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战略定(三)

文武大臣的心思,战刻似乎又都活络了起来。

“陛下,男爵小陈先生说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今时不同往日,此事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的事情他也不可能现在还会相同的发生,土谷浑与那突厥人的战力也多有不同。

如若一旦大军出动,那浩浩荡荡,可是数万大军。

咱们如果没有那充足的后勤作为补给的话,大唐将士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咱大唐刚刚安定下来没有过去多少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鼓励生育,鼓励农耕,让咱们的百姓好好的休养生息。

一旦大军主力出现问题,那到时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大军不宜动,此事还是请陛下您三思。”

户部尚书唐俭也把昌繁刚刚说的那些话都听进去了。

他心里头也清楚,昌繁正在把武将和陛下说动。

当年李靖大获全胜的事,他也是了解的非常清楚,只是时过境迁,李靖也上了年纪。

李靖大将军不可能再像以往那般作战勇猛,最起码他在体力上已经下降了不少。

如果大胜,固然是好。

如果战败,那又当如何?

到时候一旦战情恶化,很有可能会给大唐朝廷带来一场巨变也说不定的。

如果战场失利让大唐的将士伤筋动骨,甚至可能因为这一场战争而动摇了整个大唐多年辛苦才建立起来的根基。

危险国本的事情,还是很有可能因战争而出现的。

“还请陛下三思,在北方目前也还有不少大小的游牧民族觊觎我大唐边城已是良久,咱们也不能不防啊。

他们一直不满意其放牧的现状,一直对咱虎视眈眈。

现在我大唐各方边境均有将士用命在守候,如若我大唐在土谷浑边境有所失利,我想那些蠢蠢欲动的蛮族之人,必定要会再一次的卷土重来。

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可就真正的进退两难了。

腹背受敌的情况一旦出现的话,对于咱们边境的守军将土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杨大人说的对,咱们大唐百姓的人口因战乱而骤减,经过这么些年才刚刚缓过来了一口气,才提升了那么一些。

如果因为对付那土谷浑人的骚扰而再次大动兵戈,咱们人口上的再次减少,必然又会对整个天下的安定造成那不可挽回的冲击。

此事,请陛下多加考虑。”

“老臣附议。”

不断的有一些文官站了出来奏表他们的意思。

在他们这些文官的眼中,昌繁前面所说的那些话,确实是太机会主义了一些。

打仗,确实会损失巨大。

男爵昌繁年纪尚轻,定然不会全面了解那战争之害。

动刀兵者,主凶,他就长安的一个少爷羔子,靠着投机才发了点财、靠着巧舌如簧才攀附上了陛下这棵大树,他就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了。

他又怎么会能够知道己方出动大军去应对那土谷浑人就能够百战百胜?

更何况,那土谷浑所居住的那些地方,它和北方的那些大草原之上的突厥人的地理位置方面相看甚远。

土谷浑人所居住的地方海拔比较高,要是大唐的军队过去那里战斗,稍有不慎的话就有可能吃大亏的。

如果习惯不了他们土谷浑那边的气候,在将士的战力方面很容易出现骤减,这些都是行军打仗方面不确定的因素。

军队的将士拉出去容易,到时能不能前须全尾的回来,这都是一个很难讲的问题。

一个不小心,甚至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也说不准。

大唐能够有现如今的这些美好局面,能够让全国各地的百姓安居乐业,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男爵昌繁不过是一个刚刚及笄没多久的大孩子而已,大唐的百万大军怎可以因他的这些主张而随意的调动?

大唐朝廷人才济济,现如今却凭一个大孩子的这些并不稳妥的说法而让将士们陷入危险之境地。

只要冷静想想,许多人也觉得这个事情甚是荒唐。

“还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在场的这些官职高低有所不同的文官们,除了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之外,其余的文臣以户部尚书唐俭为首,几乎前数尽皆上阵劝说着李世民。

站在一旁不动的,依旧是那些习惯听从号令的武将们。

反观文臣这边,在劝说的过程当中到了最后,他们竟然为了阻止出兵齐刷刷的都给李世民跪了下来。

口中不断念叨的,也就是那句听着令武将们生厌的:“请陛下三思。”

三思三思,其实李世民已经不知道三思了多少遍,才最终有了今日的书房议会。

人家昌繁把出战反击土谷浑人的最大难题,都给帮忙出主意解决了,而文臣这边可还依旧是在那劝说个不停。

这样的状况,也是让坐在上位的李世民非常的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