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以新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郑吉伟1

刘道一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时,就对哲学、经济学等思辨性强的学科特别感兴趣,读了许多这些方面的经典著作,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他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工作之后,不断丰富和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变革之为责任:恩格斯的生命哲学——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中心的探究》这本著作是他长期思考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但是,它常常被一些西方学者误解或片面理解,被认为在一些重要议题或理论上“不在场”。随着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女性问题和生态问题成为左翼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如玛格莉特·苯斯顿(Margaret Benston)、达娜·库斯塔(Dalla Costa)等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是在市场中实现或将要实现的劳动,而女性的家务劳动是私人的非市场劳动。相应的,马克思分析了创造剩余价值的工人阶级的生产劳动,而忽视了家庭内部的女性劳动。一些西方学者如阿格尔(Ben Agger)认为,马克思没有预料到当代资本主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调节能力,因此不可能预见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代替了经济危机,意味着马克思没有生态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解释力。随着政治哲学不断进入西方左派学术界的视野,正义问题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有的西方左派学者如艾伦·伍德(Allen Wood)等人认为,当我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寻找资本主义非正义的具体理由时,我们立刻发现,他们的著作中不仅根本没有提供任何论据表明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甚至也没有明确的主张说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或不公正的或它侵犯了任何人的权利,也就是说,马克思没有正义思想。近些年来,“生命哲学”“生命政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这些领域是不是也像上述一些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在场”呢?刘道一博士这本著作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就是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深厚的生命哲学思想。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出版于1845年。1892年,恩格斯在对这本书的回顾中指出:“这本书无论在优点方面或缺点方面都带有作者青年时代的痕迹。那时我是24岁。现在我的年纪相当于那时的三倍,但是当我重读这本青年时期的著作时,发现它毫无使我羞愧的地方。因此,本书中的这种青年时期的痕迹我一点也不打算抹去。”恩格斯的论述清楚地表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聚焦于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议题,刘道一博士以比较独特的语言表达,深入地研究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他研究视野开阔,不仅系统地研读了各中文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而且借助外语优势,掌握了英文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该著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做了全面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后果,论述了现代无产阶级随着产业革命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详尽地描述了英国无产阶级在其悲惨生活中所面临的“生命危机”,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控诉。刘道一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研究该著作,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一经典开启了新的窗口。

已经出版的著作如同已经踏上征途的远行的孩子,作者肯定会时时凝望,默默关心,但是我相信广大读者会做出客观的评价。

是为序。


1 郑吉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带头人,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