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心养性,端正人生姿态
- 感悟:南怀瑾讲人生修养
- 徐枫编著
- 14188字
- 2021-11-20 18:00:16
□自重者,人恒敬之
南怀瑾先生说:“所谓‘见危受命’,你有时候会失去了自信,心里非常空虚……这就需要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自己也不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信心。”
一个人靠什么立起来?就是靠自尊自信。如果连自己都不重视自己,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常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这个“四自”方针,的确很有必要。
一个自尊的人,往往要强,因此会努力,努力有所得,然后获得自信,有了自信,奋斗才可能自立自强。当然,这里面,也有独立精神和人格的前提作用。一个不想苟且活着的人,必然会审视自己,培养自信自重的精神,然后为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得到别人的尊重。
说起来,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对自己的人生期待较高的人,要强的人,更自尊些。一个人,最应该尊重的就是他的自尊,自尊心最不能伤害;一旦有所伤,那是十分深刻的。所以,我们常说:“不要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否则他会记恨你一辈子。”
自尊往往与人格精神相连。一个自尊的人,他也十分注重人格精神,平时自觉完善自我人格,建设好自己的人格精神,从而形成自己内在素质的重要部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我国古人就十分注重个人的自尊和人格建设,而且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尊严高不可犯,人格精神必须独立。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坚持自己做人的节操,为此临危不惧,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可以慷慨赴死,可以舍生取义。比如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伯夷叔齐;宁死不屈,跳江而死的屈原;牧羊外邦而不改其志的苏武;不与世同流合污,宁愿退守山林的陶渊明;为民族大义,绝不低头的文天祥……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我国古代士人十分注重气节精神,由个人到民族,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也正是这个品质,才使中华文化绵延流长,生命力长盛不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都流动着自强不息的自尊精神。
著名画家徐悲鸿,年轻时在法国留学。期间,遇到了一个鄙视华人的法国人,他在中国留学生面前经常摆出趾高气扬样子,很少与中国人搭话。
有一次,这个法国人又出言不逊地高谈阔论,侮辱中国文化,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之类的话。徐悲鸿当时在场,看他不可一世的样子,实在忍无可忍。等他发表完议论,徐悲鸿找到他,要求单独与他签订一个约定:各自代表自己的祖国,看学期结束时,究竟谁的成绩更加出色。法国人仗着自己有点小才华,本来就目中无人,更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听徐悲鸿这么一说,痛快答应了。
一年后,发愤努力的徐悲鸿已经在巴黎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声名鹊起,得到艺术之都的巴黎艺术界的一致认可。而那个骄傲狂妄的法国人呢?远远落在了后头。结果,他不得不向徐悲鸿表示佩服,并深深致歉,连说:“徐,中国人,了不起!”
徐悲鸿,以自己不屈的自尊和实际行动,维护自己和民族的尊严气节,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祖国争了光。
当然,现实中,也有许多不自重,没有廉耻的形象。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自暴自弃,就是因为误入歧途,近墨者黑。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一个人只有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时,自欺欺人时,别人才可能不尊重你,甚至欺负到你头上来;一个人只有自己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时,才可能让自己掉队落伍,流于平庸甚至堕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视你为永远的敌人,能够打倒自己的,唯有自己,而能够解救自己的,也唯有自己。所以,自尊自重很重要。
那些成功人士,为什么能成功呢?最主要是他想成功,也就是说,他自尊要强,自信自重,力争上游,所以最终他们能自立自强起来。可见,自尊是一个人成长的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它,就不能成为人,也不能成长进步。而一个人只有当自己真正站起来了,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做到有尊严地活着。
南怀瑾佛学智慧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
自尊的人,才会自爱;自爱的人,才可能爱别人。一个自爱的人,脸上自然会散发出爱的光芒,对别人产生温暖的爱的力量。所以,佛家认为,一个人培养慈悲心,要首先从自爱做起。爱自己了,才能最终忘掉自己,做到“无我”,才有能力真正爱别人,做到一个“大我”,活出另一番人生境界来。
当一个人做到爱他人时,反过来,他会得到他人更多的爱,从而更加自重自尊,在此激励下,更加努力精进,提高修养功夫,圆满自己的人生。
南怀瑾佛学智慧
“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跟人家打,不要紧,自认还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这个叫‘慢’。”
□骗人就是骗己
南怀瑾先生说:“做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人’,实在是伟大功夫。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要想做到对人内心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了。”
佛家说的“不打诳语”,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说假话,这是佛家最重要的修行之一。如果一个人说假话,骗人,那其实就是骗自己,不仅心上不踏实,而且最终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人要想真诚地面对自己是很难的,不仅因为认识自我很难,而且由于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爱袒护自己。这样,就容易欺骗自己,自欺欺人,对别人也不会以诚相对。
为什么要骗己骗人呢?其实就是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源于内心的自卑,缺乏足够的力量,不能做到坦然面对现实,不能做到自我负责,根本来说还是实力不够。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出于自卑和虚荣,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缺点,于是吹牛,编造事实,掩饰自己的不足。很多人由于自尊和虚荣,或多或少都有自我欺骗的愚蠢。但现实终要正视和面对,所以,这么骗自己的行为,就是一种自欺,最终不仅不能掩饰住自己想掩饰的,还会更加没面子,伤自尊,而且还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信誉问题。因为不能真诚面对自己,别人也会因为你的不真实,或者说矫情做作,而不愿与你打交道,所以,这样的人,没有真正的朋友。
有些人,喜欢自己欺骗自己,活在自我设计的想象里也不敢面对现实。其实就是一种想入非非,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且弄得十分糟糕。
《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中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人家的儿媳妇,容貌美丽,身材窈窕。有一天,因为无端受了婆婆的气,被婆婆责骂,一赌气就离家出走。
她走到一个小树林中,想要自杀。其实她不过受了一些窝囊气。所以,过了一会儿,她的气就有些消退了。加上不知道怎样才能自杀成功,就在小树林里走来走去。
她平日里出门少,一下子自由地游逛,兴致盎然,就爬到一棵大树上,想放松放松,也瞭望一番周围的景致。树旁是一个小水塘,游鱼几许,清澈见底,景色优美。她沉浸在美景中,有些陶醉了,早忘记了自杀的事儿。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女仆,她挑着水桶准备打水。当她走到水旁,忽然看见水中有一个美丽的倒影。
这是谁呢?左右张望一下,没发现有人。她不禁美滋滋地想:没有别人。那么,这倒影不是我的,那又是谁的呢?原来我的水中倒影这么美丽啊!
这么想着,又不禁心生一份惆怅。她叹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我如此天生丽质,却干着这种给人挑水的重活呢,真是不公正啊!”
她越想越气,心中一时气不过,就把水桶打破,回到了主人家。
到家后,女仆对主人说:“我长得这样美丽,怎么能干这样的下贱活?”主人被她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一看,水桶都被她打破了,不由得生起气来,训斥她道:“我是付了工钱给你的,要你怎么干,你就得怎样干,快干活去!”
别的仆人看主人生气了,忙过来劝慰主人:“这个女仆今天可能被鬼魅迷住了,所以才会说这样的混账话,干这样的蠢事。您消消气,别跟她计较。”
主人就又找了一个水桶,递给了这个女仆:“快去挑水去!等着用呢!”
女仆噘着嘴巴,提着水桶,闷闷不乐地又来到了水塘边。这次,她又看到水塘中那个美丽的倒影,它是那么清晰可见,这分明就是自己的影子啊!她心里又不平衡了,想到主人竟然指派自己干这样的粗活累活,气得又把木桶摔破了。
富家媳妇还在树上悠然自在地欣赏景致,舒散自己的郁闷之气,没想到遇见了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她看到女仆怎样把倒影看成自己的,又怎样被主人训斥。然后返回来,又把木桶摔破。当她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忍不住笑了。
南怀瑾佛学智慧
“信解受持”,就是教、理、行、果。“信”,把佛经的所有的教理信得过了。“解”,解悟到佛学的各种义理。“受持”,悟道了以后起修,修行以后证果,教理行果。
女仆看到水中倒影竟然笑了,而自己实际上正哭丧着脸呢,便有所觉悟,抬头一看,树上坐着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子!她服饰华丽,妩媚动人,自己根本没法跟她比,立即感觉羞惭万分,窘迫地低下头来。
讲完故事,释迦牟尼说:“我为什么讲这样一个故事呢?这是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倒见愚惑之众。”
接着,释迦摩尼说了一首偈语:
没香以涂身,并熏衣缨络。
倒惑心亦尔,谓从己身出。
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己有。
释迦摩尼以女仆为倒影所惑这个故事为例,说明现实中自己欺骗自己的“倒惑”现象。
女仆为什么会产生“倒惑”呢?因为在他的潜意识,是有幻想和侥幸的,希望自己美貌和幸福安逸的生活。所以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她不免自我陶醉了,看不到本质,所以,她上了眼睛的当,自己上了自己的当。
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产生了“倒惑”。世上有不少人就是这样自己上了自己的当。骗子固然可恶,但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所以才被假象所迷,看不清事物本质,从而上当受骗的。
还有一类人,总是自呈聪明,喜欢骗他人,甚至成了习惯,说假话一点不脸红,而且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有一个时下常被人们用的词,叫“忽悠”,就是欺骗别人。由于人心思利,忽悠现象在社会上几乎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最怕的就是被人“忽悠”了。而有一次“忽悠”人成功的,从此会接二连三,养成习惯,并不以此为羞,甚至还沾沾自喜,自以为聪明得意呢。因为忽悠成风,导致诚信危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问题。
《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这是从战争和政治权谋的角度,并不是说做人也可以这样。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无论是商场,还是人际关系等,都被视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古代兵法上的一些或正或邪的策略和手段,都被人们拿来所用,为了利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说工作上可以使用手段的话,但做人上,却是不能伪诈的。因为你骗得了一时,可以暂时占上风,得一时利益,但骗不了一世。人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智商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有时间来考验,是最值得信任的。
所以,一个骗人的人,最终也逃不过别人对他的揭穿和鄙视,最终会为此付出代价,就此意义讲,骗人就是骗己。《朱子语类》上说:“欺骗别人的人,其实就是欺骗自己。”说谎的人,自以为可自圆其说,瞒天过海,但真相终有一天会大白,谎言迟早会被揭穿。
一个猎人上山打猎,突然,路途中窜出一头狮子,紧接着冲出一只老虎。
情势危急,猎人一时吓得手足无措,情急之下,看旁边有一颗大树,他匆忙爬到了树上。两头巨兽看他上了树,仰头张望,在树下走来走去。猎人一看,不妙,看来它们要上树了。他有些绝望地想:“这下子可惨了,我命休矣。”
没想到,此时,两头巨兽为争夺这个猎物打了起来,两败俱伤,都死掉了。
猎人大喜,急忙叫上一帮人来,把狮子和老虎抬回山下,直到县衙。
县官一看,十分高兴。没想到这两只为害县里的猛兽今天终于被除掉了。他对猎人大加赞赏,奉为上宾。从此,猎人被视为英雄人物,方圆十里的百姓也对他十分敬重,他所到之处,人们都以好酒好肉招待他。猎人从未得到如此待遇,一时得意忘形,不知身在何处了。
不久,乡里又出现了害人的猛兽。于是,县官就让猎人去除害。猎人想到自己的实力,不免有些心惊,但为使之前的事不被泄露,为遮人耳目,他请求县官派给他一群哑巴和瞎子作为助手。
猎人带着哑巴和瞎子们上山了。刚到山上,他们还没来得及歇一口气,就看见一只猛虎,冲了出来。猎人吓得丢下同伴就爬上了树,故伎重演。一群哑巴和瞎子,看不到,说不出,更不知如何躲藏,大家只好硬着头皮硬上,齐心协力共战猛虎。一番搏斗,费了好大力气,大家才把老虎打死了。
猎人此时才从树上爬下来。然后,他又像前次一样,叫来一帮人,说老虎是自己打死的。瞎子们什么也没看见,只任凭他说;哑巴们明知他在吹牛,但因说不出来,也干着急没办法揭穿他。于是,猎人又被人们奉为打虎英雄,吹吹打打被迎回了县衙。
但是,猎人毕竟做贼心虚,心想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心想,还是走为上。于是,他就说自己有事要离开此地了。乡亲们虽然难舍,但也没办法,纷纷送给他许多银两作盘缠。
这天夜里,猎人酒足饭饱,得意洋洋地揣着银两翻山了。谁知走到半路,猛然间窜出一只老虎。猎人大惊,大呼救命……但是,乡亲们以为老虎都被打完了,哪里有人理他呢?最后,猎人很快成了老虎的美餐。
所谓咎由自取,虚荣夸口,不说真话,而且为一己私利,欺骗别人。实力没有,人品恶劣,这样的人,最终会为自己的这种行为付出代价。
南怀瑾佛学智慧
“一心清净,这才是学禅。惠明问六祖:师父,五祖告诉你些什么秘密呢?六祖说:哪里有什么秘密!密,不在我这里,在你那里。这句话就是个大秘密。”
□放低姿态,才是真正的尊贵
据说,楚王听说庄子的才德,派了两个人去请做官,但庄子却不为心动。他对来使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活了三千多年,死后被供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乌龟愿意留下一堆尸骨摆在那里显得尊贵呢?还是愿意摇着尾巴活在烂泥里呢?”来人说:“当然愿意活在烂泥里了。”
庄子说:“这就对了。我还是摇着尾巴活在烂泥里吧。”
庄子看透名利如浮云,选择过自我自在的生活,所以拒绝邀请。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庄子就是这样一个来去自由的人,他不受名利的束缚,不想失去自由,所以放低自己的身份,只想跟随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快乐的人。”
事实上,庄子越是这样低调,自已放低自己的姿态和身份,才更显得他的贤德和节操,所以更得人们的尊重和佩服。我国古代很多的士人知识分子,都是这样,不慕名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绝不会降低自己生活的格调和质量。修养道德,自我完善,坚持自我,一旦人生有所目标,始终不渝,可以说他们内心自有一份骄傲,但又心怀敬畏和谦虚谨慎,所以表现在外面的是谦恭礼让,放低自己的姿态,谦卑为人,所以更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仰。我国古代的帝王将相,为什么能做到屈尊去邀请这些世间的圣贤大德呢?就是因为他们的才德,值得这么去做,所以,他们在至高无上的帝王眼里,虽无权位,但自有一份无上的高贵。
真正的高人,不会张扬,很少主动宣传自己,主动去邀取功名的,而往往是退避三舍。在不遇时,他们孤高自赏,隐居山林,但德名远播,馨香四溢,帝王得闻,宁愿亲自来拜访邀请。“终南捷径”,就源于此种社会现象。得道高人们,在不遇时,隐居山林,但并非真正遗世独立,而是顺应大道,“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旁观世事,审时度势,无一刻不关心国家大事。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外面的世界,其实都在他们的观察和预测之中。当机会来时,他们才有可能出来做事。那么,是什么机会呢?就是到一定时候,当君主们听说自己的名声后,每当帝王求贤若渴时,就直接邀请他们入朝为官,从而成为入仕的一条捷径。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等等,他们凭什么这么有面子,得尊重,让高高在上的君主亲自来请?就是因为他们的才德,他们的低调姿态,所以他们更得尊重,君主们才会认为,屈尊下气地来邀请他们,或者请教他们,是值得的。
现代社会,主张宣传自己,不必要那么谦虚谨慎,也不回避骄傲地说自己的优点。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学告诉我们:如果你不自我宣传,不会炒作自己,那么你就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自认倒霉吧。因为竞争激烈,人才辈出,没有人会认为你谦虚低调是优点,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来邀请你,把你这颗金子从土堆里挖出来。你如果有优点,有能力,得赶紧宣传自己,找机会发展,没机会甚至要创造机会。最好善于炒作自己,把优点放大,把缺点也弄成吸引人眼球的优点,只要能让人们关注,能让自己名声在外,就达到了目的,就自有机会发展,甚至有人来主动找你——因为你具备了商业价值,有利可图了。所以,在当下社会,名利联系得越是紧密,有名就有利。为了出名,人们早把谦虚忘在了爪洼国里,更不会低姿态,而是争着抢着表现自己,上电视,上报纸,没有这种“露脸”的机会,就在网络上自我宣传,无论是裸露癖,还是自恋也罢,只要大家都知道我,出名啦,那就万事大吉啦。如果有人跟在屁股后头表扬一句,就要立即回应说:“呵呵。谢谢啦。我觉得自己也很好。”
所以,现在人很少能耐得住寂寞。无论有才无才的,无论有机会没机会的,都普遍地浮躁和焦虑,急功近利之心,让人们无法真正谦虚和低调,也忘记了老祖宗的光荣传统。甚至很多人认为,那些都是过时的了,在现代没有价值。于是,无论是言行,还是穿着,没有一样不在宣传外露着自己,向人们告示着:来呀,看我这里,我多好看,我多特别。在纷扰的竞争中,我们都在内心里呼唤着:我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呢?我生命中的贵人在哪里呢……
但是,一个真正有人生经验的人明白:谦虚谨慎和低调姿态,无论何时,都是必要的,而且是一种修养,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即使是这个时代,很多观念都是外来的,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依然发达,它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的土壤中生活,必须要接受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为人处事方式。谦虚和低调,就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有些体验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总是高调宣传自己,张扬跋扈,锋芒毕露,不知谨慎和收敛,不懂韬晦,最终一定会碰壁吃亏的。而那些看起来谦虚守礼,沉静稳健,缺少个性,安分守己,不争不抢的人,往往得人尊重,得到机会。因为他符合了中国的传统理念和行为方式,让人看着舒服,而且修养高,智慧深湛,所以人不敢轻屑他,只有尊重他。这就是低姿态更得尊重的道理。
而事实上,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也不在于你那么虚张声势地宣传自己,只要努力做好了,自然会有人知道你,自然会享有盛名。无论中外古今,越是有水平的人,越是谦虚谨慎,低调收敛,不是做作,而是他越到高的位置和境界,越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有自己做不到的;能客观地对待世界和他人,也能包容。修养日益深厚,所以,智慧也越高深,德芳流远,人品高贵,自然就更得人尊重。
谁都想有尊严地活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人各有品,品有高下,如商品一样,高品者价值自然高贵。
佛说:“一个人愿意放低自己的姿态,以平淡之心去面对人群,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尊贵的人。”
总之,人的高贵,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的。一个人的尊贵不在于权位,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在于内在高贵不屈的人格和尊严,在于坚守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和节操,在于一颗崇高的灵魂,在于平淡若素,宠辱不惊的心态……所有这些,表现在外面,就是谦卑而低调地生活。
南怀瑾佛学智慧
“有些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不能成佛,因为生生世世爱好搞思想,永远搞下去,要好多劫才可以转回来。佛并没有说这样不对,而是可怜他们,被思想学识这个东西困住了,永远在那里转……所以我常说,许多读书的知识分子,夫妇间及家庭间,常常处得不太好,都是因为太过于向思想上面发展的缘故。”
□言行、知行合一,增长智慧
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今天学佛的人,其实颠倒了本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过于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也就是对释迦牟尼留下的理论过分推崇,忽略了实践的功用。学佛本身更应当重视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
佛家提倡言行一致,理论要用实践去“履践”,用实际行动去求证佛学,传播佛学,行善济世,而不是成天端着书本在那里看,坐在那里打坐念经,就是学佛了,那只是形式,光有那些是远远不够的,那是假学佛。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讲行动上做善事,远胜过念经和谈而论道。如果一个修行者不注意“求证”佛法,不行动,即使佛法从善如流,其修养和智慧得不到“精进”,终是没用的。
这里的实践,就是要说到做到,学以致用,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很多事,说易行难,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这就更显得“做到”的可贵和难得。古人重“信诺”,就是说不轻易承诺,一旦言诺,就必须做到。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品质。否则,无以取信于人。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誉,那他无以安身立命,想在社会上生存立足也就难啦。
所以,在说话上,古人强调不能轻言;在做事上,古人强调要“有预才立”,就是要有预计规划,更不是盲目行动的。强调言行检点,说到做到。不仅惜字如金,话如果不对,不合时宜,也是要“三缄其口”的。
孔子的学生曾子,就是一个积极践行知识,说到做到的人。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买东西。他的儿子也吵嚷着要去。她安慰他道:“你好好待在家里,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一听到有猪肉吃,孩子立刻不闹了。而曾子的妻子,也不过这么一说,为了暂时哄住孩子,并没真正要杀猪的意思。
等她买完东西回家来,刚一进门,却发现丈夫曾子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杀猪呢。
她赶忙走过去制止,说:“我也就一说,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曾子认真地说:“大人说过的事情,就一定做到。如果大人言而无信,失信于孩子,让他失望,从此更不会听大人的话。所以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妻子听了,也觉得有理,点头称是。然后,家里的那头猪,就这样被杀掉了。孩子吃到了猪肉,十分高兴,从此更加听从父母的话。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他,所以他勤奋好学,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在乡里孩子中成为一个备受称道的好孩子。
现代人呢?说话太多,但含金量有限,成色不足,真话不多。不仅随意就说出口,而且不负责任,往往说到做不到。整个社会信仰危机,诚信不足。人情冷淡,日益疏远,人与人之间的信义也成了问题。“忽悠”成风,随意承诺,但因为总是变卦,承诺也变得不被重视,人们就越来越不敢轻信了。诚信讲了几千年,到今天这个应该最讲诚信的经济社会,但说到做到的诚信却成了一个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
再说到知识和实践的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也是说了几十年,但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不是理论为主,高高在上,本本主义,就是盲目实践,缺少理论先导。这其实就是儒家讲的,“知行合一”。传统社会,儒家的知识分子十分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说,做学问一定要与做人做事相结合,否则学问做不成,做不好。研究学问,也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求证和深入,否则无以求新,不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开来学”,成就不了真正的圣贤学问。古之学问不是虚的死的,而是用来“经世致用”的。
今天,同样如此,一个人的学习只有结合实际和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作为,而不是死读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体用结合,达到二者尽可能的同步发展,才能学以致用,真有所成。
人的智慧从哪里来?除了知识,还有生活,没有知识,生活盲目,没有生活,知识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是浮的,漂的。只有知识结合了经历和实践的体验和感悟,才能转化为思想,升华成智慧。
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人,都必须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浩如烟海,学海无边。在有限的人生中,我们不可能全部掌握,只能是选择自己想学的,自己能够学会的,适合自己的知识来学。但是,光有这些知识远远不够,只能说是了解了前人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自己生活的现实有没有意义,有多少意义,如何学以致用?还需要自己去验证,去发现,去创造新知识。怎么发现创造?就是实践。
所以一定要关注现实,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样,知识才有意义,生活才因有知识的指导显得更为从容而蕴藉。我们活在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这一次,这个生活是自己独有的,我们理应积极而创造性地生活,完成自己此生的使命。
相信每个人都不想苟且或死板地活着,都有一个自己的“野心”,人就应该有这样的“野心”,然后积极努力,充实自己,注重实践,才能获得成长和成功,充实和智慧。
每个人都应该充满自信和热情地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从中得出自己独有的感受,升华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如果能以此丰富社会和人类的知识智慧,那就是最大的贡献。
南怀瑾佛学智慧
“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那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你说打起坐来有境界,不打坐就没有了;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实在的。”
□不以貌取人,关注内在本质
南怀瑾先生说:“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
看人不能看外表,就像事物不能看表面,要看本质一样,人也要看大方向,看其实质。
佛教是唯心的,认为一切皆由心造,外在的物质世界虽然扑朔迷离,但如海市蜃楼,都是幻象。对于我们的外在形象,佛家说:“不过是一副臭皮囊。”为什么这么说呢?无非是看透了物质纷繁外表下的彻底本质,让人们不要为外在的丰富所诱惑,以致迷离,失去自我,失去内心的宁静和沉着,更增人生的烦恼和痛苦。说到底,佛家否定外在的一切表象,旨在让人们忽视外在,直指内心,回归本真,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物惑,不失自我,活出丰实而圆满的幸福人生。
毕竟物质是客观的存在,而且承载着许多东西,眼目所及处,都是物质,都是表象,它们与我们须臾不可离,我们也离不开它。作为普通人,我们没必要像佛家那样看透一切,也没必要活在唯心的世界,但其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物诱,关注内心,注重内心精神建设的主张却是现代人应该学习的。
现实社会的表象确实纷繁复杂,而且多变。面对表象,我们往往陷入迷离中,失去判断力。面对闪烁不定的霓虹,我们被迷惑,欲望膨胀,也希望自己能拥有灯红酒绿的生活;看到别人名利双收,得意人生,会心生羡慕;看到人家,才貌双全,自己也本能地心生妒羡;看到乞讨肮脏的乞丐,也会势利地投以鄙视厌恶的目光……
眼前的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我们并不能真正的看透其本质;男女老幼,各色人等,交织穿梭在自己的眼前,我们很难看到他的善恶和内心本质,往往以貌取人。
中国自古就有以貌取人的传统,据说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想要侍奉孔子。但孔子却嫌弃他相貌丑陋,以为貌丑的人资质低下,不能成才。但结果却让孔子十分吃惊——子羽后来因为道德高尚,为人正直,在民间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师从于他的弟子达三百多人。
对此,孔子曾经惭愧地说:“我只凭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好坏,看错了子羽。”
这正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一典故的来历。
可见以貌取人早就存在于社会中,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能免俗。
南怀瑾佛学智慧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唐玄宗时,有一位文才出众的书生,诗文十分好。但长相丑陋,因此处处遭人歧视。科举考试中,他一路顺利通过,但却在最后殿试时遭到了挫折——唐玄宗看他的样子,实在看着生嫌恶,于是就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理由就是:长相太难看,有辱斯文!
可想而知,这位书生有多么生气。一气之下,他就以死来报复这个不肯给他机会的社会。
据说,他死后,在阴间做了判官,就是大名鼎鼎的钟馗。
其实,天生万物,是平等的,你多了这个,必然会少了那个。相貌丑的人,往往有时会有其他方面的优长,比如智商,比如人品,可能会比一般人还要超出一些。孔子的学生子羽,和传说变成钟馗的那位书生,不都是这样吗?比起别人,他们的智商反而高呢。
当下社会,虽明确不让有任何性别、身高、年龄、地域、长相等歧视,但实际上确实存在着某种以貌取人的偏见和歧视。比如单位招聘人才,除了特殊部门和岗位,有的单位录用人才还是提出了许多令人不可理解的条件:有的不要河南人,有的不要相貌丑的,有的不要女性……其实都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问能力,却以貌取人的错误观念。
相貌堂堂,是看起来体面,但也许“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相貌丑陋,不能让人赏心悦目,但往往智商不浅,有真才实学。
如果一个单位以貌取人,会失去可能降临的优秀人才;一个人,如果以貌取人,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
佛家从来不关心人的外在形象,他们修的是内心情,旨在悟大道,寻求自我的解脱,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佛家不看表面,只看本质的精神,不被纷繁的世象所迷惑,也不以貌取人。只有如此,才能日益提高洞察力和判断力,增长智慧。
南怀瑾佛学智慧
“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自以为是的人最难度
南先生还经常告诫别人说:“不要以为自己很高明。”
南怀瑾先生被人称为国学大师,但他本人从不以大师自居。他的学生都以他为荣。南怀瑾先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但他却不以老师自居。他说:“我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学生,也没有收过一个徒弟。我最讨厌人家把我当成偶像。吾乃一凡人,不足让人盲从我。”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学问越高的人,越是谦虚,不耻下问;越是学问浮浅的人,越是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到处张扬,锋芒毕露,最终落个惨败的下场。历史上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就可说明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都师从于鬼谷子,在深山老林里学习兵法和纵横之术。二人经常切磋学问,同学情谊甚笃,还曾结拜为兄弟。
一年,魏惠王张榜求贤。庞涓听说此事,耐不住深山的寂寞,以为自己学有所成,是该大展身手的时候了。于是辞别老师和师兄孙膑,出山寻求富贵。但孙膑却并不为所动,他认为自己才疏学浅,兵法之学还不扎实,决定继续在深山安心求学。
庞涓求见魏惠王,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很欣赏他的才能,拜庞涓为大将。
终于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庞涓十分高兴积极。他天天操练兵马,整饬部队。在他的领导下,附近几个小国先后被打败。后来,齐国也被他打败了。
庞涓的军事才能,从此大振,魏惠王更加看重他。而庞涓自己呢?也有些沾沾自喜了。但他心里清楚,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他有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过孙膑的名声。一次,他跟庞涓说起孙膑,希望得到孙膑这个人才。于是,庞涓就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
但是,庞涓却是妒贤嫉能之人,生怕同学风头超过自己。于是,为了加害孙膑,他在魏惠王面前进谗言,诬陷孙膑私通齐国,是潜伏的特务。
魏惠王一听,这还了得。于是,一怒之下,给孙膑治罪,让人在孙膑的脸上刺字,并剜掉他的两块膝盖骨。
当时,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设计把孙膑营救了出来,带回齐国。
齐国的大将田忌,爱惜孙膑的才能,就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和孙膑一番交谈后,对孙膑大为赏识,相见恨晚。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那时,齐威王已死,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使用以前他自己创造的“围魏救赵”之策,解了韩国之围。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回去。此时,齐国的兵马已经进入魏国。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齐军已经退了。
庞涓察看了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很大,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哑口无言,沉默不语。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剩下够供五万人用的了。第三天,庞涓的军队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下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
他吩咐魏军日夜行军,循着齐国军队行军的路线追去。一直追到马陵,当时天色傍晚,马陵道又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报告说:“前面的路被木头堵住啦!”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他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块白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于是,庞涓就叫兵士拿火把来照。趁着火光一瞧,那白树干上赫然写着:“宠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惊,猛然醒悟,连忙吩咐将士撤退,但为时已晚,四周埋伏的齐军,见到火光,立即万箭齐发,无数箭只,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诱敌深入之计策,庞涓中计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减灶诱敌”之术。孙膑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早埋伏了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
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这个自大卑鄙的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孙膑呢,由于兵法精湛,屡战奇功,所以备受人们敬重。而且,他写下了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享誉世界的军事家。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一个人自以为是,是因为他对自己和他人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又固执己见,或者妒贤嫉能,心怀不轨,当然最终没有好下场,所以“骄必败”,凡是自以为是的人,最终会遭遇败北。而谦虚谨慎之人,他心怀敬畏,虚心求学,而且走中正之道,所以,他的知识和智慧越来越高,最终成就非凡的事业。
佛家说:“自以为是的人最难度”。他做人做事不知谦卑,固执己见,自然就固步自封,难以长进。做人不到位,而且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怎么能够长进呢?
日本的南隐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广受人们敬仰,向他求教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一天,一位大学教授慕名而来,向他请教禅学问题。盘腿坐定后,大学教授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分析透彻。很快,他就口干舌渴,喝了杯中的茶水,南隐禅师又给他续上茶水,眼见得杯子满了,但南隐禅师还是不住手,茶水随即就溢了出来,但他还在不停地往里倒,他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茶水已经满溢出,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教授不禁纳罕,起初他认为自己是客人,不好意思提醒主人,不能太多嘴,但当他看到不断从水杯溢出来,实在忍不住了,就打破沉默,开口提醒道:“禅师,杯子已经满了,够了,溢出来了!”
南隐禅师好像没听见似的,继续悠悠倒茶水……
教授又忍不住说道:“禅师,杯子满了,水太多了,已经溢出,您为什么还一直不停地往里倒水?”
听到这个问题,南隐禅师才停住倒水。
教授忙问:“请您赐教!这其中有何禅机?”
禅师不紧不慢地回答:“你刚才的一番言谈,就像这个杯子,已经注满水,注满了你固有的想法和观点。如果你不想办法倒空,我怎么对你解说禅的道理呢?”
大学教授恍然大悟,羞愧难当,拜谢而去。
宇宙浩渺,个人如苍海一栗;生命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超越的局限,我们有什么资格自以为是呢?虽然自信当然要有,尊严和傲骨当然要有,但做人最不能要的就是骄傲,最可怕的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如果自己不思悔改,那谁也救不了你。
南怀瑾佛学智慧
“人生也本来如此,像蜜蜂一样,把百花辛辛苦苦采来,酿成蜂蜜,结果呢?这个蜂蜜自己吃不到,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感叹人生。那么佛呢,他倒不是为这个辛苦,他为了度一切众生,为使众生个个见自性成佛而辛苦。可是本来无我,为谁辛苦呢?”