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与证治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系由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所致,属中医胃脘病等范畴。不但其病证缠绵难愈,而且少数病例会发生癌变,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又被称为癌前病变。然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未完全清楚,这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水平的关键。笔者对其进行肤浅探讨。
(一)病因、病机实质
尽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其与其他疾病一样,客观地存在导致其发生与发展的病因和病理,关键在于能否把病因和病理弄清楚。笔者在近30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心研究中,通过对数以千计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观察,深刻体会到:分型论治只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既不能概括该病千变万化的全貌,又不能揭示其病因、病机的实质。
1.病因
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因素是十分复杂,既有外因,又有内因。该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互为因果、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同时,诱因又是导致该病复发或病情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1)饮食不节,劳倦所伤:
这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最常见病因。«玉机微义»说:“饮食劳倦则伤脾胃。”胃主受纳,其气主降,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辛辣或过食生冷之物,或饥饱无常、嗜饮烈酒,或劳倦过度,均或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功能障碍、升降紊乱而致发生该病。笔者在对1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调查中,发现有明显饮食不节、劳倦所伤的有147例(82.58%)。
(2)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这是导致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决定性因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高度概括了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在防御疾病中的主导作用。若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职,胃张力低,蠕动缓弱,就会导致胃内容物停滞,消化功能紊乱,不能使水谷化生精微,聚而成积滞和水湿,临床表现为腹胀脘痛,纳呆恶心诸症;若胃阴不足,津液匮乏,燥气横生,则胃失柔润,络脉枯萎。“阳化气,阴成形”,胃壁和腺体乃有形之物,属阴。胃阴匮乏与腺体萎缩的病理变化,在某种基础下有因果关系。笔者对1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调查表明,全部病例都出现有纳食减少、四肢乏力等脾胃虚弱表现,其中脾胃气虚163例(91.57%);属胃阴匮乏,表现为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的有15例(8.43%)。
(3)七情所伤,气血不和,络脉瘀阻:
此既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的必然结果。若暴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横逆犯胃,肝胃不和;忧思过度,肝气郁结,失其疏泄。这些因素的反复作用,均可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升降功能紊乱。叶天士说:“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往往出现络脉瘀阻。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处固定、痛如锤刺、舌质瘀斑或青紫等络脉瘀阻的特征。笔者对1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调查,其中属络脉瘀阻的151例(84.83%)。
(4)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而演变成该病:
笔者对1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调查发现,在经胃镜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134例中,经医院系统治疗仅41例(31%),大部分病例都是在疼痛缓解或减轻后而停止治疗,在病情加重后又进行治疗;有的在疼痛时自购药物治疗,或请民间医生诊治。往往没有经过系统诊治,甚至杂药乱投,迁延日久后酿成该病。
(5)药物因素:
导致或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或复发的、常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就是对慢性胃炎和其他疾病治疗的不合理用药。特别是罹患其他疑难杂症和慢性炎症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时,忽视了药物对胃肠的毒副作用。例如苦寒药多能败胃、辛热药物每有耗劫胃阴之弊。又例如不少抗生素都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能灭活正常的大肠杆菌,出现胃肠菌株错乱。若长期服用,必然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或诱发慢性胃炎继而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致该病复发。笔者曾对经胃镜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确诊和复查证实经治疗后已治愈而后又复发的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34例(75.56%)是因为患慢性炎症连续服用抗生素半月后诱发胃脘痛发作。其中有27例(60%)出现大便秘结、腹胀、嗳气、恶心等脾胃升降功能紊乱的症状。
2.病机实质
(1)从脾胃的生理功能来认识: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只有脾胃生理功能正常,才能行使其受纳运化,升清降浊的功能。如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的消化吸收、转输和对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功能。从而说明脾升胃降是完成纳食运化功能的根本形式和保证。
(2)从脏腑功能相关论来认识:
脾胃升降功能的维持,既要依靠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作用,又对脏腑功能的发挥起着枢纽作用,上承心肺,下启肝肾。正如«四圣心源»指出:“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水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如果脾胃功能失职,不仅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紊乱,而且可以通过脏腑相克、乘侮关系,加速脾胃病的发展,加重病情,使病理变化更为复杂,增加治疗难度。由此说明了维护脾胃功能的重要性。
(3)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来认识:
当发生该病后,只要能使胃的受纳降浊功能得到恢复,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得到维持,就可以治愈。否则,导致清浊相混,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最终加速病情的发展。
(4)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进行分析:
由于该病缠绵病久入络,必然导致脉络瘀阻,络脉瘀阻既是病情发展的结果,又是该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
(5)病机实质:
导致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因素,尽管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脾胃枢机失利、升降紊乱和络脉瘀阻。
(二)论治
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实质,对该病的根本治则是:消除病因,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祛瘀通络。消除病因是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基础;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既有利于消除病因,又达到治疗目的;祛瘀通络,不仅为了祛除病理产物,而且又能改善脾胃的微循环,促进病灶的修复。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至于对该病的治疗,笔者已另文刊登,不再赘述。
(本文原载于«现代老年医学杂志»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