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暮光时分,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炊烟,那由牧童牵着的耕牛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静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
“哇哇哇!”
随着这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出来了,出来了!”产婆充满惊喜的声音响彻整个房间,而这也令站在门外的中年汉子随之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房门逐渐打开,一个产婆便抱着一个正在啼哭的婴儿走了出来。
“杜老爷,恭喜呀!母子平安,而且生下的还是个大胖小子。”
杜老爷的脸色立马大喜,接过婴儿后,便让身后的小厮递给产婆一锭银子,“多谢梅婆了!这是谢礼,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随后便连忙抱着自己的孩子,走进房间,来到自己妻子身边。看着自己的妻子脸色苍白,顿时感到心疼无比。
“让我看看孩子…”
这时候,一道虚弱的女声也响了起来,而当她看向自己孩子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已经熟睡了过去。
看着这个稚嫩的脸庞,“先给孩子取一个名字吧。”
“那就叫他杜旭吧。”
……
村子的西头有个高坡,在高披上有一家用青砖建造的房屋,精致小巧,在一片黄土屋舍的杜家庄内非常醒目,这是杜家庄庄主杜启的住处,
杜家庄周围几百亩田地都是杜家的产业,村庄中的村民都是替杜家种田的佃户。
凌晨时分,距离太阳的升起,大约还有一个时辰,村民们都还在睡梦之中,村庄中寂静无声。
一道大年约六岁的男孩身影,从杜府中遛了出来,然后朝着后山跑去。
这个男孩就是庄主杜启的儿子杜旭。孩童直接绕着后山,迈着脚步开始小跑起来。
跑了一圈之后已经是大汗淋漓,但这个孩童没有休息,反而做了一些奇怪却有规律的动作,若是现代人看见的话,一眼就能知道这是孩童在锻炼他自己。
随着一个时辰下来,天边早以泛起了鱼肚白。
而此时的孩童早已累的不行,在休息一番过后,这个六岁左右的孩子才往山下走去。
“少庄主将来一定不凡。”
“是啊!不像我家的崽子,现在还在家里睡大觉呢。”
在农田里劳作的佃户自然看见了孩童,他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孩童对这些人也是微微一笑,虽然他现在是一个六岁的小孩,但灵魂却是来自二十一世纪。
他在二十一世纪生活了八十多年,有父母、妻子、儿孙,一生幸福快乐,
没想到寿终正寝之后竟然变成了一个婴儿,经过他六年的了解,这个世界处于明朝,还是封建小农经济,以田地为生的,大部分村人靠着一亩三分地为填饱肚子奔波,比较富庶的也只是那么几家地主而已。
地主家自是可以出租田地,变卖粮食,有钱再买地,良性循环;
杜家好一点,家里有良田数百亩,是杜旭的父亲杜启白手起家创下的基业,杜旭也因此衣食无忧,还有余力提供他锻炼所需。
要说杜旭为什么这么辛苦的锻炼身体?
那是因为这不仅仅是明朝,还是笑傲江湖的世界,有五岳剑派、日月神教、武当、少林,
当杜旭知道之后,心中十分激动,试问何人不向往“一人一剑仗江湖”的任侠之旅?
杜家庄没有武功秘笈,不过杜旭却知道强健的身体是练武的基础,
所以杜旭从三岁就开始锻炼身体,四年之间风雨无阻。
与此同时,开始读书识字,毕竟练武也需要阅读秘笈。杜旭有成年人的思维,读书识字自然特别快,虽然此时与后世不同,但也不到两年就熟读《三字经》等启蒙读物。
剩下的时间就修习道经,毕竟天下武功也就佛道两家,杜旭以后还想要娶妻生子,自然只有道家一脉。他可不想像梅超风、周芷若那样身怀绝顶功法九阴真经,却不知道家真语,最后误入歧途。
杜家庄位于SX省华阴县,与华山比邻而居,而且华山派十年前因瘟疫宣布封山,于一个月前重出江湖。
杜旭已经得到父母同意,过几天就去华山拜师学艺。杜父杜母虽然不愿意,但这几年因为杜旭的缘故,田地的产出翻了一倍,家里的收入也多了一倍。他们也渐渐的相信杜旭,再加上两年前他又有了一个妹妹,两人只好同意了。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杜旭虽然对于农业只知道间苗、水利和堆肥,但就是凭借这一星半点的精耕细作知识也使得杜家庄的田地增产一倍,由此可见古代产能的落后。
“见过公子。”
看门的小厮看见杜旭后,恭敬的喊到。
“公子,老爷让您去大堂见他。”
杜府的管家看见他后通知了他一声。
杜旭若有所思的回到:“好的,福叔。”
杜父和抱着婴儿的杜母两人坐在桌子旁边,看着杜旭狼吞虎咽的将几盘饭菜一扫而光,眼中满是慈祥。今日便是杜旭去华山的日子,所以他们格外珍惜这最后的时光。
“父亲,母亲,我每年都会回来的,而且这次最多半年,过年时就会回家,很快的。”杜旭嘴里不塞满了食物,含糊不清的说着。
杜母伸手去摸他的头,杜旭没有躲开,只是低着头,专心致志的对付面前的食物。
杜父语重心长的说道:“与同门和睦相处之类,我也不必教你,你这孩子,很多事向来叫我放心,只是以后遇到事情,万万不可逞强。”杜父想到江湖的混乱,不自觉的心中一寒。
“就是,也不知道谁给你灌了迷魂汤,死心塌地的要学武,考取功名不好吗?最不济也可以继承家业,哪里需要出去闯荡。”
杜母一听杜父的话,双眼泪汪汪的哭诉道。
杜旭一看,连忙咽下嘴中的食物,喝了口水,开始安慰起杜母。
第二天一大早,杜父就带着杜旭前往华山,要不是杜母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也会一起送杜旭的。
华山,又名太华山,五岳之西岳,有“天下第一险”之称,是道教圣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等道家高人。
郝大通,全真教重阳真人弟子,全真七子之一,全真教败亡后,来到华山创立华山派。
华山奇险无比,杜旭只是一个六岁孩童,即使常年锻炼,也早就疲惫不堪,杜父想要抱着他上山,杜旭不让,如果连这一点点苦都吃不了,又何谈练功习武,还是趁早放弃吧。
玉女峰顶,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由此可见华山派往日的风光,只不过十年间无人搭理,颇有败落萧条之感。
“杜庄主别来无恙。”一位二十五六岁的中年男子开口说道,身边还跟着一位中年美妇和一个约莫两三岁的女婴。
杜旭循声望去,岳不群约莫一米八五,带着一缕约莫两寸的胡须,两眼炯炯有神,透露着一股儒雅之气,不愧是日后的“君子剑”。
岳不群作为华山掌门,论身份地位自然不是杜父这一个小小的庄主可比的,但是杜家庄位于华山脚下,两者之间少不了打交道,杜父与岳不群自然是认识的。
“见过岳掌门,宁女侠。”杜父拱手道,接着一指杜旭:“这是小儿杜旭,今后就劳烦岳掌门了。”
“好说好说。”岳不群见眼前的孩童虽然年幼,但身体强健,双目有神,知道是个练武的好苗子,欣喜非常,
经过正魔大战与剑气之争两次劫难,昔日五岳第一的华山派如今只剩下岳不群与宁中则两只小猫,
岳不群作为华山掌门,自然希望能够恢复祖上荣光,除了岳不群外,还需要优秀的弟子,碰见杜旭,自然高兴。
华山派大殿气势非凡,梁间一块匾上写着“剑气冲霄阁”五个大字,岳不群高座上首,两边坐着杜父与宁中则。
岳不群看着台下的杜旭,虽然十分高兴,但也按耐住眼中的喜色,开始考教起杜旭的学识,
杜旭站在下面,回答的井井有条,毕竟岳不群考教的只是《三字经》这等启蒙书籍,这对杜旭来说不是难事。
“不错不错!”岳不群看杜旭回答的颇有章法,点点头:“杜旭,你可愿拜入华山门下?”
杜旭面露喜色,恭敬地向岳不群奉茶,一丝不苟地做完拜师礼节。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杜旭一拜。”
岳不群喝了茶水,两手扶起杜旭,严肃道:“从此你就是我华山大弟子,要谨记华山七诫,好好维护华山清誉。”
“一、首戒欺师灭祖,不敬尊长;二、戒持强欺弱,擅伤无辜;三、戒好色,调戏妇女;四、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五、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六、戒见利忘义,偷窃财物;七、戒匪类,勾结妖邪。以后若做出有辱门楣之事,师父绝不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