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
- 何剑文
- 9字
- 2021-12-10 19:43:02
第1章 写材料的迷茫
1.1 写材料之怕:为什么无奈那么多
近年来,入职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学历普遍提高,但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写材料”的问题依旧存在,“宁在前面挨枪炮,不在后面写材料”的心态仍有市场。以笔者所在的外事侨务部门为例,同事们大多是重点院校毕业的“女神”,还有海归研究生,她们在翻译、出访、联络、接待中独当一面、游刃有余。但是,每当要写材料,“女神”就容易变成焦虑的“女神经”。其实,有类似经历和体会的,不仅仅是这些“女神”们,包括笔者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被写材料逼得狼狈不堪,主要有以下“症状”。
一、跌入“冰点”,接到任务不知怎么写
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快要下班了,或者到了周末、小长假、黄金周前夕,正想着跟家人去哪里玩,突然接到电话,要赶一篇材料,假期后就要交稿。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一切美好计划灰飞烟灭,心情跌入冰点。一方面是因为要加班加点,整个假期都将焦虑不安,不要说出去玩,连睡个好觉都难。另一方面是感到恐慌无助。在写材料还没找到感觉的那几年,每次接到任务都会忍不住恐慌。自己心里明白,这次又要被狠狠修理折磨一番,整个人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接着,开始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感觉根本无处下手。时间一天天过去,心情一直处于焦虑之中,食之无味,夜不能寐。这个时候,不知道向谁求助,倍感煎熬。
二、逼出“泪点”,稿子上交不知怎么糟
一直拖、拖、拖,直到时间所剩无几,在假期的最后一两天,怀着“横竖是一刀”的心情,硬着头皮写下去。辛辛苦苦通宵达旦,终于憋出几千字,上班后连忙交给领导审阅。其实,上面具体写了什么,是怎么写出来的,连自己都稀里糊涂。稿子交上去,人虽坐在那里,心却一直在稿子上。一边等,一边忐忑不安地想:会不会推倒重写?会不会被领导狠批一顿?时间来得及吗?一股“凶多吉少”的不祥之感笼罩心头,要命的是往往预感成真。这个过程就像坐在被告席上等待宣判,其中滋味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如果遇到期限紧迫的重要文稿,会更加恐慌。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
三、击中“痛点”,推倒重写不知怎么改
对初学者来说,综合文稿“一次性通过”的概率堪比买彩票。自己当初经常被领导叫到办公室,告知稿子不合要求,要推倒重写。那一刻,真是欲哭无泪,好不容易加班加点写出来的成果,就这样被完全否定,满满的挫败感。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改。如果领导思路清晰,那还好一些,会告知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修改,这种“精确导航”能让自己越改越像样。但是,如果领导只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不说怎么样才行,这下麻烦可就大了。
这个时候,执笔者可能会跟领导在修改上产生分歧,甚至有些情绪。但是,修改材料的一大忌讳,就是固执己见,不愿或不能与领导沟通。对此,笔者的体会是:能理解,要改;不能理解,也要改,一边修改一边理解,很多时候稿子改完,也就理解了。这就像爬山,站在不同高度,看到的风景自然不一样,低位者难以想象高位者眼中的世界。此时,正是向领导学习的好机会,要在反复修改中逐渐理解领导的所思所想,一步步提升视野高度和写作能力。笔者曾对科室的小姐姐说:一篇文稿的价值(结果)属于单位,这是分内工作;但是,写这篇稿子的过程则属于自己,修改过程越艰难、越遭罪,体会就越深,收获就越大,进步就越快。
四、遭遇“盲点”,漫漫长路不知怎么熬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稿子弄完了,领导签发通过。可是,心里并没有多少兴奋喜悦,反而是心虚恐慌。因为自己只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稀里糊涂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这次折腾过关了,其实写材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心中还是没谱。下一次接到写作任务,十有八九还会重蹈覆辙,再痛苦一回。身处党政单位和部门,几乎都要跟文字材料打交道,区别只在于频率多少、难度大小而已。如果没有掌握一套科学实用的写作方法,“恐写症”就会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冰点、泪点、痛点、盲点会循环往复出现,让人狼狈不堪。苦海无边又退无可退,只好在迷茫中硬着头皮走下去。
写材料的成长周期较长,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如一个人独自跋涉在陌生荒野,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遥远、艰难,而是迷茫、无助。如果目标清晰、道路明确,就算路途遥远,也容易坚持下去。反之,如果迷路了,就容易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入门阶段,关键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就非常需要老师帮助树立起一块块路标,让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对基层单位和部门的同人来说,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就能应对日常工作,就像大多数人只需能开车出行,没必要成为专业赛车手一样。遗憾的是,由于教育、观念等原因,并不复杂的写作方法和流程,却成为阻碍许多人前进的那道坎。笔者相信,本书可以帮助朋友们顺利迈过这道坎,走进那扇门,进而登堂入室,走进不一样的“写材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