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版  序

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他所期望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老子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便是从这些基本观点中引发出来的。但是由于老子用语的殊异性而产生许多误解。下面指出比较流行的误解,并加以澄清:

(一)一般人常以为老子思想是消沉的、厌世的或出世的。造成这种误解是由于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例如:无为、不争、谦退、柔弱、虚无、清静等观念都曾被人曲解。其实,“无为”是顺任自然、不强作妄为的意思(这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不争”是不伸展一己的侵占意欲(这观念主要也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柔弱”的观念意在不可恃刚陵物、强悍暴戾。“柔弱”并非懦弱,老子所说的“柔”是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虚”是形容道体的,如第四章上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训“虚”,意指“道”体是虚状的,虚状的“道”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来。又如第五章上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这是说天地之间是虚空的,但万物却从这虚空中蓬勃生长。可见这个“虚”含有无穷的创造因子。用在人生的层面上,“虚”含有深藏的意义。“无”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称“道”(如第一章和第四十章),因为“道”是无形无色而不可见的,所以用“无”来形容它的特性;另一是指空的空间(如第十一章)。从上面简略的解释中,可以了解老子这些观念不仅没有消极的思想,相反的,却蕴涵着培蓄待发的精神;一方面他关注世乱,极欲提供解决人类安然相处之道(如“无为”“不争”“谦退”等观念的提出,乃在于呼吁人收敛一己的占有冲动,以消解社会争端的根源);另方面,他要人凝炼内在生命的深度(如“虚静”等观念的提出,乃在于期望人们发展主体的精神空间)。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又说:“功成而不有”“为而不争”。“生”、“为”、“功成”便是要人创作从事:“不有”、“不恃”、“不争”便是不必把创作的成果据为己有(这一观念罗素十分赞赏)。由此可知,老子的思想并没有消沉出世的念头。

(二)一般人又以为老子思想含有阴谋诈术。这是因为将《老子》书上的一些文句割离了它的脉络意义而产生的误解。例如:

(1)“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常被解释为:表面上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事实上,“无不为”只是“无为”的效果,即是说,顺其自然便没有一件事做不好。

(2)“圣人后其身而身先,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有些人以为老子这话是叫人为“私”的,“无私”只是个手段而已。其实这一章(第七章)的重点在于说“无私”。圣人的行为要效法天地的无私意(“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不自生”是不自贪其生的意思)。一个高位的人,由于机会的便利,往往容易抢先占有,因而老子唤醒人要贡献力量而不据有成果,如果能做到退让无私(“后身”),自然会赢得人的爱戴(“身先”)。所谓“成其私”,相对于他人来说,得到大家的爱戴;相对于自己来说,成就了个人的精神生命。

(3)“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后人以为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其实这里所说的“愚”是真朴的意思。老子期望统治者培养出笃实的政风,引导人民以挚诚相处。老子不仅期望人民真朴,他更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第二十章上说:“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以“愚人之心”来赞许圣人的心态,可知“愚人”乃是治者的一个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老子深深地感到人们攻心斗智、机诈相见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极力提倡人们应归真返朴。因而以“愚”(真朴)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取”通行本误作“夺”)第三十六章这段文字被普遍误解为含有权诈之术。其实老子这些话只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指出事物常依“物极必反”的规律运行;这是自然之理,任何事物都有向它的对立面转换的可能,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时,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所以老子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张开是闭合的一种征兆,强盛是衰弱的一种征兆。这里面并没有权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