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命的奥秘

新生儿的第一个脆弱阶段就是他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分娩过程,他们需要休整,也需要熟悉自己的身体机制。

一、生命的伊始

随着沃尔夫宣告了生殖细胞的发现,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开端,同时也能更直接地观察生命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过程有着它自己独有的模式。当然,沃尔夫的发现与当时普遍认知的观点有很大的区别,当时某些哲学家如莱布尼兹和斯帕兰扎尼认为:受精卵是一个缩小版的人体,它已经具备各项器官和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合适的环境中自我发育。这种说法其实源于对植物成长过程的观察,植物的种子会生根发芽,进而成为一株小小的幼苗,而后在土壤中慢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哲学家认为,人类或动物的成长过程与植物的是一样的。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沃尔夫开启了新的实验,他开始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发育过程。显微镜的特别之处在于能观察到人眼无法看到的东西。沃尔夫通过对鸟类胚胎的观察发现,鸟类的胚胎中并没有缩小版的鸟,这个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并无两样。任何物种,不论动植物,都来源于这个简简单单、还未开始分裂的细胞。植物受精卵的胚胎即为种子内的幼苗,植物果实中的生殖细胞发育为胚胎,然后落地生根持续生长。

这个简简单单的受精卵与其他的细胞不同,它有一个独有的特性:会按照固有的模式进行快速的分裂,这是我们在其他生殖细胞中观察不到的。动物的胚胎是如何进行发育成长的呢?经过观察发现,它是按照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的规律不断分裂,直到分裂成为一个空心的球体,也就是“桑椹胚”,而桑椹胚会向内折叠成为一个有两层细胞壁并且向外张口的球体,即“原肠胚”。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折叠和分化,胚胎逐渐发育为拥有各种器官和系统的个体。由此可见,受精卵拥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流程和运作目标,无须任何引导和发展方案。我们只能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它的发育过程,但是除了流程呈现的结果以外,对于其他的人们仍然一无所知。

对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而言,哪个器官是最先发育的呢?答案是心脏,准确地说是最终会成为心脏的小囊。它拥有固定的搏动节律,约为母体节律的两倍。这种持续的搏动会为其他组织的发育提供所需的动力和支持。

生命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发育过程的悄无声息且无比精确。这些微小的细胞如同精细的零件,在复杂的发展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有的细胞成为骨头、有的成为神经组织、有的成为皮肤,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大自然不会轻易地让人类明白其中的奥秘,但是随着生命的发展和不断的探索,我们最终打开了秘密的大门,迎来一个崭新的生命。

这个新生命像胚胎一样拥有潜意识。它除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器官来运作以外,还拥有自己的本能,这种本能并非隐藏在细胞中,而是立足于整个生命体。如同受精卵拥有既定程序可以独自发展为完整的生命体一样,所有物种的生命体也拥有既定的心理本能,会帮助生物适应周围的环境,完成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这种本能适用于所有动物,包括昆虫。鸟类的飞行本能都是出现在孵化之后。同样的道理,大自然中常见的蜜蜂,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复杂的组织系统,是因为神奇的本能,尽管我们在它的虫卵或幼虫中并未发现这种本能。此外还有很多与之相似的例子,在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我们应该关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这个阶段与上个阶段是完全不一样的。上一个阶段,也就是生理胚胎的成长与自然无关,而这个阶段是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当新生命诞生之后,心理本能会指引它慢慢发展出动作、行为和个性,这些功能都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生命看作一个精神胚胎。

外界环境除了给生命体提供生存所需以外,还有一个神圣的作用——为新生命提供精神上的环境支持。外界环境不仅可以激励生命的形成,还为万物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有生物都拥有与自我心理相匹配的生理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生物出生开始,我们就能发现它们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比如小羊羔总是很温顺,小狮崽子总是很暴躁,蚂蚁总是勤奋地搬运粮食,而蝉一整个夏天都在不停地鸣叫。

由此可见,新生儿除了是一个发育完整的生命体以外,内在更潜藏了无限的心理潜能。人类之所以可以立足于其他生物之上,就是因为具有丰富的心理活动,但如果说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与生俱来且不会改变的,无疑很荒唐。

不同于其他动物本能的一览无余,人类的心理称得上高深莫测了。动物的本能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在固定情境下很容易被发现。人类的心理本能却不是固定的,这是因为人类的行动更为自由。这种自由的行为需要悉心地发展,每个个体都应该为了这种无法预料的自由去积极努力。孩子的心灵中藏着一个高深莫测的秘密,这个秘密会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逐渐显现出来。同样地,在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我们已知的只有它的发展规律,并且我们只能通过观察胚胎的成长过程才能了解它的发展规律,对于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这也是为何只有孩子才能向我们展现“人类的自然生长模式”。就像生理胚胎需要细胞膜的保护一样,新生儿十分柔弱,其精神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

二、新生儿的到来

“地球上传来了一个颤抖的声音,

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

它来自一个以前从未运动过的喉咙。”

通过这几句诗,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有一个人,他一动不动,生活在一片寂静的黑暗中。突然,这个人被投入了冰冷的水里,他紧闭的双肺因为灌入的空气而突然扩张。紧接着,这个人此前从未运动过的喉咙里发出了颤抖的声音——“哇”,哭声在地球上回响。

可想而知,新生儿在出生以前处于什么状态呢?一种完全放松的休假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不用烦心于如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因为母体会给他提供足够的营养;他也不用紧绷自己的神经,因为其他组织会提供适合生存的温度;他更不用担心病毒和细菌的侵害,自然有组织为他扫清障碍;他甚至不用呼吸就能得到赖以生存的氧气,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特权啊!

他身上唯一需要工作的是心脏。在婴儿成形之前,心脏就已经上岗了,跳动心率可以达到母体心率的两倍。母体的心脏只是一颗普通的心脏。

当新生儿出生后,他需要独自承受所有的苦痛,外界的环境对他而言是一种刺激,分娩时的剧痛更是刺激了其内心最深处,因此新生儿通常都会哇哇大哭。

迎接新生儿的并非一个纯天然的环境,而是一个拥有人类文明的大环境,即所谓的“超自然”环境。这个环境是人类在牺牲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新生儿想快速地适应生存环境,就必须获取有助于人类生存的各种细节。新生儿从母体中诞生出来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适应新环境。而我们这个社会又为新生儿提供了什么帮助呢?

出生带来的剧变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照顾新生儿,因为在新生儿往后的漫漫人生中,任何阶段都不如出生时经历的苦痛剧烈和难以承受。

然而事实上,针对这种难以承受的剧变,人类并没有为新生儿提供任何支持。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是完全空白的,没有任何我们为新生儿提供帮助的记录。

目前,大家并不认同这种想法。相反,大家都会认为,社会已经为新生儿做了足够的努力。那我们究竟做了什么呢?

当新生儿诞生的时候,母亲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因为她们在分娩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苦痛,所以她们得到了特殊的护理。但是新生儿呢?他们难道没有受到伤害吗?我们不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照顾吗?为了保障母亲的休息,我们给予了她们安静和黑暗的环境,而对于刚离开黑暗和安静环境的新生儿,我们是否也应该提供类似的环境呢?新生儿原本处于“放松的假期”中,现在却不得不独自成长,他们一定非常慌乱,而且心力交瘁。

新生儿的心力交瘁不只是因为生存环境的骤变,更多的是因为分娩带给他们的煎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身体会被挤压,如同身陷囹圄,受尽各种肉体煎熬才能从产道里出来。这种出生带来的痛苦与他们在母亲体内的舒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新生儿筋疲力尽。

新生儿如同一位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一路走来满身伤痕、疲惫不堪,而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准备了什么来款待他们呢?他们如此需要帮助,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医生关注的只是新生儿是否健康地活着,确定没问题就丢到一边不再留意了。

父母自然是充满欢喜地迎接新生儿的到来,就好像收到了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一样:“宝贝真棒啊!这可是我的儿子啊!”这种欢喜完全是一种自我满足。

周围的人都急不可耐地想与新生儿接触,夸一夸他。爸爸急着想碰碰他嫩嫩的脸蛋、看看他眼睛的颜色,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双眼睛能够认出自己,这让他感到快乐!

没有人知道新生儿刚刚经受的苦痛,他们纯净却无人理解。他们一穷二白,用他们从未感受过光线的眼睛和沉溺于安静的耳朵去观察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的四肢从未碰触过任何物体却受到了外界的挤压。他们柔嫩的肌肤被外界粗糙的物体伤害。

事实就是,新生儿没有被温柔对待,反而被成人手上的老茧和粗硬的衣物磨得刺痛。

由于新生儿身体娇嫩,并不是所有人都敢去触碰他们。母亲和家里其他人都为此担忧,于是将新生儿托付给有育儿经验的人,以使自己安心和放心。没有人在意新生儿娇嫩脆弱的身躯是需要呵护的。甚至于那些有育儿经验的人也没有学过如何安抚新生儿,他们只能用自己粗糙的双手紧紧环抱,防止他坠落。大家普遍认为,只要孩子健康地活着就好了。我们做的所有努力就是让他活着,以至于从来没研究过如何正确地呵护这个娇嫩的生命。

在这个时刻,一定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在照顾过程中一定会触碰到他们的,究竟应该如何是好呢?”

新生儿出生以后,医生会马上将他提起来,让他发出哭声。周围的人听到哭声后都会觉得满意:“孩子能发出声音了!”大家都认为,哭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孩子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流出的眼泪可以清洁双眼,哭泣带来的颤动可以扩张双肺。从来没有人听出新生儿哭声中的绝望和伤心。

紧接着,新生儿会被包裹在襁褓中,如同被石膏封印一样。曾经在母亲子宫中蜷缩着的四肢也被人为粗暴地伸展,并且不能动弹。

实际上,新生儿出生的头一个月根本没有必要穿衣服,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纵观新生儿的穿衣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缓慢的变化。从僵硬的襁褓到柔软轻肤的布料,从过大到逐渐合身,种种改变昭示着新生儿的穿着正在向裸体主义靠近。如果进一步发展下去,他们确实可以不用穿衣服。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让新生儿裸体,就一定要保障周边温度是适宜的。由于他们在“休假期”中一直处于温暖的母体中,本身并不具备抵御外界温度变化的热量。衣服只有保温的作用,当周围温度适宜的时候,反而成为累赘,阻隔了新生儿与温暖的空气。我们可以看看动物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幼崽的,即使幼崽长了绒毛,母兽仍然会用自己的身体环绕幼崽来为它们取暖。

社会对于新生儿漠不关心的做法,我认为没必要再讨论了。我很肯定,如果让美国人发言,他们一定会说自己在照顾新生儿上是如何细心;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发言,他们则会质问我是否深入了解过他们国家在儿童护理和医学上的最新进展。我不得不说,我一直都在关注并且研究这些国家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对于这一领域最新进展的了解甚至称得上是洞若观火。同时我也必须说,所有国家在这件事上都不够赤诚,而这种心态却是迎接新生儿时所必需的。

我们只看到了自己对新生儿的付出,一味地在已有建树的领域“锦上添花”,却忽视了那些未曾意识到的领域。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是无法进步的。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真正地了解孩子。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来,那就是无论我们有多爱孩子,但是从他们诞生开始,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对他们有所防备。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也是我们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因为我们迫切地想保护自己拥有的东西,无论它的价值是大是小。比如,为了避免婴儿的床垫被污染,我们采用防水垫。婴儿床已经很不堪了,加上防水垫以后更是让婴儿苦不堪言。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成人满心满眼都是要看住孩子,避免他们弄脏自己的东西,避免他们到处闯祸让人心烦。防范孩子成了第一要务。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越来越了解孩子,照顾孩子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完善。为了改善新生儿的感受,维也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准备温暖的、具有吸水性的床褥,脏了以后随时可以丢掉。这些措施都预示着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成人已经开始关注新生儿的感受。

不过,如果我们对新生儿的关注只停留在生命安全的层面——让孩子健康地活着,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采取更专业、更科学的措施,例如学习医院负责照顾新生儿的护士,他们工作时会戴上口罩以避免将细菌传染给婴儿。事实上,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有“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这个世界。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在医院持续地观察、研究,并且对家庭进行教育宣传,从而加深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

如果孩子出生在富裕家庭,大人们能为孩子提供的也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诸如华丽的衣服和高档的摇篮之类。物质上的奢华是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的。对于生而富贵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而非让他们沉浸在物质的享受中。

例如,让孩子生活在远离闹市且光线合适的婴儿房里(类似教堂的彩色玻璃会带给人温暖的感觉),这就是适宜的环境。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恒温的环境(类似环境温度始终如一的歌剧院等),方便孩子裸睡。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抱动裸体的新生儿才不会刺激他的皮肤?首先我们应该洗净双手,并且提前进行练习,保证双手的稳定和从容;然后轻轻地托起新生儿的身体,双手如同一张温柔稳定的吊床,让孩子像出生前一样蜷缩起自己的四肢躺在我们的臂弯里。在将婴儿的身体调换方位(从垂直到水平)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使用特别的方法。平稳地移动病人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病人的技能之一。护士通常不会直接用手将病人拉起来,而是会将一个支撑物塞在病人的身下,然后在不改变病人水平位置的情况下移动病人。

我们也可以将新生儿看作病人,毕竟他们刚刚和妈妈一起经历了生死考验。如果新生儿的诞生过程十分顺利,我们会松一口气,并且庆幸不已。在出生的过程中,新生儿会遇到各种难关,有时甚至会窒息,必须依靠人工呼吸才能抢救过来;有时,新生儿的头部会被产钳夹变形,或者头部出现皮下出血。从这个层面上讲,新生儿确实是个病人。

但是,新生儿与病人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他们的需求与病人并不完全相同。新生儿更需要的是适应生存环境,形成对自己的初步认知——一无所有但内心积极活跃。我曾经见过一个新生儿从窒息中被解救出来,紧跟着他被放进了水盆里。在迅速下沉的过程中,这个新生儿会睁大双眼并且不停地挥动四肢,似乎感受到了自己正在沉入水中。这是新生儿第一次体验到恐惧。

当面对新生儿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抱有一种面对病人或者弱者时的怜悯心态,而是应该怀着对生命奥秘的敬畏之心。所谓生命的奥秘,就是生物诞生和繁衍的秘密。

大家存在一个误解,以为新生儿没有意识,无法感知苦痛或者时快乐,因此无论为他们准备多好的环境都是一种浪费。可是不妨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对待病人时会不惜一切代价呢?这些病人中不乏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或者已经无法动弹的植物人。由此可见,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不论是精神上还是情感上。这一点不容置疑。

对于成人而言,新生儿算不上真正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他们也没有真实的情感。我们不知道如何欢迎新生儿,尽管这个世界终将属于他们,他们会继承我们的事业,并且继续建造、继续完善这个美好的世界。

三、生命的本能

哺乳动物称得上比较高级的动物,在本能的驱使下,它们得以从容面对幼崽诞生后的那一段难受且奇妙的适应期。比如家猫,当小猫咪诞生后,猫妈妈会将自己的孩子藏于黑暗的角落中进行保护。它们拒绝人类的照看,一眼都不行。而随着成长,小猫咪会自己走出黑暗,神气十足地跟在猫妈妈后面。

野生动物在保护幼崽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其实更有说服力。很多哺乳类动物都是群居生活的,但是当雌性动物即将分娩的时候,它们会义无反顾地离开群体,寻找隐秘的角落去诞生幼崽。幼崽出生以后,母兽会继续将幼崽和群体隔离起来,时间一般会持续两三周或者一月有余。在隔离期间,母兽就是幼崽的保护伞。刚出生的幼崽无法适应外界强烈的光线和嘈杂的声音,母兽就会给它们提供一个隐秘的角落。正常来说,虽然幼崽一出生就具备了行走的能力,但母兽还是会悉心呵护它们直至它们能完全适应新环境、掌握各项生存技能。这个时候,母兽就会带着幼崽回归群居生活。

其实,这种非同寻常的保护事例,在动物群体中每天都会发生。无论什么物种,比如马、野牛、野猪、狐狸、老虎等,它们保护幼崽的方式都是大致相同的。

母牛会带着刚出生的牛宝宝远离牛群,并且悉心照料牛宝宝:母牛会用前腿环绕着牛宝宝为它取暖;母牛会用舌头帮牛宝宝清洁身体;母牛甚至会用三条腿站立来帮助宝宝们更容易地吸奶。之后,母牛会将牛宝宝带回牛群,继续精心地照料它们。在四肢行走的哺乳动物中,几乎所有雌性都是这样照顾幼崽的。

有时候,母兽对幼崽生存环境的要求不仅仅是隐秘而安静,还要合适才行。它们会努力地为幼崽准备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比如,母狐狸在寻找生产的栖身之地时,更倾向于茂盛的灌木丛;如果没有灌木丛,母狐狸就会在地上挖个洞,或者找一个树洞安家。它们还会精心地布置这个窝,将从自己的乳头周围拔下来的体毛铺在窝里,这样不但让幼崽觉得柔软,还能方便它们吸奶。

在这个阶段,所有的雌性动物都会小心谨慎地保护幼崽,任何妄图接近幼崽的生物都会受到它们的攻击。然而,被人类豢养的动物会逐渐失去这种本能,比如,家养的母猪可能会吃掉自己的小猪崽,但母野猪却是非常富有母爱的。那些被圈养在动物园或者笼子里的老虎狮子有时也会杀死自己的幼崽。由此可见,动物只有在自由发展、遵循本能的情况下,对幼崽的保护天性才会发挥作用。

这种动物的天性表明一个清楚明了的事实:哺乳动物的幼崽诞生以后必须通过外界的干预来适应新环境。由此可见,新生儿的第一个脆弱阶段就是他降临在这个世界的那一刻。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分娩过程,他们需要休整,也需要熟悉自己的身体机制。在这之后,新生儿就进入了生命的第一年,也就是哺乳期,这是他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经历的第一个阶段。

哺乳动物对幼崽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对身体的照顾——寻找一个隐秘安静的地方,大自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动物幼崽可以依靠母兽的乳汁和体温来克服生存环境的骤变带来的种种困难。母兽也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等待幼崽心理本能的觉醒,这种本能会帮助幼崽成为独立的个体。同时,这种本能的觉醒需要一个寂静而幽暗的环境。正是因为这样,母兽可以长期等待,并且悉心照料宝宝们,给予它们关爱。与此同时,为了唤醒幼崽们的心理本能,母兽还需要在回归群居生活前对幼崽进行各种训练。比如当小马驹训练走路的时候,它可以学会识别母亲的特质并主动跟随,更为关键的是,它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唤醒自己的心理本能,拥有一匹真正的马的特质,即使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在小马驹成为一匹真正的马之前,母马不会让人打扰它。猫也是如此,母猫会藏起刚出生的小猫咪不让人们打扰,直到小猫咪们可以睁眼并学会了站立。

毋庸置疑,自然界一直在监管生物进行内心本能的觉醒以及它们的成长发育。就像母兽不止照管幼崽的生理健康,还要费心呵护它们,直到它们独有的天性显现出来。人类也应该这样,我们也可以悉心呵护新生儿,等待新生儿体内的心理本能的觉醒。

四、孩子自己创造自己

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具有“心理活动”,那么我们照看他们的时候是否需要顾及这一点呢?毫无疑问是的,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在后面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越来越关注他们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现在对于看护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发展,更要顾及他们的心理发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出生开始。

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指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和帮助孩子的心理发展得更健康、更积极。如今,当我们可以清楚地认知人类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区别时,就应该了解到,新生儿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拥有自己的心理活动了。潜意识涵盖了大量的心理冲突和心理事实,这个复杂的概念目前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一旦开始正视新生儿有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个现实,正视新生儿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的心理这个事实,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令人振奋的图像:在黑暗中,一个灵魂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朝着光明前进,并且努力让自己在一个并未为自己的诞生做好准备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发现了这个处于困境中的灵魂,却苦于找不到帮助他的方法,甚至于可能成为他成长的障碍。

现在我们认可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些想法,推断出孩子自身具备掌控身体和心灵的本能,就好像我们在哺乳动物的幼崽身上所观察到的特质一样,它们可以通过自身本能的发展来体现自己物种的特性。人类婴儿的运动神经比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崽发育得更加缓慢,尽管婴儿一出生就开始运作自己的感官,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光线、声音和触感,但是他们没有任何运动技能,没有办法自己站立行走或者说话。对比其他物种的幼崽,显然人类婴儿的无助期会更长。他们必须经历长期努力、不断尝试,才能在1岁左右开始行走,要在2岁左右才能自如行走。语言能力方面也是如此,婴儿出生以后在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发出清晰的声音,直到6个月左右,才能发出一些模糊的音节。由此可见,孩子的发育是比较缓慢的,他可以尖叫却无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同时期的动物幼崽已经掌握了自己所属物种的语言,小狗学会了独有的汪汪声,小猫咪学会了喵喵喵,连小羊羔也可以咩咩咩地叫了,尽管一开始这些动物幼崽的声音十分弱小。人类的婴儿呢?他们还只会哭闹、喊叫。从这个角度来看,婴儿比其他动物的幼崽可笨多了!

但是如果你认为婴儿因为其生理的虚弱而无法站立或者行走,更无法进行运动,就认定婴儿的协调感缺失,那真的是错到离谱了。他们可是一出生就掌握了吮吸和吞咽这两个动作并且可以协调运用的天才,要知道,让这两个动作的协调一致是很不容易的,而婴儿做起来却毫无难度。由此可见,大自然在对人类婴儿和动物幼崽的训练上是有区别的。孩子动作能力的发展是脱离了本能的,需要耐心地等待肌肉的发育和协调,然后由人类的意志对肌肉和本能下达命令,来完成指定的种种动作。人体的本能和肌肉体现出来的并不是生物的特征,而是心理的特征。

人类的天赋异禀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明确的展示,同时还添加了其他基本特质:所有正常的孩子都会掌握行走和语言的技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又会展示出无法预料的个人变化,这成了一个成因未明的谜。简单地说,就是动物幼崽长大以后的样子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小鹿成为大鹿以后就可以快速飞奔,小象成为大象以后就会变得迟缓笨重,小老虎成为大老虎以后就会成为凶猛的野兽,小兔子成为大兔子以后就成了温顺的食草动物。这些规律非常稳定且无法逆行。但是对于人类而言,那可就不一定了。人类婴儿漫长的发育期反而成了让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孩子们的发音会逐渐清晰,但是我们无法预料他会掌握哪种语言,因为他会先吸取周围环境的语言,之后慢慢地掌握单音、音节的发音,最后组合成单词。孩子会主动创造出与环境匹配的能力,他创造了他自己。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运动器官能积极运作表示他的身体机能自我成长,拥有了属于自我的特质。

大家都知道,人体是由各种器官组成的,这些器官在生理上被称为“随意肌”。字面的意思就是,这些肌肉随着人的意识而动作。这个词完美地展示了运动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如果这些器官没有与心理活动密切结合,意识就无法发挥作用,最终一无是处。

如果缺乏运动器官,任何物种的生物本能都无法体现。即使再小的昆虫也不例外。作为高度进化的高级动物,人类的肌肉组织极度复杂,以至于在很多解剖学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你记住所有肌肉的名字之前,你至少要先忘记7次。”肌肉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有些肌肉用于冲动,有些肌肉用于抑制,有些肌肉只能向前移动,有些肌肉只能往后移动,将这些肌肉的不同功能进行整合就能执行各种复杂的动作。虽然肌肉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并不会产生矛盾,而是会和谐互助。每一种冲动都会伴随一种抑制,向前的肌肉也总是会和向后的肌肉一起合作,这些肌肉形成一个组织,合作完成一个个精准的动作,比如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小提琴手的手部动作。我们完成的任何一个精细的动作都是相反动作的结合,而每完成一个精细动作都需要调动一支“肌肉部队”与另一支部队相抗衡。经过时间的打磨,我们的动作会越来越完美。

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完全归功于大自然,实际上形成这种能力,绝大部分应该归功于个体。这是超越了人的天赋本能的超自然能力。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身上体现的第一个事实——充满生机的精神必须借助肉体才能有所发挥,进而让人类得以展示自我。这是孩子们出生以后的第一课,也是我们成人的首要任务。

假设人体需要借助“肉体化”的过程来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发展,那也就表明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早于生理成长的。孩子的心理活动早在外界能观察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与他们对外界的表达大相径庭。在刚刚具备意识时,孩子们的心理是脆弱和纠结的,外在表现却是急于通过肌肉运动从不同的感官角度认知周围的环境。生物个体与生存环境之间是可以相互作用的,更确切的说法是,孩子们的精神胚胎与周围的环境可以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力可以帮助孩子塑造自我并不断完善。

在生物学上,生理胚胎的心脏——脉冲囊泡,会从母体的血管中吸收营养,然后将营养输送到受精卵的各个部分。精神胚胎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理特性也是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发育和组织的,他们全力以赴地从环境中吸收能量,从而让自己的个性进行更深入的整合。心理发展是一个非常持久且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多种整合方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必须保持清醒,掌控主导权,避免败于懒惰的本能或者变得呆板。人类需要通过持续的命令,来维持心理活动的正常运转,避免失去自我。

综上所述,孩子的心理发展必须借助于肉体,在发展过程中,孩子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孩子的生理发展无休无止,精神发展也不例外。而且人类的精神胚胎和生理胚胎一样,是自我发展、自我塑造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孩子才是人类的创造者,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为“人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