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现代中国
- 杨早 孟岳著 黄山 凤梨绘
- 2060字
- 2022-01-05 16:30:36
儿童视角之初运用
《孔乙己》这部名篇,相信所有人都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它发表于1919年4月,离现在已逾百年。
《孔乙己》影响非常大,因此它入选语文教材的时间也非常早,1933年的《开明国文讲义》(编者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就收录了这篇小说。编者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孔乙己》,理解“什么是小说”——因为《孔乙己》是现代小说的开端,理解《孔乙己》就能理解现代小说。不仅因为它发表早,而且在《孔乙己》之前,从来没有一部白话小说使用“儿童视角”来叙事。
古代白话小说里面肯定是没有的,文言小说里,有。比如鲁迅自己写于1912年的《怀旧》,就是儿童视角。
但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当中,《孔乙己》是第一篇。
用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什么好处呢?用儿童视角来叙事,特别能够展现成人世界当中的各种不正义、不合理。因为儿童的心灵本身还没有被污染。每个小孩都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地被成人世界改变的。在这样一个改变的过程中,如果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就很容易看出我们平时习焉不察的成人世界里面的暗黑成分,比如歧视、侮辱、冷漠、虚伪,等等。
《孔乙己》的叙事者,也就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从12岁起,就在那里当伙计,但因为“样子太傻”,伺候不了肯出大钱的长衫主顾,因此只能在外面做点事。可是,在外面做事,小伙计连偷偷往酒壶里羼水都做不到——换句话说,还不能熟练地骗人。这样的伙计,要不是推荐人面子大,是要被辞退的。这就是成人世界的规则。而这个小伙计,虽然还不会骗人,但也没觉得往酒里羼水有什么不对。所以你看,小伙计是一个已经部分地接受了成人规则的小孩儿。
通过这种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孔乙己,我们会很敏感地发现这个读书人与整个成人世界格格不入。而这种“格格不入”,反映出了清末社会严格的等级秩序。
按道理说,传统社会的读书人是很高贵的,他凭借知识获取功名,被称为“四民之首”(士农工商),从而在中国传统的士绅社会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孔乙己没有考取任何功名,又没有谋生的技能,所以穷困潦倒。他代表了传统社会中最底层读书人的惨况。即使是读书人群体,也存在金字塔结构,能混出头的,始终是少数,这也是一条成人世界的规则。
但孔乙己又坚守着某种知识的尊严,比如穿着长衫喝酒,比如经常会冒出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不过这些坚守,在鲁镇的民众眼中,只会成为一种笑料。这种场景,是小伙计从成人世界学到的另外一条规则:“对弱者的不同情。”弱者就是弱者,弱者为什么要被同情?“气人有笑人无”,这才是社会的主流,这就是丛林化的成人社会教给小伙计的冷漠与冷血。
孔乙己无法在成人世界获得任何承认,只好向小伙计这个酒馆里唯一的未成年人展示自己的学问,想告诉他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回”字有四种写法。这既是孔乙己对自身价值的寻找,觉得自己至少拥有周围人不懂的知识,也是一种对知识的热爱。可是,连小伙计都觉得“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他努着嘴走远了。
小伙计嘴上心里都很瞧不上孔乙己,因为孔乙己不曾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孔乙己对邻居孩子的好,给他们一人一颗茴香豆,小伙计是看在眼里的。一个赤贫的人,还肯把自己仅有的吃食分给别人,这是孔乙己心灵里温暖的部分。
这样一个人,因为偷书,被同为读书人的丁举人打断了腿。丁举人是成功的读书人,成功的读书人就可以打断失败的读书人的腿,在当时的法律和民众眼里,这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当断腿的孔乙己强撑着来到酒店,寻求人世间最后一点愉悦享受时,迎接他的,仍然是掌柜与酒客的嘲笑与无视。只有小伙计,对他有着未泯的同情心,从小伙计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没有跟着嘲笑孔乙己,相反,小伙计留意到孔乙己“满手是泥”,那是因为用手走来的缘故。“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虽然是一部篇幅很短的小说,但是通过这个小伙计的眼睛,看到了成人世界的不正常、不公平,以及民众对这些不正常的熟视无睹。每个读到这篇小说的人,都会对这个社会生出一种强烈的憎厌之情。《孔乙己》的重要意义也就在这儿:儿童视角是特别适合小说用来启蒙的手段。
在《孔乙己》之后,儿童视角在现代白话小说,尤其是抒情小说里,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传统。不管是后来的废名(《竹林的故事》),还是萧红(《呼兰河传》),都采取了儿童视角。
总之,当作者希望用一种相对诗化的、不那么成人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儿童视角,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原初的热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端木蕻良、汪曾祺,甚至曹文轩,这些作家都会熟练地运用儿童视角来写作。
孔乙己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部这么写的小说。鲁迅的这篇作品,其实把西方的成长小说、中国白话小说的白描手法,再加上文言小说的叙事经验,通过儿童视角萃合到了一起。
在此之前,中国的小说还只是在故事里面打转。为什么有人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孔乙己》这篇小说,已经给出了完全的证明。鲁迅也说,《孔乙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
现在你是不是更明白《孔乙己》这篇小说的重要性了?回头再看一遍吧,可能还会激发不同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