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于自尊的误解和偏见

不仅是概念的混淆,人们对自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误解。有些人仅仅读了几本书,就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却往往会把错误的信息当作问题的正解。那么,关于自尊,最常见的误解有哪些呢?

自尊来自父母?

这种误解源于信息过剩。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我们的童年经历固然重要,但不能将自尊问题完全归结于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可能会常常听到有人说“因为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而导致自尊的匮乏”,如果总是纠结于这一点,不仅不利于自尊的培养,甚至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即使之后得到了父母的道歉,现状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自尊,是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和培养的。

缺少称赞,自尊就会降低吗?

曾经流行过“赞美能使鲸鱼跳舞”的说法,我们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赞美一定是好的”。错误的赞美只会让对方徒增空虚感,他对赞美的幻想和渴望反而会刺激愧疚感的产生。

只要恢复自尊就能幸福吗?

自尊不是情感。它虽然与情感相关,但准确地说,它是属于理性层面的问题。如果只是恢复了自尊,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开心到冲上云霄。不过,当自尊开始恢复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更加大胆,对他人的评价也不再过分敏感。就算工作日的每一天都拖着筋疲力尽的身子回家,到了周末也可以痛快地放松一下;就算再怎么想逃避星期一的早上,也不会因此而荒废周日的傍晚。

恢复自尊会让你变得自恋吗?

恢复自尊的目的并不是拥有“无厘头的自信”,也不是成为“自恋男”或“自恋女”。通常,我们会把对自己评价过高的人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者)。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很傲慢,内心深处却总是因为害怕丢人而充满担忧。如果这些人的自尊得以恢复,他们就会开始承认并接受自己的缺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获得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

自尊真的可以恢复吗?

自尊,是一种感觉,代表着你认为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这种感觉本质上虽然是思考和判断,但也会受到情感的影响。所以,自尊是流动性的,时刻都在变化。每当自尊的程度有所改变时,感觉自然也会不一样。就像坐过山车,当自尊提高时,可以达到兴奋的高点,而当自尊下降时,内心则会充斥着恐惧。

自尊恢复正常的人更能忍受这种速度感,他们并不会非常害怕,因为他们知道下降的时候也系好了安全带,真正发生坠落事故的概率非常小。上升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知道马上就会下降,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

基于同样的原因,恢复自尊也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好。即使从周遭听到一些批评和质疑,这种打击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即使自尊暂时被削弱,也不会把人们折磨得“死去活来”。拥有健康的自尊之后,良好的声誉和评价也会随之而来。

总结一下,被削弱的自尊是可以恢复的,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恢复自尊的时间不同。当然,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你也可能会屡屡遭受打击而灰心丧气。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恢复自尊的可能。

恢复自尊的过程和骑自行车有些类似。自尊本身会像行驶中的自行车一样不停地移动,我们需要骑上车子,慢慢领悟“如何掌握重心,控制好车把,让车轮转起来”。

骑自行车虽然是项单人运动,但我们很少看到独自一人学习骑车的场景。即便是拥有出众的运动神经和平衡能力的人,一开始没有他人的帮助也很难学会,一定需要有人在身边指导,掌控方向。

负责指导的人会从自行车的起源到如何骑好自行车的秘诀,尽量详细地进行介绍。不仅是骑车的基本技巧,还有如何做到长时间骑行不摔跤,如何保证骑行安全,如何佩戴防护装备,等等。

在我们骑自行车的记忆中,肯定有不止一次摔倒的经历。即便是有30年以上骑龄的人,偶尔也会有跌倒的时候。如果摔倒之后能扶起车子重新坐上去,并且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伤口,那这个人就不会因为摔倒而害怕骑车。他会沉迷于骑车,热爱骑车,享受骑车。我相信这本书的读者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