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腹痛

一、腹痛概述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如《症因脉治》所云:“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以上,名曰腹痛。若痛在胁肋,曰胁痛。痛在脐上,则曰胃痛,而非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其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而在现代生活,由于小儿饮食结构改变,管理失度,再加上小儿调护不当,腹痛患儿也日益增多。

中医认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因素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其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历代医家对腹痛均有不同见解,如《素问·举痛论》中提出腹痛由寒热之邪所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医学入门》云:“大腹痛,多食积外邪;脐腹痛,多积热痰火;小腹痛,多瘀血及痰与溺涩;脐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恶客忤,不治。”《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则肠鸣而腹绞痛,谓之寒中,是冷搏于阴经,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活幼心书·伤积》谓:“有食饱伤脾,脾气稍虚,物难消化,留而成积,积败为痢,腹肚微痛。”

甄氏亦认为引起腹痛病因众多,基本病机不外乎脏腑经脉痹阻,即“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即“不荣则痛”。但疾患病程中,往往变化复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亦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另外,甄氏尤其强调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本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运化力弱;同时又饮食不知自节,饥饱不能自调,常致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传导失司而致腹痛。

治疗方面,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气得通,腹痛自止。但所谓“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言。《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因此,治疗腹痛应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实则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随病机及兼夹证变化,或寒热并用,或攻补兼施,进而遣方用药。

甄氏认为在治疗腹痛的过程中,以“通”为主,但务必兼顾脾胃调理。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元气之本。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五味入胃,各归所喜……甘先入脾。”《脾胃论》亦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另外,在辨明寒热虚实的基础上,还善辅以理气通导之品。并认为无论寒或湿,均可导致气机阻滞,所以可适当加入行气之品。针对小儿腹痛的治疗,甄氏始终强调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养阴清热为大法,脾健积消,则腹痛减。并常常告诫家长要遵循“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为原则,合理安排小儿饮食。

二、腹痛案
【案一】

蓝某某,女,57岁,1987年3月1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开始出现脐周腹部胀痛,就诊于某中医馆,给予中药治疗后有所缓解,但近1周反复出现腹泻,每日排便3~4次,质溏,偶有完谷不化,自行口服西药及中成药治疗后症状稍改善,但饮食不节或受凉后易出现腹胀痛、大便烂等,遂于门诊就诊。症见:腹部胀痛,脐周为主,肠鸣频作,大便偏烂,有排便不尽感,无黏液血便,疲倦乏力,纳差,睡眠尚可,小便调,舌淡,苔薄黄微腻,脉濡。

西医诊断:

腹痛

中医诊断:

腹痛

辨证:

脾虚湿困

治法:

健脾祛湿,行气止痛

处方:

炒白术20克 砂仁15克(后下) 陈皮10克 茯苓20克 薏苡仁20克 炙甘草20克 木香10克(后下) 炒麦芽20克 布渣叶10克 延胡索15克

共7剂。

患者服药后,腹部胀痛明显减轻,大便成形,后按原方中药继服2周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引起腹痛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凡外邪入侵,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以及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原因,引起腹部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均可发生腹痛。若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受寒,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则水谷停滞、清浊不分,不能升清气,则生飧泄;不能降浊阴,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湿困中焦,阻遏气机不畅而出现腹痛、肠鸣频作、大便偏烂等;舌淡、苔薄黄微腻、脉濡均为脾虚湿困中焦之象。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气得通,腹痛自止。《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在辨明寒热虚实对症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疏导之法,标本兼治。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此患者以脾虚为本,湿浊气滞为标,治疗上应健脾助运、理气祛湿,使肠腑气机通利,则胀痛自消。方中炒白术甘苦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脾家要药,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炙甘草益气补中兼能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脾胃。甄氏认为在治疗腹痛的过程中,行气药的应用十分关键,无论寒或湿,均可导致气机阻滞,所以可适当加入行气之品,木香以行气消胀,砂仁、陈皮以理气健脾,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土不能制水,导致水湿内停,湿浊郁久化热,故加炒麦芽消食和胃,布渣叶清热,消食化滞,与砂仁、陈皮等伍用,清热而不伤阳。

【案二】

陈某某,男,6岁,2001年11月19日初诊。

患儿平素喜食零食,1个月前开始出现腹痛伴有腹胀,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治疗(具体不详)后未见明显缓解,遂于门诊就诊。症见:面色青,形体消瘦,脘腹疼痛,腹胀,脾气烦躁,睡眠不安,纳呆食少,口气臭秽,大便偏干难解,小便黄,舌尖红,苔白厚,脉细数。

西医诊断:

腹痛

中医诊断:

腹痛

辨治:

脾虚积滞化火

治法:

健脾消积化滞,益气养阴

处方:

太子参10克 白术10克 麦冬5克 麦芽10克 百合5克 玉竹5克 桑椹10克 白芍10克 独脚金10克

共4剂。

2001年12月3日二诊:腹痛、腹胀明显缓解,脾气烦躁、口气臭秽等明显缓解,但2天前不慎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恶风,汗出多,胃纳一般,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玉竹、桑椹、麦冬等;加防风5克、紫苏叶8克疏风散寒,苍耳子5克散寒通鼻窍。共3剂。

服药后第3天随访,鼻塞流涕、恶风等外感表证已解,但时有腹痛伴有腹胀、仍有口臭、易烦躁等不适,嘱患儿家属按初诊处方再服7剂。服药后随访至今已1年余,腹胀痛未再发作。

按: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容易兼夹积滞而发生腹痛。《活幼心书·伤积》谓:“有食饱伤脾,脾气稍虚,物难消化,留而成积,积败为痢,腹肚微痛。”“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三分饥者,不要过饱也,谓饮食要有节制,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引起腹痛的饮食不节的常见原因有喂养不当,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嗜食零食或挑食偏食,而致饮食积滞。《医宗金鉴》中指出:“乳食伤脾是病原,甘肥失节生积热,气血津液被熬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食滞为积,久积可成疳;或食滞致虚,或由虚而积;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失常,则水谷精微长期不能濡养脏腑经络气血而成积滞。由于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饮食稍多即滞,滞而为积,久积为疳。故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养阴清热为治脾虚积滞之大法。本例患儿脾胃不足,吃零食过多,饮食内停,脾失健运,胃失受纳,积滞化热,故烦躁拒食,大便干结,口气臭秽;脾胃失健,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不足,形体失于充养,故见形瘦,面色青;舌红、苔厚,脉细数,皆为积而化热之征。方中太子参、白术补益脾气;“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涸为患”,故以麦冬、百合、玉竹、桑椹、白芍养阴生津;麦芽消食开胃,脾虚有热,不宜选用黄连等苦寒清热之品,以防苦寒更伤脾胃,故选用独角金,取其清热消疳之功,全方共奏健脾消积化滞之效。

【案三】

林某,女,5岁,2000年12月8日初诊。

患儿9个月前因饮食不节后开始出现腹部疼痛,就诊于某医院,给予治疗后有所缓解,但半年来仍有胃脘部疼痛,间断在某中医院门诊治疗,但未见明显缓解,遂于门诊就诊。症见:面色苍黄,腹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偶有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食后痛减,口臭,胃纳差,大便烂,小便尚调,睡眠一般,舌淡,苔白微腻,脉滑。

西医诊断:

腹痛

中医诊断:

腹痛

辨证:

脾胃虚弱,饮食停滞

治法: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处方:

太子参10克 黄芪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法半夏5克 砂仁5克(后下) 厚朴5克 炒麦芽10克

共7剂。嘱患儿避免进食生冷燥热之品,避免过饥或过饱。

2000年12月15日二诊:腹痛、脘腹胀满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呕吐,仍有口臭,胃纳一般,大便稍烂,舌淡红,苔薄白,脉滑。上方去太子参、法半夏、厚朴等;加木香4克(后下)、紫苏梗5克以理气止痛,独脚金5克清热消积。共7剂。

2000年12月22日三诊:腹痛明显减轻,无反酸、口臭等不适,胃纳好转,大便稍烂,舌淡红,苔薄白,脉滑。上方去紫苏梗、独脚金等;加党参10克、炙甘草4克补益脾胃。共5剂。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曰:“小儿心腹痛者。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生长发育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一旦调护失宜,尤其是饮食所伤,容易变生饮食停滞,脾胃虚弱之症。本患儿因饮食不节、宿食内停,故治宜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导滞,治疗过程中用药轻灵,健脾重在运脾,避免使用过于壅塞之品补脾,同时对于饮食积滞,应理气消积,避免过于寒凉攻伐,应中病即止。初诊时,方中太子参、黄芪补益脾气,炒白术、法半夏健脾燥湿,陈皮、砂仁、厚朴理气消胀,炒麦芽健胃消食,食积往往是小儿胃痛的重要病因之一,所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在审因证治的前提下,每宜适量加入行气导滞之药,食消积去,才可胃和腑安,气调痛止;二诊时加木香、紫苏梗理气止痛,食积蕴郁化热,加用独角金清热消积;三诊时胃痛虽和,脾气尚弱,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积滞已去,脾安胃和,可以补益为主,加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