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用药:至关重“药”
- 李乐
- 1910字
- 2021-12-09 11:36:17
1.5 教你分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乐哥哥,今天我去药店买药,药店的那个营业员死活不卖给我,这个平时‘爱财如命’的家伙今天怎么这么反常?”
“宝哥,你买什么药啊?”
“我想给老爸买点降血压的卡托普利,再买点阿莫西林存家里。”
“这两种药当然不能随意卖给你了,都是处方药,随意使用的话可能有危险呢!她这样做是对的。”
“可是我经常看电视上放药品广告啊!要是有危险还敢这么光明正大地做广告?能做广告为什么不让随便买呢?”
“那些在电视上做广告的药都是非处方药啊!”
“处方药,非处方药,这都是什么意思啊?”
“我来给你讲讲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吧!
“处方药是指凭借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它的用量、用药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自行在药店购买的药品。在它的外包装上,一般有‘OTC’的标志,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放在柜台上可以随意挑选的药。非处方药又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两种。
“甲类非处方药的标志是红底白字(图1-4),只能在配备执业药师且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社会药店、医院药房购买。
图1-4 甲类非处方药标识(见文前彩图)
“绿底白字的是乙类非处方药(图1-5),相比较而言,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一些。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购买外,也可以在经过批准的超市、百货商店等处购买。”
图1-5 乙类非处方药标识(见文前彩图)
“是不是处方药比较贵,非处方药比较便宜呢?”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不是价格高低,而是从药品的安全性角度进行区分的。一般来说,处方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其他潜在的影响,其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的要求,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所以在其外包装或者说明书上通常会标明‘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的字样。非处方药的毒副作用较少,不会引起耐药性和成瘾性,在临床使用多年,疗效肯定。按照相关规定,处方药在医疗机构或者零售药店销售,需要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购买和使用。你刚才去药店买处方药,没有医生的处方,营业员当然不卖给你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还是非处方药好,又方便又安全。如果使用起来效果不好,我能不能加大药量啊?”
“虽然非处方药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在使用非处方药的时候也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非处方药也是药品,是药品就会有剂量的限制,如果不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随意加大剂量或者增加使用次数,都会造成伤害。比如说维生素属于非处方药,过量服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是不是处方药的效果要比非处方药效果好呢?”
“也不能这么说,很久之前,所有的药品都是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使用。这个过程比较烦琐,与公众想方便快捷地购买药品以治疗小毛病的需求相矛盾,政府也希望居民能够通过自我药疗的方式降低政府医疗费用支出,于是一些国家开始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将一些临床使用时间长且被证明安全有效的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1999年,我国正式出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了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非处方药目录制定实施后,每隔3~5年要进行一次再评价,以确保非处方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有4000多种非处方药。
“由此可见,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都是很有效的药物,患者在医院看病时,医生也会开一些非处方药为患者治疗。药品的疗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药物本身、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所以不能简单地用疗效好不好来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我们常用的阿司匹林属于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呢?”
“它的情况比较复杂,它属于‘双跨品种’。‘双跨品种’是指同一种药品既是非处方药,又是处方药。目前,具有这种双重身份的药品共有2000多种,大部分为消化类药、解热镇痛类药。以你刚才说的阿司匹林为例,它属于非甾体(非激素)类抗炎药,有解热、镇痛、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用途。阿司匹林用作非处方药时,用于解热,最多用3天;用于止痛,最多用5天。它作为处方药,主要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较小剂量长期服用。
“遇到这些‘双跨药品’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意安全,看一下药品的外包装,区分它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以保障用药安全。”
“乐哥哥,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药店的售货员是按规矩办事,也是为了我好啊!刚才我对她态度不太好,现在去道歉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同志。”
【用药小贴士】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也不能随意加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