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
- 何剑文
- 6271字
- 2021-12-10 19:43:03
1.3 写材料之痛:为什么修改那么苦
不少朋友都有同感:写材料之难不仅在于写,更在于改。绞尽脑汁、通宵达旦写出来的稿子,经常被改到“怀疑人生”。而且,这个过程不是持续三五个月,而是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其间很容易陷入疲惫、挫败、沮丧等负面情绪,写材料因此成为倍感煎熬的心灵苦旅。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我们本是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身为文字工作者,文章写出来就是被修改的。
一、接受包围
“伞兵思维”这个概念源于美国101空降师指挥官的一句名言:“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这句话也是所有进入101空降师的士兵,都要学习的第一课。其意义在于告诉大家:来到这里,想活下来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如果你的世界观错了,整个行为方式都是错的,也就是说,如果方向错了,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错的。文字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文稿修改就如同树木接受修剪,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被修改、被包围、被批评是一种常态、一种必然、一种宿命,如果无视事实、心浮气躁、盲目突围,就会苦上加苦、苦海无边。要突围,首先要接受包围,清晰看到被包围的原因,从中找到突围的方向和路径。写材料为何如此之难?除了前文内容所说的“课堂上难学、单位上难学、书本上难学”,笔者认为还有三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逻辑不足。写不明白归根到底是想不明白。许多人觉得写材料难于上青天,主要原因就是逻辑能力不足,对着一大堆素材束手无策。我们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偏重于得出标准答案,对逻辑方法的学习和练习不够。而写材料最核心的就是逻辑能力,逻辑能力不足,在其他事务性岗位上可能问题不明显,干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对于写材料来说,逻辑能力不足就是致命伤,不但没有功劳,连苦劳都没有,只有满满的疲劳。因为,缺乏逻辑,就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就写不明白。大部分人写不好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思维能力不足,而非文字表达能力缺乏。
二是心态偏差。初学者往往特别渴望稿子一次过关,不用重复折腾。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一种奢望,其难度不亚于从足球场中圈直接射门得分。看到自己费尽心思、辛苦熬夜写出来的稿子被改得一塌糊涂,自然会感觉没面子、很难受,甚至有心如刀割的不甘和委屈。其实,产生这些感觉的重要原因是“宜家效应”——投入越多的劳动(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价值。人们在宜家购买家具后,需要回到家花很多力气组装,看到亲手组装的家具,会产生一种依恋感和自豪感,喜爱程度就会超过同等品质的其他家具。同理,写作者往往会因为自己投入大量努力和辛劳,从而高估文稿质量和价值。却不知道,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错觉。
三是能力差距。一般而言,写作者跟领导者会在思想、阅历和综合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在诸多因素不对称的情况下,要写出领导满意的文章,说出领导想说的话,的确非常不容易。面对这种差距,通常听到的答案是:关起门来做领导——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领导,会怎么想。这句话听上去挺有道理,细细琢磨却有点不靠谱。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正确地做事。领导的主要职责就是站高、望远、定向、带路,其认识高度是理论水平、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这是一种需要长期学习、锻炼、感悟才能形成的核心能力,绝非简单换位思考就能具备。如果跟领导在知识广度、思想深度上差距太远,那就像长波和短波有不同频率一样,不仅难以共鸣,还容易产生杂音、噪声,影响沟通效率和质量。
二、冲出包围
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找准突围方向的过程,根据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方面突围建议。
一是从认识上突围,学会专注。《孙子兵法》认为,真正善于作战的人,都是先做好自己,让自己不可战胜,然后再等待对手可以被战胜的时机,这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 “不可胜在己”,立于不败在于自己;“可胜在人”,什么时候可以战胜对手,则在于敌人,不归我管。写材料也是同理,把文章写好是自己可以做到的,至于领导满不满意,会不会提出批评,那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量少去考虑领导是不是重视,会不会得到好处,而是努力考虑一件事——怎样才能把材料写好。说得更实在些,如果写作水平上不去,想什么都没用。
这种专注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和前提,想得太多反而会庸人自扰。例如,地面上放一块50厘米宽、5米长的木板,走过去完全没问题。但是,如果把这块木板放在悬崖上,自己还能走过去吗?不能走过去的原因恰恰就是想得太多、杂念太多。怎么才能做到“专注”呢?答案是“鼠目寸光”,就是当面对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困难,未必要“目光远大”,而是要“鼠目寸光”,只需专注、解决好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用考虑周边第二层、第三层的得失好坏,以免患得患失、自乱阵脚。
二是从心理上突围,学会调整。漫长且艰难的写材料之路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沮丧、失落、无力等负面情绪,如何调整心态,至关重要。这让人想起《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斯托克代尔的故事。斯托克代尔是越战后的美国海军上将。他在参加越战时被俘,被关在战俘营长达八年,其间遭受种种虐待,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成功获释。
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慕名找他做了一次访谈,柯林斯问斯托克代尔,哪些人没能活着离开战俘营。斯托克代尔说,是那些乐天派。斯托克代尔说的“乐天派”,就是那些乐观主义者,他们说圣诞节前自己会出去,圣诞节来了,圣诞节又过了;他们又说,复活节前自己会出去,复活节来了,复活节又过了;然后是感恩节,然后又是圣诞节,最后他们心碎而死。斯托克代尔总结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和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能获得成功——这个必胜信念千万不可失去。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最残忍的现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这种既要保持必胜信念,又要直面残酷现实的心态,称为斯托克代尔悖论。斯托克代尔悖论对调整写材料的心态,有着重要的启发:一方面,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后,要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把材料写好。另一方面,又不能盲目乐观,过于低估这项工作的难度。因为,能力通常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越是重要的东西,滞后效应就越强。这个过程中要乐于接受一篇又一篇材料的锤炼,甘于接受一次又一次修改的痛苦,敢于接受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打击。既要有丰满的理想,又要接受骨感的现实,做一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三是从能力上突围,学会思考。办公室工作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领导手脚的延长”和“领导大脑的延伸”,比较常见的是前者,主要指上传下达、左右协调等事务性工作,帮助领导分担琐碎杂务,在领导面前的曝光率可能比较高。
但是,作为文字工作者,还应该有更重要的任务、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成为“领导大脑的延伸”。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善于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更需要努力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在全面了解工作的基础上,准确概括工作特点和规律,成为本部门的业务行家,甚至专家。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文稿中所表达的工作思路,就不会跟领导要求相差太远。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在文字表述上,要善于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刊党报吸取养分,做好摘抄、记忆、理解等“笨功夫”,写出让领导眼前一亮,能引起其共鸣的表述。
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是整个单位的核心,工作普遍非常繁忙,在信息海量的互联网时代,很难抽出时间去学习每一篇报道,琢磨每一件事情,研究每一个领域。这个时候,“笔杆子”就要主动承担这个任务,用心做好领导的书童、报童、网童,及时学习最新的精神、最热的知识,把自己对工作的认知和思考融入材料,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这样写出来的材料,不仅能够表达领导所认同的思路,还能激发领导心中的灵感,让其心中已经存在但尚不清晰的思路,更加明确化、系统化。只有成为“领导大脑的延伸”,才能成为创造思想的“笔杆子”,而不是搬运内容的“码字工”。这是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是坐冷板凳的过程,是耐住寂寞的过程,是自我赋能的过程。
三、品味包围
逆境之下,撑得住就是故事,撑不住就是事故。回头看这些年来在写材料中吃的苦、受的罪,自己意外地发现:一些原来面目可憎的东西,居然变得可爱。这种感觉就像是爬山,身处山脚时满眼都是障碍;竭尽全力爬上山顶后,细细品味艰难攀爬的过程,才发现一切都是风景。写材料也是如此,突围之后,自己深深体会到: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文字背后的成长才是最好的馈赠。
一是放下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写材料要想进步,就要扔掉毫无用处的“面子”,坦然接受残忍的修改。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我们要明白,在自己还没有什么成就之前,没资格也没必要在意自尊,因为世界不会在意一个可有可无者的自尊。一位投资家对创业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别想着当独角兽,先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在写作之路上,不仅要装得下饭菜、装得下知识,还要装得下委屈,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当文章需要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写的时候,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面子、保持平和。如何才能放下面子呢?笔者的经验是:把每一次写作任务都当作学习的过程,把每一次修改都当作进步的机会,把写作动机从“为单位而写”转换到“为自己而学”。当一个人能够以学习成长的心态,而非证明自己、表现自己的心态去写作,就比较容易放下面子,没那么容易受伤。因为对一个学习者来说,不会写或者写不好才是正常的,就算被改得体无完肤,被领导一顿批评,也比较容易接受。其实,当看到文稿被打磨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精致,心中那点情绪也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获得感。从成长角度来说,一个人面对错误的态度,远比错误本身更重要。
当写材料屡战屡败、迷茫无助之时,很容易产生放弃、换岗的念头。这个时候,要明白一个道理:接受和喜欢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第一份工作。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搞不定工作,经常被领导批评,这种压力和挫折必然带来挫败感和无力感,许多人就会用“不喜欢”来逃避这种无力和恐惧。这时候贸然选择跳槽,很可能会是跳“糟”,只是从一个岗位菜鸟成为另一个岗位菜鸟,只能反复体验入门的挫败感,永远也不会有喜欢的工作。因为,喜欢是一种能力,当你能做好某件事的时候,自然就不会讨厌,进而慢慢接受,变得喜欢。所以,初入职场,或者刚刚转型到一个新领域,要接受被困难包围的宿命,放下毫无价值,也没有必要的“面子”,潜心提升能力、打怪升级,从“不喜欢”做到“喜欢”,起码是“不讨厌”。这个时候才有跳槽的资格,在这个领域积累的能力,才能迁移到其他职业。就算是天才,本事也不是天生的。只要不是天资太差,吃苦受累总是与长本事成正比。
二是放下过去。有一本畅销书《苦才是人生》,这个书名很大程度说出一个道理:心想事成只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才是人生常态。我们不仅在写材料时常常身陷重围,在职场、家庭、感情、健康等方面,也很难事事如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痛苦不能对抗,只能融合。相对于“有容乃大”,笔者更认可“有融乃大”,“化解融合”远比“压抑忍受”更重要。正如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抗痛苦的结果,会让痛苦更强烈,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字面上理解,“忍”是在用刀刃刮自己的心,会让那颗心伤痕累累。如果一味要求自己忍受,负能量会越积越多,忍无可忍就会剧烈爆发,伤人又伤己。
写材料免不了加班熬夜,过度加班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不如意,容易产生焦虑、压抑,对身心的副作用很大。其实,真正把人重重包围的不是工作,而是负面情绪;真正对人造成杀伤的,不是加班本身,而是对加班的抗拒。一位领导常说:干活干不死人,气才能气死人。在不愿意,又不得不加班的心态下,就容易陷入“越加班、越抗拒、越无力”的心理旋涡。无力感则是导致焦虑,甚至抑郁的“元凶”。千万不要把对外解决问题的心态,转化为对内伤害自己的情绪。
这些年里,自己看了不少关于心理学、哲学类的书籍,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看到《治疗密码》这本书,终于明白:无力感和焦虑感也是一种习惯,当人感觉无力的时候,就会触发曾经有过(主要是儿童时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无力感。有个这样的病例,有个女孩子经历过一场惨烈的车祸,在车祸现场她看到一条红丝巾。虽然女孩的身体并没有受到很大损伤,但是从此之后,不管她在哪个场合看到红丝巾,都会恐惧、惊颤。因为那一条红丝巾,立即把她带回当初可怕的车祸现场。从这个角度看,“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只是美好愿望,“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反而更接近现实。
自己逐渐认识到,焦虑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己;不在于现在,而在于过去,还学会了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按摩”方法。当负面情绪来袭时,自己不再逃避抗拒,而是努力往回看,发现曾经遇到的类似情绪,借此认识自己、疗愈自己。这些感悟让自己突然明白佛教常说的“烦恼即菩提”——困境非我所愿,却是成长所需。负面体验固然难受,却是认识自己的契机。只有与自己的内心握手言和,才能让负面情绪的“肥料”转化为滋养生命的“养分”,才能有更加平和、轻松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人往往只有在遭遇困境和痛苦的时候,才会去思考生命、反思自己。在写材料的过程中,无疑会有许多这样的成长机会。
三是放下坚持。儿童和成年人的学习动机有很大不同,儿童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兴趣和要求——学习自己喜欢或者父母要求的东西。由于要应对职场竞争,要谋生发展,成年人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功利性”,其特点是以“得”为先,如果没有“获得感”,学习热情就难以持续。我们没有必要否认和贬低合法正当的利益诉求,因为只有正视利益,才能理性对待利益。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种“得”或者说“利益”也有内外之分,外部驱动主要是指为提高职级待遇而开心,内生驱动是指做事情本身就能得到快乐。
首先要承认,外部驱动很重要,是最直接的动力来源。但是,一个人要获得提拔任用,受到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甚至也不是单位领导可以决定的,比如没有职位空缺就不能提拔某个人。股神巴菲特最看重的投资理念是“能力圈原则”——能力圈范围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只做能力圈之内的事情。这对我们的启发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提拔任用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事情,写好材料则是自己能力圈之内的事情。
观念创造实相,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便对你微笑,写材料也是如此。当逐渐做到专注,浮躁、烦躁就会减少,每当写出有思想、有生命、有温度的文字,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欣慰感和愉悦感,进入类似“心流”的状态。随着学习、实践和思考的不断深入,心底念念不忘的“幼小衔接”指南也逐渐成型。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情,也打开了自己成长路上的另一扇门,里面别有洞天、更加精彩。
此外,当自己能为团队作出贡献,感受到领导和同事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内心也会涌起一种“被需要”的连接感、存在感和归属感。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对以往的种种磨难和艰辛逐渐释怀。我国神经外科大师王忠诚院士说过:我今天的技术和成就是病人用生命换来的,我最要感谢的是病人。作为医生,应该感恩病人,感谢治疗实践对自身的磨炼。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要感恩写材料,不仅让自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有一股源源不断的精神之泉,滋养生命成长。
这让我想起吴伯凡老师对于“爱”和“恨”的经典解释——如果觉得你欠别人,就是爱;如果觉得别人欠你,就是恨,用“爱”的心态去面对,就会增加许多快乐,工作、生活都是如此。因为,世上没有不快乐的坚持,如果能在坚持中获得快乐,也就可以放下坚持、享受坚持,让写作本身成为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