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平:风流才子,因赋获仕

周邦彦生平与创作

周邦彦,北宋晚期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作品主要有《清真居士集》《片玉集》,《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家世与家乡

北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周邦彦出生在钱塘的一个官宦家庭,他曾在《南浦》一词中提道:“吾家旧有簪缨。”其五世祖曾为钱王的臣僚,四世祖周仁礼年轻时北迁汴京,至周邦彦的祖父周维翰时已经迁回了钱塘。周邦彦的叔父周邠及其子周邦式均为进士出身,叔父还曾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周邦彦的父亲周原虽未中进士,但也有读书的习惯,据其墓志铭记载:“家有藏书,清晨必焚香发其覆拜之。有笑者,辄曰:‘圣贤之道尽在是,敢不拜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少年时期的周邦彦产生了重要影响。周邦彦幼时便酷爱读书,《宋史·文苑传》称其“博涉百家之书”。

周邠在宋代诗坛上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与当时诗词名家也多有唱和,如秦观有《次韵酬周开祖宣义》、苏轼有《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等。自幼便深得叔父疼爱的周邦彦自然也受到叔父的影响,后来周邦彦的诗自是超越了父辈。

钱塘地处东南,美丽的自然景观自古便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这里有大量的人文遗迹。白居易、苏东坡等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柳永的《望海潮》等。白居易晚年还无限感慨地回忆:“江山与风月,最爱是杭州。”钱塘的繁华在柳永那里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不但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还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纸醉金迷。这样的都市对少年时期周邦彦的思想和性格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周邦彦婉约的词风、多情的性格与其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名声大震

少年时期的周邦彦个性比较疏散,因此“不为州里推重”。神宗元丰二年(1079),周邦彦离开家乡钱塘,西上汴京,到京都进入太学继续深造。周邦彦在京师的主要任务还是读书,在太学期间也写过一些文章。如模仿韩愈《送穷文》所写的《祷神文》,不过模仿痕迹过于明显,艺术成就自然也是无法与韩愈相提并论的。《足轩记》也未能突破庄子《齐物论》中的哲学范畴。

元丰五年(1082),宋夏交战,史称“永乐城之战”,这一战宋军战败,损失惨重。不少士大夫纷纷拿起笔抒发心中的郁闷。周邦彦也写下了《天赐白》诗并序,全诗构思巧妙,将两国之间的战事通过一匹战马来表现。

元丰六年(1083),太学生纷纷给皇帝献赋。周邦彦也写了一首长达万余言(一说七千言)的《汴都赋》,正是这篇赋使周邦彦一时间名声大震,正如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所言:“声名一日震耀海内。”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也对此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先生《汴都赋》变《二京》《三都》之形貌,而得其意,无十年一纪之研炼,而有其工。壮采飞腾,奇文绮错。两刘博奥,乏此波澜;两苏汪洋,逊其典则。至令同时硕学,只读偏旁;异世通儒,或穷音释。然在先生犹为少作也。

一篇赋为什么能让周邦彦一鸣惊人呢?据说《汴都赋》中多古文奇字,宋神宗命尚书左丞李清臣朗读此赋时,进士出身的李清臣也不能尽识其字,有些字只能按照偏旁来读或者用形声相近的字音代替。文章气势磅礴,用铺张扬厉的手法描绘了汴京的繁华、宫殿楼阁的宏伟、仓库的富足,歌颂了新政取得的政绩等。神宗听后也大为惊异,亲自在政事堂召见了周邦彦,并将其破格提拔为太学正。

三年后,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继位,由高太后执政,一时间旧党擅权。周邦彦虽对党争没有什么兴趣,但因其《汴都赋》为新政歌功颂德,也受到旧党的排挤。元祐二年(1087),周邦彦被调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周邦彦在汴都待了将近十年,这十年间,除了读书,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作为,但因其疏隽少检、自由不羁的个性,以及受少年时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他很快融入京都繁华的生活中,结识了不少歌伎舞女,写下了许多风格秾丽、音律和谐的词,这些歌词在坊间广为流传。

中年辗转

周邦彦32岁被调离京师,直到哲宗绍圣四年(1097)才被调回京城,任国子监主簿。这时周邦彦已经42岁,这十一年间便辗转在各州县。周邦彦先是在庐州担任州学教授,后来又到了荆州,也曾在溧水做过县令,还游历过长安等。

在外羁旅的这些年,虽然也有官可做,但周邦彦还是非常怀念京都和钱塘的生活,怀念他的那些歌女们,因此,心中常觉苦闷,充满忧愁。而这个时期正是他在创作上丰收、艺术上成熟的时期,词风也由香艳转为沉郁。

在寓居庐州、荆州时其代表词作有《宴清都》《玉楼春》《倒犯》《少年游》《锁阳台》《风流子》《尉迟杯》《渡江云》等。其中《宴清都》最能表达他旅居外地苦闷的心情。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漫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周邦彦从繁华的京都来到偏僻的州县,心境自是愁闷,但在庐州,也不是毫无生活乐趣。他还是会经常出入青楼,并和当地的文人士子有所交往。因此,在离开庐州时也有值得追忆的往事,如他在离别之际写下著名的《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以赠心中留恋的歌女。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周邦彦离开庐州后,辗转到了湖北的荆州。不过周邦彦在荆州的这段时间史志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可从诗词中推断而出。王国维曾推测说:“在荆州亦当任教授等职。”不管所任何职,周邦彦在更加偏远的荆州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京都。如描写风景的《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中便透出一种凄苦之情、幽怨之愤。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如荆州的元宵节,热闹的节日氛围却让独倚高楼的词人满怀愁绪,因此,在《解语花·元宵》中周邦彦无限伤感地感叹时光流逝。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在外漂泊孤独的日子里,周邦彦也更加怀念自己的家乡,但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遥远的家乡。如《锁阳台·怀钱塘》:

山崦笼春,江城吹雨,暮天烟淡云昏。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苏小当年秀骨,萦蔓草、空想罗裙。潮声起,高楼喷笛,五两了无闻。

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似梦魂迢递,长到吴门。闻道花开陌上,歌旧曲、愁杀王孙。何时见、名娃唤酒,同倒瓮头春。

元祐八年(1093),周邦彦离开荆州,被调往溧水县担任县令。周邦彦做了多年的学官,现在出任地方官,并不是很适应,因其骨子里并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风流多情的文人。溧水地势低洼贫瘠,民生劳苦,周邦彦在此一面与民休息,一面处理烦琐的公务。在溧水这段时间,周邦彦更觉失意,有时自比当年失意流落的白居易,在《满庭芳·风老莺雏》中发出“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的感叹。为了摆脱愁闷失落之情,周邦彦在处理完政事之余去游览道教胜地茅山,并在诗词中表达出追求神仙的旷达境界,以期超脱尘世的思想。

晚年顺遂

绍圣四年(1097),周邦彦被召回汴京任国子监主簿,这一年他已经42岁。第二年,受到哲宗召见,让其再进《汴都赋》,随后授秘书省正字。此后,周邦彦便长期在京任职,仕途顺畅。三年后,宋徽宗继位,周邦彦改授校书郎,后来又升任考功员外郎、卫尉少卿、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等职,几年后,再升任卫尉卿,以直龙图阁出知河中府。宋徽宗为了让周邦彦修完礼书,便将他留在京都。一年后,周邦彦改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后来徙知明州府(今浙江宁波)。政和六年(1116),周邦彦被再度调回京都,这一年周邦彦已经61岁,拜秘书监,以徽猷阁待制接替蔡攸提举大晟府。后来,由于他不愿与蔡京合作,再度受到排挤,出知顺昌府(今安徽阜阳)。宣和二年(1120),徙知处州(浙江丽水),同年提举南京鸿庆宫。由于这时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已席卷江南,接到朝廷任命的周邦彦只好逃难到杭州,又从杭州西上过天长,到达南京(今河南)。宣和三年(1121),卒于南京,时年66岁,获赠宣奉大夫。

周邦彦晚年虽然也曾外调,但总体来说,算是比较平稳,既没有卷入当时激烈的党争,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挫折,仕途顺遂,步步高升,位至列卿。晚年的周邦彦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思想已经较为平和,在其晚年的词作中,对早年放荡冶游的行为进行了反思,看淡了名利,同时对国势衰颓深感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