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朝鲜发迹

1882年6月,朝鲜发生了壬戊兵变,同日,日本政府借口兵变,派兵前往,以武力平复。清政府在朝鲜方面的敦请下,于同年8月,下诏命丁汝昌率北洋海军3舰,吴长庆率清军6营,开赴朝鲜。袁世凯以“前敌营务处”的职务,负责军需供应、勘定行军路线,随部开赴朝鲜,从此开始了他在朝鲜12年的生涯。

1863年12月,朝鲜国王哲宗李璟死后,12岁的李熙以支系入承大统,并由他的生父兴宣大院君李应监国摄政,朝鲜历史上,按宫廷制度,凡是以支系入承王位的国王,其生父皆称为“大院君”。1873年,大院君归政于李熙,政权却逐渐掌握在王妃闵氏手中。

大院君眼见大权旁落,不由妒火中烧。他本是主张锁国闭关的,而闵妃偏偏亲近日本人,聘日本军官编练新军,以代替大院君创制的亲军营。闵妃改革军制以后,大批士兵被裁汰,他们无以为生;而留在军营中的士兵,又常常得不到军饷。当时朝鲜穷得不得了,1882年7月,政府被迫发放1个月的粮饷。士兵久盼这一天,可一领粮饷,却是砂石谷糠,根本不能吃。

久压在官兵肚子里的火,一下子倒由发粮饷而爆发出来了。士兵一造反,城乡流民跟随,愈闹愈大,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袭击日本使馆,包围王宫,杀死大院君的胞兄。闵妃一看情况不妙,扮成宫女逃出王宫。大院君利用人们对闵妃集团的不满重新掌权。

1882年8月25日,清军进驻汉城南郊。第二天,吴长庆、丁汝昌、马建忠诸将联袂拜会大院君。会谈时,气氛融洽,并约定好次日大院君回访诸清将。

实际上,这次邀请大院君回拜是一场“鸿门宴”。吴长庆打算诱捕大院君李熙,扶国王及闵妃集团重新执政;命袁世凯部做好应急准备。袁世凯就扮演项庄的角色。

26日,大院君如约到达清军营帐。吴长庆、马建忠恭迎帐外,请至大帐之中。袁世凯则在帐外,以酒肉阻止卫队随大院君入室。吴长庆一见卫队果然被阻帐外,便强行将大院君塞入肩舆之内,由丁汝昌星夜护送至马山浦,押入军舰,解往天津。以后,大院君则长期囚禁在保定府。

诱捕大院君计划成功以后,便是对付叛兵乱众了。袁世凯率部在朝鲜国王应允下,赶往兵变地点,杀死数十名叛兵,其余的叛众或降或逃,兵变就这样平息了。

袁世凯出师朝鲜,马到成功。1882年9月12日,朝鲜国王迎接闵妃回銮返宫。袁世凯抢在众清将之前,第一个前往宫中道贺。由于这一卖俏的“第一”,袁世凯这个吴长庆的前敌营务官,便在朝鲜舞台上惹人注目地出现了。这样,他不仅为吴长庆大为赏识,朝鲜国王也对他异常器重了。

9月中旬,朝鲜国王赐宴,吴长庆、袁世凯被同邀入宴。9月底,朝鲜国王又单独召见袁世凯。谈话内容外人自然无从得知。清政府对赴朝诸将也是奖赏有加。10月,清政府下诏,袁世凯以治军严肃,剿抚应机,得以同知分发省分,前先补用,并赏戴花翎。

1884年4月,清政府下诏命吴长庆率所部3个营撤防,退驻辽东半岛金州,其余3营仍驻朝鲜。袁世凯被李鸿章奏请,任命为“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一跃而成为清王朝驻朝的重要官员。

这样,袁世凯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日后发迹不可缺少的资本,而且在个人生活上,也不无所获。袁世凯的9位姨太太中,便有3位系朝鲜人。

中国自古便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袁世凯在朝鲜的政绩,已属有所作为,堂叔袁保龄当时在旅顺口办理海防,经常往返于天津旅顺之间,于是在袁世凯与李鸿章之间搭桥牵线。而李鸿章幕僚中人如张佩纶、周馥、章睛生等人,又都与袁保龄有很深的交谊,也少不了在李鸿章面前为袁世凯美言。李鸿章便对袁世凯格外看中。

1885年,自从清军3营从朝鲜半岛撤回后,俄国加强在这个半岛上的势力渗透,想通过对闵妃集团的控制,从而使朝鲜沦为俄国的“保护国”。于是清王朝对朝关系政策制订者李鸿章决定护送大院君回国,以达到在政治上抑制闵妃集团势力的目的。

这时,正因母病侍奉在河南家乡的袁世凯,立即起程赶往天津,面见李鸿章。

李鸿章让袁世凯此次赴朝,一为护送大院君回国,二是全面主持对朝政务。李鸿章对袁世凯说:“今如演戏,台已成,客已请,专待汝登场矣。”

袁世凯向李鸿章提出要求率军前往,以壮声势。

李鸿章笑着说:“朝鲜人闻袁大将军至,欢声雷动,谁敢抗拒?你带水师小队十几个人登岸就足够了啊!”

1885年9月27日,袁世凯护送着3年前曾阴谋扣留、解往中国的大院君离开天津,10月5日,抵达汉城。

10月30日,清政府在李鸿章的奏请下,正式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务全权代表,并以知府候补,待补缺后即可官至正三品。

袁世凯对李鸿章的提拔,感激涕零。袁世凯在写给叔父袁保龄的信中说:“世受国恩,且为合肥相恩遇太厚。”这次袁世凯升官,就连袁保龄也感到喜出望外,于是也立即上书李鸿章称:“两世受恩,一门戴德。”

这样,袁世凯成为李鸿章外交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在朝鲜,他的官衔成为钦命驻扎朝鲜总理并通商大臣,在汉城成立了公署。

1895年,朝鲜半岛爆发了类似中国义和团的“东学道”运动。主要就是反对洋教、反对洋人,一时间,朝鲜半岛完全卷入了这场急风暴雨的大规模运动中。

东学道农民起义陡然爆发,来势凶猛,弄得朝鲜政府一下子手足无措。朝鲜国王便急电清政府代为“戡乱”。这时,袁世凯也认为东学道不过乌合之众,一击即溃。所以也电请清政府发兵朝鲜,平复乱众。当时,日本、俄国也积极插手朝鲜内政,意欲使之沦为他们的“保护国”。但是,袁世凯却低估了日本人,他在为请清政府出兵写给李鸿章的信中,谈了他自己对日本人将会采取行动的看法:认为日本充其量不过借口保护使馆,派来百余名士兵开赴汉城而已。李鸿章接受了袁世凯的意见,在朝鲜“速为代戡”的正式请求下,于1894年6月4日派兵1500名,驰往汉城。同时,遵照《中日天津条约》,照会日本外务省。

但是,早在1894年5月底,日本早已进行了秘密战争动员。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的照会一到,当即于6月9日,由日本驻朝公使大鸟率800“护卫队”,强入汉城。日本海军陆战队8000人,在仁川登陆,向朝鲜首都汉城挺进。朝鲜半岛局势急转直下。

李鸿章、袁世凯面对日本如此迅速大规模的出兵朝鲜,真是大出意料之外,瞠目结舌。紧接着,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旨在吞并朝鲜的《朝鲜内政改革案》,逼令中国同意。

袁世凯自然对日本逼迫中国同意的“改革案”的实质十分清楚。为了能够争取日本人放弃武装行动,袁世凯便苦劝闵妃集团,起用卓有声望的老臣,进行改革。然而对于闵妃来说,事关自己权势利害,她便断然拒绝。

于是,袁世凯断然决定在朝鲜发动政变,推翻闵妃集团,扶大院君执政。他密报李鸿章,以求得到李鸿章的批准。但李鸿章认为事关中、日、朝三国关系,没有贸然同意,而是想通过俄国居间调停,从外交途径上以求息事宁人。

袁世凯行伍多年,深知战争迫在眉睫时应该采取办法,兵来将挡。他发动政变的意图为李鸿章否决后,又数次急电李鸿章,请求大量往朝鲜增调海陆两军兵力。这时中国军队在朝1000余人,而日军驻朝8000余众。袁世凯请求增援也并非一味好战。他认为这样首先可以示以声威,在军事力量上取得互相抗衡的地位;其次,即使战争一旦爆发,中国方面也不至于因寡不敌众而损失惨重。

李鸿章认为俄国在朝鲜半岛上并非无利可图,利用俄国的这种心理,更可以“联俄制日”。李鸿章正致力于俄英出面调停、斡旋中日在朝争端。袁世凯的第二次建议同样被李鸿章否决了。

日本利用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势力,迅速迫使朝鲜政府承认了内政改革草案。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孤身在朝鲜,尽管是以“监国大臣”自居,也只好一言不发,保持沉默,静候李鸿章从谈判桌上带回丰硕的成果。日本人充分利用了谈判桌前争取的时间,马上控制了朝鲜政府。袁世凯在等候远方来鸿时,却眼见自己在朝鲜苦心经营12年的亲华势力,顷刻间土崩瓦解,意态惨然。

眼见日本人控制着朝鲜政局,大势已去。敌众我寡,难以动作。袁世凯心灰意冷,只想一走了之,摆脱在朝鲜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况。1894年6月29日,袁世凯连发三电致李鸿章,请求允许他回国。

但是,李鸿章却比袁世凯有耐心,他还在等待着俄国调停的佳音。因此回电,称:“要坚负,勿怯退。”

袁世凯身居朝鲜,自知自己处时长久性命难保,而且纵然一死,也无力挽既倒之狂澜。因而下定决心,摆脱困境。在李鸿章来电的同一天,再次犯颜致电,陈述了自己目前窘迫的处境,渲染了自己纵然一死也无济于事的痛楚。

大军不援,袁世凯仅三寸之舌,又岂能对付千万兵戈!李鸿章最终还是被打动了,回电允许袁世凯回国。1894年7月17日,袁世凯化装易服,搭乘“平远舰”,悄悄离开了汉城。

至此,袁世凯结束了在朝12年政治生涯,只留下朝鲜政府为他在汉城树立的“功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