿”形象,直面复杂的黑人性,并来动态地界定黑人性。这是颇有见地的理论抽象和升华。潘滢的文章从文学达尔文主义的理论视角重新解读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认为其中的爱情故事承认了人类生命历史基本现实的重要性,但是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对个人头脑和性格的尊重。这部小说还体现了人类生命进化史中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对亲缘关系的忠诚。主人公麦琪和她的哥哥分别选择了忠诚于不同的亲缘关系。由此可见,从进化论的角度理解这部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理解文学的意义和功能。王艳萍的文章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约翰·福尔斯、彼得·艾克罗伊德、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麦克尤恩和拜厄特等当代英国小说家的作品为案例,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理论,从“质疑传统历史叙事、用故事建构历史、互文本编织的历史、历史编纂元小说、回归心灵与叙事意义”五个方面分析了英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历史性。王艳萍文章探讨的作家的大部分作品正是在新历史主义提出前后创作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与这些历史小说相互映照、彼此渗透,分别从理论和文学创作角度展现了当今学界对历史本质及历史书写意义的认识。
本刊的编订正值春季学期即将结束,疫情的暴发和蔓延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一些影响,也使我们能静心地审读各篇来稿。我在此谨向为本刊的出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致以深切的谢意。我们始终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鼓励。
王宁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