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发病率较高,病情缠绵难愈,是致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因素。西医学用抗病毒与干扰素治疗不理想,若转氨酶和HBVDNA正常则无药可医,往往停止治疗。然而并不意味着慢性乙肝已治好,而是病情处于胶着、隐蔽状态而待机而发的阶段。一旦发作,病情更重,治疗更加棘手,更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而应积极治疗。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有优势的,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而且可以采用截断疗法,防止或减少其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笔者几十年来一直立足于临床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病因病机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是由诸多因素与脏腑功能紊乱的共同作用所致。其病位虽在肝,却与脾肾等脏的功能相关,甚至后者起着关键作用。盖肝主藏血,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而脾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又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其常道而周流不息。若脾虚健运失司必致生化气血不足,或血溢脉外,而致肝血虚弱,肝功能异常,遂发生病变;肾主水、藏精,肝主木而必赖肾水的滋养,才能维持正常功能。一旦肾气虚弱,肾阴亏耗,或肾的代谢功能紊乱,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潴留在体内而变生毒素,肝首当其冲,受其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而发生病变;毒物对肝功能的直接损害,包括食物中毒、酒精中毒和药物中毒等都可以酿成肝脏病变;严重的精神情志障碍、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均是导致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因素。
(二)治疗基本原则
慢性乙型肝炎为难治性疾病,笔者经长期临床研究,反复总结,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治疗原则,此对防治慢性乙肝有重要意义。
1.个体化治疗原则
由于各自的体质不同、脏器功能的差异、合并病证有别、临床表现千差万别、生活居住环境有特殊等,治疗上要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以辨证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2.从脾论治原则
慢性乙型肝炎往往迁延难愈,或经抗病毒和干扰素治疗后,每可出现纳呆、乏力等脾气虚弱等表现,脾虚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根据«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精神,治疗上必须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为主要治疗原则。笔者从治疗过的数以千计的病例中发现,患者的脾胃消化功能改善后,肝炎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肝炎的相关生化检查都有明显的改善。相反,若脾的运化功能日趋衰退,就标志肝炎是在发展中,其终极可出现肝硬化或肝癌。因此,治疗慢性乙肝要从始至终坚持从脾论治原则。
3.从肾论治原则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在维持全身脏器组织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所阐述:“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中西医在治疗肝炎方面已形成了共识,就是必须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放在首位,而肾就是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中心。同时,肾又是人体代谢排泄中枢,体内代谢废物包括有毒物质都要通过肾的代谢功能而及时排出体外。一旦肾的代谢功能障碍,废物内积,毒素内生,首先必伤肝脏,加重肝炎病情,甚则发生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在治疗肝炎中要重视两点,一是在治疗中要重视维持肾的功能,若肾水充足,水能滋涵肝木,就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二是选方用药要严谨,避免使用有毒药物以防止重伤肝脏。只有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4.祛瘀通络法原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乙肝积年累月,必然出现肝内络脉不通,瘀血内停,造成肝内微循环障碍,治疗上必须逆转肝内微循环障碍,才能维持正常血运,为肝炎病灶供给营养,促使其康复。然而,对祛瘀通络法的运用要注意两点,一是用药要平和,否则过用破血之药,有可能加重肝功能损害;二是要了解患者的心脑血管状况,若动脉硬化严重者则忌用过剧的破瘀药,用之不妥有可能导致内出血而发生意外。总之,慢性乙肝用祛瘀通络法只能如剥茧抽丝,缓图其功,相反欲速则不达。
5.坚持治疗不放松的原则
慢性乙肝发病与恶化都是一个慢进的过程,有时病情较为隐蔽,不但肝功能受损害,而且伤及其他脏器组织,然而其临床表现却并不明显,很容易被误认为病已痊愈,而停止治疗。一旦病情变化,便改变迅速,有的会酿成肝硬化或肝癌。笔者从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发现,这类病例的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率要比坚持正规治疗的病例高出162%。临床研究资料还表明,罹患慢性乙型肝炎者,即使转氨酶与HBV-DNA都正常,但其最终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比率要比没有患慢性乙肝人群明显提高。因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要进行严密动态观察,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合理治疗。同时,对无症状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是,这种“无症状”的结论并不科学,容易误导诊断,从而放松治疗,贻误治疗,甚至出现严重后果。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发挥中医辨证的优势,通过四诊合参,往往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得到突破。例如2011年8月诊治一患者,刘某,男,79岁,有慢性乙肝病史30余年,近半年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经多次生化检查结果,肝功能正常,HBV-DNA在正常范围,B超检查肝胆正常。然而,从四诊可见患者面色灰黯,神情疲乏,右肋上隐痛间作,纳呆恶心,舌质淡黯,脉弦细。辨证为肝脾肾俱虚,兼有气滞血瘀,病已穷及于肾,属晚期重证。后经检查确诊为晚期肝癌。类似病例屡见不鲜。
6.坚持调治结合的原则
慢性乙肝迁延难愈或出现恶化,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若单靠药物治疗显然不足。我的临床研究证明,慢性乙肝发生、发展及恶化与精神因素、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预后和转归。因此,必须采取综合调控,即调治结合。
(三)辨证施治
我对治疗慢性乙肝的经验概括为24字:立足辨证、病证结合、脾肾论治、提高免疫、祛瘀通络、调治结合。现介绍如下:
1.肝郁脾虚证
主证:
纳呆乏力,精神抑郁,失眠梦多,时有泄泻,舌质淡红,舌边可见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
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佐以祛瘀通络。
方药:
黄芪、茯神各30g,党参、白术、白芍各20g,当归、香附、郁金各5g,柴胡、川芎各10g,红花、陈皮、炙甘草各5g。水煎服,每天1剂。
加减法:
纳呆泛恶则加炒稻芽30g、鸡内金20g、姜半夏10g;失眠则加炒酸枣仁、夜交藤各30g;精神抑郁则加合欢皮30g;大便烂者则去当归、白芍,加炒扁豆20g、苍术10g。
按语:
在慢性乙肝中属肝郁脾虚证较多,约占近六成,其中有血瘀证者有七成之多。笔者对慢性乙肝属肝郁脾虚证75例用上方治疗3个月进行总结分析,其结果为:纳食恢复到正常有31例(占41.33%),纳食增加有29例(占38.67%),纳食无变化有15例(占20%);乏力消失有28例(占37.33%),乏力减轻有31例(占41.33%),乏力无变化有16例(占21.33)。生化检查结果为:75例有谷丙、谷草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者52例,其中经治疗恢复到正常有42例(占80.33%);HBV-DNA轻、中度升高者37例,经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上结果表明:用上方治疗慢性乙肝,对改善纳呆和乏力的效果明显,而且纳呆与乏力的改善比例十分接近,说明了脾运化功能的好转,慢性乙肝主症之一的乏力也同步得到改善。生化检查结果也是有力佐证。从而论证了张仲景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科学论断,为治疗慢性乙肝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脾肾俱虚证
主证:
纳呆乏力,神疲头晕,腰酸腿软,大便溏烂,小便频数,面色黧黯少华,舌质淡胖,舌边瘀斑明显,舌苔白滑,脉弱。
治则:
健脾补肾,佐以养血通络。
方药:
黄芪30g,熟地、枸杞子、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党参、白术、内金、鸡血藤各20g,红花、炙甘草各5g。水煎服,每天1剂。
加减法:
脾虚较重则加高丽参10g,另炖,兑服,每周2次;神疲头晕则加鹿茸粉2g冲服,每天1次;失眠则加炒酸枣仁30g、北五味15g;夜尿频则加桑螵蛸15g、益智仁20g、肉桂5g(焗服);腰酸腿软则加鹿角胶15g,烊化,兑服;下肢浮肿则加熟附子10g、鹿衔草20g;肝硬化则加鳖甲30g、穿山甲5g(打粉冲服),赤芍20~30g。
按语:
此型慢性乙肝多为重症,部分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治疗颇为棘手,其病位虽在肝,而已严重影响到脾肾的功能。肝脾肾同病是慢性乙肝发展到重症的标志。俗语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疗这一证型慢性乙肝,不能急而求成以妄用祛邪,而应以扶正为本,补益脾肾,提高抗病能力,只有穷原竟委才能缓图其效。用方选药更要考虑周全,若用方能达到玉润珠圆,则可避免药物对肝脾肾的损害,有利于逆转病情。笔者用上方治疗多例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胡某,男性,51岁,于1978年冬在某市人民医院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已出现腹水,用上方随症加减治疗3年多后,经复查示:肝功能正常,腹水消退,肝硬化明显好转。至2012年9月已85岁,仍健在。这一典型病例说明对慢性乙肝的治疗要坚持立足辨证、病证结合、脾肾论治、提高免疫、祛瘀通络、调治结合的原则,则可以提高疗效,达到满意效果。
(四)调摄
调摄是指对慢性乙肝进行调治结合,即是调理的护肝方法,包括精神调摄、饮食调摄、起居调摄等诸方面,其对防治慢性乙肝都有积极意义。第一,精神调摄对慢性乙肝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预后,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特别是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及肝癌时,病人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异常惊恐状态,促使全身免疫功能急剧下降,病情迅速恶化。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忧愁多虑、多疑孤僻、心胸狭窄、暴怒悲观常是致癌的原因。当务之急就是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采用思想开导、精神安慰等方法,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树立治病信心,这是慢性乙肝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决定因素。第二,饮食调摄又称食疗,其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有药物无法取代的效果。因慢性乙肝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免疫功能低下,肝脾肾等脏器组织功能衰弱,营养日趋缺乏。这时采用食疗,及时有效补充必需的营养,对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食疗所选用的肉类、海鲜、果菜等应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而无腹泻等副作用,同时根据营养平衡的原则而合理进食。否则,过多进食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适得其反。第三,起居调摄能对慢性乙肝治疗起到保证作用。包括居住环境要安静,空气质量好,卫生舒适,适度运动,睡眠充足等,对增强体质、调节情操、提高抗病能力等甚有裨益。
(五)结语
对慢性乙肝的辨治中只介绍了肝郁脾虚证和脾肾俱虚证,是因为这两证型是慢性乙肝病中较难治疗而中医疗效又优于西医的。而且只要对该两证型的慢性乙肝辨治能熟练掌握,灵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六大基本原则,其他证型的治疗方法都已包含其中,也能辨证施治,此对慢性乙肝辨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