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体经络腧穴

人体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分布较深且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网络于经脉间的称为“络”。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会聚于体表的部位。经络与腧穴的关系就像铁轨与车站的关系,如果把经络比作铁轨,穴位就是线路上的一个个车站。

经络具有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功能。按摩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经络循行部位上的穴位,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头痛取足少阳胆经上的风池穴,胃痛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胃俞穴,心悸取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内关穴等。可见了解经络腧穴对指导按摩保健及按摩治疗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的起始经脉,经脉的循行与肺相连,并向下与大肠相联络,所以,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脏腑。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呈圆锥形,其叶下垂,很像古时候马车的伞盖,因此有“五脏六腑之华盖”之称。

肺经上潜伏的疾病

肺经和肺、大肠、喉咙等器官联系密切,肺经畅通,也就保证了这些相关器官的功能正常。当肺经异常不通时,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以下疾病。

经络症:沿肺经所过部位疼痛,一般出现在锁骨上窝、上臂、前臂内侧上缘。

脏腑症:咳嗽、气短等。

情志病:肺气虚时,会产生伤心、惆怅等情绪;肺气过盛时,则会产生暴躁、易怒的情绪。皮肤病:过敏性皮炎、色斑、面色暗沉等。

保养肺经的方法

3:00~5:00(寅时)肺经当令,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肺经,但此时人们已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所以该时段不宜进行保养。但可在白天刺激同名经,也就是 9:00~11:00足太阴脾经当令的时段,对肺经和脾经进行拍打或按摩,以局部发热为宜,也可起到保养肺经的目的。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与手太阴肺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口、下齿、鼻,属大肠,络肺,在鼻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大肠经对淋巴系统有自然保护功能,经常刺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因此可以说它是人体淋巴系统的“保护神”。

大肠经上潜伏的疾病

大肠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疾病。

经络病:手背、上肢、后肩等经络循行部位出现疼痛、酸、胀、麻。

脏腑病:肠鸣腹痛、便秘、泄泻、脱肛等。

五官病:眼睛发黄、口干、流涕、牙龈肿痛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便秘、腹胀痛、头痛、肩与前臂部疼痛、指痛、体热、口干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大便溏稀、腹泻、腹痛、眩晕、上肢无力、手足怕冷等。

保养大肠经的方法

5:00~7:00(卯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大肠经,大肠蠕动,排出毒物渣滓。清晨起床后宜先喝一杯温开水,以稀释血液,不仅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促进清晨排便习惯的养成。平时可沿着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拍打,每天拍打 1次,可双手交替进行,以透热为宜。也可用刮痧、拔罐等方法对其进行刺激,以清除体内的热毒,清洁血液通道。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脾,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胃是气血生成的地方,而气血是人体活动的基本保障,所以胃经又被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想健康长寿、通体康泰,就不要忘了疏通胃经,让它时时保持旺盛。

胃经上潜伏的疾病

胃经不畅通,人经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经络症:容易出现高热、出汗、咽喉痛、牙痛、流鼻涕或流鼻血。

脏腑症:会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呕吐、肠鸣腹胀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腹胀、打嗝、便秘、食欲增加、胃痉挛性疼痛、胃酸过多、唇干裂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餐后腹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胃酸不足等。

保养胃经的方法

7:00~9:00(辰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胃经,在此时段吃早餐容易消化,吸收也好。早餐可准备温和养胃的食物,如稀粥、麦片等。饭后 1 小时循按胃经可以帮助消化,调节人体的胃肠功能。平时可拍打胃经来梳理经络气血,注意掌握好拍打力度。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相衔接,联系的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胃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脾气旺盛的人,面色红润,肌肉丰满,精力充沛。

脾经上潜伏的疾病

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密切,其不通时,人的身体会出现下列病症。

经络症: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循行路线上会出现发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

脏腑症:全身乏力或者全身疼痛、胃痛、腹胀、大便溏稀、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胁下胀痛、呕吐、足膝关节疼痛、大趾活动困难、失眠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消化不良、胃胀气、上腹部疼痛、呕吐、肢倦乏力、麻木、腿部静脉曲张、皮肤易受损伤等。

保养脾经的方法

9:00~11:00(巳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脾经,此时拍打刺激脾经可保养脾。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不要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伤胃败脾。脾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则血液质量好。脾经在人体的正面和侧面,可采用拍打的方式来保养,但拍打力度一定要适中,以上午拍打为宜,每侧 10 分钟左右。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与足太阴脾经的支脉衔接,联系的器官有心系、咽、目系,属心,络小肠,外行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在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心经如果出现问题的话,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胸痛等,故称“心为君主之官”。

心经上潜伏的疾病

心经异常,人体会出现下列病症。

经络症:失眠、多梦、易醒、健忘、痴呆,心经所过的手臂疼痛、麻木、厥冷。

脏腑症:心烦、心悸、胸闷、心痛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心悸、口干;处在压力状态下,伴有压迫感;内侧肩麻木、小指痛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胸口沉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肩与前臂疼痛、四肢沉重、眩晕等。

保养心经的方法

11:00~13:00(午时)是心经当令的时间,此时心经最旺,不宜做剧烈运动。心经位于手臂内侧,可在午饭前轻拍心经上的穴位,拍打时五指并拢,微屈叩打,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 3~5 分钟即可。此外,人在午时睡一会儿,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即使只是静卧闭目养神,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在手小指与手少阴心经相衔接,联系的器官有咽、横膈、胃、心、小肠、耳、鼻、目内外眦,在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经是靠心经供应气血的,如果心脏有问题,小肠经就先有征兆。所以,手太阳小肠经是“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

小肠经上潜伏的疾病

小肠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病症。

经络症:耳聋、目黄、口疮、咽痛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手肩疼痛。

脏腑症:绕脐痛、心闷、腰脊痛引、小便赤涩、尿闭、血尿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颈、后脑、太阳穴至耳疼痛,肚脐与下腹部疼痛,后肩胛至臂外后廉疼痛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颔、颈水肿,耳鸣,呕吐,腹泻,手足怕冷等。

保养小肠经的方法

13:00~15:00(未时)是小肠经当令,小肠经气血最旺,此时是保养小肠的较佳时段。午餐后 1 小时沿着小肠经循行路线按揉所经过的穴位能起到较佳效果,注意掌握好力度。每次按揉 5~10 分钟即可,一般可每天轻柔敲按 2~3 次。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目、耳、脑,属膀胱,络肾,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相接。不论是眼部疾病,还是腿部疾病,或是后背脊椎问题,都可以找膀胱经上的大穴来解决。

膀胱经上潜伏的疾病

膀胱经病变时,表现为以下症状。

经络症:膀胱经虚寒则易怕风怕冷、流鼻涕,经脉循行部位如项、背、腰、小腿疼痛及运动障碍。

脏腑症:小便不利、尿血,膀胱气绝则遗尿,目反直视(翻白眼)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泌尿生殖器疾病、后背肌肉强直酸痛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生殖器肿胀、四肢倦怠无力、腰背无力等。

保养膀胱经的方法

15:00~17:00(申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膀胱经。膀胱经负责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此时适宜饮水。平时可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脊柱两边肌肉,从颈椎一直捏到尾骨,然后十指并拢,按住脊柱向上推回到颈椎。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太阳膀胱经,通过腰脊部,上走心包下。

肾经上潜伏的疾病

肾经异常时,人就会出现下列病症。

经络症:肾阴不足,则以怕热为主;肾阳不足,则以怕冷为主;既怕冷又怕热,则说明肾阴阳两虚且正走向衰老。

脏腑症:水肿、小便不利、易惊、耳鸣、眼花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尿黄、尿少、舌干、足下热、性欲增强、月经异常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尿频、足下冷、下肢麻木、性欲减退、肠功能减弱等。

保养肾经的方法

17:00~19:00(酉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肾经。肾经位于人体上身内侧以及腿部内侧和脚底,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休息时可用手掌或按摩槌等工具对肾经循行路线上的穴位进行拍打,每次 5~10 分钟即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与足少阴肾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心、耳,属心包,络三焦,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中医所说的心包,是心外面的一层膜,它包裹并护卫着心脏,好像君主的“内臣”,若心是君主,心包就是护卫君主的“大将军”。

心包经上潜伏的疾病

心包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疾病。

经络症:失眠、多梦、易醒、健忘、口疮口臭、全身痛痒等。

脏腑症:心烦、心悸、心痛、心闷、神志失常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痛、头痛、上肢痛、目赤、便秘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心悸、心动过缓、眩晕、呼吸困难、上肢无力、胸痛、目黄、难入睡、易醒等。

保养心包经的方法

19:00~21:00(戌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心包经,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脏功能不好者可以在戌时循按心包经。此时还要给自己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保持心情舒畅,可以看书、听音乐或打太极,放松心情,从而释放压力。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与手厥阴心包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耳、目,属三焦,络心包,在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三焦经畅通,也就保证了这些相关器官的功能正常。

《黄帝内经》提到,三焦经主一身之气。百病从气生,所以,保养好三焦经尤为重要。此外,三焦经和心包经互为表里,人遇到急事容易着急上火,疏通三焦经可清热去火,调理情志。

三焦经上潜伏的疾病

三焦经发生病变时,会出现以下病症。

经络症:头面五官症疾,以及经络所经过部位疼痛。

脏腑症:上焦病变,易出现胸闷、心悸、咳喘;中焦病变,易出现脾胃胀痛、食欲不振;下焦病变,易出现水肿、大小便异常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耳鸣、耳痛、头痛、上肢痛、食欲不振、失眠、易怒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上肢无力麻木、呼吸表浅、发冷、尿少、肌肉松弛无力等。

保养三焦经的方法

21:00~23:00(亥时)三焦经当令,此时入睡,百脉可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皮肤十分有益。三焦为元气、水谷、水液运行之所,宜在亥时之前入睡。临睡前轻拍三焦经循行路线,有助于睡眠,拍打 3~5 分钟即可。注意拍打的力度,不可过重。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目、耳,属胆,络肝,在足大趾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胆经贯穿全身上下,上至头面部,中到肩、胸、肚、腹,下至足部,因此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通过胆经来缓解。此外,肝与胆相表里,肝经上的一些疾病也可以通过疏通胆经来调治。

胆经上潜伏的疾病

胆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疾病。

经络症:口苦口干、偏头痛、脱发、怕冷怕热,经脉所过部位疼痛。

脏腑症: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失眠、易怒、便秘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口苦、胸胁胀满、喉咙不适、头痛、便秘、足下热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关节肿胀、下肢无力、目黄、吐苦水、嗜睡、夜间盗汗、惊悸、呼吸沉闷、大便溏稀等。

保养胆经的方法

23:00~1:00(子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胆经,胆经循行路线长,从头到脚,部位多,功能广。人在子时前入睡,早晨醒后头脑清醒,面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后不能入睡者,则脸色青白,眼眶昏黑,且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石。睡前可轻拍胆经,用手指刮拭头部,以舒适为宜,用力不可过重,否则不利于入睡,每次3分钟即可。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器官有眼、咽喉、肾、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肝经上潜伏的疾病

肝经和肝、胆、胃、肺、眼、咽喉都有联系,肝经有病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经络症:口苦口干、眼干、胸胁胀痛,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

脏腑症:抑郁、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肥大、疝气等。

亢进热证时症状:头痛、腰痛、小便困难、易怒、兴奋易冲动等。

衰弱寒证时症状:眩晕、性冷淡、大腿与骨盆疼痛、下肢无力、易倦、视力模糊、易惊恐等。

保养肝经的方法

1:00~3:00(丑时)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肝经,中医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很好地完成新陈代谢。此时保持熟睡状态是对肝很好的保护。不必在丑时刺激肝经上的穴位,夜晚应静卧休息。

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其主干行于前正中线,按十四经流注与督脉衔接,交于手太阴肺经。联系的器官主要有胞中(包含丹田、下焦、肝、胆、肾、膀胱)、咽喉、唇口、目。

任脉运行的路线和人体的生殖系统相对应,下出会阴,沿着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与女子经、带、胎、产等关系密切,是女性一生的“保护神”。

任脉上潜伏的疾病

任脉失调,会出现以下疾病。

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白带过多、小便不利、疝气、小腹皮肤瘙痒、阴部肿痛、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疾病等。

上腹部消化系统及胸部呼吸系统疾病:腹胀、呕吐、呃逆、食欲不振、慢性咽炎、哮喘等。

保养任脉的方法

选取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三个穴位,用中指指腹进行按摩,每次 5 分钟左右,以有微微的麻胀感为佳,对任脉可起到保养作用,对全身也具有保健作用。还可用艾条温和灸任脉上的穴位,每次 10~15 分钟,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有良好的保养作用。

督脉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联系的器官主要有胞中(包含丹田、下焦、肝、胆、肾、膀胱)、心、脑、喉、目。督脉运行于人体后背,总管一身的阳气,所以,督脉可以说是调节阳经气血的“总督”。

督脉上潜伏的疾病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疾病。

督脉阳气过盛:颈背腰痛、颈部发硬、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

督脉虚寒:畏寒肢冷、走路摇摆不定、头晕目眩、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神经衰弱、健忘、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等,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如痔疮、脱肛、子宫脱垂等。

保养督脉的方法

可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肉太厚的部位也可用肘来揉,甚至用手大把攥,只要能充分刺激督脉穴位就行。还可以艾灸督脉上的几个穴位,如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腰阳关穴等,温补阳气。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经外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虽然大多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与经络系统仍有一定关系,并有着十分特殊的功效,都是在实际治疗中取得很好疗效的穴位,是前人的实践总结,是经验效方。有的经外奇穴并不专指某一穴位,而是指一组腧穴,如四神聪穴、夹脊穴等。

常用经外奇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