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问道:老子对话巴菲特

我将“老子对话巴菲特”12篇内容穿插于正文之间,构成一条辅线,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与12种认知形成一种呼应。

一边读老子一边读巴菲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人感觉到顶级智慧之间竟是如此异曲同工。老子和巴菲特、芒格虽然年龄相差了约2 500岁,从事的是完全不同领域的工作——图书管理员和投资家,但是他们所讲的道理却高度相通,毫无时空的隔膜。

不信,我们就先来拉清单罗列一番。

1.巴菲特和芒格恪守不熟不投的原则,绝不做跨越自己能力圈的投资决定,巴菲特说:“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芒格说:“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老子则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巴菲特和芒格都极为自律,哪怕在小事上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巴菲特说:“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老子则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巴菲特和芒格喜欢长期投资,巴菲特说:“时间的妙处在于它的长度。”芒格说:“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获得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老子同样反对速成,他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4.巴菲特和芒格十分注重给投资留有安全边际,巴菲特说:“我建一座能承重3万磅的桥,但却只让通1万磅的车;这样就算我大意了失算漏放了一辆1.2万磅或者1.3万磅的卡车过去,也不至于桥毁人亡。”芒格:“河水淹死会水人。”老子则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5.巴菲特和芒格善于变化,芒格说:“当条件变化了我们也要变化。”老子《道德经》通篇都在讲变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等。

6.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资中善于抛弃面子、情感等因素,总是从内在价值出发选择投资标的。老子则说:“不失其所者久。”

7.巴菲特和芒格喜欢逆向思考,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芒格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老子则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8.巴菲特和芒格喜欢集中持股,他建议每个投资人都给自己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20个小洞,每次买入1种股票时,就必须打1个洞,打完20个,就不能再买股,只能持股。老子则说:“少则得,多则惑。”

9.巴菲特和芒格深知辩证之法,芒格说:“在有限的世界里,任何高成长的事物终将自我毁灭。”老子则说:“反者道之动。”

10.巴菲特和芒格从不被故事所迷惑,总是安静地等待机会,巴菲特说:“诀窍是当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时,就什么也不做。”芒格说:“我的系统总是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几个小时。我不介意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老子同样喜欢以“致虚极,守静笃”保持头脑清醒。

11.巴菲特和芒格以极其谨慎小心的态度防范不确定性的“黑天鹅”,巴菲特说:“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谨慎,但我宁可100次的过于谨慎,也不愿1%的不谨慎。”芒格说:“所有的投资评估都以衡量风险开始”。老子则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2.巴菲特和芒格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巴菲特说:“你给别人的爱越多,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芒格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老子则说:“上善若水。”

……

这个阅读体验使我产生一种创作冲动——将老子和巴菲特拉到一起做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假设老子复活了,好学的他对投资这门显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又恰好在奥马哈小镇遇到了巴菲特和芒格,就向这两位当世投资“大神”问个究竟。恰好巴菲特和芒格也知道老子是东方的得道高人,于是热情延请老子至家中做客,探讨智慧。

于是将近2 600岁须髯尽白的老子,91岁仍然喜欢喝可乐、吃甜食的巴菲特,以及97岁少言而犀利的芒格之间发生了一场巅峰对话,他们一聊便是12日,每日一个话题,场面可以说精彩纷呈,智慧爆棚。

在这场对话中,笔者有幸被邀请作为聊天助理。为了便于称呼,老子还给笔者起了个昵称:“舒姓拆开,左舍右予,不如就称呼你‘小舍’吧,小舍小得嘛!”笔者欣然接受这助聊的角色。(2)

在做完这一系列梳理之后,我的一个深刻感受是投资之道最终是做人之道。人生无论是致富,还是成名,抑或是登高位,都不易,但是更不易的是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成功的投资家正是这样一类人,他们不仅成功地通过投资积累了财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自我,而失败的投资家却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我相信,这些由投资衍生出来的智慧,也将有益于我们体悟为人处世之道,最终提升我们的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