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漆器与夹纻干漆
漆器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前期,髹漆就已开始使用。曾有传说讲:帝尧用陶器、帝舜制漆器。另据《韩非子·十过》记载,说在尧舜时期,除了陶器之外已经有了用于“食器”的漆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时期文化中期出土的朱漆木碗经测定为7 000年前所制,也证明了使用漆的历史至少应在公元前5 000年左右。
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文化可谓独树一帜,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青铜礼器和漆器等方面都展示出了高超的技艺。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漆园吏。”有一种解释说,庄子在楚国时曾经做过管理漆园的官吏,说明当时漆的生产和管理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正因此,当周人以青铜器和陶器为荣时,楚人却会以漆器和丝绸而感到自豪。
漆器继承并综合了上古的造型艺术,是上古造型艺术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中古造型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漆器出现后,受制于采集所需要的锋利工具等原因,漆的产量和漆器成品发展与同期的陶器、青铜器比起来显得比较缓慢,直接影响到了漆的推广。漆器真正获得发展,进入鼎盛期是在战国时代。
漆器在艺术上吸收了陶器、玉器和青铜器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又有新的发展。线的运用流畅有力,比彩陶艺术中的纹饰更富有变化和灵动性;动物与器物的结合展现了雕塑之美;以黑、红、黄为主色的色彩不仅暗合了“天玄地黄”的说法,具有神秘的色彩,还以其色泽的精彩绝艳和纹饰的华丽超越了同时期其他艺术。漆器展现出的鲜明强烈之美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对后世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的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长远的影响。
漆,是漆树上分泌出的一种汁液,涂在木器上可以防腐,增加外表的美观。色漆主要有朱漆、黑漆、紫漆和绿漆。通常都是朱漆绘于内,黑漆画于外,也有的是黑底花纹或黑底朱纹。漆器的胎骨有木胎、竹胎、布胎、夹纻胎、石胎和金属胎。漆器的装饰方式十分丰富,有描绘、针刻、银扣、描金、雕刻、漆绘、镶嵌和贴金箔等,但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以色漆来彩绘装饰花纹。漆器种类有食器(见图2.3-1、图2.3-2、图2.3-3)、兵器、礼器、乐器(见图2.3-4、图2.3-5)等。其中食器的造型样式最多,如“彩绘龙凤纹盖豆”(见图2.3-6)、“鸳鸯形漆盒”(见图2.3-7)、“彩绘猪形盒”(见图2.3-8)等。在出土类型和数量上,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称得上最为丰富,有漆箱、漆棺、锦瑟彩绘、撞钟击磐图、建鼓舞图和动物造型等(见图2.3-9),器型上绘制的装饰纹样也十分丰富。
图2.3-1 彩绘云纹长柄勺 战国 漆器 长92.5厘米 宽7.5厘米 高7.5厘米 1978年湖北省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图2.3-2 彩绘风纹盘 战国 漆器 口径27.1厘米 高5.1厘米 1982年湖北省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图2.3-3 彩绘凤鸟双连杯 战国 漆器 长17.6厘米 宽14厘米 高9.2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2.3-4 彩绘虎座鸟架悬鼓 战国 漆器 鼓径39.4厘米 通高84.4厘米 1993年江陵楚墓出土 湖北省沙市博物馆藏
图2.3-5 彩绘虎座鸟架悬鼓 战国 漆器 鼓径38.4厘米 通高86厘米 1988年江陵枣林铺1号墓出土 湖北省江陵县博物馆藏
图2.3-6 彩绘龙凤纹盖豆 战国漆器 长20.8厘米 宽718厘米 高24.3厘米 1978年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2.3-7 鸳鸯形漆盒 战国 漆器 高16.3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2.3-8 彩绘猪形盒 战国 漆器长43厘米 宽15厘米 高20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2.3-9 随州曾侯乙墓梅花鹿 战国早期 漆器 湖北省博物馆藏
“彩绘木雕漆座屏”(见图2.3-10)是战国时期的漆器代表作品。座屏以凤鸟为中心,采用了浮雕和透雕的手法,共计雕刻了51个动物造型,形态逼真,构图生动,再现了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情景,堪称漆器中的经典之作。
图2.3-10 彩绘木雕漆座屏 战国 漆器 长51.8厘米 宽3厘米 高15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藏
1956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镇墓兽”(见图2.3-11)也是一件漆器精品。镇墓兽身高128厘米,鹿角残长15厘米,木胎,圆雕,通体髹漆。镇墓兽作蹲坐状,头顶有两支鹿角,鹿角外绘有黑漆髹成成组的卷云纹。头部似兽,黄色两耳翘起,红色双目圆睁,张开的嘴中露出上下两排整齐的牙齿,中间吐出的一条长长红舌经胸垂至腹部,舌面有叶脉状的棱。兽的胸部绘出双乳,背部雕有四个对称的卷云纹。前肢上举,黄色的两爪持一条蛇,作吞食状。全身髹褐漆,并绘红、黄相间的鳞纹。整个造型融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展现了旷世神灵的气质,充分发挥了艺术的想象力。
图2.3-11 镇墓兽 战国 漆器 高128厘米 河南省博物馆藏
镇墓兽的作用和意义如同鹤、鹿等吉祥动物一样,都是用以企盼逝者早日登遐升仙,希望起到辟邪驱鬼,战胜妖魔鬼怪,保证死者平安的作用。它的出现反映了先民的思想意识及其对占卜神仙鬼怪等宗教文化的尊奉。
漆工艺里还有一种被称为“夹纻”干漆的制造方法,传说东晋时期雕塑家戴逵曾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佛教造像的制作中,开创了以夹纻制像的形式。遗憾的是,这种被称为戴逵“三绝”之一、曾放置于瓦官寺中的五躯夹纻佛像未能保存至今天,以飨天下。
夹纻干漆中的“夹纻”,语义来自《慧琳一切经音义》(卷77)引《释迦方志》(卷上):“綊纻者,脱空象,漆布为之。”
夹纻干漆在公元前后已有用漆布制成冠的事例。这种漆纻制品,有脱胎和不脱胎两种。不脱胎的通常为木胎,基本是实胎;脱胎的一般是泥胎,制好后再将泥取出成为空心。制作方法是先塑好胎骨,再在胎骨上粘贴涂抹有油料的布料,每缠一层,就用生漆涂抹一遍,待其干后再粘贴第二层,涂抹第二遍,直至最后有一定的厚度,变得干硬。脱胎的时候需要将内胎取出,只保留变硬的外壳。
“夹纻干漆造像”是用漆涂裹纻麻布而制成的佛像或菩萨像,又称干漆像、脱空像、搏换像、脱沙像等。这种漆工艺制作的塑像,分量轻,精光内敛,有一种特殊的美感。由于制作工艺周期比较长,耗材大,艺术性要求高,大多造像的制作都有皇家背景。
关于明清宫廷夹纻干漆的制作方法,陆树勋氏所藏的《圆明园内工佛作现行则例钞本》有详尽的记载。抄本曰:“佛像不拘文武,油灰股沙,使布十五遍,压布灰十五遍,长面像衣纹熟漆灰一遍,垫光漆二遍,水磨三遍,漆灰粘做一遍,脏膛朱红漆二遍。所用材料有:夏布、桐油、严生漆、茏罩漆、退光漆、漆朱、砖灰、鱼子砖灰、土子等(砖灰、土子是用以和漆的原料)。”
夹纻干漆制作的造像以唐宋年间的最具代表性,水平也最高。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传法,夹纻造像之法也由此传入日本。鉴真和尚去世前,弟子们用此法为其制成了一尊夹纻干漆“鉴真坐像”(见图2.3-12),这尊具有写实特点的造像迄今仍保存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开山堂。同时期的历史遗存还有现藏于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的隋代“木芯漆佛像”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唐代“夹纻干漆描金佛像”,这两件作品也都堪称是夹纻干漆造像的珍品。
图2.3-12 鉴真坐像 唐 夹纻漆 高80厘米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据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记载,13世纪间汴梁光教寺内也曾有宋代制作的五百罗汉夹纻像,“像皆是漆胎,妆严金碧,穷极精好”,遗憾的是未曾留存至今。
元代的漆器工艺虽然也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主要是雕漆类和部分其他漆艺类作品,未见有夹纻干漆造像。洛阳白马寺现藏有20身夹纻罗汉像,对于其制作年代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是元代、元末明初还是明代,学者们各执一词。这些罗汉像原来是元朝大都大能仁寺的遗存,明代后移入北京,藏于慈宁宫佛堂,并经过多次装銮,于1973年迁往洛阳白马寺。这批造像中,“韦驮像”(见图2.3-13)与“多闻天像”(见图2.3-14)相对而置,塑工精细,色彩沉稳协调,尤其是身上的披巾带飞舞飘动,充分发挥了夹纻漆工艺轻巧灵便的特点。
图2.3-13 韦驮像 元末明初夹纻漆 高206厘米 河南省洛阳白马寺
图2.3-14 多闻天像 元末明初夹纻漆 高200厘米 河南省洛阳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