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8 孕38周,发作性四肢抽搐2次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因“孕38周,入院待产”于2016年2月15日收入院。
现病史:既往月经规律,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明显,至孕4个月时自行缓解。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停经18周自觉胎动,活跃至今。孕期定期产检。孕期无创DNA低风险,OGTT试验(−)。孕中晚期无头痛、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等不适。现孕足月,B超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0.18cm,入院待产。
既往史:2009年10月24日行剖宫产术,2015年1月行人工流产术。无高血压病史。
住院经过:入院时BP 120/80mmHg。2016年2月17日在腰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以ROA(右枕前位)娩出一足月女,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均为10分,体重3 350g,胎膜胎盘娩出完整,羊水量中,色清,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正常。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0ml,补液1 250ml,术毕安返病房。
2016年2月21日(术后第4天)清晨出现2次发作性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向右侧凝视,伴意识障碍、尿失禁。首次发作持续2~3分钟后自行缓解,间隔10余分钟再次发作。第2次发作时立即给予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后抽搐停止,随后出现昏睡、躁动,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治疗,继之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抽搐停止后查体:双侧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约30分钟后意识逐渐转清。急查血气为呼吸性酸中毒,余无异常。急查头部CT提示:双侧枕叶、顶叶皮质下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考虑缺血性病变。抽搐停止1小时后复查神经系统体征:双侧病理征(+)转为右侧病理征(+),左侧(−),颈软,双侧Kernig征(−),余未见异常。2016年2月23日(术后第6天):复查双侧病理征消失,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颅MRI: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多对称分布于大脑后部,考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图8-1)。
图8-1 2016年2月23日头颅MRI表现
双侧颞枕叶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边界模糊,以皮质和皮质下分布为主;T 1WI(A)呈稍低信号,T 2WI(B)及FLAIR(C)呈稍高信号,DWI(D)呈等信号
住院期间监测血压:除抽搐发作时血压急剧增高外,均维持于120~140/70~89mmHg。2月21日首次抽搐发作时血压188/98mmHg,发作间期135/78mmHg,第2次发作时206/109mmHg,抽搐停止后血压恢复正常。
【蒋景文教授会诊查房】(2016年2月25日,术后第8天)
头痛消失,未再发作抽搐,抽搐发作时曾出现一过性双侧病理征(+)。目前精神状态良好,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病史特点:青年女性,急性起病,剖宫产术后头痛,癫痫发作伴意识障碍。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此次入院时及住院期间血压均正常,但两次癫痫发作过程中血压急剧增高,最高达206/109mmHg,抽搐停止后血压恢复正常。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头颅CT示双侧枕叶、顶叶皮质下斑片状低密度影,MRI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多对称分布于大脑后部。
定位诊断:主要表现为头痛和癫痫发作,除癫痫发作时可见双侧病理征(+)外,未见神经系统其他定位体征,结合影像学所见病变位于双侧大脑半球,病灶多分布于双侧颞顶枕叶,累及皮质及皮质下。
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1.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 本病好发于女性,常见于高血压及妊娠围生期患者,多数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出现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本例患者急性起病,于剖宫产术后发生头痛、癫痫发作,发作时伴血压急剧增高,影像学显示双侧颞顶枕叶对称性分布的颅内多发病灶,经积极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符合PRES。但不够典型,PRES典型病灶应位于后循环皮质下区域,本例虽以后部皮质及皮质下受累为主,但前、后循环区域均有受累。
2.脑栓塞 本病突然发病,也可表现头痛、癫痫发作,颅内可见多发病灶,若栓子来源于心脏或主动脉弓等,前、后循环均可累及,皮质更易受累,多见于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或羊水栓塞。本例青年女性,急性起病,颅内见多发病灶,需考虑本病。但本例既往无心脏病 病史,不支持,可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心率变化,进一步排除心脏疾病。本例发病于剖宫产术后第4天,羊水栓塞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予以对症治疗,必要时行腰穿、MRV等进一步检查。应给予抗癫痫治疗,建议口服拉莫三嗪,因该药通过乳汁分泌相对较少。动态观察病情变化,1个月后如果头颅MRI所见多发病灶消失,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恢复良好,则支持PRES。
【进一步诊治】
经过积极监控血压、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头痛及癫痫发作。因顾虑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患者拒绝服用拉莫三嗪,于2016年2月26日出院。
【随访】
2016年4月11日门诊随防:出院后未再出现头痛及抽搐发作,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复查头颅MRI原有病灶均消失(图8-2)。
图8-2 2016年4月11日头颅MRI表现
T 1WI(A)、T 2WI(B)、FLAIR(C)及DWI(D)显示原双侧颞枕叶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已完全消失
【最终诊断】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
【讨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也称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又名可逆性脑病、后部可逆性脑水肿综合征或高灌注脑病,目前广为接受的名称为PRES,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和重视的一种临床-放射学综合征。1996年Hinchey等首次报道一组15例患者,急性起病,以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发作、视力异常、皮质盲和昏迷为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白质病变为特征,PRES由此得名,名称中的“可逆性”“后部”两个概念高度概括了本病的典型特征。近年来,一些不典型PRES的报道陆续增多,包括中央变异型PRES,PRES伴脊髓受累,可逆性全部脑病综合征(generalised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等,对本病的诊治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病的发生与多种疾病相关,最多见于恶性高血压或血压急剧波动,其次是妊娠产褥期先兆子痫或子痫,以及肾衰竭、恶性肿瘤和使用细胞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细胞毒性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环孢菌素、麦考酚酸酯和利妥昔单抗等。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Wegener肉芽肿、结节性动脉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rohn病、硬化性胆管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此外,文献报道也可见于以下状况,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电解质紊乱、感染所致高凝状态、输血、HIV感染、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即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学说。①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学说:当血压急性升高,如高血压脑病或血压急剧波动时,由于快速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导致脑血管过度舒张、血脑屏障破坏和血管源性水肿。由于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髓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构成,组织结构较疏松,因此渗出液更容易潴留在白质,特别是分水岭区域,因此PRES病灶主要分布于白质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呈高信号也支持血管源性水肿这一学说。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于颈内动脉系统而言,血管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分布较少,对血压急剧增高的损害更敏感,更易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因此PERS主要累及大脑后部。但迄今为止脑灌注增加的直接证据仍然较少,而且,PRES的部分患者血压并不高,可为正常血压,甚至少数患者为低血压,这就难以完全用脑血管自动调节失衡学说来解释。②血管内皮损伤学说: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子痫或尿毒症相关的毒性物质、免疫抑制剂等细胞毒性药物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渗出进入间质产生脑水肿。此外,免疫机制可能也参与了PRES的发病。总之,PRES病因众多,可能存在多种发病机制。
儿童、成人均可发病,女性多见。多数患者有血压急剧增高或大幅度波动病史,或在使用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发病。通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情于12~48h达到高峰,大多数病例症状在1周内缓解。临床表现因损伤部位及范围不同而异。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症状。头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为弥漫性、缓慢进展的钝痛,也可表现为突然的雷击样头痛,可能由皮质血管痉挛所致。精神异常、谵妄、意识迷乱等脑病征象也很常见,随着病情进展,脑病逐渐加重,意识障碍加深,可出现意识模糊、激越、失定向、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癫痫发作很常见,也可以作为首发症状出现,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为主,部分病例可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因病变主要累及顶枕叶,视觉症状比较常见,可以有视物模糊、视野缺失、偏盲或皮质盲、Anton综合征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偏瘫、失语,脊髓、脑干功能受损者较少。当血压得到及时控制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完全恢复。少数患者可遗留永久性脑损害,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甚至死亡。
影像学检查在PRE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脑部病变具有对称性、多灶性、主要累及后部脑区、白质受累重于灰质、占位效应轻的特点。典型病灶主要位于大脑后循环供血区,最常见的病变为双侧顶叶、枕叶的皮质和白质的弥漫性水肿,病变也可累及额叶,颞叶以及小脑半球,部分不典型病例还可累及脑干、基底节,及大脑深部白质。2007年Bartynski和Boardman根据病灶分布特点提出将PRES分为3种类型:①经典型,即顶枕叶为主型,主要累及大脑后部顶枕叶的白质和皮质,颞叶也有不同程度的受累;②全半球分水岭型,血管源性水肿呈线样分布于额、顶、枕叶,颞叶和深部核团也可受累;③额上沟型,水肿呈线样分布于额上沟内、后侧,与全半球分水岭型类似,只是额极未累及。新近又有学者提出了中枢变异型,占PRES的4%~5%,其特征是累及丘脑,双侧丘脑常同时受累,还可累及脑干、内囊后肢及脑室旁白质。CT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与CT相比,MRI检查更有优势,特别是FLAIR像可更敏感地检测到脑水肿,对早期微小的局部病变也能清晰显示。病灶区在DWI有低信号或等信号改变,而在ADC上显示为高信号改变,可借此与脑梗死进行鉴别。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是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前已述及PRES的发病机制为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脑血管过度舒张、血脑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增高,大分子如蛋白质等成分渗出,产生的是血管源性脑水肿。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钠泵功能减退有关。各种代谢抑制物及急性缺氧都可能使ATP生成减少,致依赖于ATP提供能量的钠泵活动衰减,Na +不能向细胞外主动转运,水分进入细胞内以恢复平衡,故造成过量Na +和水在脑细胞内积聚,产生细胞毒性脑水肿,如脑梗死急性期即为细胞毒性脑水肿。对于上述两种不同性质的脑水肿,DWI结合ADC图像有很好的鉴别价值。DWI的信号强度受两个因素影响:被测组织的水扩散率及其本身的T 2特性,DWI上的高信号可以是真正的弥散受限也可以是因为T 2加权效应所致,而ADC图则真正反映组织的弥散能力。因此,当受累区域在DWI显示为低信号或等信号改变,而在ADC上显示为高信号改变,提示病变为血管源性水肿,在脑梗死急性期病变区DWI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呈细胞毒性水肿改变。
10%~25%的PRES患者可伴发颅内出血,以脑实质出血最常见,其次是蛛网膜下腔出血,18%~30%同时存在两者类型的出血。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罹患PRES者颅内出血概率更大。血管造影(DSA、CTA或MRA)证实血管形态不规则伴弥漫性血管收缩,可见局部血管收缩、舒张,远端血管分支减少或血管呈“串珠样征”改变,上述改变同样具有可逆性。有研究报道17%~38%的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伴发PRES。
存在上述已知的PRES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特别是血压急剧升高者、子痫或先兆子痫、有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应用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出现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等脑病临床表现,影像学具有颅内多灶性、累及大脑后部顶枕叶为主的表现,在MRI T 2WI或FLAIR呈高信号,DWI显示为血管源性水肿,经过及时正确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影像学病灶随之改善或消失,在排除其他疾病情况下即可诊断为PRES。近年发生于产褥期的PRES病例日益增多,因此,对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或子痫的患者,出现头痛、惊厥、视力障碍、精神或意识状态改变者应高度警惕PRES。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此类患者多数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也会相应复杂化,应对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结合影像学改变,尤其是动态观察,症状、影像学具有可逆性方能正确诊断。
PRES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自身免疫性或副肿瘤性脑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感染性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①自身免疫性或副肿瘤性脑炎:有肿瘤病史,血浆或脑脊液特异性抗原抗体阳性,影像学检查显示可为单侧病灶。②RCVS:本病与PRES的危险因素和诱因、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病程演变及转归、预后均极为相似。RCVS更多继发于使用外源性血管活性药物(大麻、可卡因、麦角类药物、5-羟色胺类药物、收缩鼻黏膜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临床表现两者非常相似,但RCVS雷击样头痛更为突出,卒中样(包括缺血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更高。发病机制虽不十分清楚,但RCVS多认为系外源性血管活性药物诱发血管紧张度改变所致,而PRES更多发生于血压急剧升高后,发病机制主要为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和血管内皮损伤所致。也有学者认为这两种疾病具有重叠性,或应归类为同一大类谱系疾病。③感染性脑炎: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病原体染色或培养阳性,通常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影像学病灶不对称。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见于儿童,MRI检查显示为散在病灶、类圆形斑片状异常信号,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顶枕部脑白质受累较轻有助于作出鉴别诊断。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是治疗的关键。对严重高血压患者,应保证平缓降压,在最初数小时内血压降低的目标值应控制在25%以内,因为过快降低血压可能诱发脑缺血,同时还应避免血压波动。去除病因是PRES治疗的另一关键点,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先兆子痫或子痫、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的对症治疗包括抗癫痫、控制精神症状、治疗头痛等。
本病预后较好,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在数天到1周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影像学恢复多数需要数周左右的时间。但延误治疗仍可遗留后遗症,重症患者可致死亡。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主要是由于颅内出血,后颅窝水肿伴脑干压迫或脑疝,或者弥漫性大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10%~20%患者可遗留神经功能后遗症。PRES也有复发的可能,占5%~10%,尤其是高血压未得到控制者复发率更高。
(高 平 杜 危)
参考文献
1.HINCHEY J,CHAVES C,APPIGNANI B,et al.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N Engl J Med,1996,334(8):494-500.
2.RACT I,POUJADE A,CARSIN-NICOL B,et al. Spinal cord involvement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J]. J Neuroradiol. 2016,43(1):56-58.
3.OLLIVIER M,BERTRAND A,CLARENÇON F,et al. Neuroimaging features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A pictorial review[J]. J Neurol Sci,2017,373:188-200.
4.GRANATA G,GRECO A,IANNELLA G,et al.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insight into pathogenesis,clinical variants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J]. Autoimmun Rev,2015,14(9):830-836.
5.LONG TR,HEIN BD,BROWN MJ,et al.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during pregnancy:seizures in a previously healthy parturient[J]. J Clin Anesth,2007,19(2):145-148.
6.FUGATE JE,RABINSTEIN AA.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pathophysiology,and outstanding questions[J]. Lancet Neurol,2015,14(9):914-925.
7.LIMAN TG,BOHNER G,HEUSCHMANN PU,et al.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spectrum of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the retrospective Berlin PRES study[J]. J Neurol,2012,259(1):155-164.
8.STAYKOV D,SCHWAB S.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J Intensive Care Med,2012,27(1):11-24.
9.RYKKEN JB,MCKINNEY AM.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Semin Ultrasound CT MR,2014,35(2):118-135
10.BARTYNSKI WS,BOARDMAN JF. Distinct imaging patterns and lesion distribution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AJNR Am J Neuroradiol,2007,28(7):1320-1327.
11.MCKINNEY AM,JAGADEESAN BD,TRUWIT CL. Central-variant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brainstem or basal ganglia involvement lacking cortical or subcortical cerebral edema[J]. AJR Am J Roentgenol,2013,201(3):631-638.
12.MILLER TR,SHIVASHANKAR R,MOSSABASHA M,et al. 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Part 1:Epidemiology,Pathogenesis,and Clinical Course[J]. AJNR Am J Neuroradiol,2015,36(8):1392-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