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营造“去中心化”流量的升级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传统行业的变革,众多传统企业开始寻求线上发展,走上了电商的赛道。但是,传统企业的电商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很多商家网上店铺的发展陷入窘境。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淘宝与天猫平台都出现过关店潮,很多曾有着不错销售额的淘品牌纷纷落幕。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淘宝平台上,仅有3%的商家可以赚到钱,30%的商家仅能维持生计,55%~60%的商家赚不到钱。

为何传统行业的电商陷入了“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窘境呢?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电商所遵循的中心化模式。中心化模式使得商家生存异常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商家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商家深陷价格战、商家客户无法沉淀。

1.商家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如今电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早期流量的红利日渐耗尽,对于商家而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比如,商家在大型商场抢占黄金地段是为了获得流量,传统电商商家通过花钱买排名、关键词搜索等也是为了流量。无论是实体店铺还是传统电商,都需要依靠“平台”来吸引流量。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为代表的电商巨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中。这些电商巨头的存在,使得社交电商的创业者要另辟蹊径。

2.商家深陷价格战

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无数的商家企业面对同行的竞争,倍感压力。如何才能在浩瀚的电商海洋里,让自己脱颖而出,被消费者熟知呢?这是很多电商企业、个体经营者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纵观整个电商行业,价格战成了电商企业最为粗暴的做法,他们通过不断降价来吸引用户,提升营业额。

3.商家客户无法沉淀

面对电商平台的公域流量,商家无法实现用户沉淀,客户属于平台,客户甚至记不住产品的品牌名、商家店名,商家也无法与客户直接沟通,所以要获取新客户、销售商品就必须购买平台流量。

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电商的优势在于节省了时间、人力与推广方面的成本,解决了“中心化”模式的难题。

微信是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社交工具,其最初的流量是微信群和朋友圈,商家把老用户变成微信公众号粉丝,然后用公众号粉丝驱动其微信群的群友分享给好友或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群友的分享会带来新用户,新用户再成为老用户,也就是说老用户成为种子用户。这样就会源源不断地带来流量,进而通过社交营销带动社交销售。也就是说,哪里有社交,哪里就可能有交易。

不仅如此,商家还可以通过广告、微信搜索、附近的店等方式获取新用户,将新用户变成老客户,老客户再通过营销带来更多的新用户。微信附近的门店也累计了大量的顾客,微信附近的门店就是微信小程序。现在微信把所有的流量口子都给了小程序,这也是小程序火爆的原因。因为微信把搜索的功能给了小程序,把朋友圈的广告、图文里的广告都给了小程序,所以它“活”了。这样的方式产生了一个10倍大于阿里的互联网生态。

究其原因,微信群的流量、朋友圈的流量、公众号的流量、微信搜索的流量、附近门店的流量、页面广告的流量等,这些流量叠加在一起,超过了中国互联网每一天60%的流量。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未来的零售生态将实现重组,互联网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了点对点链接,纯零售和纯电商的概念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所谓的“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而是商家会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与产品属性相关的社群。

然而,中心化平台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会进入一个中心化平台与商家独立个体共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泛中心化的生态模式将被建立,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分析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归根结底,传统行业将会实现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