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CT成像技术

第一章 CT成像技术概述

第一节 CT的发展和应用

一、CT的发展历史
CT是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的简称。
CT发明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奖项如下所述。
时间: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Houndsfield)和安普鲁斯(Ambrose)一起,在英国放射学研究院年会上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同年11月,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也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CT的诞生。
地点:英国EMI公司实验研究中心。
人物: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Godfrey.N.Hounsfield,1919年8月28日生于英国诺丁汉,2004年8月12日逝世)(图2-1-1)。
图2-1-1 亨斯菲尔德(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在英国EMI实验中心
奖项:亨斯菲尔德于1972年获得了与工程学诺贝尔奖齐名的McRobert奖。1979年亨斯菲尔德和在塔夫茨大学从事CT图像重建研究工作的考迈克(Cormack)教授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二、CT的应用范围
1.CT主要用于医学影像学对疾病的诊断,另外,还用于工业、农业等方面。
2.在影像学的检查中,CT的检查几乎可包括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器官。
3.CT检查由于密度分辨力高,可分辨人体组织内微小的差别,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展。
4.注射对比剂后,CT能分清血管的解剖结构,观察血管与病灶之间的关系,以及病灶部位的血供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5.CT也可作穿刺活检检查,其准确性优于常规X线透视或超声的定位穿刺。
6.CT还可帮助制订放射治疗计划和放疗效果评价。
7.CT还可作各种定量计算工作。如心脏冠状动脉钙化和椎体骨矿密度的测量。
8.CT的三维成像图像质量高,可协助临床的诊断和指导颌面部整形外科手术。
三、CT的优点和缺点
(一)CT图像的优点
1.真正断面图像
与普通X线的层面影像比较,CT得到的横断面图像层厚准确,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
2.密度分辨力高
CT图像清晰,密度分辨力高。一般,CT的密度分辨力要比普通X线片摄影高约20倍。
CT密度分辨力较高的原因是:
● CT的X射线束透过物体到达检测器经过严格的准直,散射线少;
● CT机采用了高灵敏度的、高效率的接收介质;
● CT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灰阶的控制,可根据诊断需要,随意调节适合人眼视觉的观察范围。
3.可作定量分析
CT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组织的X射线吸收衰减值,通过各种计算,可作定量分析。
4.可作图像后处理
借助于计算机和某些图像处理软件,可作病灶的形状和结构分析。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
(二)CT的缺点
1.极限空间分辨力仍低于普通X线摄影。目前,中档的CT机其极限分辨力约10LP/cm,而目前高档的CT机其极限分辨力约为30LP/cm或以上。普通X线增感屏摄影的空间分辨力可达10~15LP/mm,无屏单面药膜胶片摄影,其极限分辨力最高可达30LP/mm以上。
2.CT的定位、定性诊断只能相对比较而言,其准确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定位方面,CT对于体内小于1cm的病灶,常常容易漏诊。在定性方面,也常受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病程的长短、患者的体型和配合检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3.CT的图像基本上只反映了解剖学方面的情况,较少有脏器功能和生化方面的信息。
四、各代CT机的结构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螺旋CT发明之前,CT的发展通常以代称呼(图2-1-2、图2-1-3),而螺旋CT出现后,CT的改进和发展则不再以代称呼。以下是各代CT和螺旋CT的基本特点概述(表2-1-1)。
图2-1-2 第一到第四代CT扫描机
图2-1-3 电子束CT
表2-1-1 各代CT扫描机的主要特性
(一)第一代CT机
第一代CT机为旋转-平移扫描方式,多属头颅专用机。X射线管是油冷固定阳极,扫描X射线束为笔形束,探测器一般是二到三个。扫描时,机架环绕患者作旋转和同步直线平移运动,X射线管每次旋转1°,同时沿旋转反方向作直线运动扫描。下一次扫描,再旋转1°并重复前述扫描动作,直至完成180°以内的180个平行投影值。这种CT机结构的缺点是射线利用率很低,扫描时间长,一个断面需3~5分钟。
(二)第二代CT机
第二代CT机仍为旋转-平移扫描方式。扫描X射线束改为5°~20°的小扇形束,探测器增加到3~30个,平移扫描后的旋转角度由1°提高到扇形射线束夹角的度数,扫描的时间缩短到20~90秒。另外,第二代CT缩小了探测器的孔径、加大了矩阵和提高了采样的精确性等,改善了图像质量。这种扫描方式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探测器排列成直线,对于扇形的射线束而言,其中心和边缘部分的测量值不相等,需要作扫描后的校正,以避免伪影的出现而影响图像的质量。
(三)第三代CT机
第三代CT机改变了扫描方式,为旋转-旋转方式。X射线束是30°~45°宽扇形束,探测器数目增加到300~800个,扫描时间缩短到2~9秒或更短。探测器阵列排列成彼此无空隙的弧形,数据的采集以X线管为焦点,随着X线管的旋转得到不同方位的投影,由于排列方式使扇形束的中心和边缘与探测器的距离相等,无需作距离测量差的校正。该扫描方式的缺点是:扫描时需要对每一个相邻探测器的灵敏度差异进行校正,否则由于同步旋转的扫描运动会产生环形伪影。
(四)第四代CT机
第四代CT机的扫描方式只有X线管的旋转。X射线束的扇形角达50°~90°,因此也减少了X线管的负载,使扫描速度可达1~5秒。探测器更多达600~1500个,全部分布在360°的圆周上。扫描时,没有探测器运动,只有X线管围绕患者作360°的旋转。与第三代CT机扫描不同,在第四代扫描方式中,对于每一个探测器来说所得的投影值,相当于以该探测器为焦点,由X射线管旋转扫描一个扇形面而获得,故此种扫描方式也被称为反扇束扫描。
(五)第五代CT机
第五代CT机又称电子束CT,它的结构明显不同于前几代CT机。它由一个电子束X射线管、一组由864个固定探测器阵列和一个采样、整理、数据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构成。最大的差别是X射线发射部分,包括一个电子枪、偏转线圈和处于真空中的半圆形钨靶。扫描时,电子束沿X射线管轴向加速,电磁线圈将电子束聚焦,并利用磁场使电子束瞬时偏转,分别轰击四个钨靶。扫描时间为30ms、50ms和100ms。由于探测器是排成两排216°的环形,一次扫描可得两层图像;还由于一次扫描分别轰击四个靶面,故总计一次扫描可得八个层面。
(六)螺旋CT扫描机
螺旋CT机改变了以往的扫描方式,扫描机架是连续、单向的旋转(图2-1-4)。射线束仍为大扇束。单层螺旋CT的螺旋扫描时间通常是1秒,而多层螺旋扫描的目前最短时间为0.27秒。单层螺旋CT的探测器数目与第三代CT机相比没有数量的增加和材料的改变,但是多层螺旋CT的探测器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增加,而且改用了超高速的稀土陶瓷,使射线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从原来的50%左右上升到99%。射线束角度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同以往的非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次在单层螺旋机中仍为每次一层,在多层螺旋机中一次旋转可达4层、8层、16层、64层甚至更多,结合层厚、扫描通道的组合运用,已可满足动态器官心脏等成像的需要。单层螺旋CT只是提高了连续扫描的能力,而多层螺旋CT不仅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而且几乎能进行人体所有器官的扫描检查。
图2-1-4 螺旋CT的扫描原理
五、CT的发展趋势
● 1983年,美国Douglas boyd博士开发出超高速扫描的第五代CT——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EBCT)并应用于临床。用电子束的扫描替代了机械运动扫描,使扫描速度提高到毫秒级,使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检查成为现实。
● 1985年,滑环技术应用于CT设备,使CT的扫描实现了单方向连续旋转扫描。
● 1989年,在滑环技术的基础上螺旋扫描方式问世,缩短了患者检查时间,而且使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如CT血管造影、仿真内镜技术等)更为精确。
● 1992年,Elscint公司研制成功双层螺旋CT(CT Twin),开创了多层螺旋扫描的先河。
● 1998年,Philips、Siemens、GE、Toshiba四家公司同时推出多层(4层)螺旋CT,扫描速度提高到每一次旋转0.5秒。
● 2001年,16层螺旋CT研制成功,扫描1周能同时获得16幅0.75mm层厚的图像。
● 2003年,64层螺旋CT在北美放射学年会上正式发布和投入临床使用。
● 2005年,西门子推出首台双源和双探测器系统的CT扫描仪。
● 2007年,东芝、飞利浦和西门子公司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分别同时推出320、256和128层多层螺旋CT扫描仪,东芝320后又升级为640层。
● 2008年,GE在北美放射年会上首先推出了能谱CT,利用单能谱射线,使CT能涉及功能成像的领域。
● 2010年,GE和西门子推出了图像迭代重建方法,利用改进后的迭代重建算法,使CT扫描的辐射剂量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由于近10多年来CT技术的飞速发展,使CT不管从检查方法还是诊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扫描快、层数多、层厚薄,使CT的检查范围进一步扩大
1.CT的扫描速度在非螺旋CT时最短是周/1s。单层螺旋CT的层/秒时间虽未缩短,但由于扫描方式的改变,缩短了扫描周期,使单位时间内的患者检查数量提高。
2.至4层螺旋CT,扫描时间缩短到周/0.5s,其单位扫描时间的图像获得率又有所提高。16层CT的扫描时间则缩短为周/0.42s。而目前的64层以上CT的扫描时间更是缩短到了周/0.27s。
3.由于层/秒的扫描时间缩短,使CT能做一些运动器官的检查,如4层以上CT的心脏检查。一次旋转图像获得率增加,更使CT的检查范围扩大,如大面积创伤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从胸腔至盆腔大范围扫描。
4.另外,扫描速度提高,也改变了某些部位、器官的检查方法,如肝脏增强CT扫描,现在的多层螺旋CT扫描,一次检查可以做肝脏的三个期甚至四期的扫描,使影像检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又提高了一步。
5.8层、16层或64层甚至256层CT由于扫描层厚更薄,一次旋转获得的层厚总数大大增加。因而一个部位或器官的检查往往可获数百甚至上千层图像。因为图像数量急剧增加,产生了一种新的诊断模式——CT图像后处理诊断模式。
6.高档CT利用灌注和能谱技术,可对人体的某些脏器进行功能成像,使CT跨入了功能成像时代。
(二)分辨力高、计算机快,促进了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
1.目前4层螺旋扫描的横向分辨力已达到0.5mm,纵向分辨力达到了1.0mm;16层螺旋CT的横向分辨力也是0.5mm,纵向分辨力达到了0.6mm,基本达到了各向同性;而新近推出的64层以上螺旋CT的横向和纵向分辨力分别达到了0.3mm和0.4mm。
2.CT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16层CT横断面的图像重建可达6幅/秒,64层以上CT可达60幅/秒,迭代重建的速度也达到了20幅/秒以上。
3.由于CT的扫描层厚更薄以及纵向分辨力的改善,使后处理各种方法图像的质量更高,其中多平面重组已可作为横断面图像的补充,甚至可完全替代横断面的图像。
4.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以前CT横断面CT图像的阅读和诊断只掌握在小部分影像诊断医师手中,其他临床各科的医师绝大部分无法读懂。扫描层厚更薄、图像质量的改善和成像模式的改变推动了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