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时代,人口增长和结构进入新均衡

世界正在快速变老,人口峰值提前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显示,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6岁,比1990年提升8.4岁。高收入国家中,日本的人口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84.6岁,作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中国也已经达到了77.3岁。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77.1岁。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5.9%。与此同时,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增速会超过低龄老人,到2050年达到4.26亿人,是2019年的3倍。

人口年龄中位数人口年龄中位数是指,将全部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间的年龄。就像是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心,我们可以通过它简单地窥见人口老化的速度与程度。进入20世纪中后期,全球都在变老,但是各国的速度却大相径庭(见表1-1)。稍做对比就会发现,与欧美国家相比,东亚国家的老龄人口增速更快,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也更为剧烈。1960年,英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已达35.6岁,但是到60年后的2020年,只缓慢增长了4.9岁。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增长了8.6岁,而日本则一举跃升了23岁,已经接近半百。中国的增幅也不小,增长了17.1岁。

表1-1 不同时期各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年龄中位数

资料来源: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数据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世界银行,Our World in Data数据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国家统计局。

注:中国1960年的人口预期寿命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57年数值。

人口老化的同时,陆续有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口负增长,如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尽管当前全球人口规模仍在不断增加,但是增长的势能已大幅衰减,越来越多国家的生育水平开始低于保持人口不增不减的更替水平人口更替水平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女性生育子女数量恰好等于她们及其配偶数量的水平,考虑到新生儿死亡等原因,通常以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子女作为标准。生育水平低于更替水平则人口减少,高于更替水平则人口增加。,即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小于2.1。当全球出生人口数少于死亡人口数时,世界人口将停止增长。由于死亡率下降的长期趋势相对稳定,全球人口何时达到峰值基本取决于未来生育水平下降的速度。

有学者认为,全球人口负增长会很快到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认为,全球人口将在2064年达到97亿人的峰值,之后将进入负增长,到21世纪末人口数量会回落到90亿以下。而联合国根据中等生育水平假设预测的结果则相对乐观,认为到2100年,世界人口规模在达到109亿人时才会停止增长。两者对人口预测的差距主要源于对未来生育水平的预期不同。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总人口为14.1亿人,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出生人口数已降至1200万人,比国家统计局2019年推算的数量减少了260万人。据此估算,中国的出生人口数很可能在几年内便降至1000万左右,并与同期的死亡人数相当,届时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不再增长。过去,不少学者提出中国人口将在2025-2030年达到峰值,现在看来这一时间很可能要提前了。

人口负增长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后果。达雷尔·布里克(Darrell Bricker)在《空荡荡的地球》一书中提出,由于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人类在未来很可能将面对一个空荡荡的星球,即将见底的不是自然资源,而是我们人类本身。这近乎科幻般的想象,真的会变成现实吗?所幸,人口数量即使进入衰减期,哪怕减半也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人类善于学习与适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可以汲取日本等长寿时代先行国家的经验,更好地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本书的第四章将对日本的社会与经济进行深入剖析。

人口年龄结构从金字塔走向柱状

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背后是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变化。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到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转型。这里的死亡率为粗死亡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内)平均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出生率为粗出生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内)平均每千人中的出生人数。前文所描述的人口“变老”与“衰减”现象正是这种转型的结果。最早于1929年由美国人口学家沃伦·汤普森(Warren Thompson)提出,后来又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人口转变理论”是对这种转型的最经典刻画。

在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下,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1)。第一阶段表现为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人口规模不变或增长极其缓慢;第二阶段表现为死亡率开始下降,出生率仍保持高位,人口快速增长;第三阶段表现为保持低死亡率的同时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速放缓;第四阶段表现为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人口规模趋于稳定。

图1-1 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数据库,作者整理。

基于上述四个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变化,可以大致描绘出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人类发展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对应狩猎-采集和农业社会时期,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人口规模增长极其缓慢。

第二阶段对应工业时代早期,表现为人口高增长,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般的直观形态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二战后的中国和印度,死亡率快速降低的同时出生率仍保持在高位,因此人口快速增长,两国的人口总规模先后超过了10亿。

第三阶段对应工业时代中后期,此时死亡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出生率也开始快速下降,人口金字塔的基座收窄。实际上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已经走过了第三阶段,部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正处于这一阶段。

第四阶段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时期,此时人口年龄结构底部收缩更快,从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变为柱状结构,各年龄段人口趋于均等。人口年龄结构朝柱状转型的一个标志是老年人群占比赶上青少年人群占比。当前,许多成熟的工业化国家已处于或接近第四阶段,例如英国、德国等。

我们认为,长寿时代实际上是传统人口转变理论第四阶段的延伸,将是人口转变的一个新均衡状态。届时,人口年龄结构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目前还很难有准确的结论。虽然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是明确的,但是出生率的走向,尤其是变化的快慢很难预测。由于人类寿命不断延长,柱状结构的重心还会上移。如果生育水平继续长期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总量负增长,柱状结构的底部会进一步收缩,人口年龄结构甚至会偏向倒梯形。

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100年的变化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人口年龄组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什么不同。

在工业革命最先爆发的欧洲,死亡率和出生率也最先转变。英国从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1950年英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底端矩形化已经比较明显。到2020年,柱状形态初见模样。再到2050年,随着人口寿命进一步延长,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英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为瘦长的柱状,人口规模也基本稳定(见图1-2)。

美国有更加开放的移民政策和更高的生育水平,因此其人口相比英国稍显年轻。当前,美国人口仍在增长,但是增速明显衰减。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2020年美国人口增长率已降至7.4%,仅次于1930-1940年大萧条之后10年的历史低点。到2050年,美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柱状形态同样会比较明显(见图1-3)。

与英美这些最先开启工业化的国家不同,日本几乎是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了从第二阶段到第四阶段的人口转变。可以看到,195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是经典的金字塔形,在经历了二战后短暂的婴儿潮后,其生育水平开始迅速下降。日本在2008年人口达到峰值后便进入了缓慢的人口负增长阶段。到2020年,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超越了柱状,再到2050年更是将呈现为明显的倒梯形(见图1-4)。

新中国成立后,在鼓励生育的大环境下,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都维持了较高的生育水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先后迎来了两波年均出生2000万人以上的婴儿潮,不少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快速下降,到1980年时,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量已经降至3以下的水平。随着80年代相对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探。尽管如此,1981-1997年,前两波婴儿潮人口进入育龄期,仍带来了第三次人口出生的高峰。此后20多年,即便是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也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出生浪潮。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50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柱状。但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1.3,这一数值已低于国际上常说的低生育率陷阱低生育率陷阱由奥地利学者沃尔夫冈·鲁茨(Wolfgang Lutz)等人于2005年首次提出,后被广泛使用。其核心的观点是,一旦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跌破1.5,再想重新回升至1.5以上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的警戒线,长此以往,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很可能会更接近日本(见图1-5)。

图1-2 不同时期英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数据库。

图1-3 不同时期美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数据库。

图1-4 不同时期日本人口年龄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数据库。

人口年龄结构从金字塔走向柱状,这一过程将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原来居于金字塔底部的庞大新生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当这批人进入中年要购买住房时,房地产业就会兴起;当这批人进入老年时,养老和医疗产业就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当一波一波的人口浪潮退去,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柱状,那些伴随人口大潮而兴起的产业就需要做出调整,一些产业甚至还会出现衰退。

在人口年龄结构向柱状转变的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人口转变第三阶段的末尾。这时出生率快速下降,导致受抚养的未成年人口占比减少,而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整个社会处于劳动力最丰富的阶段,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劳动供给增加并拉动储蓄率提升,会从人力资源和资本的双重角度为经济增长创造独特的发展机遇。经济学上将这种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增长快于其他年龄组人口,从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称为人口红利通常认为,人口总抚养比低于50%的阶段即为人口红利期。

中国毫无疑问是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全球典范。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口总抚养比,即需要被抚养的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降至50%以下,进入人口红利期。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地区大量的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务工群体——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我国农民工数量在2019年达到顶峰,接近3亿人。由于中国有在除夕与家人团聚的传统,这一庞大的群体会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在劳动人口增长的同时,全民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力资本,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劳动力的健康资本,加之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环境,使得人口红利得以释放,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了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由人口数量带来的红利始终只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现象。我们不禁要问,人口红利是一过性的吗?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退休后,人口红利会不会变成人口负债?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图1-5 不同时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数据库。

一个老年人占1/4的社会

长寿时代,老龄人口占比将长期超过总人口的1/4。从联合国数据来看,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日韩等亚洲新兴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尽管各自经历的人口转变速度和阶段不同,到21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都会超过25%,并会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在这个水平(见图1-6)。

这一高占比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死亡率的下降会带来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低生育率导致年轻人占比降低。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生育率的下降与老年人口占比的上升密切相关。正如美国学者约翰·魏克斯(John Weeks)在经典教材《人口学概论》中指出的,死亡率下降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老年人的数量,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只有在生育率下降的前提下才会明显上升。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中国一直都是全球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是过去占比不高,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及其占比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1亿人,占比13.5%,即将进入老龄社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203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1亿人,占比22.3%,2050年将达到3.8亿人,占比27.9%。值得注意的是,从人口普查的数据看,我们进入老龄社会的速度比过去的预测结果更快。

图1-6 各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联合国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数据库。

随着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社会对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有了更进一步的划分。现在通常会将65~79岁的人称为低龄老人,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智力水平仍保持较好状态。而80岁及以上的人,则称为高龄老人,他们对生活照料和医疗的需求会明显增加。联合国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高龄老人占所有老龄人口的比例达到32%,也就是说每三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高龄老人;美国和英国的高龄老人占整体老龄人口的比例也在25%左右。

目前中国老龄人口增长是以低龄老人增长为主,高龄老人的增速略慢于整体人口老化的速度,但是到2030年前后,高龄老人将成为老龄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高峰的一代人迈入高龄期,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中,高龄化现象将逐渐凸显。《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201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不足2000万人,2020年其规模已达到3000万人左右。接下来高龄人口的增速会更快,预计到2033年前后,其规模将比现在翻一倍,达到6000万人以上,其占比也将超过老龄人口的1/5。之后高龄老人占比还会持续快速上升,成为老龄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在一个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且高龄人口占比高的社会,整个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调整、转型和重建,否则健康、照料和财务负担不但会压垮个人和家庭,也会使得政府财政难以为继。这就需要个人、政府、企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城市能否迎来新的繁荣?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爆发,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繁荣的大型城市、超级城市圈不断涌现。如今,高收入国家有超过80%的人生活在城市。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也为50%~8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在加速提升,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3.9%,比2010年提升超过14个百分点,并保持着继续上升的势头。另外,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口向大中城市,尤其是东南部城市群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城市的繁荣并非一成不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的进步与新兴技术的转移,城市的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由于人口向就业集中,就业随人口集聚,人口结构也因此成为城市发展的晴雨表。20世纪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先后完成了工业化,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纽约、伦敦等超大城市的就业人口围绕高新经济产业进行岗位重组,经济保持了持续繁荣,其人口结构也依旧相对年轻。2015年日本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持续净流入使得东京都市圈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到66%,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之相应,东京地区的老龄人口占比则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另一些曾经的制造业中心城市却落伍了。从工业繁盛到衰落,辉煌一时的城市圈沦为“铁锈地带”。19世纪中期的匹兹堡被誉为美国的钢铁之都,新来的年轻人只要在工厂找一份工作就能在30岁之前买下一套房子。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导致国内需求下滑,加之来自海外的国际竞争加剧,匹兹堡钢铁产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城市经济下滑。在20世纪50年代的鼎盛时期,匹兹堡人口一度达到68万人的峰值,然而到1990年,其人口只剩下37万人,下降了近50%。尤其是年轻人相继离开这座城市,导致在21世纪初,匹兹堡一度跃升为全美老龄化程度排名第二的城市。因此匹兹堡采取了一系列产业转型的复兴计划,如今匹兹堡已经由钢铁之城转变为一座以高科技研发为特色的城市。近10年来,匹兹堡老龄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增幅已不到同时期美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未来其老龄人口占比还有望继续降低。

其实中国的东北三省正在面对与“铁锈地带”类似的挑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常住人口为9851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1101万人,哈尔滨也成为近10年来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会城市。生育率下降、年轻劳动力人口外流加剧了东北三省的人口老化,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老年人聚集的城镇注定要衰落吗?当然不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群村(The Villages)是围绕活力养老而兴起的城镇,我们在那里看到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在商业地产的带动下,群村在三个郡超过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立起了超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从全国各地吸引了超过10万退休老人居住,形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社区。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介绍那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