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多和同伴相处。
生物学早已证实,环境会对生物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进化论也曾提到,物种的繁衍、生物的形态都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环境会促使生物发生改变或变异。
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对昆虫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这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昆虫的成长过程。通过生物学研究我们知道,要想对生物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就必须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观察和研究。
通过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其实并非人类适应了环境,而是人类创造了一个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
在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一些重要的精神力量的影响,这些精神力量会帮助我们获得各种社会人际关系。
人如果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甚至可能连正确地了解自己都很困难。
新的教育学理论有一个重要观点:成年人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多和同伴相处。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宜孩子成长的生活环境。孩子所处的世界是成年人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们的人格发展会因此受到不良的影响。
例如,在这个生活环境中,没有什么物品的尺寸是与孩子的身材比例协调的,两者之间差距悬殊,因此孩子很难顺利地使用这些物品,更无法利用这些物品帮助其自然发展。
由此可见,孩子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失调的环境中,这里的“失调”不单单是指物品尺寸的差别,更严重的是,孩子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如地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这就好比一个技艺高超的杂技家,他的动作必然是灵活敏捷的,当他看见别人模仿他时笨拙的模样后,一定会觉得别人是不自量力。在他看来,自己的高超技艺是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如果别人尝试着学习他的动作,他也许会因此而感到不耐烦。而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跟这位杂技家是一样的。
在此,我想告诉每一位妈妈,就让你的孩子遵从自己的喜好行事吧,无论是梳洗、换衣服还是吃东西,都让孩子自己来决定。
如果我们能够重返孩提时代,并且生活在自己给孩子准备的环境中,哪怕只生活一天,我们也一定会感到非常痛苦。我们会像孩子一样发出反抗的声明:“不要管我!”并且会因此耗费大量的精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们甚至还会因为无法实现自我意志而像孩子那样哭泣。
但是有许多母亲曾经向我抱怨:“我家孩子真令人烦躁,早上不起床,中午也不睡觉,还总是跟我说‘不要,不要’。小孩子为什么会整天这个样子呢?唉!”
其实如果父母能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他的环境,为孩子准备与其身体比例相符的物品,孩子的精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心理就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得自由而快乐了。
这样一来,大部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此以后,孩子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环境,也可以自如地进行自我创造了。
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环境是否优美、舒适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活动。如果环境优美、舒适,孩子就会主动在这个环境中去探索、发现;但是如果环境恶劣,孩子就不会有好的表现了。
在环境的好坏上,孩子的直觉是非常敏锐的。有一天,美国旧金山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小女孩去参观了一所公立学校,刚一走进教室,她就发现桌椅上满是灰尘。
小女孩对这所公立学校的老师说:“老师,你知道为什么你们这里的孩子不肯打扫教室而要让教室这么脏乱吗?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抹布。假如没有漂亮的抹布,我也一样不想打扫卫生。”
蒙台梭利学校的孩子学会了观察和感知环境,知道了保持环境整洁,长久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而且也会让他们周围的物品都保持干净整洁。
有许多人建议我在孩子们的桌椅脚下粘上一层塑料防滑垫,这样桌椅移动时就不会发出噪声。但是我认为,通过桌椅移动时发出的噪声,孩子们可以了解动作粗鲁所带来的后果,也会因此学会轻柔地移动物品了。
孩子在活动中往往会显得没有章法、不遵守秩序,这是因为孩子与成年人不一样,他们的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我们儿童之家,如果孩子因为动作粗鲁而导致桌椅发出了噪声,这也是在提醒他们:要小心自己的动作。
在我们的学校中,有不少玻璃器具、花瓶和碗盘之类的物品。也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让小孩子用这些易碎的物品呢?如果把这些物品交到三四岁的小孩子手里,肯定会被打碎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将几片玻璃看得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难道孩子的行为训练不比这些廉价的器具更重要、更有价值吗?
事实上,一个生活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环境中的孩子,必然会努力注意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即使没有外部的激励,孩子也会按照环境来完善自己的行为。
我们既能在孩子们的脸上看到他们的愉悦和骄傲,也能看到他们难以言喻的认真。这些都表明了孩子改善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非常乐意这样去做。
实际上,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他的人生道路上只有自我成长。我们必须要拼尽全力帮助孩子去完善自我,这样才能让他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以方便他们练习那些必须得学会的事情,因为我们所说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练习而得来。
我觉得实行新式教育,不仅要改变教师的职能,也要改变学校的环境。如果仅仅在普通学校里引用“新式教材”,是无法彻底地进行教育革新的。
学校应该是孩子可以自由生活的场所,在这里,孩子可以享有精神上的自由,使他的身心都在最好的条件下发展。
学校必须引进生理卫生学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还要普及和改革孩子的服装,让他们穿上整洁、简朴且方便活动的衣服,而且一定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穿戴。
此外,还要在学校里普及幼儿卫生学中相关的营养知识,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改革。
上面这些教育改革对于像儿童之家这样设在居民楼里的学校来说非常合适。家庭和学校更近,就能更好地配合起来,一起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里,我们也会对房间进行一些特殊的布置。
例如,依照心理卫生学的要求,我们将扩大教室的面积;依据孩子生理上的呼吸需求,我们将按照计算结果来保证自由流通所需要的空气量以及物理空间;窗户最好也改得更加宽大,以便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
同时,我们还要扩大厕所的面积,并且配备洗澡间,使用混凝土地板,装上方便清洁的护壁板以及中央暖气系统。
学校会设立食堂,以便给孩子们供应食物;也会开辟花园,在教室建造宽敞的阳台。除此之外还会建造体育馆,体育馆会有一个宽敞的大厅以及各种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体育设施与设备。
课桌椅要选择那种比较复杂的、可以旋转的,防止孩子因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而造成身体畸形。
综上所述,学校的布置一定要符合心理卫生学的标准,虽然这样会增加成本,却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活动空间。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给孩子提供有“物理教室”两倍大的“心理教室”,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只有以上这些都做到了,我们的学校才算达到了完美的理想状态。
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想让孩子们在心理上感觉舒适,至少要让教室的地面有一半是空置的,空置处不能放任何物品,为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身处这样自由宽大的空间中,孩子们会感到更快乐。这个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定比一个塞满家具的狭小空间要舒适得多。
家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儿童之家,我们会选择一些相对简单、轻便实用的家具。
首先,家具一定要清洗起来很方便,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会保持整洁,另一方面也更方便他们进行既愉快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清洁练习。
我们所说的“轻便”,是要从根本上达到艺术美的程度。它不能是臃肿的或者奢华的,而是将典雅、和谐与简便、整洁融为一体。
在位于波利戴洛乡村的儿童之家里,我们准备的桌椅、餐具柜、陶器、纺织品以及其他装饰品等,都呈现出了古老的乡村艺术风格,看上去既简单淳朴,又优雅自然,同时兼具了美观和大方。
有时我觉得,假如这种古老的乡村艺术普及开来,也许会成为一种新时尚。
而且我们最好能按照这种风格去制造简便、典雅的家具,来代替现在学校里使用的那些繁杂、笨重又昂贵的家具,这样的家具一方面实用性强,另一方面又能够体现人类的个性精神。
按照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试着去挖掘曾在意大利各地流行过的乡村艺术,必定会有所发现。结合这样的乡村艺术所制造出来的家具,必然是品类丰富且各具特色的,一定能在各地受到欢迎并推广开来。
这样做既能提高我们的鉴赏力,又能促使我们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它能启发人们引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对于孩子来说,目前的生存环境非常丑陋且黑暗,人性化的艺术可以让孩子摆脱当前这种生存环境。
孩子们一进卫生所就会感到害怕,因为卫生所的墙壁完全没有装饰,家具也都是白色的,给人一种非常寒冷的感觉。
夸张一点儿说,学校就像坟墓:墙壁是灰色的,没有任何装饰;黑色的课桌椅就像灵柩,一行行地排列着。学校之所以选择灰色和黑色,是因为即使墙壁和课桌椅被孩子们弄脏了,也很难被看出来。
教室里除了黑色的课桌椅以及光秃秃的如太平间般简陋的墙壁以外,其他物品都因为害怕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而被拿走了。大家都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可以专心学习。
由此可见,人们这样布置孩子们的教室,实在是用心良苦,目的是想让孩子们在听课时能够集中注意力。
其实,孩子如果真的被自己的兴趣吸引了,其他装饰品是无法分散他的注意力的。更何况优美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还能够让孩子放松疲惫的身心。
环境优美的地方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学校必须建成一个“实验室”,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看到各种美的东西,还可以观察人类的生活。
综上所述,孩子使用的器具、桌椅等,都要以轻巧、方便移动为原则。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必须具有教育性。因此,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瓷碗、瓷板、玻璃杯、玻璃吸管等容易被打碎的器具,孩子们一旦打碎了这些器具,地上的碎片就会警告孩子们,他们的动作太粗鲁了,以后做事情的时候要更小心一点儿。
如此一来,通过这些器具就能指引孩子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让他们明白行事要谨慎、行为要规范,学会不再碰撞、打翻或者摔碎这些物品了。孩子们的行为会在这些器具的“教导”下变得越来越文明。渐渐地,他们会像主人一样充满责任心,尽力去保护和管理各种器具。
同时,孩子们也会养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谨慎地使用其他干净、美丽的物品,避免弄脏或者破坏它们。经过这样的行为训练之后,孩子们会变得更完美,他们的动作会更加协调、文明而优雅,行动也会变得更加灵活与自由。
我们常常让孩子们欣赏宁静优美的音乐,在这样的训练和熏陶之下,他们就会对噪音产生厌恶,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随便和他人发生争吵,也会控制自己不制造令人厌恶的噪音。
然而,一般的学校使用的都是沉重且牢固的黑色课桌,即使是强壮有力的搬运工人,想要移动它们也很困难。这种课桌哪怕被孩子们撞过无数次也不会破损,或者被孩子们画下再多墨痕也无法看到脏污的痕迹。金属盘也是如此,即使孩子们无数次将其丢在地上,它们也不会被摔坏。
对于学校来说,这样当然更方便管理,但是却不能让孩子们发觉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缺陷,因为发现不了自己的过错,所以也就不可能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人们普遍接受了孩子需要运动这条重要的卫生原则。所谓“自由的孩子”,通常是指可以自由运动的孩子,例如可以自由地跑动和蹦跳等。
现在,在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妈妈们基本上都愿意听取儿科医生的意见,允许孩子在室外进行自由活动和玩耍。而且我们也明白了,假如让孩子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他就很容易因为这种限制或阻碍而发生暴力行为,孩子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有序的玩耍,是非常艰难的。
人们谈论孩子在学校里的自由时,一般会觉得自由是指孩子们在学校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都不被限制,甚至包括跳上课桌或者疯狂地撞击墙壁之类的危险动作。
其实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心理卫生学上的“自由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自由,身体自由只是很初始的一种状态。
关于如何给孩子自由,我们可以借助一只小狗或小猫的活动来做个类比,小狗和小猫在公园里或者在广阔的田野中都可以自由地跑跳,孩子们也应该如此。
假如我们认为“自由就是指身体的自由”,并且这样对待小鸟,我们就会按照这个观点做出自认为对小鸟有利的安排。例如,我们会在笼子里为小鸟装一根树枝,这样小鸟就能够在树枝上自由地跳跃了。然而,无论我们为笼子里的小鸟做了什么精心的安排,它都不能感受到幸福。因为对于小鸟而言,真正的自由是可以在广袤无垠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们必须为小鸟或者其他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以便让它们自由地运动或活动。对于孩子而言,同样也需要为其准备类似的自由环境。
我们观察之后发现,如果让孩子自由地进行练习,他也许会变得不耐烦,会因此而吵闹或者哭泣,但是大一点儿的孩子却更乐意去做一些新鲜奇特的事情。
孩子们无法接受单纯为了行走而行走、为了跑步而跑步,他们甚至可能因此感受到屈辱,这样的练习对他们来说是不具有任何趣味性的。
然而,如果任凭孩子自己活动,对其任何行为都不加过问,是无法获得一个好的效果的,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这样做的唯一优点是能够促进孩子的消化和生长发育,但是这样的优点对于其弊端来说完全不值得一提。
在过度自由的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变得野蛮无礼,他们会渐渐养成一些失礼、蛮横甚至是危险的行为习惯。
因为孩子们并不像小猫,他们无法通过自由活动获得优美感人的行为,也无法借助自然的跑跳来让自己的行为更完善。
那些可以让小猫得以发展的活动,并不能在孩子们的身上获得同样的效果。因为在人类孩子的基因中,没有一种本能或者冲动,是可以让他的动作变得优雅、行为变得完善的。
这就表明,孩子的本性与小猫是不同的,他们自由活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
如果运动本身包含很少的智力因素,整个过程中又没有人对孩子做出恰当的指导,那孩子就很难不对运动产生厌倦。
试着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成年人被迫去做一些“毫无目的的行为”,我们会容易对此产生特别空虚、无聊的感觉,孩子们也不例外。
历史上曾经存在一种刑罚,其方式如下:奴隶被逼迫在地上挖出很深的坑,接着又要求他们对刚挖出的坑进行填埋。奴隶感觉在做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因此就感到了厌倦和痛苦。
通过以往科学家对人的疲劳进行的实验,我们得知,从事与智力相关的工作的人比从事无意义工作的人,显得更有精神,也更不容易感到疲劳。
有些医生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患有神经衰弱的病人若想治愈,不应该通过“户外锻炼”来进行治疗,而是应该通过“户外工作”来进行。
弄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很重要,户外工作是有目的而进行的,户外锻炼却只是一种毫无目的的持续的活动。
例如,打扫地面、清洁桌椅、洗衣刷鞋、铺上地毯等工作,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物,而技工的工作则大有不同,技工是需要通过智力去生产产品的。
换句话说,一般的清洁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劳作方式,只需要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动作,无须过多的智力活动。而技工的工作是需要智力的,是一种生产性的活动,包含了一连串与感觉有关的复杂的肌肉运动。
对于孩子来说,同样也能通过做一些类似的简单的生产性活动来训练和提高自我,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
为了让孩子能够进行这样的活动,我们就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由地发挥模仿和活动的本能。
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中所配备的物品、器具和设施,需要和孩子的身高、力量、能力大小成比例。
例如,家具要轻巧易移动;柜子必须是孩子可以够得着的高度、底部还要带上小脚轮;锁具应该方便孩子使用;门要轻便、易于开关;房间的墙壁上要钉一些比较柔软的衣架,且衣架的位置要低一些;刷子要小巧以便让孩子的手易于抓握;肥皂和脸盆要选择适合孩子使用的大小;扫帚得准备圆柄的而且要轻巧;衣服要准备穿脱都方便的,等等。
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可以激励孩子自由活动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活动时不容易感到疲劳,动作也可以慢慢地变得完善和协调,行为也会变得更加优雅和灵活。
在能够自由活动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进行自我训练,这样的环境可以促进孩子追求更大的自我发展,这不仅是让孩子成长为“人”的重要条件,也是让孩子形成独特人格的重要条件。
可以自由活动的孩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社会意识。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安全可控的,他就会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足,意识也会得到提升。
在形成自己人格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培养出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克尽己任的品质,并通过小心谨慎地完成各种任务来获得理性的快乐。
只要环境适宜,孩子就会心甘情愿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活动,他们的心理会在持续的工作中更加完善,他们的生理也会逐渐发育健全。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好,与此同时,我们成年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通常成年人会竭尽全力地帮助孩子做事,但往往正是这种帮助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
的确,因为孩子好动,动作也许会比较粗鲁。然而,哪怕教室中的桌椅没有被固定起来,孩子们也不会为了得到发展机会而故意破坏桌椅。固定的课桌椅虽然看上去比较整齐,但是这样一来,孩子们永远也无法让自己学会行动有序了。
当然,让孩子们使用不会被摔坏的铁碗或铁盘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话,他们反而有可能经常把碗盘丢在地上,根本学不会珍惜物品。
这样的做法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遮掩了真正的问题。孩子们并不会停止犯错,成年人的做法只会成为孩子自然发展的巨大阻碍。
一个喜欢自己动手的孩子,会充满活力且富有合作精神。但是成年人一旦发现孩子遇到了困难,往往就会立刻介入进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成年人总是会干涉孩子的想法,不论孩子准备做什么,他们好像一直都在否定孩子:“你要自己梳洗吗?要自己穿衣服吗?不要在这些事情上努力了,我可以给你帮助,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
一个被成年人剥夺了自主权的孩子,与人相处时往往会有不少麻烦,但是大人们把这种麻烦当成是孩子的不乖和任性,反而认为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是在帮助孩子,是为了孩子好。
认真回想一下,孩子是如何度过他们刚出生的那几年的。他们总是受到各种限制,不可以随便动用家里的物品,这样一来,他们就失去了练习控制自己的身体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的机会。
成年人往往剥夺了孩子们累积生活经验的机会,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就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有些孩子好像没有人能够将他们教育好,他们总是焦躁不安、闷闷不乐,不肯听从父母的教导。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只能选择不再干涉他们,让他们自由行动。
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父母是对孩子有包容心的好父母,他们对于孩子日复一日任性的行为报以宽容的态度。然而,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真的好吗?如果大家认为这样是好的,那么就没有真正理解好的标准。
容忍孩子犯错误并不是真正的好,真正的好是要努力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尽力为孩子提供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让孩子自然成长。对于孩子来说,这样才是给了他们真正的爱。
我们必须明白,孩子还不够强大,还没有掌握很多必要的技能,我们必须为其提供有利的帮助。
如果我们在一个属于孩子的环境中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反应,就会发现,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孩子总是会自觉地为此而努力着。
一种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合适,我们可以通过孩子选择的物品来确定,环境是否合适也影响到了孩子能否利用这些物品发现自己的错误。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什么也不用做。
我们为孩子创造了适合他们的环境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克制自己帮助孩子的想法和冲动,我们只需要在旁边安静地观察,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可以了。我们不去打扰孩子,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流,不去管他。
如果孩子开始做一件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时,就会安静下来并且沉迷其中。因此,除了观察以外,我们什么都别做。
我创立蒙台梭利学校的原因就在于此。与普通学校正好相反,在我们学校,老师只是担当观察者的角色,孩子们通常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普通学校里的老师常常处于主动的位置,孩子则是被动的。可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发展,老师应该只是在一旁观察。
这让我想起曾经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工作人员忘了打开学校的大门,孩子们因此不能进入学校了。老师让孩子们从窗户爬了进去,但是她自己却只能继续待在校门外。后来,孩子们听从了老师的安排,一个接一个地从窗户爬进了教室,并自觉地开始了学习。
因此,我们必须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以便让孩子得到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求老师暂时离开这个环境,只是私下观察孩子。创造出这种环境,在教育上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