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方法

1.疏肝利胆、兼顾补肾安胎
经验方“安胎清肝方”是陈颖异数十年来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方药,由茵陈、炒栀、砂仁、莲房、制军、苏梗、平地木、垂盆草、生黄芪、旱莲草、寄生、苎麻根组成。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安胎补肾之功效。治疗重点在清利肝胆湿热的同时,要充分顾及孕妇及胎儿安全,加用补肾安胎药物,且临证时应随症加减:如皮肤瘙痒,加地肤子、白鲜皮;黄疸重者应重用茵陈、炒栀子,口苦加黄芩、黄连;恶心呕吐加陈皮、砂仁、半夏等。如出现胎漏出血者,制军改为大黄炭,加丹皮炭、三七粉等。而且要西为中用,要根据生化指标进行针对性用药。如生化指标提示直接胆红素≥6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酶≥200U/L,在辨证的基础上,还要加用过路黄、白花蛇舌草以降低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
2.清利湿热,不忘活血祛瘀
《金匮要略》云:“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说文》云:“瘀,积血也。”《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认为:“瘀热以行,一个瘀字,便见黄疸皆发于血分。”特别强调其发病与血分有关。西医学认为ICP病程长且病情重时,血循环中异常增高的胆红素、胆汁酸可在胎盘绒毛间腔沉积并刺激细胞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使胎盘绒毛间腔狭窄,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儿缺氧。陈颖异认为黄疸主要是湿热蕴于血分,病在百脉,即所谓“瘀热发黄”“瘀血发黄”,所以在治疗上,既要注重病位在肝、胆;在经验方“安胎清肝方”基础上加柴胡、郁金、过路黄疏肝利胆;又要茵陈、炒栀清热利湿。该病是妊娠特有疾病,根据有滞必行、有瘀必消原则,适当运用活血药,如丹皮、凌霄花、丹参等,但必须要掌握活血不伤胎,中病而止的治疗原则。
3.泄热顺便,强调通畅气机
《中藏经》:“其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还其寿;其本虚者,得补益之精必长其年。”ICP属于本虚标实之症,实者乃湿热瘀蕴结。故治疗时要通畅气机,使大便软顺,通腑降浊,热清、湿去、瘀化,可使体内轻微积滞毒素及时得以清除,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医“以通为补”是有科学道理的。但大便每天保持1~3次,以顺畅为度,如果出现腹泻,要调整方中大黄的用法和剂量,制大黄用量小于6g,加用炒白术15~30g,或酌加炒葛根以安胎止泻;若大便秘结者,制大黄可增加到9~10g,加用生白术15~30g。临证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