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玉如斯 沉积人生:刘宝珺传
- 周图伽
- 1736字
- 2021-12-16 17:38:08
幼承庭训
刘筱舟的第三代子孙以大儿子刘学廉承接的宗室香火打头排辈,依次往下。家中十几个女孩,名字从“华”字辈;二十多个男孩,姓名从“宝”字辈。刘学信一系,长女小俊早逝,三子依次为刘宝珺、刘宝璋、刘宝瑢。在大家族孩子辈的排行中,宝珺为老六、宝璋为老九,宝瑢则排行十六。家中孩子名字的来历,源自祖父刘筱舟一辈就格外强调的“爱国”二字。据刘宝璋回忆:
我们这一辈第一个孩子就是我大伯父生的,是个女孩,就是我们的大姐,给她起的名字就是“爱华”,就是要大家爱大中华。第一个男孩子是我的大哥,二伯父生的,叫宝忠,就是要忠于国家。我们这一辈里头我的第十个弟弟还到朝鲜去抗美援朝,舍生入死地打了几年仗。所以我们家里对我们第一个教育就是就要爱国。[3]
在这个倚重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透着一股子天津人对生活特有的诙谐审美。二十几个“宝”字辈的男童乳名极为有趣——因孙辈是天津的第四代血脉,故老大刘学廉的大儿子小名“四代”,家中弟妹皆唤其代哥。四代之后,家中男孩乳名风格大变,以水果名讨个“足食”的好口彩——老二叫干鲜果,老三叫栗子,老四叫橘子,老五叫橙子,老六刘宝珺叫柚子(老七夭折,乳名不详),老八叫槟子。从家中老九开始,男孩乳名换成了树木类——老九刘宝璋乳名小松,老十为柏,十一弟为森,十二弟为林(十三弟早逝无名),十四弟叫枝圆,十五弟叫桂圆,十六弟刘宝瑢乳名三元,字里行间透着如意吉祥。
图1-3 1935年全家福(左起:母亲鲍淑贤、父亲刘孚如、刘宝珺、刘宝璋,刘宝珺提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丁繁盛的刘家,一方面保留着大家族对长幼尊卑、祭祀礼数等传统旧制的一套复杂体系,重视门庭排场,严恪家风古训;另一方面不拘泥于私塾与新式学堂之争,鼓励家中孩子接触中西文化,对子弟教育持有民主包容的态度。这样的家风家学可通过每年两次最重要的聚会窥得一斑。
第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曾祖母寿辰。曾祖母活到一百多岁才仙逝,在世时在家族中具有至高的地位和尊荣。曾祖父去世时,曾祖母还是一个年轻的妇人,为了把孩子们拉扯大,也为了刘氏家族的堂前端重,这个旧式女人选择了守寡终生,大宅正堂门上悬挂着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曹锟称颂她恪守贞节的品行而亲笔题写的匾文。曾祖母上年纪后,最爱含饴弄孙,对第四代的孩子尤其宠爱,但凡见到小孩子哭鼻子,便会笑眯眯地耐心哄着、护着,因此最得曾孙辈拥戴。曾祖母每年寿辰,五世同堂的刘家会备下规模隆重的筵席,邀请与刘家沾亲带故的亲朋共聚一堂,为老寿星添喜贺寿。
另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是农历新年。刘家最看重的是雷打不动三件事——拜祭先祖,家中老小互相拜年,给孩子们颁发奖学金。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刘家在堂屋楼上专门备着一个房间祭拜先祖,先人灵位按照生辰卒日,一级级按梯状供奉在精致的木制壁龛中。此外楼上正中间的大客厅四面墙上挂着祖辈们的画像,以供刘家子孙世代观瞻和祭拜。祭拜先祖的仪式,少不了各种褥节礼教,但对于刘家来说意味着让子孙后世铭记祖上教诲,感念箪食瓢饮不易。
图1-4 1961年刘宝珺与二弟刘宝璋、五娣等家人在天津的合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提供)
图1-5 1987年刘宝珺与七叔、八叔、五娣等家人在天津的合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提供)
拜年是刘家礼数最齐全,也最舍得下功夫的环节。从祖父刘筱舟打头,全家老幼先给曾祖母跪拜磕头,唤声“老祖宗过年好”;再由长辈到小辈依次给祖父祖母、父辈们磕头;兄弟之间也遵循长幼之序,依次由年幼的向年长的磕头。大家伙儿穿着过年的新袄新鞋,一边恭敬地给长辈鞠躬磕头,一边又周正地接受别人的拜年礼数,彼此用周正的礼数表达对宗亲的尊重敬畏,同时在亲近中感受着亲情。
发奖学金是刘家过年的新式做法。在孩子们最为期待的这个环节,通常是由家族里的大家长——大伯父刘学廉主持发放仪式。“教育第一、努力奋进”是家中的训学之道,家庭奖学金分一、二、三等奖,孩子中成绩拔尖的拿一等奖,次之二等奖,别看三等奖似乎不起眼,但也要求考分在八九十分。每年的这个时刻,刘宝珺和家中九妹刘健华都毫无悬念地拿一等奖,九弟刘宝璋有一年以七十九分的成绩,勉强挤进了三等奖。三人后来皆考入了清华大学。
幼承庭训,诗礼传家,过年的三个家族保留项目便是刘氏家学最生动的写照,尊老爱幼,奋发作为如箴言一般刻进了刘家后生的精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