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理心为自己的人际交往加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也常犯错。

当他人犯错时,将心比心,

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想一想,

即便指责得相当有理,对于受到指责的人而言,

说服也比责怪来得更有效。

温和劝告永远赢过正面冲突。

我们常说人是自私的,其实的确是如此。举例来说,你刚到一个新的职场环境时,如果出现不适应,通常你先想到的是:我能怎么改变?还是——为什么公司不能调整制度?主管应该听我的意见才对吧?那同事是猪头吗?这件事明明照我的方式做比较好……相信很多人脑中应该都曾浮现出这样的念头。但是,很多时候大环境并无法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我们该学着将心比心,用同理心来看事情,思考事情,这样对人际交往也有加分的效果。

换位思考,得到对方认同

加拿大有位工程师叫普林斯特,他发现秘书常常把他口述的信件拼错词,几乎每一页总会错上两三个。那么他是如何让秘书改正这一错误的呢?他说:

“我有个维持了好几年的习惯,就是常常随身带着一本小笔记簿,上面记下了我常拼错的词。我虽然常常指正秘书所犯的错误,但她还是我行我素,一点也没有要改进的意思。我决定改变方式,等第二次又发现她拼错时,我坐到打字机旁,告诉她说:‘这个词看起来似乎不对,也是我常拼错的许多词之一,幸好我随身带有这本笔记簿(我打开拼写本,翻到所要寻找的那页)。哦,就在这里!我现在对拼写十分注意,因为别人常常以此来评断我们,而且拼错词也显得我们不够专业。’

“我不知道后来她有没有采用我的方法。但很显然,自那次谈话之后,她就很少再拼错词了。”

普林斯特首先让自己与出错者站在同一个天平上,承认自己也常犯错,建立认同感,再进一步温和地告知对方错误,成功开启沟通大门。

在建立社交上也是如此,你要懂得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事情,一旦获得对方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在此时先打下良好基础了。

指责别人前,先检视自己

在解决一件事情之前,你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是“这是谁造成的错”?

许多人常犯的通病是很喜欢指责他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将责任推卸于人。还有些人,他们在某方面本来就做得不好,却非要拼命去批评别人,这样怎能以理服人呢?所以,当我们批评他人时,先想想自己:“我做得怎样?是否应该完全怪罪他人?”这样你也许会完全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与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亲发现15岁的儿子偷学抽烟,他不愿意儿子步他的后尘,因此大发雷霆:先是就事论事讲道理,警告他抽烟的危险,再在言语上禁止儿子抽烟,否则不给他零用钱,截断他买烟的经济来源。效果产生了,儿子果然在爸爸面前从不抽烟,但在背后却拼命抽。

追根究底,孩子的父母都抽烟,他们一直在给儿子做不好的示范,又如何说服儿子戒烟呢!一家人为香烟所害,谁也戒不了。

如果无法有理地说服对方,受到指责的人只会表面改过,但在心底多少会埋怨那个指责他的人。同理心说服是引导别人有知错的觉醒,而斥责是命令式的压迫别人改错。于情于理,找出问题根源说服对方总是比较好的方式,指责只会造成更大的压力与冲突。

超然看待流言蜚语,人际交往更宽广

羽洁莫名其妙地被老板炒了鱿鱼。打听之后才知道是因为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同事的批评,成为老板对羽洁的负面参考评价,而这一切也在同行中传开了,说她孤傲狂妄,专挑主管的毛病,流言中伤她生活不检点,和老板关系暧昧,因纠缠老板而被开除。

她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黯然神伤,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色彩,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

“这张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才用油漆刷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后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羽洁心头一震,猛然想道: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意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的诡计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不能因为这段挫折的过程,断送东山再起的机会。

羽洁想了想,指着前方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溜冰呢!”等小男孩发觉自己受骗,恼羞成怒地转过脸时,羽洁早已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露出里面鹅黄色的毛线衣,使她看起来格外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离开,羽洁心里已经重新整理好如何再次建立一段崭新的人际关系。

人言可畏,身在职场中尤其严重,我们必须学着以平静坦然的心境面对负面批评,对那些恶意攻击,自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毕竟生命和事业都是需要自己经历、拼搏的,这才值得我们去在意。快点重建自信心,走自己的路,准备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考验,至于流言蜚语,就让那些好论是非的人去说吧,你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