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性的诞生与进化

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因何而生,又为何而活?当然,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父母给予我们感动,养育我们长大,供我们读书,同时也给了我们无休止的唠叨和暴躁的脾气。说实话,笔者小时候常常这样想。

“总是唠唠叨叨地对我指手画脚,那为什么还要生下我?我的人生也很苦闷哪!”

的确,我们存在于这个世上到底有何意义?这就像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语,值得我们探寻一生。那每天陪伴着我们的宠物犬呢?其他动植物呢?难以被观测的微生物呢?它们,又是为何而活?

先把这道难题放在一旁,让我们到密林的水边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见到成群的美丽孔雀,有在雌孔雀面前开屏的雄孔雀,还有在雄孔雀面前佯装高傲的雌孔雀。雄孔雀就像是男模大赛中身材绝佳的美男子,尽情炫耀着自己美艳的羽毛。若能读懂雄孔雀的想法,或许我们就能听到这样的话:

“喂,美丽的姑娘!你觉得我怎么样,我才华横溢、玉树临风,要不要和我交往?”

树枝上传来阵阵蝉鸣,那是雄蝉在求偶。蝉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作“等待”。一只幼虫要在地下生活 3~17 年才能变为成虫。好不容易熬成成虫,为吸引雌性与之交配,雄蝉在树枝上鸣叫。然而,在与雌性短暂恋爱过后,迎接它们的却是死亡。

向下看,一片茁壮成长的蘑菇呈现在眼前。它们依靠其他生物制造的养分获取能量,再努力地孕育孢子。待这些孢子脱离本体发芽后,就又会生出一片蘑菇。

再看看旁边,五颜六色的花朵正在引诱着漂亮的蝴蝶。

“蝴蝶,蝴蝶,来我这里吧。我请你吃甘甜的花蜜,只要你把我的花粉传播给其他的花就可以啦。”

细菌虽然不能被肉眼直接所见,但其数量极为庞大,也对繁殖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只要有合适的环境条件,它们就可以瞬间繁殖出大量后代。甚至有一种细菌仅需 20分钟就可以进行一次分裂。若保持这种速度持续分裂,它一天就可以繁殖出 4.7×1021 个后代。若这些细菌排成一列,其长度是地月距离的 2 000 万倍。当然,随着数字逐渐增加,细菌能从周围获取的养分逐渐减少,排泄的废物也慢慢增多,所以不能无限繁殖。但无论如何,细菌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样遍看整个生态系统,你是否感觉生命存在的理由似乎就是为了繁殖?

那人类又如何呢?虽然存在着诸如政治、经济、统一以及和平等宏大而又重要的问题,但当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时,“爱情”“恋爱”“性”,也就是与繁殖相关的话题,仍常常被人挂在嘴边。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繁殖。事实上,在地球庞大的生命系统中,人类是唯一一种能不执着于繁殖还可以生存的物种。但是,人类的生活的确一直伴随着对“性”这一有着广泛内涵的问题的思考。

即使是小孩子也可以轻易区分男生和女生,在异性面前也会有些害羞。不用说初、高中生,就连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也有正在交往的异性朋友。暗恋对方、内心焦虑的人也不在少数。大部分人会在合适的时机结婚生子,等年纪再大一些,孩子结了婚,就会盼孙子盼孙女,也会暗暗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无可置疑,繁殖在生命现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再提一个稍微有些不相干的问题。性是怎么产生的?如果说繁殖是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那为什么就选择了雌雄结合这一种方式?细菌遍布各个角落,甚至存活在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方。它们仍然保持着无性繁殖的方式,但复杂的生命体大多是通过雌雄结合的有性生殖来繁衍的。在生命的历史上,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繁殖方式来进化?性的出现使生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改变?其实可以说这些都是围绕着性的诞生与进化而提出的根本性问题。

关于性的诞生和进化的根本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只有两种性别?除了雌雄之外,是否可能存在其他性别?雌雄的行为差异与性细胞的大小有何关联?动物和人类的交配方式有何不同?未来性又会有何变化?想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多种多样的繁殖方法开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